教案的撰写切忌抄袭和照搬,需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教案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年级复习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复习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复读诗歌,想象情景,理解课文。
3、使学生懂得关心保护妈妈也是做儿女的责任。
教学重点: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诗歌内容,受到关心保护妈妈的教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关心保护妈妈。
教学关键:
将诗歌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做法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做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你知道什么是男子汉吗?(学生自由回答)男子汉就是顶天立地、英勇威武的男子(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师生对话,既是一种“预热”,也是一首教学“前奏曲”。学生在本环节中有了一个男子汉的初步印象,又产生了探究文中是怎样的男子汉的愿望,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书后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把自己刚才读错的字圈上。
3、纠正字音:陀螺(tuó luó)劈柴(pī chái)
随文学习汉字(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
①陀猜谜语:“它”字长了个左耳朵 换偏旁:“院”去“元”换成“匕”
②劈(形声字)加“刀”表示用刀劈
加“人”僻静无声响
加“玉”璧玉无价宝
加“土”墙壁土来砌
4、指名朗读:引导学生从读得是否正确、流利进行互相评价,教师做相应的朗读指导。
5、思考:这首小诗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扎实过好字词关、朗读关,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是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基本目标
三、精读感悟
为诗歌分小节
观察插图,从图上看
“我”是个多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称自己为男子汉,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组内采取喜欢的方式读诗,讨论小诗从几个方面写我是个男子汉的?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1、“如果夜里突然起风”
①指名读诗歌第一、二小节,找出相应的语句。
②从小男孩说的“不要害怕,妈妈我是家里的男子汉”,体会出小男孩的勇敢、自信、有责任心。请学生用“突然”说一句话。
③从小男孩做的“举起鞭子,把风赶到角落”,体会出小男孩的坚定、勇敢。体会动词“举”“赶”用得准确,全班一起做一做这两个动作
④随文识字“鞭”:形声字,为“鞭”组词。识记“鞭”拆出的字“革”:象形字,金文字形像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从“革”的字多与皮革有关。本义,去毛的兽皮。
⑤平时小男孩用鞭子干什么?今天呢?小男孩用鞭子赶走不听话的风时会怎么想,怎么说?
⑥同学们,就在这样一个漆黑的夜晚,狂风大作,风把玻璃刮得叭叭直响。如果是我们,可能早躲起来害怕得不敢出来。可小男孩却不害怕,他真是个男子汉。你能不能做这个自信的男子汉,读1、2小节?(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⑦小男孩想让妈妈相信自己能保护好妈妈。让我们带着神情,加上动作进行朗读。
2、如果爸爸有事不能回家
①读诗歌3、4小节,指出“我”是男子汉的做法:用锯子和斧子劈柴,摘来星星照妈妈写字。
②让学生对比自己在家的表现谈感受,进一步感受小男孩的可爱与懂事。
③我们也要做这样一个有出息的男子汉。带着男子汉的坚定和自信,再读3、4小节。
[学生通过对整篇文章的诵读、感悟,一能更深入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二也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小男孩的了不起。]
四、拓展提升
1、你眼中的男子汉什么样?你会为妈妈做些什么?
2、用“如果……我会……”的句式,模仿课文进行续写
3、学生续写片段欣赏
4、让我们齐读诗歌,把它送给那些在家里乐于承担,能为家长做事的小男子汉们。
[这样设计既是对文本内涵的深情阐发,又是对学生情感基调的激情呼唤,使情与意,意与书,工具与人文达到和谐统一。]
板书设计:
我是男子汉
夜里起风——赶风
爸爸不在——劈柴勇敢坚强有责任心
夜里写字——摘星
三年级复习课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0-11页:植树。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人人参与口算,学生能够简单的、有条理的阐述思考过程。
4、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正确地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804=30006=608=
311=1005=232=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出示课件)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回答)
这道题就是把36人平均分,分成每组3人,要想算出可以分成多少组,应该用除法来解答。板书:363
怎样算出这道题等于多少呢?
(设计思考:教师提供本课的主题图的画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探究算法
(1)用乘法想除法
因为12乘3等于36,所以36除以3,就等于12。他使用乘法来想除法的结果。
(2)用分小棒的方法
(出示课件)用小棒分一分。
36根小棒。她先把3捆小棒平均分,每组分3根,可以分成10组。再把6根小棒也平均分,每组3根,可以分两组。10组加2组就是12组。
我们可以用这三个算式表示小盈分小棒的过程。
303=1063=210+2=12
(3)直接口算
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除以3得1,把1写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6除以3得2,把2写在个位上,这样就算出了得数是12。
为什么要把1写在十位上么?
