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有感人的事迹,我们一定要及时记录写来,事迹材料的收集应当尊重原始记录的完整性,避免删减或篡改事实,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身边的优秀事迹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身边的优秀事迹篇1
个人介绍
栾xx,女,1993年9月出生,xx博兴人。2011年考入xx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担任班级团支书,大学期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毕业后至xx附院工作,真诚温暖、细心负责、救死扶伤,迅速成长为医院的护理标兵。积极参与专业提升和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在岗位技能竞赛、分层次理论考核、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中荣获奖项,主动参加xx市卫健委利奇马抗洪救灾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随xx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湖北,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奋战50余天圆满完成任务。
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xx附院发布援鄂通知,栾xx学姐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她坚定地说:我年轻又是单身,牵挂少,有足够的信心、充沛的精力和强健的体魄投入这场战squo;疫squo;。
栾xx的父母都是村里普通的农民,家中还有读书的弟弟,当家人得知她即将逆行的消息后既紧张忐忑却也感到欣慰骄傲。父亲哽咽地跟她说:去吧孩子,这是为国家作贡献,是好事,你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好样的。到了湖北好好干,照顾好自己。母亲含泪帮她收拾行李,弟弟一再叮嘱她做好个人防护。简单道别家人,剪去及腰长发,栾xx作为xx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出征湖北黄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即是责任。1月28日,栾xx到达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后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她快速高效地在16小时内收治分诊疑似患者81名,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充分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极大缓解了黄冈当地疑似患者的收治压力。
全力以赴贴身守护
医疗中心,写字、走路、看体温表这些习以为常的小事,因护目镜起雾而变得无比困难;每天高强度工作后,防护服内汗流浃背、脸上出现压痕甚至压伤、双耳磨破化脓、因潮湿而长湿疹对栾xx来说已是常事儿;更没想到的是,曾经为自己是高个头姑娘引以为傲,却因防护服偏小不合身,栾xx需要每天缩头弓腰,这给工作又带来了新的难度,但是她从未停下抗疫的脚步。
在隔离病区这个特殊环境中,栾xx不仅是技术娴熟的医护人员,更充当着家属、卫生员、心理治疗师等多重身份。面对焦虑彷徨的患者,栾xx总是用温馨的问候、耐心的话语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希望,成为了深受患者喜爱的邻家小妹。身为医护人员,要想患者之所想,解病人之所愁,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这段经历让栾xx真正体会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用心用功自创手语
有一次在工作中栾xx着急询问一个患者的病情是否平稳,因护士站与病房隔着玻璃,找对讲机不仅麻烦,还会影响患者休息,所以她直接敲玻璃做了一个手势,没想到里面的战友立刻看懂了,还回复ok手势,表明一切正常,这让栾xx非常惊喜,也深受启发。
此后,为了便于隔离区内外人员的相互沟通,栾xx跟同事们统一规范了专用交流手语,形成本小组的专属沟通手势,栾xx将其制成实用短视频,以确保工作配合更加默契。短视频被齐鲁网、大众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转发,获得学习强国平台点赞关注。
青春力量耀眼光芒
支援期间,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同作为一名90后党员,栾xx倍感振奋、备受鼓舞。能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服务,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目前到了战疫的关键时刻,栾xx深知更要守好每一班岗,发挥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势,在为人民服务中彰显青春力量。尽管患者人数逐渐减少,她也没有丝毫松懈,配药、打针、换药、消毒、核对、记录,每天的工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栾xx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的初心与誓言,赢得了患者的认可与信任。
经历了50多天与病魔的生死竞速,3月18日上午11点,最后两名患者出院,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零,这一切,凝结着138位xx医疗队队员的汗水和泪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dqu .t259.net o;90后栾xx不再是大家眼里的孩子,而是作为白衣战士去保护着需要保护的人们,为打赢这场战疫筑起坚不可摧的青年防线,也为自己的战疫青春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栾xx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舍生忘死、勇挑重担,彰显了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了绚丽之花。
一岁一礼,一寸欢喜。作为一名90后,栾xx学姐牢记时代使命,不忘青年责任,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医者担当。她是我们的榜样,她奋不顾身的模样诠释了何为仁心妙术,母校滨医也因为有这样的学子而感到无比自豪与欣慰!去时雨雪纷飞,归来草长莺飞。滨医青年在此向所有为疫情奋斗的人致敬,你们辛苦了!
