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使教育更加有效和有意义,教案的编写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绘画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绘画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讲述嘴巴的基础上用线描的方式画出嘴巴的基本特征与不同造型,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2、启发幼儿通过置换、方位转换等方式在嘴巴原型上进行创造想象,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及美术表现力。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与同伴协商、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的嘴巴照片、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8张白纸、16只勾线笔;背景音乐;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嘴巴。嘴巴有什么用?(说话、吃东西)
(二)观察嘴巴。
1、师:嘴巴确实是人身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嘴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观察一下旁边的小朋友,然后来告诉大家。(幼儿相互观察后回答嘴巴的基本特征,如2片嘴唇、唇线形状等。)
指导语:
(1)看看嘴巴有哪几部分组成?(幼儿回答后请出朋友指给大家看,下同)
(2)上唇线和下唇线的线条一样吗?上唇线看起来是什么线条?下唇线呢?
(3)嘴唇上有什么线条?是短的线还是长的线?
(4)显示多媒体,师小结:嘴巴有上下2片嘴唇,上嘴唇象一条波浪线,中间凹进去形成一个三角。下嘴唇由一条长的弧线组成。嘴巴轻轻地闭合,当中可以再画一条线将上下两片嘴唇分开。
2、师:嘴巴可神奇了。我们的心情不一样,嘴巴的形状也会不一样。(播放第一张嘴角向上翘的微笑嘴巴)这是一张怎么样的嘴巴?嘴巴里露出了什么?
3、继续播放照片,依次有撅起的(生气)嘴巴、歪嘴巴、吐舌头的嘴巴、舔舌头的嘴巴、舌头歪一边的嘴巴、挂下来的(哭)嘴巴、成圆形的嘴巴、张开的(哈哈大笑或打哈欠)大嘴巴等,请幼儿一起学一学,然后说一说这是一张怎么样的嘴巴?猜猜他在干什么或心情怎么样?个别嘴型是怎么样的?
师:原来人的'表情不一样,嘴巴也会有不一样的造型。
(三)写生画嘴巴。
1、师:嘴巴真的很神奇,可以变出不同的造型。我们也来变一变。(幼儿变造型)我觉得你们的嘴巴也很有趣,很想把你们的嘴巴画下来。教师请出其中一人当嘴巴模特。他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用线描的方法将它画下来,边画边讲述观察的方法。
3、师:请你们也来画一画小朋友的嘴巴,好吗?前后2人成为一组,一人当嘴巴模特,一人当小画家,画下模特的嘴巴,好吗?(请模特到前面来摆好嘴巴造型,坚持住。)
4、幼儿分工作画。(背景音乐起)
5、作品展出。师:先谢谢模特。请小画家将8幅作品贴到黑板上。师选取其中2—3张作品问一下:你画的是谁的嘴巴?请模特上来对比一下,适当提出不足。
(四)想象画嘴巴。
1、师拿出其中一张画:你们觉得它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幼儿想象讲述)然后师将画翻转方向想象。
2、师取出不一样的一幅画,用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想象讲述可以变什么。
3、师:这里有几张大一班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们把嘴巴变成了什么。(欣赏作品,学习不同的画法)
4、师:接下来我们就将嘴巴变变变,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好吗?同样是2个人合作,这回是两个人一起画,不过画之前两人要想好可以变什么,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将它画下来。看看哪一组想法特别奇妙,合作得最好,还要画得快。
5、幼儿将画取回想象添画。(背景音乐起)
6、作品在投影仪上展出。请个别幼儿讲述作品内容。
7、总结:这么小的一张嘴巴都可以变成这么多有趣的东西,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细小的事物都可以拿来画一画、变一变,对吗?
大班绘画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内蒙古大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蓝天白云、弯弯河水、茵茵绿草、群群牛羊、点点毡房是蒙古族皮画彩绘反映的内容,皮画是我国蒙古族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幼儿萌发对蒙古族皮画的兴趣,体验自制皮画彩绘的乐趣,萌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欣赏蒙古族皮画,感受皮画彩绘色彩的鲜艳,画面的生动。
2、鼓励幼儿尝试皮画彩绘,在欣赏与制作中体验皮画的艺术美。
活动重点:
尝试皮画彩绘,在欣赏与制作中体验皮画的艺术美。
活动难点:
积极参与活动,大胆作画,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皮画彩绘的相关知识。
2、海绵纸、彩笔。
3、多媒体课件、音乐。
4、皮画作品。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教师与幼儿一同随音乐入场。
2、观看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草原上的风情,草原人家的故事。丰富幼儿知识,为创作绘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引导幼儿欣赏皮画作品。
(1)讲解、介绍蒙古族皮画知识:
教师:“勤劳的蒙古族人民特别聪明,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利用牛皮绘制作出美丽的皮画,它也是我们内蒙地区独有的工艺品,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好多的皮画作品,请小朋友说说这幅皮画作品中画了什么?”
