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月饼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3-08-27 作者:dopmitopy

通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资源,我们可以根据教案来评估课程的实施效果,从而进行教学的调整和优化,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打月饼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打月饼教案通用5篇

打月饼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了解月饼的基本形状——圆形。

2、能够画出自己心中的月饼。

3、体会画出美丽月饼的乐趣。

活动准备:

铅笔,彩色笔,橡皮擦,画纸,胶布。

活动重难点:

画出规整的圆形,自己设计月饼内部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小朋友们怎么过的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节。

二、引出月饼。

哇,小朋友们都吃过月饼呀?那么,月饼是什么样子呀?

恩,看来小朋友们吃过的月饼都不一样呀。老师刚刚从小兔家里回来,小兔告诉我,他中秋节没有吃到月饼呢。他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吃到过月饼呢,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帮帮他呢?

三、画月饼送给小动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给小动物们买月饼这个主意。小朋友们真棒,愿意跟小动物们分享我们的东西,但是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不花钱,小动物们也能够收到小朋友们的心意哟。

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画画本,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饼,然后送给小动物,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没人画一个,小动物们就够吃啦,好不好?

四、画月饼。

五、点评。

对孩子们画的月饼表扬,除非有特大失误,不批评。

六、送月饼。

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月饼交到老师这里,老师放学啦就帮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让他给森林的小动物发月饼。

打月饼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活动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打月饼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的内容,怀念红军爷爷,了解革命老人,尊敬革命老人。

2、喜爱学唱革命歌曲。

二、活动准备:

给孩子们讲过红军的故事。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与感受

①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意义。

②熟悉歌曲中的歌词。

理解歌曲的内容幼儿在欣赏中,教师可用语言激发幼儿去感受,当年红军生活艰苦,没有粮食,吃草根:没有棉布、穿草鞋,他们却在中秋节为娃娃们打月饼。红军爷爷关心小娃娃;小娃娃关心、敬爱革命老人等感人情景。在欣赏中,幼儿可能会出现许多的提问,教师可让幼儿讨论,也可以直接解答。由于孩子的情感形成是来自外来的影响与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因此反复欣赏歌曲,强化记忆,能使幼儿的情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加大革命传统教育的影响和尊敬革命老人的情感。

2、学唱与表演。

①听老师完整地演唱一遍。

②集体学唱,师生共同感受歌曲的音乐和节奏,共同学唱歌曲,让幼儿基本熟悉歌曲与内容。

③讲述歌词,通过提问歌曲中的歌词内容,可让幼儿反复强化记忆,以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歌中的寓意与情感,以教育与影响幼儿。

④自由组合,结伴学习唱歌。

⑤幼儿可根据歌曲的节奏,内容自编表演的动作,在"我来表演"中,充分发挥幼儿创编的能力以及对音乐对情感的感受力与表达力。

打月饼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并记忆歌词,感受歌曲中温馨的亲情,能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2、感受歌词的性质、内容,并能创编相应的动作。

3、加深幼儿对我国民族节日的理解,怀念红军爷爷,了解革命老人,尊敬革命老人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爷爷、小孩子、月饼、月亮的图片。

2、教学挂图、教学cd。

活动过程:

1.准备与启动。

①在区角活动内做些小白花,设问:"小白花是献给谁的?""我们为什么要做小白花?"(给红军叔叔)②月饼是怎么打的?我们打过月饼吗?以此引起幼儿回忆劳作活动的情景。

③启动谈话:"今天我们第x组的小朋友做了一些小白花,他们要献给红军爷爷,教师讲一则有关红军干革命的故事,"啊,摇蓝"的故事梗概,激起幼儿尊敬与爱戴革命老人的情感。引起幼儿欣赏歌曲的兴趣。

2.欣赏与感受。

①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意义。

②熟悉歌曲中的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幼儿在欣赏中,教师可用语言激发幼儿去感受,当年红军生活艰苦,没有粮食,吃草根:没有棉布、穿草鞋,他们却在中秋节为娃娃们打月饼。红军爷爷关心小娃娃;小娃娃关心、敬爱革命老人等感人情景。在欣赏中,幼儿可能会出现许多的提问,教师可让幼儿讨论,也可以直接解答。由于孩子的情感形成是来自外来的影响与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因此反复欣赏歌曲,强化记忆,能使幼儿的情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加大革命传统教育的影响和尊敬革命老人的情感。

3.学唱与表演。

①听老师完整地演唱一遍。

教师可利用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及歌曲中的休止符的教唱,加强力度,恰到好处地把握节奏,加重对歌曲情感表达的渲染,唱出怀念红军爷爷,革命前辈的深情厚意。

②集体学唱,师生共同感受歌曲的音乐和节奏,共同学唱歌曲,让幼儿基本熟悉歌曲与内容。

③讲述歌词,通过提问歌曲中的歌词内容,可让幼儿反复强化记忆,以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歌中的寓意与情感,以教育与影响幼儿。

④自由组合,结伴学习唱歌(幼儿可自由结伴,手拉手随音乐的节奏认真地学习歌曲,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把握节奏、正确演唱,体验情感。)

⑤幼儿可根据歌曲的节奏,内容自编表演的动作,在"我来表演",中,充分发挥幼儿创编的能力以及对音乐对情感的感受力与表达力(其中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⑥出示红军爷爷的遗像。

4.感受与表达。

出示红军爷爷的遗像,幼儿每人手中捧朵小白花,将小白花扎在照片的四周,以此表达怀念之情,敬意之情。

打月饼教案篇5

设计意图:

中秋节即将来临,孩子对月饼的了解已有不少,月饼的样子、月饼的大小、月饼上的花纹等,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的对中秋节这个节日的了解以及正确掌握捏泥的技能,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扁扁的,上面有好看的花纹,了解花纹在月饼上的分布。

2、在搓圆和压扁的基础上制作月饼,了解花纹的分布,学习用辅助材料在月饼上印花纹。

3、对泥工活动有兴趣,有表现简单物体的能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积木。

2、积木、月饼实物。

3、拍摄一段做月饼印花的视频或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好吃的月饼。知道月饼是圆圆的,上面有好看的花纹和字等图案。

师:你吃过月饼吗?月饼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出示月饼,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样子。

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花纹有什么意思呢?

2、观看ppt,了解花纹在月饼上的分布,知道边缘、中心都有花纹。观看、讨论,重点欣赏花纹在月饼的什么位置。

3、讨论:怎么做月饼?了解制作月ing的方法和过程,巩固搓圆和压扁的技能。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橡皮泥和花片积木,我们怎么用橡皮泥做月饼呢?你想怎么做呢?

请幼儿说说自己制作月饼的想法。

4、教师示范月饼的制作方法,观看制作月饼的视频或图片。

师:我们先把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团圆,再压扁,最后用花片积木在月饼中间或边上印花。

5、幼儿动手制作月饼,师巡回指导,终点指导团圆和印花。

6、展示作品,评价、分享月饼。

教学反思:

幼儿能与同伴一起观赏制作的月饼,并将制作好的月饼装到月饼礼盒中,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展示评价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环节幼儿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能够获得比较客观的认识。小班幼儿的自我评价较低,以他人评价为主,我们要注意增加幼儿的自信心,提高幼儿探索表现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