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调研报告6篇

时间:2024-02-26 作者:lcbkmm

调研报告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调研报告是调研工作的书面表达,是推行一项项目的文件参照,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环保调研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环保调研报告6篇

环保调研报告篇1

关于我区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面了解我区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近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益文率城环委深入我区相关部门、街镇、园城及企业,通过广泛走访、实地察看和座谈交流深入调研了解我区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工作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区政府常务会、区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认真施行《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编制相关综合方案,制定年度目标,及时分解落实,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

(二)有序开展环保“五大行动”。碧水行动。落实“河长制”责任,开展沙溪河、通惠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投用,新建污水治理设施10座,加强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和管理。加强工业废水、医疗废水、采石场废水监管和治理。蓝天行动。加强城区扬尘污染管控。强化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督促水泥和砖瓦窑企业错峰生产,改造砖瓦窑19家。淘汰黄标车20xx辆。绿地行动。加强老瀛山、长田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启动编制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等规划。实施工业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基本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置全覆盖。田园行动。完成市下达的7个行政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任务,完成152家万头生猪当量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工作。宁静行动。对坝坝舞、夜间烧烤等噪声开展专项整治,及时制止和查处夜间施工扰民投诉举报394件。

(三)积极服务市场主体。坚持“提前介入,靠前服务”,认真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成工业园区环评修编工作,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加强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管理,认真落实负面清单、污染物排放许可、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进一步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全年共计审批项目环评69件,受理网上项目环评备案114件。

(四)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多渠道多方式开展环保普法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开展餐饮油烟、城区噪声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企业日常监管,抽查企业1579家次。严厉打击恶意违法排污和造假等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00件,处罚金额412万元。

(五)整改环保督察反馈意见。贯彻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重庆反馈意见精神,制定细化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对标对表,打表推进,按时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年度整改任务。接受全市环保督察,及时办理督察组交办的相关工作,顺利通过市环保集中督察。

二、总体评价

区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认真研究办理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以“五大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绩值得肯定。一是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加快推进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投用。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对城区给排水管理职能进行调整。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联动,环境刑事违法案件实现零突破,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件,移交刑事犯罪案件3件。加大对街镇、部门环保工作考核力度,考核分值从的4分、5分统一提高到10分,促进街镇、部门落实环保职责。二是区域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各项环保目标较好完成。加强城乡绿化,全区森林覆盖率达%,较上年度提高五点二个百分点。全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7天,超市下达目标任务4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同比下降。地表水水环境总体较好,綦江河、蒲河等河流监测断面均达到Ⅲ类水质要求。城区噪声得到控制,声环境质量达标。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环境安全事故。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保责任意识有待提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新精神不够,意识有待提升。部分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淡薄,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环保投入足不,管理能力弱,重生产轻环保现象还比较突出。街镇和部门环保监管队伍力量薄弱,人员流动性大,属地监管、行业监管难。公众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法治意识不强,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意识比较淡漠。

(二)环保监管体制机制不顺。环保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单位、街镇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环保职责不清、任务不明的情况,导致监管不到位、监管缺位。特别是城镇污水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污水治理设施缺乏统筹规划、统筹建设、及时移交和统一管理等诸多问题,有些问题存在多头管理又无人管理的情况,尤其是东部新城至龙角桥段污水主管网的管理维护问题突出,箱涵污水大量外溢流入綦河,造成河流的污染。

(三)污水治理问题尤为突出。一是规划缺失。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导致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没有前瞻性,已建成的污水治理设施之间不匹配、不协调,导致运行成本增加,作用发挥不好。比如,綦河东岸的污水主箱涵未考虑东部新城片区的污水容量,食品园区污水处理厂标高比污水箱涵高10余米。二是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滞后于城镇建设。在加快推进城镇建设的同时,污水治理设施没有同步规划建设,导致生活污水直排污染河流。比如,老城区雨污未分流,三江、赶水等污水处理站建设进展缓慢,东部新城通惠场、登瀛场和沙溪河上游没有及时建设污水管网。三是污水治理设施管理不到位。通惠河、沙溪河黑臭水体整治不彻底,綦河、通惠河、沙溪河两岸仍有不少污水没有接入主管网,綦河两岸污水主箱涵淤积未及时清掏,部分开发企业存在随意搭接污水管网问题,东部新城部分污水箱涵破损后未及时修复导致河水进入箱涵,街镇污水收集处理率低。

