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关于雨的教案优质5篇

时间:2023-08-13 作者:pUssy

优秀的教案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案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中班关于雨的教案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中班关于雨的教案优质5篇

幼儿园中班关于雨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饮料是多样的,在自制饮料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物品能溶于水。

2.尝试用常见的饮料粉自制饮料,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体验积极动手尝试自制饮料的快乐,懂得安全饮用饮料的常识。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课件。

2.饮用水、奶粉、橘子粉、可可粉、酸梅粉、糖、透明一次性杯、吸管、搅拌勺,教师用自制好的各种饮料布置的“饮料展览会”。

活动过程

1. 参观“饮料展览会”,知道饮料是多种多样的。

(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很多美味的饮料,我们先来看一看,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些饮料是什么口味的。

(2)幼儿猜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饮料的颜色,也可以让幼儿闻一闻饮料的气味,发现不同之处。

(3)品尝。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吸管尝一尝,说一说他们的味道,看看刚才猜得对不对。

2.幼儿动手自制饮料,观察物品的溶化过程。

(1)教师示范。

教师:小朋友,刚才这些美味的饮料都是老师自己制作的。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制作的?

a.出示自制饮料的材料,并进行介绍。

b.示范制作饮料的过程:盛1勺饮料粉放入杯中,加入半杯水,边用搅拌勺搅拌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饮料粉在水中的变化。教师:饮料粉去哪了?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了解溶解及水变色的原因)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糖。

(2)幼儿第一次调饮料:尝试用一种材料制作饮料。

请幼儿自主选择1种材料制作饮料。鼓励幼儿互相欣赏配制好的饮料,并互相比较它们的颜色、气味,然后各自品尝自己的饮料。说一说喝了自己制作的饮料有什么感觉。

(3)幼儿第二次调饮料:尝试用两种材料制作饮料。

a.和幼儿讨论:这些饮料粉可不可以混在一起制作饮料呢?哪两种混在一起能更好喝呢?

b.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用两种饮料粉配制饮料,探索发现两种饮料粉溶化的奇妙变化。

3.幼儿品尝饮料,知道应该安全饮用饮料。

(1)引导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自制的饮料,将配制好的饮料与小伙伴共同品尝,分享快乐。

(2)喝了这么多饮料,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共同讨论喝饮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引导幼儿懂得剧烈运动后不能喝饮料,喝饮料适应适量,少喝冷饮及碳酸饮料等。

4.课件学习。

出示课件,了解常见的.、健康的饮品的制作方法,请感兴趣的幼儿回家制作。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

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中班关于雨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理解儿歌的内容,从中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诗歌的仿编。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幼儿产生共同兴趣今天老师已经成为魔术师,想给我们小朋友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在这个魔术中有许多的秘密,比一比,谁的眼睛最厉害。

二、教师进行调色操作,幼儿进行儿歌学习

三、幼儿分句学习儿歌

1、红,黄颜色的混合引入:你们瞧!老师已经准备了3杯水,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同)我今天要用这些颜色来变个魔术首先我拿出红色,然后放入黄色,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咒语:“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提问:有什么变化?它是由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谁能够告诉我,你听到的咒语是什么?(出示图谱)幼儿学念。

2、教师分别将红蓝,黄蓝混合现在我们用别的颜色混合来看看(以同样的方式来引出接下几句)

3、教师小结现在颜色越变越多了、这个魔术可真神奇,现在我把这些颜色怎么变出来的,编成一首儿歌,名字叫多彩的颜色

四、幼儿完成的学习

1、教师完成的朗诵一遍提问:你在儿歌中听到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画什么?最后魔术师是怎么说的?

