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主要事迹6篇

时间:2024-06-15 作者:pUssy

写事迹材料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我们勇敢面对挑战,不畏艰难,优秀的事迹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办公室主要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办公室主要事迹6篇

办公室主要事迹篇1

20xx年参加工作,先后在xx、xx工作,自xx年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工作达x年之久。在xx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经年度考核,连续xx年被评为优秀等次。xx作为一名年轻的后勤工作人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在清苦的后勤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较高的事业心和较强的工作潜力,有甘于寂寞、甘于清苦、甘于奉献的精神,默默无闻地为xx单位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

强化知识,用心上进

该同志能够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注重在学习中加强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不断积累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干好本职工作的潜力,学以致用,争做”综合性”人才。在xx单位,利用每一天晚上的时间,在中央校学习会计专业,获得了本科文凭。长期坚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永葆共产员的先进性,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素质,不断积累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开拓创新,工作争先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于找到和找准全局工作的突破口,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创新上下功夫。只要是贴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只要能更好地促进办公室工作,该同志就敢于突破陈规,破除一些不适合形势发展的旧框框。尤其是制度建设创新,能够紧扣工作需要,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并充分重视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和落实,使办公室各项工作到达了按章办事、奖勤罚懒的效果。如在公文程序管理方面,该同志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规范了办文程序,办文格式,文种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使得几年来公文办理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建立起了《xx管理规定》、《xxx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等制度;能准确拟办各类公文,每年办理各类文件近千件,基本都到达了办理及时、分类合理、意见明确,较大地提高了公文办理规范化水平。对此,上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真抓实干,服务群众

该同志能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工作作风踏实,不弄虚作假,不无中生有,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自觉实事求是。为领导服务,当好参谋,想领导之所想,超前思考,想领导之未想,从浅层次的被动服务中向深层次的主动服务转变,事前、事中、事后都能主动介入,紧扣领导的思路、想法、指示等加以完善和细化,带给可借选取的方案让领导决策;讲求实事求,总结成绩不夸大,反映失误不缩小,为领导科学决策带给准确的依据,不断提高了服务质量。在为基层和科室服务中,能够始终做到三个环节:一是待人热情,比如在接待上访户时,与办公室的同志研究要从接一个电话、让一个座位、倒一杯热水做起,做到热情接访;二是服务真诚,该同志能深刻认识办公室不仅仅要为领导工作服务好,同时也要为兄弟科室、部门以及基层单位服好务,认识到只有通过良好的服务,才能保证全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组的各项决定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几年来该同志始终将这种真诚的服务融于日常工作之中,并与办公室的全体同志共勉,并收到了必须成效。三是注重从繁杂的工作中提高服务规范化水平。如在会议安排等活动中主动同有关同志认真研究,在日程、食宿、会务安排等方面做出比较详细的计划,基本到达了规范、合理、有序。

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枢纽部门,xx作为办公室主任做事讲求原则,工作中有“三不”:不擅自答复,不乱开口子,不照顾情面;行为上有“三章”:不接收礼品、礼金,不参加企业的宴请,不以权谋私。该同志为了单位利益坚决抵制公车私用,制定了《xx车辆管理办法》,狠抓制度落实,不怕得罪同事,任何一名职工偶尔想借用单位车辆作为私用,都会被他婉言拒绝。认为:“为了单位群众的利益,不能怕得罪个别人,不能为了个人交情,损害群众利益。”

吃苦在前,甘于奉献

由于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外地年迈的父母亲,自己身边多病的老婆也埋怨他为了单位为了工作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公和儿子,但又深爱着自己爱岗敬业、诚实正直的他,默默的承受着一切。多年来,每逢各科评先,他总是推荐别人,拒谈自己,坚持在名誉面前不伸手。xxx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乍看起来,xxx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然而,其闪光之处正是体现在他多少年不变的点滴小事之中,闪光的荣誉往往是由平常所铸就。

办公室主要事迹篇2

没有岁月静好,唯有负重前行。又一轮疫情来势汹汹。多少人又为此付出了太多,放弃了假日。披星戴月早来晚走。为的就是香河父老的健康和幸福。疫情面前,检测核酸的多了。但香河县中医医院的门诊量也随之增大了,这是香河人对中医院的厚爱与信任。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中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迎难而上。做到了医疗工作和防疫工作两不误,双丰收。中医院职能科室的全体人员,也义无反顾地冲上了一线。维持检测核酸人员的秩序,协助一线临床科室打印票据,宣传防疫抗疫知识,传递正能量成为我们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本着医者仁心为香河父老医好病症的同时,还要与他们共同抗击疫情,抚慰他们的身心。