姓名:徐xx
民族:汉族
1995年2月生,2016年11月入职xx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现任xx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车间调整技师。
一路成长
2016年11月入职xx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现整车调试线调整技师岗位,能吃苦、爱钻研,岗位本领全面过硬,2018年参加全国第五届汽车装调工(乘用车新能源)职业技能竞赛获个人优胜一等奖,荣获中国技能大赛操作技术能手、第九届全国最美汽车人、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爱国、爱企、爱岗,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19年xx新能源徐xx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立足生产现场,以培养新时代汽车人为己任,为理论培训、实操练习、技能比武、综合考评为一体的综合型技能工作室。
2020年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青年员工学技能、比本领,入选芜湖市名师带高徒项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主动请缨担负公司外来人员隔离观察期间的一对一关怀服务,为复工复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01
爱学习,做思考钻研的有心人
在公司总装调试工岗位上,徐xx顺利从校园人转为xx人,光荣成为一名新时代汽车产业工人。为了尽快提高技能水平,他主动向老员工学习,积极参加整车制造、安全控制、工艺质量和设备工具等培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通过了车间的技能鉴定考试,拿到了上岗资格证。
徐xx注重在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善于及时总结和思考,很快掌握了快慢充线装配、外饰件装配工位等技能。在这些小进步面前,学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出身的徐xx很快意识到,新能源电路系统对自己来说几乎是陌生的领域、是最大的短板。
为尽快缩小差距,徐xx利用每天下班之后学习电路图,遇到不懂的模块就翻阅书籍或者上网查找资料,上班之后进行实车比对,仍难以理解的就向身边的同事请教,遇到问题善于总结从失败中获取知识。最终,他在公司组织的电器小组培训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同时也成为装调工作全线通的第一人。
02
争先锋,做吃苦奉献的奋斗者
对一个企业来说,每个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一名员工来说,每一个岗位都是战位,争当奋斗者。徐xx的工作主要是将从生产线上下来有问题的车辆调试好,保质保量交付给下一道工序。
在工作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有二点:一是专业技术,个人拥有技术直接影响到交付车辆的品质和处理故障及时性、准确性和客户对于车辆的满意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整车工艺知识,从整车配第一个工位开始学习和反复演练,熟悉车辆各个工位;二是吃苦耐劳精神,他负责车间调试班组的电气故障车辆的处理工作,出现问题时,在炎炎夏日一个人待在车里排查电路,根据故障原因逆向溯源,并在生产线源头进行控制,从而确保整车质量。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路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问题及时处理。
通过不懈作文吧努力,他在全国第五届汽车装调工(乘用车新能源)职业技能竞赛中勇夺冠军,荣获操作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4月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汽车人》杂志评选为最美汽车人;2020年5月获得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
03
爱同事,做能教会带的教练员
徐xx深知打铁还须自身硬的道理,将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形成攻克难关的方法,分享给同组同事并向其他班组推广。2019年徐xx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立足生产现场,以培养新时代汽车人为己任,为理论培训、实操练习、技能比武、综合考评为一体的综合型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在产品质量管理、现场改善、效率提升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
编制了s51电路失效模式集锦,为后期电路故障的快速解决及培训学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每季度开展技能提升班,对象为整车调试人员,师资由工作室高级技师、技师和工艺主管师等,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操作型人才支撑;在技术革新方面主要是立足于现场进行技能攻关、技术创新,其中内一线贵重件器具改善获得xx控股集团优秀合理化建议、内一线效率提升的改善获安徽省优秀合理化建议奖。
2020年,徐xx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青年员工学技能、比本领,入选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名师带高徒项目,传承xx血脉、发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更优的汽车人才,其中两名学员在安徽省第十六届青年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团体一等奖,并获得技师职业资格和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2020年两名学员在公司级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04
敢担当,肩负特殊使命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作为一名共青团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令,履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号召,在公司进行复产复工时,主动参与疫情防控第一线。
