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事迹材料7篇

时间:2025-09-27 作者:Iraqis

真实的事迹能够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找到坚持的勇气与动力,通过对事迹材料的分析,可以提炼出重要的经验教训,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孝心事迹材料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孝心事迹材料7篇

孝心事迹材料篇1

她叫小冯,一个正值花季的十二岁女孩,本应衣食无忧,憧憬美好的未来,时不时拥在父母怀里撒娇,过着快乐幸福的童年。然而这一切对她而言,只能是一种奢望。

20xx年5月21日,小冯出生于双辽市茂林镇靠山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母亲林彩莲先天智障,生活不能自理,连简单的数字和钱都不认识,生活起居都靠体弱多病的丈夫料理。虽然家中清贫,可冯爸爸又当爸又当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娘俩。由于母亲不知道给孩子吃奶,冯爸爸用奶粉喂小艳晶,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又增加了一层困难。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心里充满了希望。

“寒门出孝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正是应了这些老话,小艳晶懂事特别早,六岁时就帮助爸爸分担家务,担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当别的孩子正在香甜地睡早觉时,小艳晶已经起来生炉子、做早饭了;当别的孩子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时,小艳晶已经学会了给妈妈洗头发、洗脚、喂妈妈吃饭;当别的孩子向大人要花衣服、布娃娃、运动鞋时,小艳晶正在自己钉纽扣、缝补书包。每当村里好心人给她点好吃的,小艳晶总是舍不得吃,用那双稚嫩的小手捧到妈妈的嘴边看着她吃完。

爸爸起早贪黑,整日劳作。看到爸爸日渐消瘦的脸庞,小艳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总是想为爸爸分担些家务活。七岁时,还没有灶台高的她,踩着小板凳为父母做饭。爸爸从田里回来吃着夹生的饭菜,看着她被熏黑的小脸,烫伤的手指,心里不知什么滋味,含着眼泪,不断的说:“我女儿真能干,好吃!好吃!”

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看着别的小朋友快快乐乐去上学,小艳晶羡慕极了,她多么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去读书,写字。但又一想,自己去上学了,谁为爸爸分担家务,谁来照顾妈妈。

村领导和学校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冯爸爸沟通并为小艳晶办理了入学手续。当她背着小书包跨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便埋下一颗种子,那就是: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

她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每年的爱心基金捐款,她都和其他同学一样捐,从没有因为自己困难而放弃一次献爱心的机会。她从不买零食吃,别的孩子给她,她从来不要。为了节省,她的本子都是正面用过了再用背面。母亲节到了,看到别的孩子用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给妈妈买礼物,小艳晶用平时拾矿泉水瓶子的钱给妈妈买了一双拖鞋作为礼物,自己的鞋却缝了又缝。这一切不但没有影响她的学业,反而使她更懂事、更坚强。学习刻苦的她,一、二、三年级都是班级的前三名,面对老师为她颁发的奖状和激励的话语,她信心百倍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小艳晶三年级下学期时,本就少言寡语、体弱多病的爸爸由于家庭负担太重、压力太大,得了精神分裂症。不顺心时见东西就摔,见人就大骂不绝,时不时还大哭大闹不止。小艳晶仅存的一点父爱,也被这无情的病魔夺走了。爸爸起居无常,整日东跑西颠,常常守在校门口,不管什么天气,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嘴里总是重复着一句话:“不要把我的女儿偷走。”小艳晶在课间常常躲着不让她看见,不然就疯了一般地抱住她,让她快回家,谁劝说就骂谁。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小艳晶醒来时,发现爸爸不见了。此时已是夜里两点多钟,心急如焚的她平时连夜路都不敢走,可她怕爸爸有什么不测,便二话没说,拿上手电筒,领着浑然不觉的妈妈深一脚浅一脚地去寻找爸爸。北风卷着大雪呛得她睁不开眼,她就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她边挪边喊,整整一夜,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头,不知道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道喊了多少声“爸爸”!这情景感动了许多好心人,他们也起来帮忙一起寻找。天亮时,终于在距家八里外的公路边找到了背着自己书包的爸爸。一次,发病的爸爸非要去龙江县上任局长,硬要拉着女儿去上一辆出租车。小艳晶哭着,劝着,可在病中的爸爸怎能听进去。幸好小艳晶的堂哥及时赶到才算解了围。还有一次,发病的爸爸跑到了镇派出所报案,说女儿丢失七天了,要派出所马上给他找孩子,不然就大骂大闹不止。当派出所与学校沟通后,得知孩子每天都在学校时才知道这是一位精神病人。