(2)教师:“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好多的皮画作品,请小朋友就近欣赏一下皮画作品。”幼儿欣赏作品,感受皮画彩绘色彩的鲜艳,图案的生动。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4、幼儿尝试皮画彩绘制作。
(1)教师:“今天我们用海绵纸、彩笔、油画棒进行”皮画彩绘",因为海绵纸比较软而且容易上色,颜色也很漂亮,和牛皮有很多相象的地方。
(2)幼儿绘画:美丽的大草原教师为每位幼儿发一张海绵纸,引导幼儿将刚才看到的草原风光绘制出来。鼓励幼儿大胆的创作,可以画绿绿的草原、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画可爱的小羊、洁白的蒙古包……
5、作品展示与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并向小朋友进行描述自己绘画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自己讲解的比较多,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突出,幼儿参与的比较少,在今后活动设计中以《纲要》为依据,转变观念,以幼儿为主体。
大班绘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自主选择各种材料,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春天美丽的花朵。
2、乐意与同伴合作,感受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背景图(提供以树木、蓝天、小鸟等春天的背景图,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完成,尺寸为50x100cm)4人一份;笔、油画棒、剪刀、固体胶;各种纸、毛线、塑料绳、编织好的彩带等若干;
经验准备:已画过各种花朵。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的景色很美,春天的花儿也很让人着迷,之前我们也看过各种花朵、画过各种花,今天我们要尝试用其它的方法来制作美丽的花朵。
2、出示背景图。
师:看,这里有一幅图,谁能看懂这幅图?我们需要在图上做什么?
3、观察材料。
师:那制作花朵时有些什么材料呢?
师:你想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制作?(幼儿交流结合个别示范)
4、提出要求。
(1)分工合作
师:我们这里一共有几幅图?不够每人一份,怎么办?
师:我们四个人合作,可以自己找朋友进行,合作时要注意什么?
(2)添画
师:花朵制作好以后可以添画花茎等,让花朵看起来是完整的。
(3)注意方法
师:制作时大家先想好用什么方法做,可以分配一下材料,然后再开始。
(4)作品完成后,准备介绍,每组派1名代表。
5、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观察。
观察重点:合作情况;采用方法。
6、展示作品,观察评价。
(1)整体性评价
师:你们的作品真棒!每一幅都让人喜欢!看来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2)选择性评价
师:这幅作品是哪一组完成的?你们派谁做代表介绍?介绍一下你们组花朵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哪个队员需要补充一下的?
师:大家喜欢这幅作品吗?你喜欢这幅作品的什么地方?和你的作品比起来,你觉得怎样?
(3)相互评价
师:你还想了解哪幅作品?
7、小结
师:看了小朋友的作品,让我更加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期待你们有更多的作品,让我们继续感受春天的美好。
延伸活动:
将各组的作品展示在美工区墙面上,标注好每组的号码和组员的名字(学号),给有兴趣的幼儿进一步了解和观察。
大班绘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够用儿歌的形式来绘画母鸡。
2、在绘画过程中能大胆涂色并且能丰富画面。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油画棒、记号笔、白纸、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丁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不想听?(想)
二、播放课件讲解绘画。
1、播放课件学念儿歌。
(1)、教师操作课件母鸡一步步的画法,同时念儿歌(高高一座山、平平一座山、矮矮一座山,三山靠一起,大山连小山,头上戴朵花,添上尖嘴巴,画个圆眼睛,打上三个勾。)师:小朋友,你们看看是什么?
幼:母鸡。
(2)、师:老师的儿歌变成了一只母鸡,小朋友想不想念念这个儿歌?幼:想。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一边念儿歌,一边用手指来画。(书空画)(3)、请一名幼儿到黑板上来画母鸡,其余幼儿来大声朗读儿歌。幼儿画好后,教师提问:"画得怎么样?"幼:画得母鸡小、怎么没有脚?根据幼儿的回答,让幼儿知道母鸡要画在纸的中间,要画大一点,告诉幼儿画脚的方法。
2、播放课件观察画面。
(1)、师:母鸡好看吗?
