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宣传活动结束后,我们都需要将宣传总结写好,宣传总结的书写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字写作水平,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民法典普法活动宣传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民法典普法活动宣传总结篇1
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加强民法典普法宣传力度,在校园内营造学习、宣传和推动民法典实施的浓厚氛围。5月24日下午,浙江省杭州市富阳新桐司法所所长王朝国走进新桐乡中心小学课堂,开展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讲座活动。
“同学们,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未成年人又因其身份的特殊性,成为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部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法律与我们的年龄之间的关系,民法典又怎么保护我们小学生呢?”随着王朝国声情并茂地讲解,全班小学生听得聚精会神。王朝国紧紧围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向学生讲解了民法典基本内容、民事责任年龄,以案释法阐述了民法典中与青少年相关的法条,并呼吁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同时,让普法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家庭、每名公民。他鼓励学生们多学习法律知识,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将法治精神入于心、正于身、践于行,让青春与法治同行。
活动现场,新桐乡综合信息指挥室工作人员还为师生们发放了民法典宣传册,并通过有奖问答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通过此次普法宣传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青少年,要从自己做起,全面学习、理解、运用民法典,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将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念贯穿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从而为维护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和教学秩序提供助力,为构建法治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
民法典普法活动宣传总结篇2
为进一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推进《民法典》在基层群众中的知晓率,提升广大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连日来,轮台县轮台镇开展紧紧围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法典宣传活动,进一步延伸村民法治教育“神经末梢”,将“花式普法套餐”精准送到群众身边、植根群众心里,全面掀起学“典”热潮。
走进乡村田间街头让普法带上泥土味
轮台镇夏玛勒巴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普法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单、以案释法等形式,向辖区群众普及《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种子法》《土地承包法》等涉农法律法规,同时,还进行了反电信诈骗的宣传,并通过发放资料、现场答疑等方式,向老百姓讲解诈骗分子常用手段和防范方法,帮助村民下载 “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广大群众防诈意识和能力,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民法典》中大到国家所有制和产权保护制度,小到老百姓生产生活、邻里纠纷、婚姻家庭、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在轮台镇麦台村米合尔古丽·亚库甫超市门口,工作人员正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等方式向村民普及民法典中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并耐心就群众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鼓励群众积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民事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普法小摊”进夜市 “法治大餐”添趣味
“晚饭后出来散步能看到好节目、品尝美食还能学到实用的法律常识,这样的宣传方式真不错!”群众麦尔耶姆对今天的活动赞不绝口。
“小夜市”带来了“大普法”。轮台镇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润万家”志愿服务队联合镇司法专干将“普法小摊”摆进丝路印象美食广场,志愿者和法律顾问借助热闹繁荣的“夜经济”平台,通过解答法律咨询、发放法治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讲《民法典》《法律援助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宣传资料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热销“产品”。同时,还向群众普及防范养老诈骗、婚姻家庭纠纷、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不少群众驻足与普法人员面对面交流,实现了普法工作与乡村夜经济的生动结合,“家门口”式的法律服务受到群众欢迎。
“小院课堂”接地气 普法宣传惠民生
为进一步增强农村妇女群众和广大家庭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近日,轮台镇夏玛勒巴格村以“美丽庭院”为依托,开展“小院课堂”普法宣传活动,让法治精神“走”进千家万户。
在夏玛勒巴格村的一个小院里,村民们正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着巾帼宣讲团成员玛依热·艾则孜“依法带娃”的普法授课。“小院课堂”上,“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等形式,对群众重点关注的婚姻财产继承、子女抚养和赡养老人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讲解。现场还设置了民法典有奖问答游戏,并向群众派发《民法典婚姻家庭工作手册》,以问答的形式宣传民法典。
今年以来,轮台镇夏玛勒巴格村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入推进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利用“美丽庭院”开展“小院课堂”,采用面对面、互动式、接地气的宣讲形式,以“小环境”解说“大法律”,为村民讲解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将法治宣讲的触角延伸到村民家门口。
民法典普法活动宣传总结篇3
明法于心,守法于行,为切实将民法典条款落地生根,五月,正值我国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之际,城东街道在辖区内开展了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以此增强人民群众的学法守法意识,实现民法典普法宣传全覆盖。
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民法典
为了提高机关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更好地推动民法典实施,5月15日,城东街道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民法典,对民法典的重大意义、热点问题、重点法律条款及对政府工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感染力。通过学习,引导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增强依法治理能力。