戴上疫情防控专员的袖章、做好自己的防护措施,负责厂区内和员工宿舍日常消毒并负责隔离观察期的员工的后勤保障工作,每天奔波在厂区、宿舍和购物的路上,共计安排并保障了80余名隔离员工的生活保障,满意度100%,无论在组织员工返程、隔离观察、复工复产期间表现出色、不退缩,靠的住。
2020年,在长江沿岸的洪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期间徐xx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主动参与到长江大堤巡防工作中,白天顶着烈日,晚上防着蛇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青团员的责任与担当,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线。
爱党爱国,爱岗敬业。徐xx积极参加青年大学习锤炼新思想,在公司党组织和团组织的带领下,深入革命老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他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主动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行动纲领,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接班人,在企业发展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李xx
蛇口海关
该同志充分发挥青年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勤于思考。一是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科里各项业务,认真摸索、分析,对于科室多项业务进行梳理、总结,编写多份业务操作指引,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为科室日常运作提供保障。
二是积极处置企业业务疑难问题,协助科领导做好服务企业工作,注重企业体验,加强联系配合,精准解决问题,积极落实重点工作实时通关服务。
三是积极参加关里数据报送工作组,主动加班,负责将关内各科室疫情防控相关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核查并上报至总关行邮处,卫生检疫处,口岸监管处等部门,跟进后续的信息对接。
四是疫情期间,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报名青年突击队,参与登临封闭专班,对于入境船舶进行登临检疫。共计参与封闭专班4批次,登临船舶上百艘次,对船员进行体温监测2000余人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身边共青团员的优秀事迹》,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身边的优秀事迹篇2
王泽锴,开发区中学七年级三班的学生,现任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及组长。他爱好广泛,品学兼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成绩优秀,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七年来,在众多园丁的辛勤培育下,他通过不懈的发奋,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先队员。
一、品学兼优,屡获佳绩。
自入学以来,王泽锴同学学习成绩一向名列前茅,这都与他的刻苦勤奋是分不开的。在课堂上他思维活跃,用心发言。尽管课外活动很多,但学习成绩十分优秀。每年都会被评为“十星阳光少年”、“学习标兵”;2014年被评为校级“阳光少年”;2018年被评为校级“助人为乐美德少年”;2018年被评为区级“助人为乐美德少年”;2019年在第十一届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二、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好榜样。
在学校里,他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们的好伙伴。他性格开朗,团结他人。同学们遇到困难,他总是满腔热情地去帮忙。脏活、累活他也总是抢在先,从不惜力。对于学校组织的活动,他也是非常积极地完成。走出校园,他同样把自己的爱心献给需要帮忙的人,助人为乐。
三、兴趣广泛,全面发展。
他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兴趣爱好广泛。除了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外,业余时间他还很喜欢看课外书,同时在书法、象棋等方面也称得上是佼佼者。
一直以来,他始终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自已追求目标,时刻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在磨练中不断成熟,努力成为更优秀的少先队队员。
身边的优秀事迹篇3
尹霖,是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七年级六班的一名学生。她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团结向上,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老师心目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从入学以来,她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学习上勤学好问,有独立的学习方法与合作精神。她能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上每一堂课,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用优异的成绩履行自己对老师,对家长的承诺。
在同学眼中,她是一名懂事的小大人,她勤勤恳恳的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成了老师的小助手,对老师交给的任务,她总是做得有条不絮。老师下达的任务她总会在第一时间就把它完成,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它。
除了文化知识以外,她在美术、朗诵、舞蹈等方面也很出色。她会跳各种类型的舞蹈:爵士舞,现代舞,拉丁舞,古典舞等。她干什么事情都很认真,是一个活泼可爱,爱好广泛的好孩子。
她待人热情大方,讲文明,懂礼貌,在日常生活中,她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谈吐文明,举止沉稳。他还会从小事做起,表现出文明礼貌的良好品质。
