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教案之前一定要知晓教学的进度,教案也是教师对教学的规划和安排,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中班语言儿歌纸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中班语言儿歌纸教案篇1
设计意图:
结合《我爱大自然--秋天的歌》的主题,我选择了散文诗《树真好》这个内容进行执教。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将语言和科学结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在欣赏散文诗中,感受树的用途;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树是我们的好朋友"的联想、讲述,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愿意讲述树的好处,发展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树木及小鸟、小猫小狗、小朋友、房子等图片,布置成美丽的树林。
2、散文诗《树真好》的录音带、幼儿手工操作材料及优美的音乐2段。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树林"参观。
2、探索树林的秘密。
提问:a、美丽的树林到了,小朋友看到树林里都有些什么?
1、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树林里玩?
2、欣赏、理解散文诗。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2)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
提问:a、树真好,小鸟在树上干什么?
1、树真好,他能挡住什么?
2、树真好,……、制作树林,体验树的多样性及好处。
(1)教师:"树真好,小朋友喜欢树吗?我们一起来做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很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来玩好吗?"(要求: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手工材料粘贴小树林,然后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粘贴在树林中。)
(2)放配乐散文诗《树真好》的录音,幼儿自主操作。
3、听音乐在美丽的树林里自由舞蹈。(树真好,树林里可真美,让我们在树林里一起跳个快乐的舞蹈吧!)延伸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引导幼儿创编《树真好》。
观察与效果分析:
在活动中,当我出示教学图片让幼儿对画面进行仔细地观察时,幼儿都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内容,并用一句话说:"树是我们的好朋友"。
幼儿中班语言儿歌纸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够有节奏地、完整地读诵儿歌。
2、能根据儿歌的句式仿编儿歌,体验儿歌的节奏美。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并有节奏地完整朗诵儿歌。
难点:按句式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见过儿歌所描述的几种水。
2、物质准备:ppt课件、水的音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活动的兴趣。
1、师幼谈话,引发思考。
教师: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水?在哪里见过这种水?它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听各种水的音频,互相讨论。
(1)教师:这些水你见过吗?是什么水?
(2)教师:请你仔细看图,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
二、观看课件,欣赏和理解儿歌。
(2)教师播放课件,并朗诵,幼儿思考。
①教师:大海是什么样的?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②幼儿尝试朗诵儿歌第二句。
(3)教师播放课件,并朗诵,幼儿思考。
①教师:为什么说喷泉是跳舞的水?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②幼儿尝试朗诵儿歌第三句。
(4)教师播放课件,并朗诵,幼儿思考。
①教师:你见过脏脏的水吗?在哪里见过?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②幼儿尝试朗诵儿歌第四句。
(5)教师播放课件,并朗诵,幼儿思考。
①教师:你见过湖水吗?是什么样子的?和大海有什么不同?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②幼儿尝试朗诵儿歌第五句。
(6)教师播放课件,并朗诵,幼儿思考。
①教师:西瓜是什么味道的?你喜欢吗?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②幼儿尝试朗诵儿歌第六句。
三、学习朗诵儿歌。
1、幼儿根据图片完整朗诵儿歌。
2、幼儿自由分组、分角色朗诵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1、师幼讨论,幼儿思考,尝试按句式创编儿歌。
2、教师记录幼儿创编的儿歌,师幼共同朗诵新编的儿歌。
幼儿中班语言儿歌纸教案篇3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会用语言自我介绍。2、学编儿歌介绍家庭成员。3、掌握简单的数字概念。
【活动准备】:1、投影仪和有关图片。2、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1、同桌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姓名、年龄和性别及家庭成员。2、统计家庭成员是3人、4人、5人的情况。3、教师利用投影或图片,讲解3人、4人、5人家庭组成情况。4、教师对照投影或图片,帮助幼儿编儿歌:
三口之家:我家三口人,我叫×××,爸爸×××,妈妈×××。四口之家:1)
我家四口人,姐姐大两岁,爸爸个子高,妈妈最爱我。(姐弟或姐妹、爸妈)
2)我家四口人,弟弟小两岁,爸爸个子高,妈妈最爱我。(姐弟或兄弟、爸妈)
3)我家四口人,爷爷岁数大,爸爸个子高,妈妈最爱我。(爷爷或奶奶爸妈我)五口之家:我家五口人,爸爸妈妈我,爷爷和奶奶,他们最爱我。(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爸妈我)
5、幼儿学习儿歌。(1)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四口之家第一首儿歌。(2)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念儿歌。
【活动延伸】:利用头饰扮演三口、四口、五口之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想法开展游戏。
幼儿中班语言儿歌纸教案篇4
教案目标
1、辨认迷宫图的'走向。
2、能用圆舞板有节奏地为儿歌打节奏。
活动流程
谈话,引起幼儿兴趣→走迷宫图→为儿歌打节奏→摇船回家
教案准备
自制磁铁船偶、迷宫图
圆舞板每人一个
糖、水果、饼干、蛋糕图
教案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小朋友,你们经常到外婆家去吗?你是怎么去的?
