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活动和任务应该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需要定期评估教案的适切性,以确保它们仍然满足学生的需求,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画尾巴教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画尾巴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将树叶贴在小金鱼的尾部。
2、体验小金鱼的着急和快乐情绪。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出示挂图
2、根据挂图教师创编故事(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有几条小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做游戏,忽然有的小金鱼尾巴不见了,小金鱼很着急,小金鱼说,小朋友们,我没有尾巴就不会游泳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我们帮小金鱼想想办法好吗?
二、寻找金鱼的尾巴
1、下位寻找树叶,教师引导幼儿在树叶中识别,找出最像小金鱼尾巴的树叶。
2、找到后请幼儿回到位子上去
小结:这下好了,小金鱼的尾巴找到了,让我们把尾巴送给小金鱼好吗?
三、教师示范粘贴方法
1、把树叶的一面涂上浆糊,贴在小金鱼的尾部,用手轻轻按一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让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幼儿的兴趣点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秋天的树叶来自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喜欢。拼拼、贴贴、画画又是中班小朋友喜欢的活动,因此树叶拼贴画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内在需求组织的。《纲要》中强调:“在活动中要突出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树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为他们精心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
画尾巴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句子讲述四季中小松鼠帮助别人的情节。
2.能根据图片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讲述画面的只要内容。(集体备课修改:《指南》语言4-5岁目标: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3.愿意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课件:《小松鼠的大尾巴》。
2.松鼠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松鼠课件,引发《小松鼠的大尾巴》话题。
1.教师:(集体备课修改)这是谁的尾巴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是谁呀?
2.教师:小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的大尾巴有什么用吗?
3.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知道的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
(二)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画面内容。
1.教师鼓励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有谁?小松鼠在帮谁做什么?
2.教师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三)教师逐一出示教学课件,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了解讲述的思路。
1.教师:画面上有什么?这是什么季节?
2.小松鼠出门去,看见了谁?他怎么样了?
3.小松鼠说了什么?他用大尾巴做什么?
4.鼓励幼儿按提问的思路,逐一讲述画面的内容。
(四)启发幼儿想象故事情节,讲述画面内容。
1.教师:接下来是什么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小松鼠会用他的大尾巴做什么呢?
2.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启发幼儿看图讲述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助别的小动物的情节。
(五)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幼儿轮流接说散文,感知散文优美的意境。
(六)教师带领幼儿看教学课件完整地讲述画面内容。
1.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讲述画面。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采用等待、留空等方法让幼儿填空,讲述教学课件内容。
2.指图边朗诵散文,幼儿欣赏。
(七)引导幼儿仿编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助别人的情节。
1.小松鼠的大尾巴真神气!想一想,小松鼠还会用他的大尾巴帮助谁呢?
2.醒幼儿用上述思路,讲述仿编的故事情节。
(八)组织幼儿讨论,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1.教师:小松鼠用他的大尾巴帮助了小鸡、蜗牛、小兔子,这些动物高兴吗?
2.教师:小松鼠帮助了别人,他自己心里高兴吗?为什么?
3.教师:你在什么时候,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别人帮助你,你心里觉得怎样?
4.教师:你在什么时候帮助过别人?帮助了别人,你感觉高兴吗?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帮助同伴和他人,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画尾巴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有趣的尾巴”多媒体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磁带、录音机,“动物尾巴作用”录像,与动物有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和自制找尾巴转筒玩具,自制动物尾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精神准备:学习歌表演《谁的尾巴最好看》,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激发幼儿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运用资料搜集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
难点:能够把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运用启发提问法、课件突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带领幼儿做“谁的尾巴最好看”的歌表演,轻松地导入课题。师幼谈话:歌曲里都唱了谁? 都唱了动物的什么?那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动物的尾巴吧?