更为严重的是冯爸爸曾多次怕女儿让别人偷走,早晨拦着小艳晶不让上学,每次都是好心的邻居帮忙她才能来到学校上课。而午休时,别的同学吃完带来的香甜可口饭菜在操场上玩耍时,她还得急匆匆赶回家,为父母做饭,给妈妈喂饭,哄着爸爸把药吃下。把一切处理妥当后再回到学校上课。

自从爸爸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家里的经济没有了来源,生活上基本靠政府的救济和邻居的帮助。原来很好的菜园子已经看不到耕种的痕迹,吃菜只能靠邻居和好心的乡亲们送来,青黄不接时,餐桌上只有一碗饭、一碟咸菜和一大碗水。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把小艳晶压倒,她选择的是勇敢的面对。每日三餐,柴米油盐,为爸爸买药,她都细细地打算安排好。她用幼小柔弱的身躯撑起家这片天空。她从不旷课,学习更加努力,更加刻苦。虽然穿的衣服都是好心人送的或捐赠的,她从来不与别的孩子攀比,每天都能穿着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准时来到学校。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父亲发病的次数明显减少。20xx年暑假,当校长把中心校从团市委申请救助的500元钱送到她手上时,这个一向坚强的女孩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感激,眼里噙满了泪花,哽咽着说:“谢谢校长,谢谢好心的叔叔阿姨。无论怎么难,我都会把爸爸妈妈照顾好而不耽误上学”。

小艳晶现在已是靠山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她的刻苦,她的孝顺,她的坚强影响着全校学生,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同学在作文中写到:“当我早晨起来,吃着父母为我精心准备的早饭时,可曾想到我的同学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形;当我穿上妈妈为我买的新衣服时,可曾想到我的同学还穿着别人送的旧衣服;当我不认真学习玩游戏时,可曾想到我的同学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她是我心中最美的小女孩”!

她,没有天真无忧的童年,没有无微不至的母爱,没有幸福家庭的温暖。然而,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有一种同龄人无法相比的品格,有一种超乎新时代少年的坚韧与执着。她的事迹催人泪下,她在用柔弱的身躯,与命运抗争着;她是顶风冒雪的红梅,在迎风绽放;她是新时代少年的骄傲,学习的典范。

我要为小艳晶点赞!

孝心事迹材料篇2

我是一位年仅12岁的女孩儿,她美可爱,成熟懂事,心地善良,是个性格开朗又孝顺的孩子。

我从小生长在一个大家庭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姐姐。在假期时,常常帮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比如:洗碗、扫地、帮奶奶打扫卫生。因为奶奶有病卧床十多年了,爷爷身体也不好。伺候老人的事就落在妈妈的身上,她心疼劳累的妈妈,打小就帮妈妈照顾老人。

可就在xxxx年的4月份,爷爷突然心脏病复发去世了,大家悲痛万分。为了不让奶奶伤心,她放学回家先到奶奶的房间去逗她开心,一边讲笑话,一边给她按摩身体,奶奶常常笑得合不拢嘴。妈妈在爷爷去世不久做了痔疮手术,妈妈在医院住院,爸爸在一旁护理,只有她和卧病在床的奶奶在家,于是照顾奶奶的日常起居就落在了小我肩上。