幼:不好看或者好看。
师:那怎么样让母鸡变得更好看呢?
幼: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穿上漂亮的'衣服。
播放课件,让幼儿观看穿上漂亮衣服的母鸡。
(2)、出示母鸡回头看的画面。
师:请小朋友来说说母鸡在干什么呢?
幼:母鸡向后面看小鸡。
师:母鸡回头看小鸡,母鸡的嘴巴是朝什么地方呀?
幼:朝后面的。
师:说得真好!母鸡朝后面干什么呢?
幼:看小鸡。
师:咦!小鸡是怎么画出来的?
幼:用两个圆圈,一个圆圈是头、一个圆圈是身体,还有用三条短线来画小脚。
师:真棒!小鸡嘴巴朝上干什么呢?
幼:看蓝天、看白云、看小鸟。
师:好棒哦!小鸡的嘴巴朝下又在干什么呢?
幼:在看草地、在找虫子吃。
(3)、师:小朋友说得都很好!看!母鸡又在干什么呢?出示母鸡散步的画面。
幼:母鸡带着小鸡出去做游戏。
师:对了,带着小鸡出去做游戏。
(4)、出示母鸡吃米的画面。
师:现在母鸡在干什么?
幼:母鸡在吃虫子、母鸡在吃米。
师:母鸡在吃米,吃米的时候头朝下。
(5)师:我们睁大眼睛看看,母鸡又在干什么?出示母鸡生蛋的画面。
幼:母鸡在生蛋。
师:真不错!母鸡在什么地方生蛋呀?
幼:在草堆上生蛋。
3、幼儿作画,教师给予指导。
(1)、提出绘画要求:师:一定要根据儿歌来绘画,绘画母鸡后涂颜色,可以用渐变色来涂。
(2)、丰富画面:师:动脑筋想一想画母鸡在干什么?可以在上面画太阳、蓝天、白云,地上画草地、小鸡玩耍等。
(3)、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一开始可以朗读儿歌来指导幼儿,播放母鸡在干什么的课件连续放映并配上音乐,让幼儿再一次来感受绘画的兴趣和对母鸡的画法。
4、讲评。
把幼儿的绘画张贴在展示板上,并请幼儿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画?
三、结束活动。
小朋友,回去把儿歌教给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来比一比谁的母鸡画得最棒!
大班绘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了解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
2、在欣赏课件、谈话、创作、表演中感受京剧脸谱中图案的对称,色彩的鲜艳和造型的夸张。
3、积极参与欣赏活动,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情感。
4、学习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5、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讲述一些关于关公曹操包公3人的故事传说。
2、操作材料: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油彩,棉签,已画好脸形的8k画纸若干,颜料,勾线笔,腊光纸,浆糊,毛线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京调,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播放京调(只有声音)。
指导语:“听完这段京剧,你们猜猜他会是个什么样的人?”
幼儿猜测。
2、播放视频。“这个人就是包公。你觉得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脸上有些什么颜色?什么花纹?”
小结:所以,在京剧中,为了表现一个正直,大公无私,象包公一样为人民办好事的好人,我们都把他画成黑脸。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京剧脸谱,了解色彩、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
1、欣赏红脸、白脸。
指导语:“刚才,我们欣赏了黑脸,知道了黑脸代表了象包公一样正直和好人 ,这里还有两张脸谱,请你们猜猜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小结:原来,京剧脸谱中的颜色虽然很多,但是都有个主要颜色,这些主要的颜色代表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1、 欣赏各种各样的脸谱,感受京剧脸谱中色彩、图案的艺术感。
指导语:“你最喜欢哪张脸谱?为什么?”“你喜欢这脸谱中的哪个地方?”
(引导幼儿感受京剧脸谱中的色彩和花纹)
三、幼儿创作,表现京剧脸谱,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1、介绍操作材料。
3、(播放京调)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用多种材料进行修饰。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请幼儿随着音乐表演。
活动延伸:
1、将课件放入电脑活动室,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幼儿游戏中感受京剧艺术的趣味性。
2、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的辅助材料,比如:毛线、腊光纸等,来装饰已做好的脸谱。
3、在美工区,启发幼儿在瓶子、盘子等物体上,用油泥进行脸谱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