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少不了教案的辅助作用,在动笔写教案之前,老师们都需要认真回顾以往的教学经验,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小铃铛》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小铃铛》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课《小铃铛》
教学目标:
1、学唱《小铃铛》这首歌曲,学生能够唱准确。
2、能用自己好听的声音歌唱这首歌。
3、培养学生之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唱《小铃铛》。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第三乐句“叮当叮当叮当叮当”教学准备:教学用扩音器、下载歌曲《小铃铛》mp3。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以数学课堂的数字1、3、5导入音乐课堂的唱名1、3、5谈话导入本课学习。
三、教师范唱,学生聆听
四、学唱《小铃铛》。
1、播放课件《小铃铛》,学生熟读歌词,感受歌词的意境。
2、教师教唱,学生跟唱,分男女生接唱。
3、学生试唱,教师纠正学生唱得不准确的地方。
4、学生轻声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全班学生唱
5、全班齐唱,分组唱、指名学生唱
五、知识拓展
同学比较熟练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
六、小结
这节课大家表现真好,你们的表现告诉我你们当中有很多小小的歌唱家,你们会用自己的歌声表达自己的热爱生活的情感。
小班《小铃铛》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自由阅读图书、相互讨论,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2.认读重点字词:铃铛、单独、房间、卧室,理解词语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字卡()、小头饰(熊妈妈、小熊)
2.教师准备:大图书、大字卡()、录音带、大头饰(熊妈妈、小熊)
一、倾听故事录音回忆故事,感知阅读汉字
通过提问引出汉字,带领幼儿阅读相应小字卡,并理解词语意思。
1.晚上,小熊想上厕所,身边没有妈妈陪,它想出了什么主意?你们玩过铃铛这种玩具没有?出示大字卡"铃铛"。
2.小熊有一个怎样的房间?教师出示字卡"单独"。
单独是什么意思?小熊喜欢单独睡一个房,你能够单独睡吗?你还能够单独做什么呢?
3.妈妈让小熊单独睡在哪里?教师出示字卡"房间"。
你们家里有几个房间?你是单独睡一个房间吗?
4.妈妈听见了铃铛声,从哪里探出头?教师出示大字卡"卧室"。
卧室是主要是干什么的地方?卧室里有什么?你家有几间卧室?
二、字卡游戏
游戏:汉字宝宝找家
玩法:教师出示大字卡,鼓励幼儿边读边举起相同的小字卡。然后教师分别将"铃铛"、"单独"、"房间"、"卧室"装在透明塑料袋里,贴在黑板上,请小朋友上来,边送字卡边说"××,我送你回家"。
三、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物品,结束活动。
小班《小铃铛》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从瓶中取出铃铛的不同方法,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探索的结果。
2、大胆讲述自己的方法,体验救出铃铛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装有铃铛的小矿泉水瓶子若干;筷子、磁力棒、磁图钉、铁丝、橡皮泥(小组一份);幼儿记录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2、教师材料:操作材料一套、记录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材料,创设问题情景。
(价值分析:由可移动的瓶子到固定的瓶子,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铃铛掉进了瓶子里,用什么方法可以把铃铛取出来?
2、在瓶子不能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瓶中的铃铛取出来?
二、幼儿操作和记录,并交流不同的想法。
(价值分析:通过两次操作,探索多种方法,尝试记录结果。)
(一)第一次操作
1、出示操作材料,认识材料。
提问:这些材料你都认识吗?
2、教师提出要求:请用一种方法把小铃铛救出来,看谁最先把铃铛取出来。
3、交流:谁把铃铛取出来了?
你用了什么方法?你是怎样把铃铛取出来的?
小结:你们很会动脑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用1种材料(或2种材料)就把铃铛取出来了。
(二)第二次操作
1、教师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
1)你可以试试自己别人的方法,也可以试试刚才没用过的材料想出新的办法。
2)记得把你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纸上,比比谁的方法多。
2、幼儿再次操作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交流自己的实验情况。
交流:
1)谁的方法最多?