这里的1表示的是1个十,所以要把1写在十位上。
(设计思考: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和交流空间,倡导算法多样化,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且不固定计算思路,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试一试
试一试,并说一说你的口算方法。633=262=444=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说说每组中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规律。
82=603=804=
802=663=844=
8002=693=884=
2、夺红旗
461=993=484=1005=6309=
7208=963=862=4008=1803=
小朋友请看刚算的这些题,它们的除数都是几位数?
除数都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
3、解决问题
教材第10页第2题2。
教材第11页第2题
第1小题。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应该用除法解决。777=11。
答: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11倍。倍在这里不是单位名称。
第2小题。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元?
应该用减法解决。777=70(元)
答:一双鞋子比一副手套贵70元。
第3小题。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1)买8副手套要多少元?你来解答一下吧。
(2)买3副手套和一双鞋一共要多少元?请你解答出来。
请看正确答案。37+77=21+77=98(元)
答:买3副手套和一双鞋要98元。
4、第11页第3题
(设计思考: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练习机会,在练习中,让学生解决多信息,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根据问题正确选择信息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有想乘法算除法;有直接用除法口算;还可以用小棒帮助算。你最喜欢用那种方法,下课以后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三年级复习课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
3、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养成验算习惯。
(二)教学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复习。
(1)出示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复习”。
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2)回顾: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回忆。(教师带领学生翻阅本单元知砾-点明各知识点)
(3)复习。“
①归纳分类。
a、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想法把下面的算式分类:
270÷95030÷5800÷53640÷7
9122÷3576÷80÷6
b、学生在各自的草稿本上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c、指名说说,你是按照什么方法来分的?
d·:想的方法不同,分出的结果也不同。
②复习口算。
a、课件显示。
口算:270÷9800÷50÷6
笔算:3640÷7、5030÷59122+3576÷8
b、指名做口算题,教师分类板书算式。
c、说说270÷9你是怎样算的?
d、说说0÷6的结果为什么等于零?(课件显示0除以任何不是0都得0)
:在今后的计算中,能用口算的一般不用笔算。而上述所列算题口算比较困难,我们就用笔算。
③复习笔算。
复习笔算。
④学生独立计算576÷8,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训练情况。
⑤指名请同学说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课件显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
第一步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两位数;第二步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第三步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⑥学生独立计算:5030÷59122÷3,教师巡视重点提醒: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写0。
b、复习验算。
④教师提问,谁知道5030÷5的得数1006,是正确的,说说你的验算方法?
⑤集体练习,指名板演,集体校对,强化除法验算方法。
2、和质疑。
今天我们了哪部分知识?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3、练习巩固。
(1)填空。
①624÷3的商是()位数,商的()位上是0。
②3540÷5的商是()位数,最高位是(),写在()位上。
③要使66口7口商的中间末尾都有0,左边的口可以填
(),右边的口可以填()。
(2)在o里填上>或
1918x5095006120÷90600
2469x3074009051÷701300
学生练习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口算,列竖式算,估算,做除想乘时)
(3)病题门诊。
4、课堂作业。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864÷45580÷96054÷67÷3
3015÷61464÷87503÷57084÷7
(2)列式计算。
①8的4倍是多少?乙,
②比3620少567的数是多少?
③一个数的7倍是3675,这个数是多少?
④8除6090,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⑤5个1306是多少?
三年级复习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
2、能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整理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我
们继续来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复习
1、回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怎么进行简便计算的?进行简便算法时要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个别汇报
当一个两位数可以分解为两个一位数相乘时,可以把两位数除法改为除数是一位数的连除式题。
要注意:不是所以的题目都可以这样的,有些题目这样并不能很简便,做时要灵活运用。
三年级复习课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旅游中的数学”中“快餐店”这一具体情境,体验到日常生活中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丰富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让学生应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和评价意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拓展了数及其应用的范围,小数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理解的一个关键环节,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已经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小数。而这节课,是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之一――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应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巩固、应用、拓展数学知识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快餐店的情境图,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将解决现实问题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选择创造一定的数学方法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合作学习的群体意识。这样一来,就留给我们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进行创造性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与本县同类学校比较属于中等水平。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很高,特别是对于生活化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课堂,他们尤为喜欢。几年来,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在独立思考之上的小组合作的意识。《标准》总体目标明确地提出:教学目标要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整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这就导致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所以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特点,在设计这节课时,以“介绍菜单、合理的点菜、配菜、定价位”为情节,对各个环节进行串联,力求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活的气息和挑战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主动探索的氛围和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
四、课堂实录
(一)情境引入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快餐店的店面图。
(二)介绍菜单
师:请一位同学扮演服务员向顾客介绍本店的菜单,谁想试一试?