有一个身影活跃在他们中间,上通下和协调联动。他就是,香河县中医医院办公室主任小李同志。每日里早上七点左右到岗,布置工作,察看一线检测核酸人员的流量,及时汇总上报。随时协调调动人员。一天之中忙忙碌碌,紧张有序。晚上又是披星戴月而归。全然顾及不到家中年迈的老母,和两个年幼孩子。真正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朴实地说:作为一名员,咱这个时候就该冲锋陷阵。然后又笑了笑,已经显瘦的脸上又有些许苍白。嗓音也是因为连日来的奔波喊话,而变得异常沙哑。扭身又冲进了维护秩序的一线。殊不知小李同志,因为过度的操劳而晕倒在了家中。待他稍稍缓解了症状后,又爬起来了身。没有向任何人说,又无怨无悔地投入到了紧张工作中。率先垂范,在他身上完美体现。为我们中医人,树立了一个优秀共产员的典范。是的',像他这样的员干部,香河县中医医院不在少数。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室外天寒地冻,但我们都有一颗火热为民的心。小李同志只是中医院,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的一个缩影。

办公室主要事迹篇3

富区防控战“疫”很早就已打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许多人始终默默坚守在一线,其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疫情防控期间环卫各项工作得以良性运转的纽带,是领导的左膀右臂,更是环卫抗疫工作的健康安全保障者,他就是富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小郭。

抗疫“勤务兵”——严谨周密,不遗巨细

疫情初期,接到区城管局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后,小郭同志积极履行参谋助手的职责,按照相关指示,并结合实际,拟定了《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防控工作应急方案》、《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消毒制度和人员防护措施》等各项草案,供领导审阅。小郭同志把工作想到前面,把问题想到前面,把措施想到前面,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作为办公室主任,小郭同志也做好了疫情防控相关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保证了上级各类信息文件及时传达、及时反馈,及时统计。从防控工作开始至今,传达上级疫情相关文件20余件,富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简报5期,并报送各种表格10余个。

为保证环卫工作正常运转,小郭同志及时有效地与区城管局、区发改局、区爱心协会等相关部门沟通,与企业进行对接,多方协调为单位购置及接受捐赠防控物资各项如:口罩3000余个、消毒液5桶、酒精20桶等。并及时地发放到每位清扫员的手中,最大程度地减小清扫员被感染的风险。在防疫物资紧张、难以采购齐全的情况下,小郭同志的防疫手套和口罩等物资都是自备。他说:“绝不能让一线人员因缺少物资而处于危险当中。“口罩应该这样戴,不然不安全,要注重自我防护”“外勤回来一定要先洗手消毒。”小郭每天都给战友们念“紧箍咒”,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温馨提醒,让领导和同事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同时,细致做好防护物资的.管理使用,完善物资领取调拨登记台账,确保将紧缺的物资用在“刀刃”上。

如果将环卫服务中心各部门比喻为“齿轮”,那么,办公室主任小郭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单位领导有力地决策为“齿轮”运转带去不竭动力,小郭承上启下地衔接着各个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行,各部门与办公室相互配合,使得环卫服务中心形成合力,正所谓“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抗疫“排头兵”——不惧风险,履行诺言

小郭虽为一名八零后,但更是一名老员、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他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誓词:“随时准备为和人民牺牲一切!”在战“疫”初期,小郭同志就瞒着家人,主动请缨加入到“环卫疫情突击队”。对我区重点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进行上门收取,这项工作中有风险、有辛苦,但更多的是奉献与担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区防疫工作上,不仅负责处理环卫办公室日常的防疫事务、收取疫情隔离点生活垃圾等工作,还主动担负起社区夜晚值守的任务。无论是正月十五团圆夜的值守,还是凌晨时分各项材料的编辑整理,他都没有丝毫怨言,几乎每天都是下了一个班,短暂休息后,又开始了另一份值守。

环卫人小郭,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他牺牲了太多与家人的欢聚时光,他把更多的时间奉献给了环卫事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抗疫一线,他的奉献与牺牲是为了更多人的团聚与欢乐,他的勇敢与无畏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全与幸福。战“疫”前线的他正如那岩石中破土而生的苍竹,刚毅挺拔而又谦虚谨慎。他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只是用平凡而又朴实的实际行动展现着广大环卫人抗击疫情的别样风采。

办公室主要事迹篇4

陈明,男,33岁,大专文化,1998年9月参加工作,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他既没有使人崇拜的地位,也没有令人羡慕的钱财;既没有高深的文凭学历,也没有瞩目的惊人之举。他只是一个普通平凡、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办公室主任。然而,不论是在员干部,还是在职工群众中,他都得到了常人所得不到的理解、尊重和称赞!

