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绘本教案5篇

时间:2023-08-27 作者:Cold-blooded

教案是课堂的指南和路线图,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清晰度,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腊八绘本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腊八绘本教案5篇

腊八绘本教案篇1

一、活动时间:1月8日

二、活动地点:

莞城敬老院、东城敬老院、万江敬老院;救助站;流浪点

三、活动背景、目标和对象: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然而,在这个温暖的节日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亲人的关怀和爱护。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敬老院里更是聚集着缺少家人关爱的老人。

这个腊八节,送上我们的微不足道的问候,希望能给长者和流浪人员带去关怀,带去温暖。

四、主办单位:东莞时报、东莞市志愿者拓展服务总队、瓦蓝栈

赞助商:花园粥城

五、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联系并统计各派送点所需粥品数量。

莞城敬老院:95份

东城敬老院:110份

万江敬老院:65份

救助站:85份

流浪点:45份

a 招募志愿者:1月7日-1月9日。

b人员安排:1月9日,确定志愿者人员。派送人员20人,一个点安排4个人。活动指挥以及后勤人员2-5人与粥城和时报进行联系,并负责调配各小组粥的数量。

c 每组派送由4名志愿者组成,组长一人,负责联系和总结。

d 人员集中方式:方案一车辆足够时,集中出发;方案二,汽车不足时,自行在指定时间前往指定地方;

e 小组分工:每组4人,包括领队1人,活动摄影1人,

f 物资安排:粥的运送由粥城负责。相机5台,把活动的记录下来。如有dv,更加理想。

2、活动进行:

a 指挥后勤支援提早联系好各个小组的人员,司机,时报负责人。

b 穿好队服,戴志愿者工作牌,在指定时间集中或者前往指定地方,并带好相应的相机、dv等。

c 派送人员到位后,布置场地,或者组织一些活动,并做好回收活动产生的垃圾准备。

d 车辆司机到位,到粥城联系好,领取好粥品,再安全前往指定地方。

e 派发时,注意粥品的特点和温度,并且控制好派发的人数和粥品的数量。把冬日的暖粥和你的微笑送上。同时进行摄影。

f 派发完,注意回收所产生的垃圾,处理好场地物资。

g 小组合照,组员谈体会,组长负责总结,以文档形式交给活动指挥,并在群共享。分享活动的点滴。摄影组员负责把照片处理,写好照片的介绍和你的感想,并名明,交给指挥。每组上交材料时需注明哪个小组。

h 活动指挥和后勤人员,随时候命,协调好各组遇到的情况,及时调动安排,尽量把活动做到完善。

3.活动总结:

a 各参与人员,可以在我们的网站(阳光网瓦蓝栈版块、东莞市志愿者拓展总队网站、瓦蓝行动网站)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b 组长做好书面的小组总结,可以结合图片一起。

c 活动指挥汇总好各小组的材料,做全部活动的总结,及时发布在志愿者等网站上。

六、 活动应急:

1.如果参加人员不足时,不再统一进行。可以集中力量,分时段进行。

2.如遇到车辆不足时,根据各个点的距离,确立合理的送粥路线。

腊八绘本教案篇2

粥来喽!!!在进行了一番活动后,我们的腊八粥终于要出锅了~~在这寒冷的冬日喝上一口热乎的腊八粥,香气飘荡在整个幼儿园温暖着你我他。

腊八节里的祝福

幼儿园也为家长朋友们准备了香香的腊八粥,让大家品尝熙城国际幼儿园的暖心粥,以及心里暖暖的爱~

腊八节喝腊八粥,暖心暖胃,快乐、甜蜜、吉祥、如意、好运、平安、幸福、美满、喜气、财气、桃花运统统都到碗里来……祝大家腊八节快乐,开心!

“生活即教育”,我们抓住生活的每一个教育契机,引导孩子多角度、多感官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愉快和祝福!

小百科: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绘本教案篇3

设计思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不断传承,慢慢形成的,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在西洋节日盛行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民俗我们小朋友知道的还有多少?就如“腊八粥到底是哪八样东西?腊八节的来历?”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所不知道却又应该了解的。

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想通过绘本故事向孩子介绍“腊八节”,知道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引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好奇,从而初步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团圆美好的意义。

活动目标

1.听故事,跟着“小燕子”一起观察胖嫂家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知道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3.体验故事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绘本《屋檐下的腊八粥》、ppt课件。

2.8种腊八食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封面,引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对故事人物感兴趣。

提问:封面上有谁?长得什么样子?她在那里做什么?

