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的梦大班教案7篇

时间:2023-08-19 作者:tddiction

教案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深度,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体现个性化教学的理念,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鱼的梦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鱼的梦大班教案7篇

小鱼的梦大班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都是3-6岁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形象思维。这就导致在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一节唱歌教学活动下来,孩子们歌词还记不住,更谈不上有表情、有感情的演唱了"。教师教的累、孩子学的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尝试着把图谱应用于音乐教学中,很快被孩子们接受了,它是一种视觉符号,它可以把音乐直观、形象、趣味的表现出来。如果只靠语言来传递信息,则会给幼儿以单调和枯燥的感觉。《指南》指出: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这是他们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谱,幼儿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学习兴趣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图谱的运用,可以促使幼儿自己动脑,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让幼儿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从而积极思考,自觉接受新知识。通过老师的教,逐渐过渡到幼儿主动的学,利用图谱的重要意义在于有效的.图谱能够帮助幼儿自主学习。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让幼儿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运用图谱的方法记忆歌词。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旋律,图谱一张

2、ppt课件活动重点: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

活动难点:

合作完成图片的填充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律动进入活动场地。

二、感受歌曲,理解歌词

三、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合作完成图片填充。

四、活动延伸:根据图,创编歌词

活动反思:

?小鱼的梦》是一首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洋溢着愉悦的儿歌,也是一篇丰富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想象力的好教例。

1、上课开始,我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字:梦,渗透识字教学;我用亲身经验说了自己曾做过的一个梦,这样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有很多,顿时话匣子就打开了,学生都特别感兴趣。这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是比较重要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2、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本课的生字量多,要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又要避免枯燥乏味,所以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训练和游戏,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由整体感知课文,再抽出词,最后才是生字,无形中减缓了坡度。

3、坚持以读为本,落实语感训练。教学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比如听录音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小组合作读,同桌读等,展示了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懂的学习过程。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这一部分地教学我充分体现多读少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采用生生对比读的方式充分朗读,从量中读出质来,在读中想像,在读中感悟,突破难句“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和“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的理解。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很愿意在同学中展示自己。

4、坚持激励。在课堂上我坚持正面引导,不断激励学生,激励他们的进步,激励他们的成长。一句激励的语言,一个激励的眼神,都使学生们兴致昂然。

5、我在引导学生想象“小鱼会梦见什么?”这一问题时,播放了《摇篮曲》,既与课文内容相关,又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铺垫了整个课堂的气氛。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想象,这样的设计学生感受到了美,也尽情表达着美。可以这样说:“课堂不仅流动着美,也流动着真情。”

小鱼的梦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部分图谱,迁移使用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练唱,并根据歌曲旋律仿编歌词。

3、在演唱歌曲中,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活动准备:

1、图谱《小雨的梦〉

2、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并用手为音乐伴奏。

2、教师用故事引出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你觉得小鱼幸福吗?

(3)教师范唱歌曲《小鱼的梦》,幼儿倾听歌词。

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1)这里有一幅图,你们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和我们唱的歌词有什么关系?

(2)教师放慢速度,边指图谱边唱歌曲。

刚才老师在唱歌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谁愿意来试试把空白处变完整?

(3)个别幼儿添画图谱,教师带领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唱歌曲。

(4)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仿编歌词。

(1)小鱼做的是那么甜美的梦,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做梦呢?

(2)带领幼儿演唱新编的歌曲。

5、让幼儿为歌曲起名字。

6、跟着音乐做边动作边演唱歌曲走出活动室。

小鱼的梦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猜测和阅读中理解故事内容。

2、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小猫和小鱼间浓浓友情和浓浓的爱。

活动准备:

1、ppt和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初步了解绘本的概念

1、师:今天老师要和家一起来欣赏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这本故事书是由法国的一位叫安德烈的作家叔叔写的,我们先来看看这张(打开扉页),你看到了画面上有谁?

师:你觉得画面上小猫想干什么?她是不是想吃小鱼呢?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本书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师: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绘本小图书,现在就请你们轻轻地把书宝宝请出来吧!