第一,强化形象,提高素质。

陈明同志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时时刻刻用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由于办公室人手较少,他既当“教练”又当“运动员”,除了完成全局千头万绪的事务性工作外,还撰写了大量的总结、汇报、经验交流、领导讲话等文字材料。虽然整天没日没夜加班加点,但他毫无怨言,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践行一名共产员的先进性,给领导当好参谋,也因此成为同志们心目中合格的办公室主任。

第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作为办公室主任,陈明积极履行职责,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模范地执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践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他把办公室定位于“机关的枢纽,对外的窗口,领导的助手”,坚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条,不断勉励自己和要求部属一定要做到“参谋服务质量更高一点,办文办会考虑更精细一点,协调关系能力更强一点,与上下左右联系更紧密一点”,以特有的细致和聪慧,在千头万绪中抓住决定性环节,从加强机关管理入手,以敏锐的思路和干练的作风赢得了上下一致的好评。

第三,严于律已,率先垂范。

虽然办公室工作琐碎繁杂,但他总是细心周到地处理着全局上下的每一件事情,大到安排一次会议,起草一个报告,小到接听一个电话,传递一份文件,都做到了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快速高效。陈明同志对自己各方面要求都十分严格,处处以员干部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熟练掌握本职岗位所需的业务技能,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在他的带动下,办公室的服务水平大大增强:办文提高质量,实现“零差错”;办会提高水平,做到“零缺陷”;办事提高效率,实现“零投诉”,办公室也成为了全县水利系统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第四,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陈明同志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朴实、求实、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在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带头严格遵守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坚持做到不利于机关的事不做、不利于机关形象的话不说,积极维护机关的良好形象。

办公室主要事迹篇5

小王同志是倴城镇中心卫生院班子成员、办公室主任。作为一名有着27年龄的基层医疗工作者,自倴城镇中心卫生院承担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冲在一线。有接种任务的时候,他总是早上5点半不到就带领医生护士到达接种点,全天候不间断指挥调度,事无巨细,全部亲自过目、经手,中午医生护士们换班了,他却依然不会有半丝松懈,直到晚上10点,收拾好各种医疗废料、登记材料,他再反复现场检查,直到确保万无一失,才最后一个离开接种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疫苗接种往小说是关乎个人健康的事,往大说那是关乎整个国家的事,在生命和国家利益面前,我自己仔细一点、辛苦一点,不值一提。

2021年6月25日早上,小王同志按计划要到龙湾子村接种点现场指挥疫苗接种工作,早上5点,他收拾好准备出门,这时候,瘫痪在床的父亲情况不容乐观,家人都希望他能请个假留在家里,哪怕找个人代替他今天的工作,可他稍稍犹豫后,在父亲床头拉着父亲的手握了又握,跟父亲说:“您老要坚强,儿子是去干平凡的大事的,等我们的`百姓都接种了疫苗,都有了保护,我就好好陪着您!”就这样,一头扎进雨里,头也不回地奔赴龙湾子接种点。

中午11点,正忙着清点校对的小王同志接到了家里的电话,告知其父亲病危,让其马上回家,小王同志放下电话还想忙完手上的工作再走,现场其他同志实在看不下去,生生把他从接种室推出去。可是等他赶回家,老父亲已经走了。

就像小王同志说的,疫苗接种是他工作内容中再平凡不过的一件事,但也是关乎人民健康、国家安危的大事。在我县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当前,我们面临许多平凡的工作,正是有了像小王同志这样为大家舍小家的各行各业的平凡工作者,我们才有希望以平凡之光点亮日月星辰,抵挡新冠疫情这场阴霾的侵袭,创建文明和谐美丽滦南!