环保调研报告篇2

摘要:

大沽河是一条令人骄傲的河流。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诗情才气在这个地方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回看今朝,大沽河当年的风采已经完全褪去。现在只剩下一条经常断流、被挖的坑坑洼洼的河基,与漂着塑料袋、垃圾袋的臭河。

记得小时候大沽河里有许多生物,鲫鱼,嘎拉,说不上名字的各种生物。究竟是谁,将大沽河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我们又该怎样治理?

关键词:

大沽河水污染治理

相关背景: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水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起源地。俗话说:“人可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这句话形象的道出了人类生存对淡水的依赖。医学测量显示,水在人体主要器官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占人体总重的70%!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将近70%的淡水固定在冰层中,还有一部分淡水渗透在土壤里或深层地下中,无法被人类使用。既然水资源这么重要,但还会有人去污染它呢?

在我们生活的村庄【城市】中,水的污染现象是十分严重的。有工业对它的污染,农业对它的污染,生活废水对它的污染……在我们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废水导致的水体污染现象最为严重。

工业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工业废水不达标排放,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从工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汞,镉,铅,铬等等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这些东西对我们人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如铅就会使人导致贫血、神经错乱,还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导致智力下降。铬会使人的皮肤溃疡、致癌,甚至死亡。

业污染对水体的污染也很大。因为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且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里。这些残留的农药和化肥通过降雨,不但会经地表径流的冲刷流入河流中,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中的生物死亡,还会渗入地表水,对当地居民的用水造成影响。

当然,城市污染源也不容小视。它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也包括厨房、洗涤室、浴室和厕所等地排出的污水。据统计,世界上仅城市污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

解决方案:

根据组内讨论,我们将活动分为五步:

1.将4人小组分为两队并商议确定个人任务及研究方向。

2.收集河水样,附近工厂资料并汇总。

3.对收集的浐河水进行研究,并结合材料推测其中污染物。

4.将研究结果与资料结合,并利用所学知识得出减少浐河水污染,净化浐河水源的方法。

(1)在排出口用直径与管道相同的铁网,用来网住未被前方拦住的垃圾。

(2).将水通入水泥池内,用氯气对水进行曝气消毒。

(3).将消过毒的水通入下一个池子,池子是由带活性炭的可拆卸墙壁构成。

(4).最后再将水通过管道排入河中。

建议厂子搬迁到大沽河周围150米以外。

经过这次研究与调查,我们探过重重迷雾,发现污染河水的其实就是我们人类自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珍惜、保护水资源。等待着沽河的下一次变化。

环保调研报告篇3

杏花河源出芽庄湖,上接章丘河客水,自浒山闸沿明集镇南部流向东,至青龙山北首折向东北入韩店镇境内,经上口村、甲子、张家、东白至孙镇霍家坡南折向东行,又至袁家屋子再转东北经徐王屋子,沿孙镇与焦桥界至孙镇大有里村东,转至焦桥张官村北穿胜利河入桓台县境,至金家拦河闸注入小清河。县境内总长33公里,流域面积425平方公里。河道上口宽40米,底宽24米,平均深4米,堤距70米,防洪水位一般10.4—17.97米,最大行洪流量100—150立方米/秒。杏花河有9条河道汇入。分别为五十米大沟、黛溪河、郑马河、六六河、长白沟、新民河、安袁河、利民河、刘套大沟,除黛溪河为自然形成的排洪河道外,其他均为人工开掘排灌两用河道。然而,居民区却有大量废弃物从通水口排入河内,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一、调查情况