奶奶有病下不了床,只得她自己做饭,她第一次做饭不知道怎么办,只好问奶奶,奶奶在床上躺着一边说她一边照着做,虽然最后做成了稀饭,可奶奶却吃得非常香甜。

晚上,爸爸妈妈不放心,打电话回来,她心里恨不得让他们快点回来,嘴里却说:“我没事,能照顾好奶奶,你们放心在医院治病吧!”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床,做好早饭,伺候奶奶起床,于是便上学去。可是她突然想起奶奶的大便时间是十点多钟,于是她和老师沟通后间操和中午时间回家照顾奶奶,给她做饭,就这样,她每天在学校和家往返数次。

妈妈因为舍不得花钱,做完手术第三天就出院回家了。妈妈每天都得上药,为了让刀口快点愈合,每次上药的时候都会碰到刀口上的针眼,痛的妈妈直咬牙。懂事的我心疼妈妈,于是每天早上仍然坚持起来做早饭,然后把饭菜端到妈妈跟前,再去喂奶奶,妈妈看着我劳累的样子偷偷的抹着眼泪,敏感的我怕妈妈心里难受,每天都逗妈妈开心。她告诉爸爸,让他放心上班,妈妈和奶奶就由她来照顾。她每天中午回家给她们做饭,放学后回家先收拾屋子,再到奶奶房间去逗逗她老人家开心。从奶奶屋里出来她就上床给躺了一天身体又酸又麻的妈妈按摩。做晚饭是我一天最后的工作了,她做完晚饭后才能抽空写作业,写完作业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每天沾上床就能沉沉入睡。

她虽然缺少同龄人的嬉戏玩耍,看动画片的快乐,但却收获了为家庭分忧的乐趣;他虽然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但培养了自强自立的意识,学会了生活的本领。

如今,她正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孝心事迹材料篇3

一个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孩子。她,叫徐,今年9岁。她的家在当阳市坝陵办事处慈化村,从她记事起,她的身边就只有爷爷、奶奶,而爸爸妈妈只是电话上那个陌生城市的号码,和遥远的声音。但是,即便是这样一点小小的幸福也没能维持太久,20xx年,妈妈与爸爸离婚后,抛下三岁的小梦婷离开了家,20xx年,在广州当保安的父亲突然病逝。

从此,小梦婷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中风后腿脚不便,奶奶家里家外忙不开,梦婷在大部分孩子还只会撒娇的年纪,便学会了搀着爷爷散步,学会了洗衣、做饭、喂猪。

可是,厄运并没有放过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庭。去年,奶奶在晒谷场上摔了一跤,瘫痪在床,爷爷再次中风后无法下床。只有8岁的小梦婷,成了这个风雨之家唯一的支柱。这年冬天,爷爷带着对梦婷和老伴儿无限的留恋离开了人世。命运用一种极度残忍的方式,把这个家庭变得满目疮痍。小梦婷却没有在人前掉一滴眼泪.曾经的五口之家,只剩下梦婷和奶奶,但是家还在,只是奶奶似乎在一夜之间苍老,梦婷则在一夜之间长大、成熟。也曾有好心人愿意收养小梦婷,新家在宜昌城区,那里有非常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是,小梦婷很坚定地拒绝了。

家里家外,梦婷一手当家,村里发的200元低保她一分钱也不敢乱花,精打细算地存起来留给奶奶看病;她是奶奶的开心果,给奶奶带来村里村外的'趣事;她是奶奶的小棉袄,温暖着奶奶苍老悲苦的心;有时亲戚邻居送来好吃的,她也总是留给奶奶。

家务繁重、家境捉襟见肘,梦婷稚嫩的肩膀承担着持家的艰辛,可所有的磨难都未能磨灭梦婷读书的渴望。她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担任了班长,她获得的奖状,贴满了土坯房的半面墙,成为这个简陋之家最精美的装饰。这个九岁的孩子,让众多成年人叹服。