2、认识封面,知道故事名字

师:你们知道这本书最外面的这页叫什么吗?(封面)

师:这本书的封面也就适事的题目,是小猫对小鱼说的一句话,叫 《亲爱的小鱼》,这个故事的题目叫什么呀?(学生重复一遍)

二、初步阅读绘本,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阅读绘本,根据画面细节猜测故事内容。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家在看的时候要安静用心的看,看看书中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找找你最喜欢的画来说一说!

师:你在书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学生自由讲述)

2、看课件,师生共同阅读绘本故事

(1)看ppt第3、4页

师:本来猫和鱼之间会怎么样的?可是这里的小猫在干什么?它会怎么对小鱼说?

(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会每天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

(2)看ppt5、6页

师:这张图上的小猫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云朵状的标记)你猜猜看它可能在思考什么问题?

师:原来小猫是在想:亲爱的小鱼,你越长越,总有一天,你住不下小鱼缸了。

师:小鱼长得越来越,小鱼缸已经不能容下它了,你觉得这时候的小猫会怎么做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呢。

(亲爱的小鱼,我把你放入海让你自由)

(3)看ppt第7页

师:小猫把小鱼放到了海里,小鱼要离开小猫了,你觉得这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师:小猫看到小鱼离开了,这时候小猫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有点悲伤、难过、依依不舍)

(4)看ppt8、9页

师:小鱼走了,小猫一个人变得很孤,小猫很思念小鱼,这时候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会在白天一直等你,看你会不会游回来,我也会在夜里继续等待,希望早点看见你回来。)

(5)看ppt10、11页

师;小猫把什么扔到了海里啊?(帽子)它为什么要把帽子扔掉呢?

师:那你来猜猜看小鱼会回来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小鱼回来了嘛?(回来了)

师:那你们觉得小猫看见小鱼会说什么?(亲爱的小鱼,看见你真高兴)小鱼又会说什么?此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呢?

(6)看ppt1214

师:小猫和小鱼又相亲相爱在一起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和小鱼在一起以后会做哪些事?

(7)看ppt15页

师:现在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什么故事了吗?

小结:原来这本书讲的守于爱的故事,故事中讲了小猫和小鱼之间浓浓的友情和爱。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故事,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师:这么好听、这么温馨的故事,你们想不想把它连起来听一遍呢?

那现在请你们轻轻跟着老师一起来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吧!

三、结束延伸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又什么感觉?(感动、充满着爱)

师:故事中的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爱是喂面包给它;爱是甜蜜的亲吻;爱是给小鱼自由;爱是想念、思念;爱是回来;爱是一起游戏;爱是陪伴。)

师:故事中的小猫爱小鱼,小鱼也爱小猫,那小朋友们你们爱谁呀?

师:小猫和小鱼之间还会发生许多的故事,小朋友也可以像作家叔叔一样来编一编,回家把它画下来,让爸爸妈妈你写上文字好吗?

小鱼的梦大班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梦对于每个幼儿来说都不陌生,而且每人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小鱼的梦》这首歌曲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宁静柔和,歌词优美切近幼儿生活。歌曲呈现了小鱼梦中的情景一共四句:第一句,写小鱼玩累了在池塘里入睡;第二句,写星星为它盖被;第三句,写风儿为它唱歌,哄它入睡;第四句,写小鱼甜美地进入梦乡。这首歌曲把小鱼、星星、风儿拟人化,打开了儿童想象的大门,为其创造了巨大的思维空间。

孩子学习唱歌,不只是提高幼儿音乐的认知与技能,关键是要用音乐本身去打动孩子,通过反复欣赏让孩子从心底里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情绪和美,从而体验生活的美好、生活中的真爱。

二、目标的设计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在听听、讲讲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能运用已有经验根据歌曲旋律仿编歌词。

3.在演唱歌曲中,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活动重点:熟悉歌曲旋律,在听听、讲讲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运用原有经验进行创编歌曲并进行演唱。

经过一次试教下来,在听课老师的指导下对目标有了一定的修改,如下: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宁静、柔美的旋律,在听听、讲讲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在演唱歌曲中,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活动重点:熟悉歌曲旋律,在听听、讲讲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在这次的执教中,我特意按照自己所设计的目标进行开展活动中,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歌曲旋律的优美,小鱼的幸福感在歌唱时体现的还不够。