这就是尹霖同学,一位全方面都很优秀的少先队员。她是同学们的榜样,也是开发区中学的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人的一生学无止境,她深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还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所以她会继续向他们学习,不断克服缺点,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少先队员。
身边的优秀事迹篇4
任春梅,女,1995年出生,中共党员,阆中市玉台镇(原宝台乡)夹渠沟村村民。2017年,获脱首届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成为全省“战贫”巾帼英雄,也是南充唯一入选村民。同年,被表彰为阆中市“脱贫能手”。2020年5月被表彰为阆中市“助残先进个人”。
今年25岁的任春梅,顶着生活重负,勇挑家庭重担,15岁开始,用她瘦弱的肩膀,带着家人战贫、脱贫。
25岁的任春梅,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女孩。8岁那年,在外采矿的父亲发生意外,高位截瘫。9岁,母亲外出后再无音讯。任春梅一家只能靠奶奶辛勤劳作和父亲编竹编挣的微薄收入勉强支撑。15岁,年迈的祖母开始多病,不能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那年8月,本该升学读高中的任春梅毅然做出决定,放弃学业,回家帮助父亲。自此,这个年轻的女孩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
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年纪,她却忙碌在田间地头。每年春耕的时候,像犁田这样的重体力活,任春梅做不了,雇人又太贵,她只能通过换工的方式请人帮忙。靠着这股韧劲,15岁至今的10年里,她用她瘦弱的肩膀,支撑起一个家。
2014年,任春梅一家被评为精准扶贫户。在政策帮扶下,她承包起鱼塘。从此,这些鱼苗成了任春梅的“心肝宝贝”,不管天气如何,她都要在鱼塘走上几个来回,细心观察鱼苗的成长情况。一得空,便翻看养鱼的书籍,上网查询养殖技术。2016年,任春梅的鱼塘出鱼达到8吨,销售十分喜人。在鱼塘走上正轨后,任春梅又养了400只鸡鸭,种了4亩庄稼。同时,在乡政府帮助下,还把以前的土坯房改造成现在的砖瓦楼。2016年,凭着勤劳的双手,她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获得成功的时候,任春梅不忘回馈社会。近年来,她坚持经常到敬老院看望慰问残疾老人、照顾孤寡老人、向残疾人及周边群众传授种养技术和经验,携手残疾群众共同增收致富奔小康,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在脱贫攻坚的战线上,她是不等不靠、助人为乐、邻里团结的代表,先后获得省委脱贫攻坚“奋进奖”、南充市“最美农家”,“感动南充2017十大新闻人物”荣誉。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今天,她用坚韧、勤劳、担当、感恩谱写了一名共产党人无怨无悔的人生。
身边的优秀事迹篇5
王桂伯,今年66岁,四团镇红卫村人。80年代中期他就创办了福利企业,吸纳残疾人到厂就业。他是原区福利企业协会的会长,他更是一名助残帮困的领头羊,三十余年来,他助残帮困的先进事迹让人折服。
残疾职工池林娟夫妇,因多年不育而领养了一个女儿。当女儿六岁时,池林娟竟然怀上了孩子,这本来是件喜事,但不幸的是,她的丈夫患上了肺癌,四处求医,耗尽家财仍无力回天。就在她丈夫去逝的当天,小女儿也同时降生了。面对一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一个家徒四壁的贫困家庭和两个失去了父亲的孩子,王桂伯又出钱又出力,忙里忙外帮她们料理后事。池林娟家的危房即将倒塌,王桂伯主动找村委会求援并出资3000元,帮她们翻修了两间新房。大女儿求学读书,王桂伯每年捐助三千元供她考进了曙光中学。到高中后,王桂伯每年捐助上万元,一直到她考上了上海科技大学。
王桂伯为残疾人做好事总是全心全意,不厌其烦,无私援助,许多乡里乡亲称他为“王善人”、“活菩萨”。肢残人金永林家房子瘫塌,王桂伯获悉后马上到现场了解情况,拍下照片,并亲自到村里、镇里、残联及建委帮助落实房屋翻修。残疾人宋春官家庭贫困,王桂伯捐资3000元帮他买来一台轧米机,让他为村民轧米,宋春官家的生活从此也有了好转。
四团镇有526名残疾职工退岗无业,王桂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联系,落实村企挂钩,由企业购买岗位,让残疾人在企业拿报酬,在村里做环卫和家政服务,使残疾人就地就近上岗。王桂伯根据不同的残疾对象,通过不同的渠道,先后帮助138位残疾人重新走上了就业岗位。数据里闪耀着王桂伯的一腔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
“一花独放不是春”,王桂伯深切体会到:助残帮困要靠大家的力量,要靠社会的力量。他经常动员其他福企老总为困难弱势群体办实事、做善事,承担起社会责任。在他的带动下,各种社会慈善捐助、抗灾救灾、助残助老、助贫助学等活动层出不穷地涌现,如火如荼地开展。
身边的优秀事迹篇6
凌冰然是开发区中学初一(2)的班长。
自入学以来,她能够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懂得遵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在学习上,勤学善思,年年成绩优秀,被评为“校三好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书法、绘画、作文比赛,并多次获奖。曾获得“开发区第四届听说科技51talk杯英语口语大赛”二等奖,“陕西省《快乐作文与阅读》杂志主办的第十一届‘快乐杯’征文大赛”优秀奖,“第十二届‘快乐杯’征文大赛”三等奖。
作为班长,她处处以身作则,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团结向上。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从未迟到早退,时刻以少先队员的队章约束自己,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她乐于帮助同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她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她愿意和同学们一起成长,进步!
在家里,她经常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她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捐书活动,把爱传递给别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生活、成长的道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她 相信她会用正直和善良为词,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会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墨,描绘充满希望的画;会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