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适切性包括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需要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教案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文档,它是教师为了有效教授课程而制定的详细计划和指导材料,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捉螃蟹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捉螃蟹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就以体态提示他们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准备:
1、剪辑音乐,加入捉螃蟹的音乐。
2、自制一只螃蟹网。
活动过程:
1、学习A段动作。
(1)指导语:你们见过螃蟹吗?看,我是一只大螃蟹。螃解有很多脚,你们有吗?伸出一只脚,动一动。
(2)指导语:“螃解的小脚可多了,这儿还有一只,
(教师示范伸出一只脚)它可以怎么动?”
2、创编、学习B段动作。
(1)指导语:螃蟹最喜欢在河里干什么?提议:我们一起来吹个大泡泡吧。
(2)指导语: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幼儿示范后,大家站成散点学习螃蟹横行的动作。
3、创编、学习C段音乐。
(1)指导语:哎唷,哎唷,(老师做挠痒痒动作)我怎么了?
(2)幼儿从不同方位创编多种“挠痒痒”的动作。
(3)指导语:我们想一个办法,把动作做得整齐一些,好看一些。
(引导幼儿拍两下手,再挠痒痒。)
4、听音乐完整练习动作。
(1)指导语:大家听好音乐,看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跳个螃蟹舞。
(2)指导语:螃蟹还可以对着谁吐泡泡呢?引导幼儿练习吐泡泡动作,注意提醒幼儿看着对面的小伙伴做吐泡泡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再次练习动作。
5、倾听并感受尾声音乐。
(1)指导语:小螃蟹在河里玩得正高兴,忽然,谁来了,他来做什么呢。幼儿倾听捉蟹音乐。
(2)指导语:螃蟹和捉螃蟹的人分别在什么地方?教师手执网,跑到椅子后问幼儿:“我跑到这里,你们应该往哪儿躲呢?”
6、散点站位,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1)教师向幼儿交待:在转换动作时,教师会用体态提示,并做两个体态提示动作。
(2)做完后教师小结,提醒在躲闪时不碰撞别人。
(3)再次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捉螃蟹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能根据螃蟹的形体和生活习性为其选择合适的工作。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3、发展创造性思维,感受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1.知道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课件。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了解螃蟹的特点。
1、请小朋友仔细听听,谜语里讲的是谁,“身穿硬袍,脚像剪刀。走路横跑,嘴吐泡泡”请幼儿猜后出示小螃蟹的图片。
2、讨论为什么会是螃蟹呢?(因为有两把大钳子,脚像剪刀等等)
了解螃蟹的特征,螃蟹的钳子长在什么地方?
长在最前面的钳子特别锋利,它有一个名字叫做大鳌。引导幼儿认识,大鳌的用处很大,它可以帮助螃蟹寻找食物,还可以把食物撕烂放进嘴里。
3、螃蟹有多少只脚?螃蟹是怎么走路的?
4谜语中还讲了什么特征?螃蟹会吐泡泡吗?
二.讨论螃蟹适合做什么工作。
1、 有一只爱吐泡泡的螃蟹觉得自己长大了,想找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小朋友们认为合适它的工作是什么?”“你猜猜它会找什么工作呢,为什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螃蟹的大鳌会做什么,比如剪头发,裁衣服等等。让幼儿自主回答,充分想象)
2、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观看课件《小螃蟹找工作》
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螃蟹找工作的故事,看看它去来了那里找工作?和我们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三.听故事,理解螃蟹的特点与各类工作的关系
1、 观看课件,欣赏故事
2、 提出问题
① 小螃蟹去那些地方工作?(让幼儿回答)这些地方的工作适合它吗?为什么?
分别引导幼儿说出:理发店——电吹风的热气,图书馆——锋利的大鳌会撕破书,饭店——嘴里的泡泡让人觉得嘴馋,服装店——撕破衣服,弄湿衣服。可能有些店名幼儿说不清楚,教师要注意引导。
②最后螃蟹有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找到了)在哪里找到的?(买肥皂和洗衣粉的地方)为什么这份工作适合它?(吹出漂亮的泡泡招来很多顾客,像一个广告员)
③小螃蟹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心情怎么样?给妈妈写了信,信上怎么说的?(妈妈,我找到工作了,每天都很快乐)小朋友一起高兴地说说小螃蟹这句话。
④教师小结:小螃蟹在找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可是它没有灰心,而是坚忍不拔的继续找工作,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要像小螃蟹学习它身上的品质。
四、游戏,动物职业介绍??