办公室主要事迹篇6

小宋,女,汉族,1973年7月出生,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主任,主治医师。20xx-20xx年连续二年被评为鱼台县“三八红旗手”,20xx年获鱼台县五一劳动奖章,20xx年被评为济宁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xx年被评为鱼台县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哇—哇—”静寂的产房里,传来响亮的啼哭声! 5月2日凌晨2点35分,在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手术室里,一个新生命又来到了这个世界。听着这响亮的哭声,她的心终于放下,每次产妇的一次分娩,实际是对她心脏的一次考验。

从医二十多年来,自己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自己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

小宋用爱的双手托起初生的太阳。她心不离病人,身不离产房,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人文的服务,迎接一个又一个小“宝宝”的健康诞生。

当妇产科医生是她最大的愿望1992年7月,19岁的小宋毕业于泰安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鱼台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从此,小宋与母婴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医院地处乡镇,条件差,大部分农村人在当时经济条件差,对生孩子这个事不像现在那么重视,交通工具就是地排车,经常出现孩子生在地排车上的现象,大部分还都是发生在冬天,小宋每次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奉献自己的衣物,确保大人小孩平安,以至于很多病人都像亲戚一样联系相信她。

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于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妇产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为了给自己充电1995年报考了济宁医学院的夜大学习班,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于1997年又被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学习期间她的勤奋、好学、勤劳、善良得到老师的好评。回来后,开展了剖宫产,子宫切除、宫外孕、卵巢囊肿等手术,打破了该院妇产科手术需转院的历史。

于2006年,因工作需要调入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工作,2008年被任命为妇产科主任。妇产科以产科为主,看到孕妇们被宫缩痛折磨的死去活来,作为女人的自己,真的很心痛,很多人害怕痛选择了剖宫产,于是她和麻醉师到上级学习无痛技术,于2008年率先在全县开展了无痛分娩和无痛流产,为广大育龄妇女们减少了多少痛苦。至今也是鱼台县唯一开展无痛分娩的医院,得到了患者的'欢迎,鱼台电视台就无痛分娩专门进行了采访。

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2005年济宁医学院本科毕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2012年又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现在读。

自任妇产科主任以来,基本没有一天不来医院,没有双休日,也没有节假日,她的女儿上一年级时有一次她不上班,准备去接她,这时有个急症手术她被叫去,等手术结束时,到达学校时,孩子已在寒冷的冬天里等了一个多小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到现在孩子也是经常饿肚子上学,为了工作大人孩子均顾不上。也从未和家人度过一个安稳的春节。每次手术前,小宋总是第一个达到手术室,并且最后一个离开。作为妇产科主任,她除了完成医院所交给的各项任务,还要肩负起妇产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每周,她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遇到重病号时,在没有安排值班日也要坚持上班做手术。近8年来,小宋实施数千例剖宫产及其他妇产科手术,从未出现死亡事故。在繁忙工作中,她还承担全县60%以上的引产、流产、放环等计划生育工作。因为工作责任心强,计划生育是高压线,医院领导还把本院计划生育专职这个责任大的工作交给她。在她的管理下未出现一例计生事件。她还承担着下乡任务,负责两个村的居民健康,是这两个村所有村民的家庭保健医生。

小宋主任责任心强,业务精湛,富有爱心,视病人为亲人。她每次都跟家人一样直呼患者名字,给患者带来亲切感,让她有到家的感觉,并且成为每个患者家庭医生,24小时开机,半夜孩子哭闹也带电话咨询,她从来都非常有耐心解释。她多次带头发动科室姐妹们为困难患者捐钱捐物,帮助病人度过难关。为了抢救病危患者的生命。她不顾自己弱小的身子,伸出胳膊对同事说:“来,给我抽血。”在她的感染下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的医务人员为病患者无偿献血成了家常便饭。孜孜不倦为妇产科事业倾注心力。还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

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减少了医疗纠纷发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小宋默默奉献,没有丝毫松懈怠慢。她坚持每天学习专业知识,挤出时间到全国、省(市)参加学术会议和医学培训,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小宋发明国家专利三项,她在国家级及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随着科室不断壮大,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宽。作为妇产科的带头人,小宋默默承担起了传、帮、带和技术把关的重任,手把手培养年轻医生。近8年来,鱼台县中医院妇产科从未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事件,新生儿死亡率也逐年下降,她所带领的妇产科先后多次被鱼台县中医院评为先进科室。

在工作中她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勤劳朴实,团结同志,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上班还是休息,病人利益第一,随叫随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不以权谋私,不开搭车药,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更加努力,弘扬老一辈的医德医风,爱岗敬业,取信于民,在竞争中求生,在竞争中求发展,在鱼台县卫生行业树立起一面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