孝心事迹材料篇4

李悟,乳名格格,今年十岁,就读于二连市第二小学小学。她深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她心地善良,独立自强,尊敬师长,勤奋好学。既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外公、外婆的好孙女,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新时代的好少年。

李悟自小跟外婆生活在一起,由外婆一手带大。外婆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精心呵护着,关心着她的冷暖、起居,可她并不象其他孩子那样因宠爱而被惯上坏习惯,而是将外婆的爱装在了心田。

记得去年寒假,妈妈带李悟去上海玩,因为第一次去上海,还有其他小朋友陪着她一起玩,所以在上海的日子非常开心。可小格格并没有忘记一个人留在二连的外婆,每天她都要按时打电话给外婆,询问外婆的身体情况,并嘱咐外婆少出门,在家走路慢一点,小心摔倒。没过几天,李悟就催促妈妈带她回二连。她说:“她想早点回去,外婆一个人在家里,没人陪她说话,她多寂寞啊!”一句话说得妈妈心里感动极了,又为小李悟的孝顺懂事颇感欣慰。当她们出现在外婆面前时,外婆很惊讶,当她得知是小李悟不放心外婆一个人留在家中,提前回来时,外婆紧紧地拉住小李悟的手,流下了喜悦的眼泪。小格格也抱着外婆说,是她想外婆才回来的。外婆喜爱吃甜食,从上海回来,她外婆买一些松软可口的绿豆饼、面包、蛋糕之类的点心。自她上学以后,外婆自己在家很无聊,她还特意从上海给外婆买了平板电脑,下载了很多外婆喜欢看的电视剧,还下载了《懒人听书》让外婆无聊时听些书籍。

外婆今年七十二岁了,身体还算硬朗,生活也能自理,但平常没事不常出门。只要是晴天,小思琪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扶外婆下楼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一边把在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见闻说给外婆听,给外婆解闷。有时还带外婆到小区里的健身处,教外婆一些简单的锻炼方法,和外婆一起做健身的小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悟越来越懂事了。妈妈给她买吃的,她总是将最好的留给外婆;外婆身体不舒服了,她总是围在外婆的身边问好些了没有,或是帮外婆端上一杯热水,或是帮外婆将被子盖好。

在家里,她还是个乖女儿,把妈妈对她的爱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深受邻里、亲友的夸奖。由于爸爸工作忙,经常出差,一直是妈妈带着她。妈妈每天除了工作,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拖地,还要辅导她的功课,很是辛苦。懂事的李悟每天放学回家就认真地做作业,从不让妈妈操心。做完作业还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扫地,收拾房间。晚上,妈妈做完了一天的家务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妈妈在沙发上坐下,先给妈妈倒上一杯热茶,再帮妈妈捶背揉肩,说故事,讲笑话给妈妈听,让妈妈的劳累因为有了她的关心而减轻了许多。在学习上,她刻苦勤奋,她说她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妈妈为她的付出。每当取得好成绩,妈妈说要奖励她,她从不像别的孩子要去肯德基,麦当劳,而让妈妈买一本她喜欢的书作为奖励。对自己,不舍得多花一分钱,却对妈妈十分“大方”。每年妈妈过生日,她都会拿自己过年的压岁钱悄悄地买上一份小礼物,给妈妈一个惊喜。一张精致的音乐贺卡,一束鲜艳的康乃馨,让妈妈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幸福当中。