出示动物图片
1、 请幼儿分析动物不同的特点,寻找它们的特长,为它们寻找合适的工作
2、 幼儿讨论,交流讨论结果。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反思
1、活动目标的设计有些简单,对幼儿现有的能力没有挑战性,活动过程中侧重于情感体验以及对合适的理解,而且教师过于围绕这一目标。
2、活动中孩子之间的互动少了一些,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除了让他们充分的讨论外,应该请他们一起动一动,学一学小动物的本领。这样能更
3、活动中教师应给幼儿多一些说的机会,但发现幼儿们没有充分表达和发挥想象,教师在启发诱导方面还需要努力学习。
4、活动开始是一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孩子们都很喜欢,教师的教态还需大方一些,总之,还有好多的地方需要继续学习和努力。
附故事:
小螃蟹找工作
爱吐泡泡的小螃蟹长大了,它想找工作。
它来到理发馆,挥动着两只大钳子为顾客理发。小螃蟹剪发又快又好,很受大家喜欢。可是电吹风的热气吹得它很难受,连嘴里的泡泡都吐不出来了。小螃蟹又到图书馆去当图书管理员,它有许多只手,一次可以拿许多本书。可是,它的大钳子一不小心把书撕破了,嘴里的泡泡又弄湿了书,来看书的小朋友不高兴了。
小螃蟹到饭店去做服务员,它端着菜走得又快又稳,两只大钳子开起啤酒瓶来可方便了。啤酒瓶里冒出许多泡沫,小螃蟹的嘴里也冒着泡泡。顾客不乐意了,心想,它是不是偷喝了我们的啤酒呀?
小螃蟹没办法,只好继续找工作。它走啊走啊,来到一家卖肥皂粉的商店,它想,“这才是适合我干的工作。”它用肥皂水吹出一个个大泡泡。大泡泡像气球一样四处飞舞,把大家都吸引来了。顾客真多啊,小螃蟹心里快活极了。
小螃蟹终于找到了工作,它每天都工作得很开心。
教案反思:
?小螃蟹找工作》是大班《动物,我们的朋友》中的一个语言活动。角色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形象——螃蟹,故事有趣,情节反复,每个故事环节又相对简短,非常有利于大班孩子进行讲述。同时,故事内容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生活,让孩子们在观察、想象、讲述中了解螃蟹的特点及其与某些工作的关系,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捉螃蟹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练习同伴合作运动走,发展动作的灵敏度和协调能力。
2、知道螃蟹横着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安全教育:提醒幼儿注意活动安全。
二、活动准备
1、球亮个、场地。
2、音乐:
三、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课题: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谜底:螃蟹)
2、引导幼儿回忆,唤起有关螃蟹的已有经验。螃蟹长得什么样子?它是怎样走路的?请幼儿学学螃蟹走路的样子。
3、鼓励幼儿与同伴自由结合,探索学习螃蟹走路的样子。
4、教师示范讲解螃蟹走路的动作要领。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或背靠背夹球,两臂侧平举,两手相握,模仿螃蟹横着走。
5、幼儿自由结伴扮演螃蟹,教师或幼儿扮演狐狸捉螃蟹,皮球被打落或自己掉落既被捉住。螃蟹也可用夹子夹狐狸,阻止狐狸靠近。
6、教师小结:幼儿放松活动。
捉螃蟹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活动准备: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活动过程:
1、做水底动物动作。
(1)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2)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同动态的螃蟹)。
(3)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对于手掌印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手掌如何重叠按印出螃蟹,这也是活动中的难点。在这个环节中,我只是直白的交给孩子绘画的方法,而没有让他们去讨论去发现,虽然我着重讲解了这一点,但个别孩子还是未能很好的理解,通过这一次活动,我发现本班幼儿在动手能力方面,还要加强。
捉螃蟹教案篇5
教材分析:
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和区角练习的巩固,我们小班幼儿对编织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尝试在平面进行简单的编织。
其实编织活动很丰富除了材料的选择上很广泛,在形式上也涉及很多。于是我就用打单结的方法尝试新的编织活动,打破以往在平面上编织的手法,让幼儿动起小手来为小螃蟹的脚打绳结,打绳结也有很多:如打单结、单套结、双套结等,这次教学活动我采用最简单的打单结,通过动物的形象特征来展开教学。
活动目标:
1.学习穿孔用打单结的方法制作小螃蟹的脚。
2.体验编织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穿孔并套上吸管。
活动难点:
学习打单结的方法制作小螃蟹的脚。
活动准备:
已塑封好打孔好的小螃蟹、中国结绳、已剪好的吸管。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螃蟹,激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与小螃蟹打招呼)
2.小螃蟹有几只脚啊?
3.教师小结:小螃蟹有八只脚和两个大钳子。
4.今天我们用编织的方法中的打单结来制作小螃蟹的脚。
二、启发幼儿做小螃蟹的脚
1.介绍做小螃蟹的脚的材料:绳子、吸管。
2.绳子可以怎么用呢?请幼儿大胆表述。
3.吸管和绳子怎么利用?
4.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用一根绳子穿孔,将绳子对齐后串上吸管后再打个单结。
5.请一位幼儿尝试打单结。
三、幼儿操作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编织活动。
四、作品展示
我们一起来看看哪只小螃蟹最开心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我琢磨着教案还只是边讲边示范,之后我思考觉得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打单结,会不会太难?于是在课前我又画了单结图谱,用图谱结合现场操作双管齐下,效果非常的显著,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的很开心,乐在其中!拿着自己做的小螃蟹非常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