2)谁和他的方法不一样?
小结:我们用磁铁吸一吸、筷子夹一夹、钩子勾一勾、用橡皮泥粘一粘等方法,从不能动的瓶子里救出铃铛。
三、延伸活动。
(价值分析: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如果瓶子里掉进去的是积木、玻璃珠、塑料玩具呢?刚才这些材料还能用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我们去个别化活动室试试。
小班《小铃铛》教案篇4
教案目标: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教案。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知道有东西要学会与同伴分享。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案准备:
铃铛一个,故事动画《小铃铛》,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的图片。
教案过程:
一、出示小铃铛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教案产生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那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我们先听听声音,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小铃铛)
2、师:红色的小铃铛摇起来就会发出叮当叮当响的声音,小朋友想不想玩?(想)不过要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才能玩,你们能做到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小铃铛》。
二、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讲故事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听到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教师依次出示动物的图片)
3、谁的脖子上戴有小铃铛?
4、故事中的小铃铛是谁的?
(师:那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故事中的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三、幼儿观看故事动画,提问:
1、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2、小花猫脖子上戴了一个小铃铛,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都觉得小铃铛很漂亮,都很想戴,于是它们都跟小花猫借,小花猫愿不愿意借给它们?
3、你们觉得小花猫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四、欣赏最后一段故事。
1、小花猫后面走到河边发生什么事情了? (掉进了河里)
2、小花猫掉到河里后,谁去帮忙了?(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3、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花狗先拉小花猫,拉不动时,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见了,连忙跑过来帮忙。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猫拉上岸来的)
4、小花猫上岸后觉得多难为情,它最后怎么做了? (低下头,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说:“你们也戴戴小铃铛吧!)
五、幼儿讨论——如果你有新玩具时你会怎么做?
六、师:今天小朋友表现真棒!小花猫也把小铃铛给我们分享,现在让我们拿着小铃铛到外面玩玩吧!
教案反思:
在这个教学教案中,我一步一步引导幼儿说出短句和词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是让幼儿帮助小娃娃说出的短句和词语,因此,他们主动性和兴趣都十分高在每个环节里,我都选择性的让幼儿有展现的机会,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快乐的教案中来。在这样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到这样的情景中的教案,小朋友可以真正一起体验游戏和故事的快乐。
小班《小铃铛》教案篇5
活动名称:小铃铛
活动目标:
1、 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2、 简单讲述故事主要内容,丰富词汇“圆溜溜”、“亮晶晶”、
“丁零丁零”。
3、 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
活动重点:简单讲述故事主要内容
活动难点: 能用“圆溜溜”、“亮晶晶”、“丁零丁零”描述铃铛的特点
活动准备:小铃铛人手一个、ppt或大图片、大操作卡与背景图、幼儿操作卡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
师:你们看它是谁?小花猫的脖子上有什么?今天小花猫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了一个小铃铛,我们带着铃铛和小花猫一起做游戏吧!
幼儿每人脖子上戴一个铃铛,跟随音乐走入教室。 音乐游戏《小猫来了》
2、 玩铃铛
师:小花猫今天还带了好多铃铛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吧!
教师分发铃铛,幼儿玩铃铛。
提问:小朋友们看看小铃铛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幼儿说出“圆溜溜”。
我们把小铃铛放在亮光下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说出“亮晶晶”。
摇一摇,听一听小铃铛的声音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说出“丁零丁零”。
教师收回铃铛。
3、 故事讲述
师:今天小花猫还带了一个故事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用ppt(或大图片)完整讲述故事
4、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提问
师:小花猫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刚才我们说的小铃铛是什么样子的?
谁来向小花猫借铃铛戴了?小花猫借了吗?
小花猫掉到河里以后,小动物们是这么做的?(教师回答问题时,教师依次出示插图)
5、 幼儿与老师共同讲述故事
师:小花猫遇见了谁?(请幼儿在大图中操作卡片)它说了什么?