我们于20__年4月10日来到杏花河,映入眼脸的是水流极为缓慢,水色浑浊,水草、树叶全部漂于水上,还有可乐瓶、软包装等废弃物。随后,我们取了这条河的水样,放在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矿泉水瓶里,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瓶内装洁净的自来水,两瓶水高度一样,水温一样,然后将两条一样的小鲫鱼分别放人两个瓶中,我们每天为自来水瓶中的鱼换新的自来水,也每天为河水瓶中的鱼换新取来的河水,并每天同时喂它们同样的食物,放在同一地方。13天后,我们发现,放在自来水瓶中的鱼仍活着,而放在河水瓶中的鱼却死了。这再次说明了河水的不洁净。但是鱼到底死于化学物品,还是死于其他原因呢?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为调查清楚,20__年4月26日下午,我们又来到杏花河,顺着河道向上游走去,发现有的河道已经干涸。在干涸的河道两边和河底,我们发现了许多废弃物。经我们详细统计,河底废弃物有酒坛子、废旧的车轮胎、报纸、保温瓶的瓶壳、软包装、纸盒、玻璃碴、烟头、塑料袋、各种饮料瓶等,全是民用废弃物。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18条规定:禁止向地表水体倾倒城市垃圾和其他生活废弃物。如果此法贯彻得很好,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生活废弃物沉于河底呢?为了调查得更清楚,我们在明集镇内发放了调查问卷,结果如下:

问题是否

1、您认为水污染是否严重?97.5%2.5%

2、您认为水污染是否影响健康?96.75%3.25%

3、您是否投掷过废弃物?17.75%82.25%

4、您认为当局是否重视水污染的管理?45.75%54.25%

5、您认为是否应全民普及水污染知识?97.5%2.5%

6、您是否愿意为治理水污染贡献一份力量?99%1%

7、您认为杏花河是否干净?12%88%

8、您认为是否应往水中投废弃物?0%100%

9、您认为这条河是否可以持续现在的状况?10%90%

10、有关单位是否向您调查过水的情况?2%98%

11、您是否向有关单位反映过水的情况?2%98%

12、您是否认为这条河的治理需要您的力量吗?64%36%

二、治理方案: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而这3%中,可直接饮用的只有0.5%。据估计现在世界上有70%的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有200万人的死亡与水污染引起的疾病有关,我国有24%的人引用水质不良的水,可能被传染上伤寒、霍乱、痢疾、肝炎、胃炎五大疾病。杏花河水污染主要来自民用污染。居民随便投掷废弃物,加上有些部门防治水污染设备不完善,污染越来越严重。经我们调查统计,有96.75%的人知道水污染会影响健康,100%的人知道不应该往水中投废弃物,但仍有17.5%的人往水中投掷过废弃物。

针对杏花河的这种情况,我们设想出以下7种治理方案:

(1)桥下设立隔离网。我们设想在桥下布一张网。把网布成"人"字形(由空中向下看)。当水流过网时,废弃物就会被阻隔在"人"字的__口里。只要将网斜向拉起,废弃物就会全部兜上来,然后统一处理。

(2)设立循环水。我们设想可以在杏花河附近某地开设一个简单的过滤厂,然后开辟水渠,接通杏花河两端让水流经过滤厂时对水质进行过滤、加工,再让加工过的水流回杏花河。如此循环,使河中的水总保持洁净。

(3)重新利用废水。经我们调查,现还没有专门机构负责杏花河废水重新利用的工作。我们设想可以把废水加工后浇灌河边的绿地,或引水到农田进行灌溉,或发展养鱼业等等。据调查,我国河道中的废水大部分流入江河,如果利用这些废水,可以节省大量资金。

(4)加大执法力度。我国自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来,河道水污染有明显好转,但因执法力度不够,不少居民正破坏着自己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认为应加大执法力度让居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消灭知法犯法的行为。

