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先进个人事迹6篇

时间:2024-08-03 作者:Indulgence

注重事实真相,避免虚构或歪曲事实,这样写出的事迹才有意义,先进事迹鼓舞了人们的信心和勇气,激励社会各界积极探索,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残疾人先进个人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残疾人先进个人事迹6篇

残疾人先进个人事迹篇1

小敏,现年47岁,肢体二级,系平昌县板庙镇大石社区居民。

20xx年遭遇火灾导致全身重度烧伤。他并未因此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始终顽强不息地与命运抗争。为了摆脱贫困,他决定自主创业,利用自学的养殖技术探索建立了以养殖业为核心的脱贫模式,启动建设土鸡养殖场。通过不断艰辛努力,现每年出栏土鸡15000只,存栏7000只,实现销售额近70余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他知恩图报,引导周边村民养鸡并毫无保留地免费传授技术,低于市场价提供鸡苗,并帮助村民推销。还引导村民摒弃“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树立“安贫可耻,勤劳致富”的观念。

20xx年被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20xx年被县残工委授予脱贫攻坚自强不息先进个人,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脱贫致富不忘帮乡邻的优秀人物。

残疾人先进个人事迹篇2

庞xx,男,42岁,1974年5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大专学历,无党派人士。20xx年3月和20xx年5月荣获延川县“全县自强模范”20xx年3月荣获延川县“全县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xx年12月和20xx年1月荣获延安市“全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有这样一句名言:“上天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为了让你演出一段绝地反击的'精彩故事”。我们的主人公庞xx就是用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非常完美的诠释了这句名言。

庞xx出生于在延川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的降临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是如此的幸福美满。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1岁时庞xx因发高烧而导致大脑损伤,四肢残疾,语言障碍落下终身残疾,这个突然而来的打击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医生的结论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都让生命中所有的色彩,黯然失色,生活都无法自理,更遑论前途如何了。在这样的病痛中,庞xx经历了无比心酸的童年,当别的孩子玩闹嬉戏的时候,他只能躺在床上含泪旁观,当别的孩子都到达学龄步入学堂的时候,他却被拒之门外,肉体的痛苦和内心的煎熬让他经历了太多委屈和压力。但是,他没被命运的不公打倒,他如同一个蓄势待发的弹簧一样,所有的压力,都逐渐变成了他前进的动力,他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向命运发起挑战。

一、身残志坚 立志高远

小学毕业后,再没有学校愿意接受他,没关系,他开始了自学,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初中的全部课程。从古今中外很多伟大的残疾人的经典事迹上,他渐渐明白,不是只有四肢健全的人,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他立志,一定要做个对家庭负责,对社会有价值的人!16岁之后,他对知识的渴求和提升自己的欲望愈发强烈。为了自食其力,他先后学习无线电器维修技术、学习钥匙修配技术。虽然通过这些实用技术,他已经能够自食其力,家人无不为之骄傲。但是这却都不是庞xx的志向,他从小被病痛缠身,他内心,是多么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让他身上的悲剧,不再重演到身边的人身上。于是他又开始努力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并且不断的拜师于县里有名气的老中医。三年的刻苦学习之后,他仍觉得自己所学不系统,理论实践还欠缺很多,于是他从1992年秋季开始,先后报考了安徽省高校科教函授部中医大专班、西安泰英培训学校。历经5年寒窗苦读,如愿以偿的拿到了两个学校的中医大专毕业证书。

二、艰苦创业 妙手仁心

有了很深刻的理论学习,庞xx觉得是梦想转化为现实的时候了。1998年底,庞xx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世俗的偏见,在延川县城南开办起了个体“南关二娃门诊”。刚开始,大部分病人只试探着开个处方,不买药。大家对他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甚至有歧视和嘲笑的目光。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房租、护士工资付不起,药品还是一粒卖不出去,别说盈利,本钱也快赔进去了。他心急如焚,但是本着对梦想的执着和内心强大的自信,他一直在坚守。直到1999年底“南关二娃门诊”逐渐取得了人们的信任,成功的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在成功创业之后,他从未忘记自己学医的初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从1998年医学专业学校毕业办起诊所,至20xx年15年期间,庞xx先后为残疾人无偿义诊12000多人次,减免医疗费10万元以上。

