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水教案5篇

时间:2023-10-02 作者:Youaremine

优秀的教案是可以为教师提供很好的教学思路的,通过教案的制定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年级水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水教案5篇

五年级水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包袱、蘸浆、露馅儿、匀匀实实、和着琴音、能耐有假,名气有诈”等词语。

2、能用简洁的语言把这篇小说的情节说清楚。

3、通过朗读、默读,感受刷子李粉刷技艺高超。了解作者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4、通过揣摩、体会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的有关句子,明了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5、激起阅读《俗世奇人》一书的兴趣,由一篇带出一本。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难点:通过揣摩、体会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的有关句子,明了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孩子介绍开州的奇人。刘饼子

①简介《俗世奇人》

过渡:刘饼子真牛,这是开州奇人。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天津奇人。他们的故事就记载在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小说《俗世奇人》里边。这本书共有18篇作品,每篇都记叙了一个奇人趣事,内容虽互不相关,但读起来正好是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当时,在天津生活的人都流行这样一句话,出示课件(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空前绝后的人物。)这18位奇人可不是普通人,他们都有着令人震惊的高超手艺。

②认识书中人物代表。

师:想认识书中的奇人吗?这是奇人——泥人张。猜猜这名字怎叫泥人张?其实,这不是奇人的真名,这是为他取的绰号。天津人常有这样的称呼:把人的姓和他们的擅长的工作或手艺连在一起,把行当放在前,姓放在后。比如,泥人张就是一位姓张的捏泥人技术排第一的手艺人,请观赏作品。

过渡:今天,我们重点来认识认识另一位奇人——刷子李。这是一篇小说。看到课题,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围绕人物、绝技、来历,贴“知来历”)

一、检查预习

1、都预习课文了吧,生字会读吗?来读读看。出示词语抽生读词,师强调易错字音,齐读词语。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生读文并思考,抽生汇报。

师小结:孩子们,刚才概括的主要内容在小说中也叫主要情节。出示(主要情节)(在概括主要内容的同时,我们也理清了故事的大致情节。)板书理情节

二、感悟人物形象,走进刷子李

(一)学习第1、2自然段,总体了解刷子李的绝活

师:小说的灵魂是人物,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总的介绍刷子李的本事的。

生自由读第一段,抽生汇报,师顺势板书(穿一身黑绝没白点美如升天)

过渡:对于传说中的这三大绝活,你们相信吗?有人相信,有人怀疑很正常,就连他刚收的徒弟,谁?生答:曹小三(板书并指导儿化音)他也跟你们一样半信半疑(板书)。今天,我们就跟着曹小三去印证印证刷子李的三大绝活,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这就是小说中常说的“悟形象”。板书

(二)感悟文本3—11自然段

1、出示要求:快速浏览课文4—6自然段,想想传说中刷子李的三大绝活在曹小三眼中有没有得到印证?如果得到印证,就找出相关的句子划上横线。

生边读边划横线,抽生汇报。

师:传说中他必穿一身黑,有没有得到印证?生答相应句子,师顺势板书。绝没有白点有没有得到印证?抽生答,师顺势板书。第三大绝活美如升天有没有得到印证?第几自然段得到印证?生答(五段)

师:第五自然段是作者浓墨重彩写的,写出了刷子李的本领之高超。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用横线勾画描写他本领高超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做好批注。然后在组内交流交流。出示课件。生边读边做批注,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1)出示句子“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这个句子里有很多词语在夸赞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谁找到了?生答:匀匀实实透亮清爽师:这刷子李刷的那是更匀,更亮,更清爽,这是在做美容呢。出示粉刷匠图片对比体会其技艺高超。

(2)出示句子“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师问:刷子李在干嘛?生答(预设:打鼓,演奏音乐)演奏音乐,你来试试。抽生读句子。这个“啪”字很好听,再读一遍,(生读句子)啪的一响,很清脆,(女生读句子)“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师:刷子李在奏乐,在跳舞,请同学们伸出小手一起做悠然摆来,悠然摆去的动作。齐读句子。

(3)最喜欢听你们啪啪的声音,出示句子“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什么叫“天衣无缝”?出示刷浆动画师:这是第一道浆,第二道浆最难刷,它讲究的是衔接,衔接的天衣无缝,这是第三道浆,瞧瞧,这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4)出示三句话

刷子李刷墙的技术太高超了,佩服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们用朗读来把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出来,师生合作读三句话。

引读: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可刷子李——

引读:刷子李的刷墙技艺真是高超啊!只见他——

引读:只听得刷子李清脆的啪啪声里——

这三个句子都是直接写刷子李刷墙的本领高超,这种描写属于什么描写?板书:正面描写

2、聚集曹小三,体会一波三折

师:读到这里,你觉得刷子李仅仅是一个粉刷匠吗?他在你心中是一位。(魔法师,神仙,音乐家,舞蹈家,美容师)说不尽道不完的赞美之情。

过渡:三大绝活得到了印证,曹小三的相信指数一路攀升,如果半信半疑用相信指数为50%的话,那现在他看到一个白点都没有,他的相信指数达到多少?生答(100%)文中那句话告诉我们的?