(5)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全民普及水污染知识。据调查,真正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内容的人未到一半,然而有关部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日子也只有3月22日一天,媒体除了对某条河或某个海出了重大事故报道以外,也很少宣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知识。据我们调查统计,有97.5%的人认为应普及水污染知识。所以我们认为媒体应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知识的宣传,向全民普及水污染知识。

(6)全民动员保护水环境,不要片面依靠当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第七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破坏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据我们了解,以前曾有人到水利局举报过不法分子,但现在已没有了。经我们统计调查,有99%的人愿意为防治水污染贡献力量,然而有太多人在等别人命令去清理。我们认为应广泛发动群众,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一同保护水环境,协助当局做好工作。

(7)提高全民素质。水污染就发生在我们周围,而且大部分是由人们自己造成的,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已颁布十四年,但水污染状况仍不断恶化,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民众素质较低,所以我们认为我国应加速提高全民素质,使每一位公民都能自觉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做出努力,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环保调研报告篇4

一、调查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人们对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使得我们生存的空间在不断恶化,环境保护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在我国,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政府机构,环保已经成为不得不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之栋梁、作为当代青年当中的佼佼者,他们环保意识的强弱也是人们关注并逐渐给予重视的社会问题!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环保意识进行了调查,希望其结果和结论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调查方法

本课题调查采取的研究方法为:问卷法。问卷投放数量总计60份,有效回收56份。问卷调查对象:大学生群体。

三、调查结果

第一,关于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结果:

其中有67%的学生环保意识一般,环保意识很强的只有23%,还有15%左右的学生几乎没有环保意识。第二,关于对大学生日常环保行为的调查结果:

其中,经常会做这些环保行为的只有17%,偶尔会做的占53%,几乎没有和从来没有的合占30%。

第三,关于大学生是否会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查结果:

其中,“会,不仅自己做到,还会带动周围的人都爱护环境”的占48%,自己本身会切实做到的占34%,如果环保政策不会损害自身利益会参与的占10%,有强制措施时会,不然看自己心情的占8%。由此可得,虽然同学们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的占了绝大部分,但是,同学们的心态是不同的。

第四,关于大学生环保目的的调查结果:

其中,环保目的不明确的仅占7%,为了生活环境更加干净整洁的占57%,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子孙后代着想的占33%,其他原因的为2%。

环保调研报告篇5

生活低碳是指提倡让环境绿化,减少碳的排放量而提出的,因为二氧化碳而导致环境变暖,提出发展新能源代替过去的旧能源,比如用电代替石油,减少废物燃烧。

调查时间:20__年__月__日

调查地点:青塘小区

调查内容:人们是怎样进行低碳生活的呢?

调查目的: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调查过程:查看新闻

1、车,尤其是私家车,排出的尾气有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所以现在都提倡买低排量车。

2、用煤作为能源,燃烧后排除的还是二氧化碳,所以都提倡使用绿色新型能源。

3、单面印刷纸张一次性筷子砍伐过量的树。所以都提倡使用再生纸、环保筷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是一直都在排放着二氧化碳,比如我们坐汽车要耗费燃油,燃油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气中就增加了碳排放。我们每天要看电视用电脑,这些家电都耗费电能,电能的生产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通过节约能源,节制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调,少用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等,都是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违背低碳生活,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污染环境,气候反常。

低碳生活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为我们能生活在一个低碳的环境而努力!

环保调研报告篇6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够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礼貌和提高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供给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礼貌。可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我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调查时间:20__年4月15日晚。

地点:家庭网络。

调查对象: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情景。

调查结果:

1、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如南极的臭氧层空洞。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面积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构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所以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2、淡水资源危机。地球地面虽然23为水覆盖,可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仅有不到3%为淡水,但其中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仅有5%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由于人类的破坏使得地球水资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3、土地荒漠化。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到达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球爱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荒漠化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本事的土地的消失。

后记:人们将面临的危机有很多,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将会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一个遥远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