二、展开:
1、引导幼儿与各种关于动物的观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从中初步探索发现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1)幼儿在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滚筒拼图玩具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观察、思考、讲述、看看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
(2)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提问:你选的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
(3)教师进行过渡性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啊!咱们就来玩个猜尾巴的游戏吧。
2、引导幼儿与课件互动,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1)做课件互动游戏“谁的尾巴”、“尾巴哪去了”、“尾巴错了”,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2)小结(过渡):咱们小朋友可真能干!帮尾巴找到了主人,也帮动物找到了它的尾巴。还知道不能给动物安错尾巴,因为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动物的尾巴到底都有什么作用呢?
3、引导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
(1)播放动物尾巴作用录像,请幼儿观看并讲述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2)师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用处。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等;有的动物的尾巴能驱赶蚊虫、保护自己,就像小马等;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等;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三、结束:
请幼儿自选动物的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
画尾巴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扩大词汇量。
2、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说话的能力。
3、理解课文的意思。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4、向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难点是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投影仪、幻灯片(或挂图)4幅,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头饰4个。棉线(或纸条)一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提问:从课题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什么事?
2、小壁虎是什么样子呢?(出示幻灯片或挂图)边指边介绍:壁虎也叫守宫、蝎虎。身体扁平,长达12厘米,背部暗灰色,有黑色带状的斑纹,身体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能在天花板上、墙壁上爬行,就是玻璃上也掉不下来。它有一条细细的长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如果失去了尾巴就爬不快了。还有一项功能,先不告诉你,通过学习课文,自己回答。
3、你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借?向谁借?借到了吗?)说得真好。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就可以解决。
二、听录音(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1、初读正音。自由小声读全文,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三分钟后)你借助拼音,认识了哪些字?(找中差生读。注意“蛇、挣、甩、傻”几个字是翘舌音,“蚊、您”是前鼻音。)
2、再自由小声读全文,注意停顿,不读破词和句。把你认为不太好读的句子站起来读一读(重点纠正停顿。)
3、读全文,找出有“一”字的词,读准声调(一条、一挣、一看);找出文中带有轻声字的.句子,读出语气(有“了、子、啊、呢、呀、着、吗”等字的句子)。先同桌互读,再站起来读。
4、读文中插图的对应段。先对照图找出对应段(第一幅一、二段;第二幅第三段;第三幅第四段;第四幅第五段),按图指名读。
5、读文中对话部分。找出文中的四次对话,同桌互读。(指导认识对话的标记是引号,引号内是人物的语言)“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中“借给我”读重音,“行吗”是商量的口气,要表现出小壁虎难过、焦急但又尊重别人的心情。
6、快速给自然标序号,请7位同学站起来读。(中差生读),其它人听后评议、纠正后再读,看是否进步了。
7、齐读全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学习生字:
1、结合课文读一读10个生字和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先画出再读)。
2、你认为这10个生字中哪几个最容易记?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导分析,一个字写4遍。)
借:左窄右宽,把“错误”字金字旁换成立人旁,就是“借”,“昔”第二和第五笔写在竖中线上。
尾:左上包右下。外面是尸,上面不加点。
难:左窄右宽,“英雄”的“雄”字左边换成“又”,中间“亻”一竖写在竖中线上。
爬:左下包右上,“爪”字第四笔的捺要写平、写长些,能托住上面的“巴”字,“巴”的最后一笔起笔在竖中线上。
行:左右相等,右边“亍”不要写成“干”,第三笔和第六笔落笔顶齐。
告:猜一个字谜“一口咬去牛尾巴”什么字?上面“牛”字不出头是“告”,下面是“口”,第三笔在竖中线上,第四笔在横中线上。
新:左右相等,左边“亲”,写时第九笔捺变点。
3、你认为这10个字中哪几个难写?写时要注意什么?
