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拓展课教案6篇

时间:2023-08-11 作者:Lonesome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一个书面计划,通过教案的制定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趣,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拓展课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拓展课教案6篇

小学拓展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的评价、探讨,深入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积累歇后语,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

教学重点:

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评价人物时语言的形象生动是交流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制作阅读表格。

2.引导学生阅读本组课文的原著及我国的其他古典名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评价人物

1.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蔺相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以及忠厚老实的鲁肃,顽皮勇敢的美猴王。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谁或者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①小组合作评价人物,互相完善。

②选派代表发表本组对人物的评价。

③评一评哪个小组的表达的最生动、精彩,更有独到的见解。

2.从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①同桌交流、讨论。

②举行小小辩论会,对同一人物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说中评,在评中议,在议中辩,在辩中思,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日后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扩展阅读,鼓励记录

1.你还读了哪些中国名著,向大家介绍,同时谈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及困惑。

2.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希望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能够记录下你的感受,你对人物的评价,做好读书卡片。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巧对歇后语

1.“歇后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化,在民间广为流传。大家听说过这些歇后语吗?现在老师说出上半句时,请大家对出下半句。

三个臭皮匠——

周瑜打黄盖——

关公面前耍大刀——

2.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语?

?语文是母语,学习的机会无所不在,学生课外的积累是超乎想象的。】

二、学习“歇后语”,合作交流

1.出示文中歇后语,准确流利朗读。

2.交流对歇后语的理解,讲一讲背后的典故。

3、多种形式的读,鼓励背诵。

三、联系生活,鼓励运用

1.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人们运用歇后语,课文中这六个歇后语可能会在什么样的场合用到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试着说一说。

2.学生交流,对运用恰当的语言环境给予表扬。

四、课外扩展,鼓励搜集

1.有关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语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出上半句,让大家猜一猜下半句。

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语,并试着明白这个歇后语的出处。

五、自学“课外书屋”,鼓励读原著

1.自读课外书屋相关提示,谈一谈你的感受。

2.《西游记》的电视剧,动画片同学们看得已经很多了,可老师觉得只有品读原文,感受原汁原味的《西游记》才能真正读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请同学们找来《西游记》原著来读一读,感受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

小学拓展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2.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3.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好对联、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激情导入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读对话,交流感受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2.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

(1)说话要机智巧妙、简练得体

例1:《晏子使楚》中晏子三次回答都很机智……

例2:《半截蜡烛》中一家三口的说话都很巧妙,特别是杰奎琳说的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很巧妙地迷惑了德军;“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更是迎合了德军的心理,实现自己的目的,保护了蜡烛。

例3:《打电话》中的年轻人说话不简练,太啰嗦了:

如:“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例4:《请客》一文中不得体的语言表现:

“该来的怎么还不来?”意思是“来的都是不该来”,得罪了到场的客人。

“不该走的又走了。”意思是“没走的是该走的”,又得罪了没走的客人。

“我说的不是他们。”意思“他说的是最后没走的”,于是他就得罪了所有的人。

……

(2)剧本、相声的特点

剧本: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相声: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给让人在笑声

中受到启迪。

4.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

(2)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巧妙说话。

5.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展示台)

一、日积月累

1.引对联: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能谈谈对对联的了解吗?

2.读对联: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先学生自读,再指名读,正音)

3.想意思:读对联,想想它们的意思,然后交流。

4.悟特点: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看有什么发现。

(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

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是一样的。

数字联: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4)再读对联,加深认识,熟读成诵

5.课外拓展:

(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叠字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杭州西湖联)

顶针联: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回文联:楼望海海望楼;水连天天连水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歇后联: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

艄公捋橹--打拱作揖讨船钱

……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各种形式的对联都可以)

6.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

二、展示台

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展示方式可以:

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

2.相声表演。

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

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

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

6.朗诵、讲故事等。

[设计意图: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

小学拓展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名著的收获,小学语文5年下《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2.积累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3.了解《西游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讨论

1.在本组学习过程中,你喜欢那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分小组就共同感兴趣的人物交流分析:这个人物的外貌、性格、语言等等

3.喜欢他是为什么?除了课文中的'这些情节,你在课外阅读时,还有哪些有关于他的描写?