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为将民法典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深入群众心里,城东司法所工作人员与街道调解员、法律顾问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在辖区内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活动,积极悬挂条幅、张贴法律宣传海报、设立法律图书角、发放宣传手册、开设免费法律咨询台,吸引广大群众自发参与到学习宣传活动中。法律顾问通过列举事例、以案释法的方式,生动真实地向群众讲述了在婚姻家庭、邻里之间、买卖合同、抚养赡养关系等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了法律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通过有理有据地讲解阐释,解答了群众的现实问题,使大家明白了民法典的重要性,鼓励群众积极主动学法,引领护航美好生活。
开展“法律明白人”学习培训活动
推动民法典进乡村,在基层落地生根,积极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普法队伍,做遵守法律的先行者,示范引领带动广大群众学习民法典。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发放法律读本、开展“农村学法用法大讲堂”线上培训,充分调动各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学习民法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法律明白人”率先掌握基础民法典知识,懂得运用法律解决纠纷,保护公民权利,做群众身边的护法队伍和普法先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服务百姓、守护公平。
民法典普法活动宣传总结篇4
津城的五月,绚烂多彩。从社区到乡村,从文化广场到百年园林,从线上到线下……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正在我市各区如火如荼地展开,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尽显“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
文化搭台普法唱戏
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让干枯的法条走进百姓心中、融入百姓生活?日前,在欢快热闹的文艺表演中,一场主题为“法治文艺基层行”的演出活动,拉开了西青区“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序幕。
?中国龙》舞蹈开场,幽默风趣的天津快板《民法典》,展现出日常生活中这部咱老百姓的法典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优美动听的歌曲《法治天下》,则唱出了人民心中的法治信仰;原创作品京东大鼓《公民必须学宪法》引导公民树立坚定的宪法意识;展现基层法律服务者风采的小品《人人争当“法律明白人”》把整场文艺演出推向了高潮。
据介绍,“八五”普法以来,西青区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鼓励和支持群众创作法治文化作品,广泛开展“法治文艺基层行”等系列演出活动,几十个原创节目,超千人参演,形成了“文化搭台、普法唱戏”的生动局面。
各种“花式”普法
为民而宣,与时偕行。为了让民法典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市各区不断创新手段方式,“花式”普法,不仅让民法典宣传变得有趣,更“典”亮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5月10日,宁河区“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吾悦广场举行。普法漫画、有奖答题、赠送书籍、法律咨询……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参加。
和平区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走进静园,一场“法治静园园游会”由此拉开序幕。活动采用“游戏+互动”创新普法新模式,设置“法治建设我参与”拼图等普法小游戏,将普法宣传变得生动有趣,营造出“人人参与、共享共治”全民普法氛围。
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津南区的普法志愿者们走上大街小巷,走进沿街商铺,为居民讲解民法典知识,不仅解读了人格权、财产制度方面的创新,离婚冷静期、高空抛物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还向沿街商户普及了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法律知识,多层次多领域推动民法典宣传走深走实。
用好“法律明白人”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民法典宣传月,津城全面吹响普法宣传集结号,尤其将民法典作为“法律明白人”培训重要内容,让其更好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
近日,蓟州区官庄镇联合市司法局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了一场“法律明白人”培训讲座,镇机关干部和“法律明白人”百余人参加。沃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宗朋针对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收益及继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身边案例剖析进行了详细讲解。
“有针对性,非常解渴!”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参加这样的讲座不仅提升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能力,也有助于推动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民法典普法活动宣传总结篇5
2024年5月是我国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为进一步加强《民法典》普法宣传,引导群众积极遵法学法、守法用法,5月24日三峡坝区法院联合三峡坝区检察院围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开展了送法进社区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
“法官,我以前做小生意的时候,跟他人有经济纠纷,我该怎么维权呀?”“我年纪大了,儿女都不管我,法院能帮助我吗?”
炎炎烈日下,宣传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干警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提供法律咨询,向群众广泛宣传民法典相关内容。
活动现场陆陆续续迎来许多老人咨询法律问题,干警们贴心地提高音量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典型案例,将《民法典》中关于物权、合同、婚姻家庭、继承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生动展现在群众面前。老人通过干警的描述以及精美的宣传册,充分学习、认识、领会《民法典》,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法律意识。
此次活动共计发放法治宣传手册200余份,解答人民群众法律咨询50余人次。基层法院处在司法为民的最前沿,不仅是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阵地,法院干警更是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排头兵”,此次送法进社区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接下来,坝区法院将继续广泛开展民法典一系列新精神新规定新概念的宣传,不断丰富宣传方式和宣传频次,让民法典走进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竭力营造良好的生活、生产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