三、各环节实施状况

首先,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曲,为了让孩子们进入到优美,宁静的环境中去,我采用了一首轻音乐入场,让他们感受这个活动的气氛的轻轻的柔柔的。从开始幼儿的表现来看,这个作用还是有的,他们很快进入了这个情境当中。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我又通过配乐欣赏故事,进一步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意境。在歌曲的学习中,每个幼儿有充分表现和乐意表现自我的.机会,我让幼儿在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运用故事再现法,师配乐讲述故事,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故事里有谁?小鱼梦见了什么?”我又通过让幼儿欣赏歌曲一遍,充分让幼儿感受歌曲,当我问孩子们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时,他们都说出了感觉:轻轻地,柔柔的很好听。接着第二遍我是通过看图谱清唱,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我又通过幼儿说,我唱的方式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以及旋律,在我唱完了以后让幼儿跟唱,以及让已经会唱的幼儿进行示范唱其他幼儿跟唱来让幼儿学习歌曲,通过各位幼儿的示范唱,其他幼儿也很快就会唱了。在大家都会唱了的基础上,我让幼儿分角色进行演唱歌曲,一部分幼儿唱歌词,一部分幼儿唱——唔唔唔,在分角色演唱歌曲时,我是说愿意当风的小朋友唱——唔唔唔,结果几乎没有小朋友愿意当风,场面有点尴尬,可能在多功能厅上课,下面听课老师坐着,小孩子就有点胆怯了,如果再来一次的话我会分男生女生来演唱歌曲。这样就不会出现没人举手,我只好直接请人的尴尬场面,也可以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四、活动中的优点与缺点

活动中在准备工作还是做的挺到位的,包括课前准备好图谱教具,轻音乐和歌曲录音。活动室的窗帘拉好,营造了一种昏暗的环境,以轻音乐让幼儿进场,让幼儿很快的进入到这个情境之中。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能唱准音。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通过听听、看看、讲讲等多种方式让幼儿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在这个活动中我觉的我让孩子们唱的感觉还不够美,和幼儿之间的互动,给予幼儿的回应还不是很自然。

音乐活动很难上,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个使自己进步的机会,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努力,多尝试上音乐活动,让自己的音乐教学技能有进一步的提高。

小鱼的梦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锻炼小朋友的反应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2、培养小朋友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3个小皮球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一起牵手下楼以后,大家一起靠墙站好,然后老师告诉他们今天的玩的游戏是大鱼和小鱼,简单的讲一下游戏规则。

2、让小朋友们围成一圈,然后在圈内放置3个小皮球,当做小鱼们的食物,再从中选出两条小鱼和3条大鱼。小鱼在圈内,大鱼在圈外。小鱼们要保护自己的“食物”,即皮球不被大鱼们抢走。小鱼不能手抱球,不能和大鱼触碰。

3、先让小朋友们试玩一下,熟悉游戏规则。然后正式开始,过断时间后,换一批大鱼和小鱼,尽量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参与其中。

活动反思:

情景描述:在游戏过程中,现场很容易混乱,玩到后来常常不遵循规则。拉圈的小朋友容易产生倦怠。另外,由于多数小朋友争当小鱼和大鱼,很难调节好。

分析:现场易产生混乱主要是拉成圈的小朋友不能每一个都参与之中,时间一长容易倦怠,失去耐心。

反思调整:

1、首先,游戏规则应该在小朋友们围好圈以后边示范边讲解。

2、游戏中出现规则模糊时需要再一遍跟小朋友们讲明规则。

3、小鱼和大鱼的游戏中,最好事先安排好组来轮流充当大鱼和小鱼,这样就不会出现角色的混乱和重复,保证每个小朋友的参与。

小鱼的梦大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边跟唱边游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纸和笔。

3、音带。

活动过程:

1、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2、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

1—2︱3—4︱5—6︱5——║5—4︱3—2︱1—3︱1——║

小朋友们你们好!小鱼小鱼你们好!