三、推己及人 助残为乐

庞xx在生存、经济条件逐渐好转的情况下,他又把精力放在了残疾人康复事业上,他深刻明白,残疾人是多么需要帮助和指引。他一路走来的经历,所有酸甜苦辣,都让他变得对同是残疾的人群,有着非比寻常的同情心。在自己能力逐渐增强的`时候,一个声音一直在他心中越来越响亮,“我一定要为残疾人做些事情”!20xx年12月底,在他多方努力之下,延安市卫生局批办了“延川县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门诊部”,这是全市唯一一家残疾人诊疗康复为一体服务机构。20xx年1月1日,同样是在他的努力下,延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办“延川康健大药房”。他的事业逐渐大了,他对残疾人的帮助也变得更加直接和频繁。

除了物质和经济上对残疾人的帮助,他本人还以“助残日”为契机,边义诊,边宣传,激发民众助残的热情。扶助残疾是一种社会美德,这一美德在庞xx的心里比常人构筑的更有份量。通过助残日的义诊宣传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助残热情,形成了延川全县范围内的助残氛围。

四、心怀大任 回馈社会

庞xx经常对人讲:“人活着就要奋斗,人生之路,再苦再难也必须走,要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不断回报社会”。庞xx不仅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克服自身困难,先后多次到偏远乡村义诊,送医送药到乡村。几乎走遍了沿黄三乡镇的偏远村庄。即便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他都没有放弃过自己坚持的脚步!生活的压力也许压弯了他的脊梁,但却从没有压倒他做人的品格!

为了更好的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和就业问题,庞xx通过多方考察,认真学习后,于20xx年4月投资260余万元开始筹建“延川县爱鑫服饰有限公司”。从前期租赁土地,构建厂房,购置设备,厂子建成之后,立刻为35名贫困残疾人解决了就业,未来还要努力让100名贫困残疾人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共同富裕,实现同奔小康。

五、天道酬勤 有徳者彰

论语里有过这样一句话,“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皆济天下”!庞xx正是这样的有德君子,他以残缺之躯、勤奋之心、悲悯之情、凌云之志、谱写了一曲身残志坚,大爱无疆的青春赞歌

残疾人先进个人事迹篇3

“叮铃铃”就业中心的电话响起,电话那头传来残疾人的声音“我们找董主任”。这样的电话已经司空见惯,残疾人口中的“董主任”是残疾人就业中心副主任xxx。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中的“老同志”,同志们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踏实、肯干,一心为残疾人着想”,残疾人对他的印象是“有事找董主任,好使”。

就是这样的一名残疾人心目中的“娘家人”在残联已经工作了30年,他一直投身在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中,积极和企业对接,从宣传政策、宣传残疾人用工的优势、给予安置补贴等方面入手,让企业从拒绝安置残疾人到积极对接就业中心,主动安置残疾人就业,让我市残疾人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其中海湾公司、臻鼎科技等企业已经和就业中心达成长期招募残疾人的用工协议,让残疾人真正做到了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成为一名有用之才。

作为单位的一名老大哥,他宽以待人、热情对待每一位新同事,是他们工作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贴心人。单位同事家遇到困难,他主动伸出援手,帮助共渡难关。为了单位工作,他主动放弃劳模疗养的机会,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中。

“残疾人工作,你必须用心用情,将情感投入到工作中,成为他们的朋友、家人,换来他们的信任,这样才能做好残疾人工作”,xxx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不愧于残疾人工作者的职责。

残疾人先进个人事迹篇4

纪台镇尧河店子村的苏金明今年45岁,自幼患小儿瘫。2003年,他靠着邻居家的一头病猪崽“创业”,而今,他有了自己的生猪养殖场,还经营着一家熟食店,事业小有成就。

苏金明初中毕业后想在家务农,但是一条腿不方便,几乎做不了田里的活儿,那时候他就萌生了做点小买卖的想法。1991年,苏金明靠哥哥给的150元钱起家,开了一家熟食店,勉强度日。“我那时候什么手艺都没有,熟食店也仅能勉强糊口,后来又借钱经营饭店,结果又赔了,从那以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意志都很消沉。”

2003年,邻居家一头小猪崽生病了想丢弃,苏金明就把病猪崽抱回了家。“我以前开店的时候跟兽医站的医生关系很好,他教过我很多病理知识。我就自己琢磨着给猪崽治病,谁知真的治好了。后来猪崽喂大了卖了,用这些钱又买了头将要下崽的母猪,慢慢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因为我行动不便,就琢磨着用新设备实现自动化喂养。虽然成本高些,但是对我来说很方便。”苏金明说,10年过去了,养猪场现在扩大到5亩,年售出商品猪100多头。

有了一定的资金后,苏金明的熟食店又重整旗鼓,在吸取了历次失败的教训后,现在也经营得有声有色。

交谈过程中,苏金明始终面带笑容。他说:“心态很关键,身体的残疾不能成为消沉的借口。经过了那么多的失败,我很庆幸自己创业的激情还在,失败的时候又坚持了一次,总有一次会成功。”

