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树的幼儿教案推荐6篇

时间:2023-10-28 作者:Youaremine

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计,以满足他们的学习目标,教案可以包括课程中的跨学科内容,以促进综合性学习,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树的幼儿教案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树的幼儿教案推荐6篇

关于树的幼儿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2.初步学习根据物体数量与点数进行匹配。

二、活动准备

相关ppt、小动物图片、教具。

三、活动过程

1.ppt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相关ppt。师: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出来了,小蝴蝶也快乐的飞来飞去。小动物们也来到草地上玩耍,谁来了?

2.分别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数一数、说一说。

分别出示5钟不同数量的动物,引导幼儿一起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并说出总数,并提问动物最喜欢吃的东西,一起给动物送最喜欢的食物,通过示范和自己操作让幼儿了解几只动物就给几个他最喜欢的食物,初步感知物物配对。

3.小动物乘火车去游玩。

播放火车背景音乐,引导幼儿猜猜谁来了。出示火车,小动物去游玩,让幼儿帮助小动物安排座位。通过示范让幼儿了解安排座位的`方法,并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学会物点配对。

4.和小动物一起去旅行。

播放音乐,幼儿与小动物一起去游玩。

关于树的幼儿教案篇2

适宜年龄:25~30个月

适宜人数:

14人以内(成人、孩子各半)家长学习目标

1.知道25~30个月龄段的宝宝认知里外的三个等级及相应的指导方法。

第一等级:能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里外方位。

第二等级:能指认实物的里面和外面。

第三等级:能指认图片上物体的里面和外面。

2.学会观察宝宝的行为,了解宝宝对里外的现有认知水平,学会在家里开展相关游戏。

宝宝发展目标

1.能在三种不同等级的活动中认知里外。

2.愿意并尝试用各种材料进行探索。

活动准备

呼啦圈、手套和袜套(宝宝人手一双)、糖果罐(宝宝人手一只)、各式糖果若干、黑色水粉颜料(人手一盘)、画有盘子的图片(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按目标难度层层递进,家长可以选择最适合宝宝的游戏,进行里外概念的认知。

1.问候环节(等级一)

(1)将一只呼啦圈放在地上,教师站在呼啦圈里向大家打招呼。

(2)每个宝宝依次上前,走进呼啦圈里向大家打招呼,然后跨出来回到原位。

2.小手小脚躲猫猫(等级一)

(1)教师示范戴手套、穿袜套,再把手和脚拿出来。

师:我把手和脚藏到手套和袜套里去了,看不见了;又拿出来了,能看见了。

(2)宝宝自己尝试戴手套,穿袜套,再脱去。

师:宝宝们赶快把小手小脚都藏到手套和袜套里面。

3.调皮的'糖果(等级二)

(1)教师示范,剥开糖果纸,把糖果装进罐里。

师:看,调皮的糖果藏在衣服里面呢,衣服在外面把它包起来了。

(2)宝宝尝试自己剥糖果,并装进罐里。

(3)完成后请宝宝将糖纸放进垃圾桶里。

4.点点乐(等级三)

(1)出示画有盘子的图片,教师示范用一根手指蘸颜料,在画面中的盘子里点一点。

师:我们一起来点点点,把黑黑的瓜子都点在盘子里面。宝宝注意不要把瓜子掉到盘子外面。

(2)请宝宝在画面上玩点瓜子的游戏。

家长指导语

里外概念是空间方位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宝宝日后行为习惯的养成、数学中的几何学习、美术绘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基础作用。25~30个月是宝宝里外方位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本次活动我们就提供了三个难度等级的活动来发展宝宝对于里外方位的认知。

等级一的两个活动都是用身体去感知里外方位,家长可以用语言告诉宝宝身体在什么的里面或外面,帮助宝宝在感知的同时更好地理解里外方位。等级二和等级三的活动需要按要求指认事物的里外。当宝宝没能正确指认时,家长不要急于纠正或代替,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如“瓜子掉到盘子外面去了,小花猫要吃掉了”来鼓励宝宝尝试。

家长需要认真观察记录宝宝的认知水平,根据宝宝的认知水平选择相应等级的活动并进行指导。

家庭活动延伸

婴幼儿首先是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里外,然后能指认实物的里外,再能指认抽象画面上物体的里外。为了让宝宝循序渐进地掌握里外概念,在家里可以这么做:

1.用大纸箱、大伞等做道具,和宝宝玩躲猫猫、火车过山洞等游戏,让宝宝用整个身体感知里外;在穿脱衣裤、鞋袜、手套时,让宝宝用身体的局部感知里外。

2.结合日常生活为宝宝提供认知里外的机会,如把玩具放进筐里、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把勺子放进碗里、把吸管插进饮料瓶里等,或是把水果放到盘子外面、把笔放到盒子外面等;还可提供俄罗斯套娃、套杯等玩具。

3.为宝宝提供纸、笔、胶棒、剪刀、颜料等工具,尝试在一定轮廓范围里涂鸦、粘贴等。

关于树的幼儿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图形,尝试大胆地表现蘑菇房的基本特征,

2、乐意向同伴介绍蘑菇房,与同伴一起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打开幼儿用书,共同阅读故事《蘑菇房子》,引出主题。

二、认识蘑菇房子的'特征,了解作画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蘑菇房子,说说:蘑菇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房顶是什么形状的?房子又是什么形状的?蘑菇房子上还有什么?