出示句子“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他特别关注了那个词语?板书(神圣威严)

师:正当他对刷子李佩服的五体投地时,完了完了,出大事了,他发现师傅的裤子上竟出现了一个白点,曹小三的`相信指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11自然段,找出描写曹小三相信指数的句子。用百分比表示出来。出示课件

(1)生读文并勾画。

(2)汇报交流。

出示:“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板书(轰然倒去0)

出示: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板书(发怔发傻100%)

三、小结写法,拓展延伸

总结:这篇小说真有意思,既写了刷子李的三大绝活,又写了曹小三丰富的心理活动,(生边述说心理活动师边完成一波三折图),师:为了证实师傅刷子李的能耐和名气,曹小三可谓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生接:他早先听说师傅的绝活,可他半信半疑;后来,曹小三搜遍了整面墙,居然一个粉点都没有,他又觉得师傅的黑衣是那么的神圣威严;曹小三给师傅点烟时,竟然,发现了白点,出乎意料又开始害怕、着急,怎么可能会有白点呢?师傅的如山的形象轰然倒去。最后,当他凑脸用神瞧时,原来不是白点,真相大白,真是奇了,曹小三开变得发怔发傻。师:作者把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写的一波三折,突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这种描写属于什么描写?板书(侧面描写)作者通过正、侧面描写,使刷子李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使得整个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这种写法我们要好好向作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孩子们,以后读类似的小说,我们就可以从知来历、理情节和悟形象三方面去读。

四、推荐《俗世奇人》

另外,在俗世奇人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像刷子李一样的奇人,还有很多像这样一波三折的故事,你们可以从这个网址上,找来看看。孩子们,老师不光想推荐你们看《俗世奇人》这本小说,还希望你们长大后也有孩子通过勤学苦练变成想刷子李一样的奇人。因为出示“一技走遍天下”

五、完成小练笔:为刷子李设计一张工作名片。

师:怀着我们心中的赞叹,让我们来为刷子李设计一张工作名片。出示制作建议:

五年级水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等量关系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单价×()=总价工作时间=()÷()

()×时间=路程()×数量=总产量

三角形面积=()×()÷2 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周长÷()=边长(上底+下底)×()÷()=梯形面积

长方形周长=( +)×2 平行四边形面积=()×()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弄清题意,找出(),并用()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

(4)检验,写出()。

常用关系: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

已修的米数+()=总共要修的米数

总路程-()=剩下的路程

三、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五年级水教案篇3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梁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学生自学课本)

(1)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出示滑轮,讲解)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课题)

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3)学生辨别课本p99页,哪一幅图是动滑轮,哪一幅图是定滑轮?

(4)学生动手组装定滑轮、动滑轮?

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演示实验。

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

(3)讨论。

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是什么?(分组讨论后汇报)

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希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讨论)(游戏:竹竿游戏)。课本p100小游戏

游戏后教师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3)实验2(动滑轮省力)。

①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②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③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④讨论: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教师强调:弹簧称的示数应该等于钩码与滑轮重量的一半。

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98结论)。

(2)探究题:小明是二年级的学生,家(二楼)里装修时,叔叔们从楼上、楼下不停的运料,非常的麻烦,而且还影响楼上邻居们。小明突发奇想,能不能设计一个装置,使叔叔们直接在楼下向上把料运进屋里。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成功了,他设计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装置。

同学们,你知道小明设计了一个什么装置呢?开启你的智慧之门,你也来设计一下吧!!

(3)教师小结: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

(三)巩固

提问: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吊车图)

(四)布置作业

观察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

五年级水教案篇4

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预习、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疑

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文内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知本课内容,提出疑难问题。

二、课始集疑

1、揭题

2、集疑:同学们课前都进行认真的预习,现在请同学们把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需要在本节课上请老师、同学们帮助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过渡:刚才这些问题都提的非常好,我们这节课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先请同学们认识一件物体。

三、课中释疑

认识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认识等式1、演示课件 写出式子

在左边放二个40克的物体,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100

再在左边放一个30克的物体,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30>100

把左边的一个30克的物体换成10克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10=100

再把左边的10克与50克的物体换成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x

再把左边的未知的物体换成另一个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x=100

再把左边的物体换成二个未知的,右边另加上一个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x + x=150

2、分类

刚才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大家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吗?请小组讨论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并把分类结果写在卡片上。

展示同学们不同的分类,并说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

师: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有不同的结果。刚才同学们的分类都是正确的,为了解决刚才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今天就研究这一种分法。(分成等式与不等式两类的)

3、理解概念

师:为什么这么分?你们发现了这一类式子有什么特点? 左右两边相等

揭示: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板书:等式)

谁来举一些例子说说什么是等式?

五年级水教案篇5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听赏合唱《我爱我的祖国》时,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

2、能积极参与二部轮唱,体验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

教学重难点:了解二部轮唱、体验二部轮唱的乐趣; 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一、 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在每周都要进行升旗活动吗?每当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2、 揭示课题

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1、全班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的情境及节拍特点;

3、复习3/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4、引导学生说出6/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讨论歌曲中几种典型节奏

5、全班随着范唱音乐轻轻划拍,加深对音乐的印象;

6、 随琴跟唱歌词三遍,第一遍用“|a”模唱,第二、三遍带词演唱;

7、突破难点,分组划拍演唱;

8、 艺术处理: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三、感受《我和我的祖国》

1、初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特点;

2、复听全曲,体验“我”和祖国永不分割的情感;

3、再听全曲,表现情感,可跟唱,身势律动等。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 祖国在我心中

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祖国印象》,并随机评价。

二、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

1、介绍各种演唱形式;

2、随琴识读乐谱;

3、熟唱歌曲;

4、将全班分成两个轮唱组,并进行轮唱练习

(1) 要求:轮唱是不同时开始,但同时结束的演唱形式,结束时两个声部一定要整齐。

(2) 方法:当第一声部唱到回时,第二声部从处进入,第一声部将 反复一次,以便两个声部同时结束。

5、说说轮唱与齐唱的气份是否一样,轮唱有何特点。

三、给下载的音乐存档

1、 学生回忆2/4,3/4拍子的含义及其规律;

2、 教师弹奏谱例,学生随及轻轻划拍,辨别拍子;

3、 请学生为教师弹奏的谱例存档,将相应的拍子写上序号。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