4.全班交流

5.性格比较:廉颇与蔺相如

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有什么特点?除了书上的这个故事,你平时阅读中还发现他们俩有什么特点?

6.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样的性格特点来写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语言又是怎样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小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他的经历不同,对书中任人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5年下《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渎课文歇后语。

2.与同桌互读,争取背诵。

3.谈谈自己对歇后语的理解。

4.情景造句练习。

5.列举自己知道的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三、课外书屋

1.介绍《西游记》

2.交流自己对《西游记》的认识。

3.教师介绍《西游记》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东亚、东南亚的影响。

4.谈谈自己在看《西游记》过程中的趣事。

小学拓展课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给人启迪的事情、格言及漫画等,在交流中得到启示。

2.引导完成词语盘点的内容,学生朗读并积累格言。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教学重点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启示,在交流中学习作人、做事的准则。

教学难点

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准备一些富有哲理的作品,格言、座右铭以供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读准词语的字音。

2、记清词语的字型,注意易写错的字,用笔画出,全班交流,加深记忆。

二、交流平台

回顾本组四篇课文的课题。选择一篇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或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容和所得到的启示。

(1)独立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

(2)选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3)拓展。说说学了这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例如:对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联想,对课文表达上的感悟等)。

三、日积月累

方法:(1)自读自悟。

(2)组织交流。可选择其中的一两句,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例子,谈谈感受。

形式a:小组内,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选代表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是一句汉族谚语,意思是说,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谚语还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不怕无能,只怕无恒”“有志者,事竟成”等。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欲:想,究竟:结果,原委;留心:注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仔细观察。这句话点明了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的要性。

小学拓展课教案篇5

回顾与拓展四教案

学习目标:

1、 积累交流课文、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2、 了解、积累生活中的座右铭。

3、 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课前准备:搜集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 交流平台:

1、 齐读本单元导语部分。想一想,如果要给这组课文有个共同的特点,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启示。

从课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读一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感受。

这些体会能让我们一生受用。

2、 你平时在课外书中有没有看到类似的句子?把你积累的`、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展示出来,说一说,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这些启发对你的成长和进步有什么帮助/article/?

3、 背诵自己摘抄的句子。

4、 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出的语句积累下来,摘抄在本子上。

二、 日积月累:

1、 自己读一读课文中的五个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2、 小组合作互相说一说,这五个句子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3、 把这些句子背诵下来,看一看谁记得最快,背得最准确。

三、 成语故事:

1、 跟同桌合作练习读短文,互相帮助、点评,注意读准生字吏、懈。

2、 指名读,纠正读音/soft/。

3、 思考:(1)根据短文内容,说一说水滴石穿什么意思?(难度指数:三颗星)

(2) 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了吗?(难度指数:四颗星)

(3)用水滴石穿说一句话。(难度指数:五颗星)

小学拓展课教案篇6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并能就自己喜欢的段落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诵读,积累名言警句,初步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

3.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对名言和诗句的理解,能用名人名言导行。

教学准备

1.高尔基的《童年》。

2.收集有关少年应该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的名人名言等以供交流。

教学设计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感受

1.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描写童年的课文,这些课文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小林和小东也被哪些事感染了,并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大家自由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看看他们交谈的内容。你对哪些话有同感呢?

2.学生阅读。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

4.你读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5.教师小结: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入情入景,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值得我们有感情的再读一读,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二)交流读书方法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

2.全班交流。

3.归纳读书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呈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二、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读准确,通顺。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

3.指名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

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5.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

6.从这些句子中你受到什么启示,你会在怎样的情况下使用这些话语,为什么?

7.练习背诵。

8.外收集有关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着重指导学生练习多层次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不做过多的要求,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可简要给予解释。]

三、课外书屋

1.引入:给学生介绍高尔基和他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

2.请学生谈谈对《童年》这本书你都了解了些什么?你还知道什么?

(介绍《童年》的内容简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两部作品──《在人间》与《我的大学》。大致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师生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推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学生阅读时参考。

4.学生讨论如何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5.教师小结。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二,五下回顾拓展二,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