纪台镇尧河店子村的苏金明今年45岁,自幼患小儿瘫。2003年,他靠着邻居家的一头病猪崽“创业”,而今,他有了自己的生猪养殖场,还经营着一家熟食店,事业小有成就。

残疾人先进个人事迹篇5

每天中心一开门,就有患颈椎病的、患腰椎间盘突出的人跨进门来,连一名韩国客商也屡次前来求医,着实给这个小小的诊所带来了名声。

9岁那年,戴xx突然双目失明,从此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永远在那双幼稚清纯的瞳孔里定格。他还是个充满梦想的孩子啊!命运无情的打击给他和家人带来的痛苦,是永远都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啊。

在命运面前,是顺从,还是抗争?戴xx不想低头,不想成为父母的累赘。他被家里安排到南昌盲校学习。8年一晃就过去,他勤学苦练,掌握了推拿按摩的手艺,回到了德安。

盲人按摩中心开张了,戴xx觉得自己空无影像的世界丰富起来,生活变得有意义了。当人们解除了病痛,离开诊所前夸着他手上工夫好时,是他最高兴的时候。

从小就经历了那么一场磨难,使戴xx内心充满了同情和善良。遇到前来救治的是残疾人或家境困难的人,他就主动减免治疗费用。从前年5月开张到现在,已为困难患者减免治疗费多元。

一天,一个被骨质增生困扰多年的农村盲人来到诊所。戴xx一听到对方也是盲人,倍添同情和怜悯,热情地拉着他坐下,为他治病。一星期后,患者病痛消失了,戴xx把他送出门,分文未收。去年,有个叫杨洋的小孩子,只有半岁,不幸患上了先天性斜颈,四处治疗空无效果,戴xx为孩子做了6次按摩治疗,先天性斜颈竟神奇地痊愈了。

现在,为了带动残疾人就业,戴xx正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学到的按摩技术教给别人,陈玉英、李宗春、王德华等6名盲人从他这里学到技术后,纷纷开起了自己的按摩中心。

有人问:你把技术传给了别人,就不怕砸了自己的饭碗?戴xx说:有饭大家一起吃。我一个盲人,还能给社会作点贡献,活得真有意义,太使人高兴了!

残疾人先进个人事迹篇6

xxx,女,1975年7月出生,本科学历,肢体三级残疾,二级心理咨询师,20xx年担任社区残疾人专干,20xx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乌斯太镇乌兰布和社区党支部组织委员。参加社区工作十年以来,她辛勤工作、恪尽职守、竭诚奉献,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以社区工作人员特有的洞察力,快捷的反应力,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做出了积极努力。

爱心服务惠民生

她以专业的能力素质、真诚的.服务理念,真真切切呵护残疾人的自尊,时时刻刻都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悉心倾听残疾人的呼声,始终把协调和解决残疾人提出的各类问题放在第一位。每逢各种节庆活动及宣传活动,她都积极在辖区范围内宣传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政策,呼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残疾人。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时,她总是忙前忙后,为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安排桌椅、倒水、发放宣传资料,忙的不亦乐乎。再累再苦她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只说了句:“看到他们行动不方便,还来参加活动,真是既心疼又感动,我能为他们做的实在太少了。”纯朴的一句肺腑之言,道出了她处处关心残疾群众,心系残疾百姓的高尚情怀。

贴心服务助脱贫

辖区居民张某是一个视力四级残疾人、夫妻二人均无正式工作,靠妻子打零工维持生活,有两个孩子,老大也有残疾,但没有残疾证,小儿子正在上学,生活十分苦难。当得知张某曾经当过兵,现在想找一份保安的工作来补贴家用时,她积极鼓励张某增强自信心,并多方协调为他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为张某解决了生计问题。她还积极鼓励残疾人参与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帮助他们展示风采,表白内心,让这些曾经被人忽略的弱视群体重新与常人站到了一个起跑线上,坚定他们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为助力脱贫攻坚做了不少工作。

用心服务不止步

为了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自身条件,xxx把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放在工作的首位。一有空,她就看书、看报,到网上搜索关于残疾人康复医疗方面的知识,争取掌握更多的医疗康复知识。在各方的支持下,社区残疾人康复室添置了专业康复器材,为残疾人就近康复提供了便利。对行动不便、家庭经济困难而又需长期康复治疗的残疾人,她积极联系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及爱心人士,以“爱心微心愿”的形式满足了他们的对康复器材的需求。

xxx就是凭借着这份执着纯朴的品质、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奋斗着,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尽显一个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