小花猫是这么说的?(幼儿集体回答)
小花猫最后来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它的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花猫又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
6、 幼儿分组操作
请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故事。
小班《小铃铛》教案篇6
教学内容:
学唱《金铃铛》,体会二声部唱法。
教学目标:
1、在学唱《金铃铛》歌曲中,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及合作的快乐。
2、能运用手势唱好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体会二声部合唱的和谐。
3、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金铃铛》。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金铃铛》。教学难点: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部分。
教学方法:
模仿法、引导法、音乐欣赏法、创作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边拍手边聆听《丰收之歌》拍节奏跟随音乐,师播放秋天丰收时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二、听赏《丰收之歌》
1、随音乐小声哼唱。
2、出示打击乐器,用打击乐器给《丰收之歌》进行伴奏。
a、出示碰铃,教师敲击碰铃,学生边拍边念2/4叮—|叮—|
b、出示铃鼓,师敲击铃鼓,师边拍手边念2/4咚铃|咚铃
三、学唱歌曲
1、师:看叔叔阿姨们正在果园里忙大丰收,在果园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有音符的苹果!
2、这些果子有不同的音符,谁能摘下音符的果子,并结合手势唱一唱。
3、分组演唱高声部(苹果音符)和低声部(梨子音符)。1=4
一声部3——|1——|2——|6——|
二声部01—|06—|06—|03—|
4、这些树上的果子,就像金铃铛一样发出了悦耳的声音,让我们来听听吧。
(播放歌曲《金铃铛》)
5、师:秋风吹进果园,摇的树发出了什么声音?
6、低声部跟琴唱,高声部做科尔文手势。
7、高声部跟琴唱,低声部做科尔文手势。
8、跟音乐伴奏唱(师唱歌词部分,生唱衬词部分)
9、生完整演唱二声部歌曲《金铃铛》
四、创编拓展
1、听一听,生仔细聆听《摘果子》并看乐谱,找出乐曲中出现最多次数的节奏型。
2、找一找,生答
3、练一练。
4、编一编,出示水果图示,按上面的节奏,看图编词。
5、比一比,哪一组编的又快又好。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过秋天,感受秋天,你们想用什么颜色描绘秋天呢?让我们踏着金色的秋天,结束今天的课,随音乐下课。
小班《小铃铛》教案篇7
教学内容
雨铃铛
教材简析
课文里形容春雨之声沙沙作响,春雨之形“好像串串小铃铛”,春雨如同精灵,它赋予万物勃勃生机,滋润催发万物迅速回归,复苏,生长,开始新的生活。
教学目标
1.认字11个,写字8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倾听雨声,想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朗读,识字,写字
教具
课件录音机录音磁带笑脸卡片
板书设计
雨铃铛 沙 响 房 串 呼 快
洒 檐 招 盖 珠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课文
同学们,喜欢下雨天吗?见过春雨吗?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小雨沙沙响》歌,如果你会唱,请你跟着一起唱。你喜欢这首歌吗?喜欢它的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写小雨,题目是:雨铃铛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听课文录音,要求听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做到不填字,不漏字,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3.和老师一起读课文,每次只读一句。
4.边读边出现生字词。
5.小组交流学习生字,有识字小能手带领
6.检查识字情况
(1)指名读
(2)当小老师领读
(3)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4)齐读。
7、游戏出示:笑脸图,只要你把笑脸上的生字读对了,就奖你一个笑脸。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同位读,互相评价。
2.指名读,交流评价。
3.齐读。
4.提问:你听过雨声吗?你觉得雨声像什么?
(1)你能说几个描写雨声的词吗?(淅淅沥沥、哗哗、滴嗒、霹雳啪啦等等)
(2)开火车解释“房檐”(课件出示)
(3)春雨除了招呼小燕子,还招呼了谁?(小草、花、柳树、种子、春风、小朋友等)
(4)春雨招呼了那么多朋友,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春天美不美呀?
5、再读课文,读出春天的美。
6、试着背一下课文。
四、读儿歌《春雨》
五、作业:找一些关于春天的儿歌,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