生1:本店有拌豆腐、土豆丝、炒芹菜……(只介绍了菜名)
生2:我觉得我能说得更好、更全面。顾客您好!本店现有凉菜拌豆腐3元、土豆丝4元、水果沙拉6元;热菜有鱼香鸡丝7元、炒芹菜4元,……(此学生不但报出了菜名,还报出了价格。)
师:通过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你还发现什么?
生1:我发现本店最贵的菜是鱼香鸡丝,的是拌豆腐。
生2:我发现土豆丝与炒芹菜的价钱一样。
生3:我发现各种饮料的价格都一样。
生4:我还发现水果沙拉比烧茄子贵一些。
……
(学生意犹未尽。)
(三)合理点菜
1、顾客1
师:本店的第一位顾客就是老师。老师点什么呢?共花多少钱?请大家都来帮我想一想,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想老师应该要一个水果沙拉,因为能美容,还要鱼香鸡丝有营养,再要一个烧茄子、一瓶饮料、一碗米饭。一共花21、50元。
生2:太浪费了吧!刘老师吃得了吗?我认为刘老师应该点一个鱼香鸡丝、一碗米饭、还有一瓶矿泉水就足够了,一共花10、50元,比生1的便宜。
生3:我知道刘老师喜欢吃土豆丝,所以要一个土豆丝、一碗面条、再加上一瓶果汁,一共花8、50元。比他们的方法便宜一些,也很合算。
……
2、顾客2
(1)师:假如你们一家人到本店吃饭,你们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钱?请大家设计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2)学生设计消费方案,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汇报。
生1:我家有三口人,我要点一个水果沙拉、一个鱼香鸡丝,还有一个土豆丝,外加三碗米饭、2瓶果汁、一瓶汽水,一共花27、50元。
生2:我家也有三口人,我和妈妈都喜欢吃土豆丝,所以我们要一个土豆丝花4元,爸爸爱吃豆腐,我们再要一个拌豆腐3元,再加上3碗米饭,每种饮料来一瓶,一共花17、50元。
生3:我们家是第一次来本店,所以我每一种菜都要一个,一共花……(还没有等生3说完,其他学生已经着急地站起来想打断他的发言。)
生4:我反对生3的做法,快餐店的菜这么多,你每一种都要,你们一家吃得了吗?太浪费了吧!
生5:我也有同感,假如你们是为了尝一尝本店的菜,你们可以分成几次来,每次点不同的菜,就可以了。
生3:好吧!我接受。让我再想一想。
生6:我家有4口人,所以我要点4个菜才够吃……
……
(四)新菜定价
师:李叔叔在经营快餐店的同时,顾客都反应肉食太少了。于是,他就加了一道辣鸡块的菜。这个菜色香味美,比鱼香鸡丝的本钱要高一些,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卖多少钱?生1:我认为这是新菜,应该便宜一些推出,所以定价8元。
生2:我认为它的本钱比较高、味香,所以定价12元。
……
师:根据大家的定价,假如在刚才你们一家点的菜上减去一个菜,再加上这个菜的话,你们要花多少钱?
生1:我们一家要花的钱是27、50―6=21、50(元),21、50+8=29、50(元)。
生2:17、50-4=13、50(元),13、50+12=25、50(元)。
……
(五)合理配菜
1、师:同学们,现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三菜一汤并赠米饭的活动,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样配菜?怎样配菜才合理呢?请大家想一想,在小组内设计出一种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方案。
3、汇报。
生1:为了吸引顾客,我们小组认为三菜可以是:鱼香鸡丝、水果沙拉,烧茄子,再加一个三鲜汤。
生2:我们反对,假如这样配菜的话,快餐店肯定要亏本了。我们小组认为三菜一汤应该是,土豆丝、鱼香鸡丝、炒芹菜,再加一个紫菜汤,正好20元,这样能保证不亏本,也能给顾客赠送米饭。
……
(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