2.出示图书名字

提问:书名中提到的东西,画面上有吗?猜猜故事里除了胖嫂,还有一个主角会是谁?

二、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依次播放绘本内容,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猜测内容并能用语言简单讲述

1.出示ppt,提问:

小燕子一家住在哪里?它们要干什么?(观察景色的变化和燕子一家的变化。)

说说燕子为什么要去南方过冬。

2.出示ppt页,提问:

小燕子看见胖嫂在做什么?

胖嫂准备了哪些好吃的东西?为什么?(观察画面,用语言简单讲述。)

3.出示ppt

匾里一共有哪几样东西?你都认识吗?猜猜胖嫂要做什么?(鼓励孩子说出食材的名称 、颜色。)

4.出示ppt

什么季节到了,小燕子用衔来的八样东西做了什么?

三、记八宝,玩游戏

1.出示实物,分辨和认识“八宝”

小燕子用食材来做项链,打扮自己,你觉得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2.游戏:八宝蹲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选择一张食材图片,由一人开始边蹲边念食材名字,被念到食材名称的幼儿需立即回应,继续游戏。幼儿游戏1-2次。

四、自助阅读,自主讲述

1.设疑:胖嫂究竟用这八样食材做什么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2.和同伴一起看画面(从“吃腊八粥咯“到最后。)

胖嫂煮的是什么粥?

看到小燕子,胖婶一家是怎么做的?

这一天小燕子过得开心吗?你知道这天是什么节日?

小结: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腊八节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团聚在一起,共享亲情和家庭的温暖。过完腊八就要过年啦!

活动延伸

欣赏童谣: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真香甜,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工区:

1.在活动区提供各种粮食、干果小样,帮助幼儿认识了解不同的食材名称和功效,尝试搭配“制作”——我的腊八粥。

2.创设美工活动区,提供各种中国风的绘本图片和金山农民画等图片,鼓励幼儿用剪贴、涂画等方法制作图画,布置成“民俗风”画廊。

阅读区:

1.收集各民间节日的相关图片与书籍,制作中国民俗手册。

2.提供故事图书和图片,鼓励孩子翻阅图书并讲述故事。

3.录制一些关于我国民俗的故事,让孩子倾听、了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腊八绘本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学会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十二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1.腊八节的来历。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2.介绍腊八粥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豆、胡萝卜、白萝卜、玉米豆(腊八豆)......

腊八粥里面会有多样不同的食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圆圆的黄豆,

红红的胡萝卜,

胖胖的玉米豆......

四、活动延伸

投放不同材料到美工活动区域,制作腊八粥或以腊八粥为主题,在表演区开腊八粥店。

腊八绘本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品尝腊八粥,知道腊八粥是甜甜的,真好吃。

2、初步了解腊八粥里有什么,分清豆类和米类。

活动准备:

1、腊八粥,各种常见的豆类和米类。

2、勺、夹子、不同大小的容器。

活动过程:

1、腊八粥里的秘密

——幼儿品尝腊八粥,看看嘴里都吃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东西呢?(初步感知它的味道)

——看看腊八粥,尝试去发现里面有些什么?(可以从颜色、形状、味道上去分析)

——小结:原来腊八粥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豆类、不同颜色的米类,还有像花生一样的果仁)。

2、豆宝宝、米宝宝来分家

——幼儿分豆宝宝和米宝宝(每桌一筐混和着米和豆各一种的教具,让幼儿用小勺或夹子将豆和米分开来,并将豆和米放入不同开口大小的容器中)

——展示幼儿分的结果:

a、看看这些豆宝宝你认识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常见的豆类,鼓励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区分,并知道它们的名字)

b、豆宝宝有名字,米宝宝也有不同的名字,大家来看一看:看看这些米宝宝都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用显示屏观察比较,初步知道大米、糯米和血糯米)

——将米宝宝和豆宝宝送到厨房间,让营养员阿姨做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