2、请幼儿完整的朗诵

3、请幼儿自由的.朗诵

4、请小朋友分角色朗诵

五、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诗歌创编

1、魔术师变出的色彩能画出许多的东西,请小朋友仔细的想一想变出的颜色还能画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2、请几名幼儿将自己编的组合儿歌

3、请个别幼儿完成创编

延伸活动: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颜色,你们试一试哪两中颜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画什么?《颜色宝宝变魔术》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红黄蓝色手拉手,变成黑色画车子。

教学反思

此活动是一个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也充分体现了语言活动的特点。孩子们喜欢说,有机会说,还能勇敢地说。这是因为老师给小朋友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如谈话的形式有自由交谈、分组交谈、个别交谈、等形式,从而使小朋友都有锻炼的机会。而老师活动设计的思路也非常地清晰,小朋友通过引出话题—自由交谈—分组交谈—拓展谈话范围层层深入的环节,轻松地解决了整个活动中的重难点。只是由于孩子对个季节的认识和兴趣也分清了,我觉得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们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还提高。

幼儿园中班关于雨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黑白配》

2、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寻找能够相互匹配的事物。

3、乐意参与游戏,并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图卡;男生、女生、碗、汤匙、星星、月亮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卡,让幼儿观察讨论:谁与谁是好朋友。

二、 学习儿歌《黑白配》

——理解儿歌的含意。

——幼儿尝试进行图卡匹配。

三、学习游戏:黑白配。

——两个小朋友一边拍手一边玩,一起念完的名字后,一个小朋友说:“黑白配,谁来跟我配?”另一个小朋友说:“我来跟你配。

小百科:黑色基本上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与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见光光谱内的光都同时进入视觉范围内。

幼儿园中班关于雨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理解“孤独、笔直”等词汇的意思。

2. 学说角色对话,会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能大胆的表演故事内容。

3. 懂得遇到困难不放弃,体验克服困难后成功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迷路的经历。

2.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桌面操作教具,角色头饰,房子背景。

活动过程:

一、引发回忆,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提问:你迷路的时侯心情怎样?会怎么办?

二、完整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完整讲述故事,幼儿简单了解故事内容。

1.提问:

①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小老鼠为什么要去找大老鼠?

③你知道什么是“孤独”?

④迷路的小老鼠用了什么办法找到大老鼠的家的?向谁求助了?

三、分段讲述故事,学说角色对话,理解故事内涵。

配合桌面操作道具,分别讲述2、3、4、5段:

1.欣赏故事第二段,提问:小老鼠最先来到了谁的家,它是怎么做的?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小老鼠是怎么说的?

2.欣赏故事第三段,提问:小老鼠又来到了谁的家,它是怎么做的?小公鸡是怎么回答的?“笔直向前走”是什么意思?试着走一走。

3.欣赏故事第三段,提问:小老鼠又来到了谁的家,它是怎么做的?狗熊是怎么回答的?“继续往前走”是什么意思?试着走一走。

4.欣赏故事第四段,提问;小老鼠又来到了谁的家,它是怎么做的?狮子是怎么回答的?在他家的后面是什么意思?试着走一走。

5.小老鼠在问路的时候,反复使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是什么?别人回答了他,他又说了什么?

6.请你用这个好听的词跟小老鼠(青蛙、公鸡、狗熊、狮子、大老鼠)问问路。

四、引导幼儿表演故事内容

1.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

2.小结:小老鼠聪明、勇敢、有礼貌、乐于交往、遇到困难不放弃、迷路后知道向路人求助,并且很认真的记住了去的路线、房子的方位和颜色。

3.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

活动延伸:

活动区的时候小朋友们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讲述故事。

幼儿园中班关于雨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仔细观察读本的画面信息。

2、熟悉读本中的文字,掌握形容词和反义词的使用。

活动准备

大书(把书上面的文字信息遮好)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安静做好,出示大书封面,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

老师:孩子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他们要干什么去? (孩子们根据上节课活动经验的丰富,能够根据换面信息去回答问题)。

二、逐页出1至6页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画中体现出来的信息,重点观察每一页中鞋子的特征,引导幼儿能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鞋子。

老师:土土选择的鞋子都是什么样子的`?他们适合土土穿吗?为什么不适合呢?引导幼儿用一个词来描述土土选择的每一双鞋子。

三、出示第7页和第8页,请幼儿观察土土选择的鞋子,跟以上选择的有什么不同?观察他和末末的神态。

老师:这次选择的鞋子合适吗?你们应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合适的鞋子?土土会对末末说什么?末末又在干什么?要是末末也要买鞋,你会怎样帮助他?

四、教师向幼儿展示大书的文字,带领幼儿清晰、正确的朗读文字。引导幼儿学习反义词,会用多个形容词来描述同一个物体。

五、活动结束:

与父母一块商讨:“怎样才能更快更好的找到合适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