3、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曲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4、理解歌词。

(1)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这条珍珠被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

提问:故事里出现了谁呀?小鱼儿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风儿唱了首什么歌?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2)完整朗诵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2)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3)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4)引导幼儿重点唱准重复部分。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6、创编动作。

(1)幼儿边唱歌曲边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7、为歌曲伴奏。

(1)幼儿边听歌曲录音带,边模拟乐曲演奏,进一步体验歌曲优美的意境。

(2)全体幼儿用乐器齐奏。

(3)为歌曲取名。

附歌曲:小鱼的梦

小鱼的梦

1=4

3555︱65316︱512332︱2——︱

鱼儿玩呀,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

32565︱65316︱512332︱1——︱

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为它盖条珍珠被。

535—︱313—︱2225︱122—︱

呜——呜——风儿唱支摇篮曲,

5635︱122—︱35565︱65316︱

轻轻吹呀,慢慢吹,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

512332︱1——︱535—︱313—︱

妈妈在亲它的嘴。呜——呜——

51233︱321—‖

妈妈在亲它的嘴。

活动反思:

?小鱼的梦》是一首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洋溢着愉悦的儿歌,也是一篇丰富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想象力的好教例。

1、上课开始,我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字:梦,渗透识字教学;我用亲身经验说了自己曾做过的一个梦,这样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有很多,顿时话匣子就打开了,学生都特别感兴趣。这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是比较重要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2、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本课的生字量多,要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又要避免枯燥乏味,所以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训练和游戏,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由整体感知课文,再抽出词,最后才是生字,无形中减缓了坡度。

3、坚持以读为本,落实语感训练。教学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比如听录音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小组合作读,同桌读等,展示了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懂的学习过程。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这一部分地教学我充分体现多读少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采用生生对比读的方式充分朗读,从量中读出质来,在读中想像,在读中感悟,突破难句“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和“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的理解。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很愿意在同学中展示自己。

4、坚持激励。在课堂上我坚持正面引导,不断激励学生,激励他们的'进步,激励他们的成长。一句激励的语言,一个激励的眼神,都使学生们兴致昂然。

5、我在引导学生想象“小鱼会梦见什么?”这一问题时,播放了《摇篮曲》,既与课文内容相关,又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铺垫了整个课堂的气氛。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想象,这样的设计学生感受到了美,也尽情表达着美。可以这样说:“课堂不仅流动着美,也流动着真情。”

不足之处:

1、作为教者,自己本身要读懂教材,要深挖教材,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针对本篇课文的短小精悍的特点,应考虑可否将识字教学这一环节的时间调整一下,让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时间更多一些。

3、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灵活运用课堂40分钟。

上了这一课,我更深地感受到,课堂要充满活力,师生的创造是很重要的。而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正为师生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运用。

小鱼的梦大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感受不同的旋律所代表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能用动作表现。

体验鱼同伴做游戏的快乐。

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头饰。

活动准备:

鲨鱼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

(1)儿完整欣赏音乐,教师提问:

——“音乐听上去感觉怎样?”(抒情的、流动的)

“音乐中好像告诉我们是什么动物在做游戏?”(各种各样的鱼在做游戏)

(2)再次欣赏音乐后,幼儿随音乐自由做鱼儿游等动作。

2、理解音乐内容:

(1)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音乐旋律代表着不同的音乐形象:

——“仔细听一听,音乐里有几种鱼在做游戏?”

(2)告诉幼儿音乐游戏名称叫《小鱼和鲨鱼》。

(3)讨论用什么动作表现小鱼和鲨鱼:

——小鱼的动作轻柔、稍快、幅度大;鲨鱼的动作沉稳、缓慢、幅度小。

3、学做音乐游戏:

(1)欣赏最后一段音乐,教师提问:

——“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样的?”(很急促的)

“好像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幼儿自由用动作表现。

4、游戏玩法:

(1)2~4名幼儿扮演鲨鱼,其余幼儿扮演小鱼。

(2)第一段是小鱼的音乐,小鱼听音乐四散游动。第二段音乐鲨鱼出场,小鱼继续游动,躲避鲨鱼。

(3)当听到急促的音乐时,小鱼开始逃,鲨鱼开始追,被捉住的`“小鱼”暂停游戏。

(4)教师戴头饰扮演鲨鱼,幼儿扮演小鱼,学做音乐游戏。

(5)2~4名幼儿扮演鲨鱼,其余幼儿扮演小鱼做游戏。

5、制作游戏头饰:

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鱼的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