蘑菇房子房顶是半圆形的,房子是长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户门。

谈谈房子应该画的如何才能住得下小白兔?(房子应该画的大,才能住得下小白兔。)

幼儿想象你想画怎样的门窗?(可以是正方形、半圆形、圆形等等)

三、幼儿大胆作画。

师鼓励幼儿蘑菇房子画要大的。绘画大胆,门窗自由发挥想象、涂色均匀。

四、展览作品,相互评价。

幼儿相互观摩蘑菇房子。教师组织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房子,为什么?表扬作画大胆、涂色均匀的幼儿。

关于树的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环保行为。

3、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幼儿动脑,动口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地球仪、“动物世界”录像片、动物玩具、图片若干

活动重点

让幼儿知道,我们的生存是和环境分不开的,理解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观察周围的环境。

利用户外活动或郊游的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欣赏花草树木的'美。启发幼儿发现:花草树木生长在什么地方?花草树木的生长都需要什么?(水、空气、阳光、土壤等)

二、欣赏图片和录像片。

教师事先录好“动物世界”和世界各地自然景观片断,然后和幼儿一起欣赏。启发引导幼儿:你看见了什么?你认识哪些动物?它们生活在哪里?(山、河、湖、海等)

三、观察地球仪。

1、教师教幼儿观看地球仪的方法,认识地球仪上的各种标志(山、海、河、陆地、城市、平原等)。

2、在地球仪上寻找大海、陆地、高山、平原,教师介绍中国、北京和自己居住的地方。

3、谈一谈你去过哪些地方?爸爸、妈妈去过哪些地方?

4、和幼儿一起做游戏──“送动物回家”。请幼儿将各种动物图片贴在地球仪上。

四、讲故事──《地球生病了》(自编)。

讨论天空、河水、大地是怎样生病的?(被污染)怎样才能治好地球的病?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五、学做“地球医生”。

1、与“讲故事”活动衔接,带幼儿到布置好的场景中去寻找有没有垃圾、污水、废弃物,讨论怎样治好我们周围的环境,激励幼儿动手当地球医生,一起医治好我们的环境。

2、教幼儿做卫生,自己创设清洁的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生活在美好环境中的快乐。

3、鼓励幼儿向家人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

愿小朋友都来争当地球医生,保护我们的地球,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六、续编故事《地球的病治好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活动结束: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区环境特点和环境污染的实例,扩展以上活动内容。分多次活动进行。

关于树的幼儿教案篇5

活动内容:

?安全过马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

2、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

“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叔叔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2、谈话,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幼儿讨论)

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

“我们中三班小朋友太乖了,叔叔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叔叔把小图 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

“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

“中三班小朋友真棒,叔叔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导幼儿讨论

“我们中三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 (幼儿讨论)

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

“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学了好不好。”

“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

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

“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

“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今天中三班小朋友表现太棒了,叔叔来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读了,叔叔来一下,看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

9、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鼓励幼儿读第二遍,引起幼儿兴趣,读第三遍。)

10、延伸

“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

(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11、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

附:儿歌

交通灯,会说话

黄灯说,请注意

红灯说,快停下

绿灯说,请走吧

牢记他们说的话

按照红黄绿行动

做个文明好娃娃。

关于树的幼儿教案篇6

一、设计意图

?纲要》里指出:教师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这节课当中就体现出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现力。

二、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变化用动作来表现歌曲中的情节。

2、享受想像的快乐。

三、活动重难点

1、难点:根据歌词自己创编动作。

2、重点:用动作来表现歌曲中的情节

四、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2册第11页

2、音乐磁带或cd

五、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并学唱

1、复习所学的桥

教:前面我们认识了哪些桥?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座新的桥,你们知道是什么桥吗?

2、听歌曲,讨论:这首歌里唱了什么?它描述了什么事情?有趣吗?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

教:听老师唱了这首歌你们就知道了!

教师分段分析歌词,请幼儿整体跟唱歌曲,逐步熟悉歌曲。

3、请幼儿听歌词,自己创编动作。

教:歌曲我们学会了,那么加上动作会更加的漂亮,你们认为呢?以前都是老师编动作,今天我请小朋友来当小老师,你们来想动作。

教:有些小朋友都很能干,想到了很好看的动作,老师也想到了几个动作,我们来比比看是你们的动作好看还是老师的动作好看。

4、教师也可以和幼儿一起做动作表达:第一段第一句双手从空中落下,第二句两手交替从空中落下,表示桥要倒塌了;第二段第一句两手放在肩上,做出扛东西的样子,第二句双手在一侧上下挥动,表示捶打钢铁。

(二)音乐游戏:伦敦桥

教师和幼儿集体唱歌曲

教:我们动作已经想好了,那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1、音乐游戏:伦敦桥

教: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小朋友也唱的很好。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伦敦桥》的游戏。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两名幼儿相对站立,拉着双手举过头顶当桥。其他幼儿一边唱《伦敦桥》,一边列队迅速从桥下钻过。当唱到最后一句“快快走开”时,两名幼儿迅速放下双手围住经过的那名幼儿。然后边接着唱,边摇晃围在中间的幼儿,直到唱最后一句时,再将双手举起,放开该名幼儿。)

六、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七、活动延伸

看幼儿用书上的伦敦桥,观察它的特点,用积木来搭建伦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