壁:上大下小,上面左右各占一半,要写紧,下边“土”,要居中。
虎:左上包右下,第三笔是横钩,不是横。
诉:左窄右宽,有边“斤“加一点。
四、总结,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把生字看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边看图1,学习课文1、2段:
现在我们按要求边看图边读课文边回答。
小壁虎为什么去借尾巴?(出示图)看对应段,边看图边说,读时用上“谁、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齐读第一、二自然段。这里有一根线(或一段纸条)谁上台前给大家做出“一挣”的动作。小壁虎为什么要“一挣”。读了这两段后谁明白了,谁聪明,站起来说说。这里也看出小壁虎尾巴的特点:可以自动切断。(板书“小壁虎挣断尾巴”)
三、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第一次借尾巴:
1.自学课文并思考:
a小壁虎在哪儿看见谁?
b她在干什么?
c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
2.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图2,并回答问题。
板书:小鱼摇着拨水
3.指导朗读:小壁虎的话,进行礼貌教育
4.练多读全段
第二次借尾巴:
1.自学课文并思考
2.观察图3,学生直接回答思考题
板书:老黄牛甩着赶蝇子
3.指导朗读老黄牛说的话。
3.按提示,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第三次借尾巴:
1、通过阅读课文与观察图4,简要分析。
板书:燕子摆着掌握方向
2、从按提示看图说话,到独立看图说话。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
2.分析课文,辨析反义词:难过高兴,明确事情的结果。
板书:长出新尾巴
五、总结课文,重点概括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六、课后练习:
1、练习分角色朗读;
2、填空练习。
七、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其它小朋友听。
附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挣断尾巴
逃走
小鱼
摇??
拨水
小壁虎借尾巴
老黄牛
甩??
赶蝇子
燕子
摆??
掌握方向
长出新尾巴
画尾巴教案篇5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读了课文我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生:读了课文我想知道小壁虎怎样借尾巴?
生:读了课文我想知道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二、自主合作,读文识字
1、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认认真真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请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检查组内识字情况。
3、把这些字宝宝送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吗?
(认识)
4、请各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5、老师要看看你们把课文读的怎样了,谁来试一试?
6、你来,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听他读的是不是正确、流利。
(读后生评价)
7、谁还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举手的人很多)
三、自读课文,品味内容
1、有这么多同学都想读啊!
老师请大家自由的,大声的读读这篇课文。
但你要边读边想一个问题: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同学们,现在把你想到的说给你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看看你有没有新的收获。
生讨论,师巡视。
3、同学们在小组内说的真认真,现在谁向大家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你们想的`都很好,那么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呀?
(许多同学说)
5、谁能把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话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
你觉得小壁虎怎么样?
(声:有礼貌)
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师范读,生读)
从哪里还可以看出小壁虎有礼貌?
生:……
找出小壁虎有礼貌的句子读一读(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6、同学们读了这篇文,你知道了什课文?
生:小鱼没有尾巴借给小鱼,为什呢?
(看插图)笑语张着大嘴巴好像再说什?
试想一下,小鱼如果没有尾巴,他会出现什么结果?
老黄牛怎么说的?(生读)谁能读出老牛说的那种语气?
通过这句话我们还知道牛尾巴用途是什么?
看挂图,图中小壁虎在借尾巴,老牛在做什么?
小燕子也没有把尾巴借给它,为什么?
(生答)
想一想,燕子如果没有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答)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燕子、小鱼,老牛他们的尾巴都有用,都不能借给小壁虎,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怎么样?
(难过)
于是,它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你又读懂了什么?
⑴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⑵ 小壁虎长出新尾巴。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也就是还能再生,这是它尾巴的一个特点,所以当小壁虎被蛇咬住尾巴就挣断了尾巴,使自己得救了,这也是它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
小壁虎长出尾巴后心情怎样?
(高兴)
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来,先听老师读,谁学着老师的语气读一读?
(生读)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出来,什么小动物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出来?也就是还有再生能力?
四、感悟课文,进行美读
指明读,全班一起读。
五、课文的再创性表演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谁表演什么角色。
(师巡视指导)
分别请两个小组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教师适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