二、走迷宫图,学习为儿歌打节奏
1、出示迷宫图,提问:你们看,这就是小朋友的外婆家,中间蓝颜色是一条河,他应该怎样乘船,才能到外婆家呢?谁来帮助他开船过河呢?请幼儿移动船偶,教师念儿歌
2、请一位幼儿操作船偶,以另一条路到外婆家
3、师幼共同边念儿歌边开船到外婆家
4、继续学习儿歌: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和糕。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拍手。
5、一幼儿操作船偶,其他幼儿用乐器给儿歌打节奏。
6、游戏:摇啊摇边念儿歌边打节奏三、结束师幼一起摇船回家。
幼儿中班语言儿歌纸教案篇5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对押韵、朗朗上口的诗歌感兴趣,能够感受诗歌内容的丰富和文字的优美。儿歌《学妈妈》内容简单易懂,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小动物和小明友学妈妈的生动画面, 唤起幼儿对妈妈劳动场景的回忆,激发幼儿向妈妈学习的内心情感本次活动通过欣赏儿歌、创设小动物肼妈妈伞本领的情境,引导幼儿了解妈的本领,激发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小燕子、小青蛙跟随妈妈学到了不同的本领。
2.能完整、有表情的朗诵儿歌,大胆自信的表现小动物跟妈妈学本领的情景。
3.增强爱妈妈的情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验长大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制课件,小燕子、小青蛙的头饰。活动建议:
一、带领幼儿模仿“小动物学本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幼扮演小燕子、小青蛙,飞来飞去、蹦蹦跳跳,模仿衔泥巴、捉害虫等动作,为学儿歌做准备。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小燕子学妈妈做了什么?小青蛙呢?为什么要自己做事情?
小结:小燕子学妈妈,衔来泥巴垒新家;小青蛙学妈妈,蹦蹦跳跳捕捉害虫;小朋友长大了, 也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三、请幼儿有表情地完整朗诵儿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请幼儿完整朗诵儿歌,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小动物跟妈妈学本领,心情是怎样的?你的妈妈会做什么事情?你想学妈妈做什么呢?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情来表现?
小结:小动物们跟着妈妈学本领很开心。妈妈陪伴我们成长,为我们辛苦付出,我们要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感谢我们的好妈妈。看到自己的宝宝长大、有进步,妈妈也会非常高兴的。
2.请幼儿分角色朗诵儿歌,提醒幼儿学习同伴的语言、表情、动作,引导幼儿注意朗诵时的表情。
四、开展“夸夸我的好妈妈”活动,增强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提问:你的妈妈有哪些本领?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感谢妈妈呢?
小结:妈妈会的本领可真不少!妈妈很辛苦地照顾我们,我们已经长大了,要用自己的方式向妈妈表示感谢。
活动延伸:
建议爸爸和幼儿一起在家为妈妈庆祝三八妇女节,让幼儿用自己学会的本领表达对妈妈的爱!
附:学妈妈
小燕子,学妈妈,飞来飞去衔泥巴, 不怕辛苦不怕累,垒了一个新的家。 小青蛙, 学妈妈,蹦蹦跳跳叫呱呱, 参加劳动多光荣,捕捉害虫保庄稼。 小朋友,学妈妈,动手动脑有办法,自己事情自己做,感谢我的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