在生活中,她还是热爱帮助别人的热心人。在坐公交车时,经常会给老人、孕妇、小朋友让座。在街上看到拾荒者,小格格总是大老远的跑过去把她的一份爱送去。

孝心事迹材料篇5

王国荣,今年10岁,是黑石川小学四年级的班长。在校他是个孝敬师长、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在家他是一个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我校“立德”文化的引领下,确立了“孝、爱、诚、信、礼、义、乐、学”八部曲。“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孝一直被置于首位,我们学校亦把教学生做一个孝敬长辈的人放在首位。因而学校推行的“孝”的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并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虽然他没有感人肺腑的事迹材料,但从点点滴滴的具体生活细节中也体现了他对父母长辈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很小的时候他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由于父亲患有肝癌,不能干活,只得在家里养病。母亲为了生计,在皋兰的一家工厂打工,家里只有六十多岁的奶奶操持家务、种地。面对家庭的窘境和家人的艰辛,王国荣年纪虽小已表现的十分懂事,周一至周五他住校,每逢周日放假时,他总会尽力帮家里分忧,家里的重活、累活往往就全落在了王国荣的身上。他很会体贴奶奶,经常帮奶奶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做饭时,够不着案板就踩在小板凳上去做;帮奶奶去地里锄草,碰洒农药,有时农药会让他那稚嫩的皮肤受

伤发痒,但他却从不介意,依旧乐呵呵的;洗衣服自小从来都是自己动手。从小,相比其他的同龄小伙伴们,本来他就已较多的饱尝了生活的诸多艰辛,可偏偏祸不单行,他的父亲因为肝癌晚期,竟又于这学期末去世,使这个本就十分贫瘠的家庭更雪上加霜。这几天来,他看起来更加懂事了,似乎生活的沉重使他更加沉默寡言,但他也更加坚强了,马上就要秋收割麦子了,现在他的好多小伙伴甚至都不知道麦子是怎样变成好吃的事物的时候,王国荣却每天都要帮奶奶去地里干活,还一个劲的安慰奶奶,好让奶奶也变得坚强起来,更加热爱生活。这该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

对待邻里,他讲文明懂礼貌、与人为善,遇到邻居,主动问好,甚至常常帮邻居家看小孩,并辅导邻家小孩学习,深得邻里喜爱和称赞。

他品学兼优,善于团结同学,热心助人,和同学关系密切,同学们都愿意接近他。同学们只要有困难,就会去找他。只要力所能及,他都会伸出热情之手全力地帮助他们,从不推辞拒绝。当有同学因为不理解家长时,他会耐心地劝慰,常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他的同学们,与他相处时间较长的伙伴也慢慢的变得较前更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了。

他爱学习,勤思考、爱钻研、求知欲强烈,各门功课都很努力,连续几年来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他深知,荣誉的取得与家庭及社会的的辛勤培养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今后,希望他直面生活的艰辛,再接再厉,坚持不懈。在学习上,继续发扬不畏困苦,刻苦勤奋的精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生活中,继续坚持自立自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帮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为母亲和奶奶分忧,让母亲安心工作。长期如此坚持努力下去,我们相信他今后会成为一个人格高尚、刻苦勤奋的优秀学生,只有这样方可回报父母对他自己的那份深切关爱!

一份美好的孝心,是献给父母的爱。王国荣就是这样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表达着对父母的孝心。

孝心事迹材料篇6

连闹钟都不需要,每天早晨6点,包头市昆都仑区包钢十二小四年二班男孩张超准时醒来。起床第一件事情便是去为妈妈做早饭熬稀粥、热药。

等服侍妈妈吃过早饭,吃完药,他简单收拾一下碗筷便背上书包、独自穿过十字路口去包钢十二小上学。虽然才上四年级,但这样的早晨他已坚持了两年。

父母离异,母亲患有尿毒症。这让张超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懂事,小小年纪就担起了照顾家庭照顾妈妈的责任与担子。

四年前,张超和生病的妈妈以及姐姐从外地来到昆都仑区。为了养家,成绩优秀的姐姐不得不辍学打工,独自支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因为早晚打了两份工,姐姐每天早出晚归。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家务活就全部落在了弟弟张超稚嫩的肩膀上。

中午放学,别的同学进门就有热饭吃。张超回家却是冷锅冷灶,妈妈生病基本卧床,他开始忙碌着为妈妈做饭。张超很不好意思地说:太复杂的我也不会做,我只会炒鸡蛋,蛋炒饭……妈妈在旁边补充:你炒的芹菜也很好吃啊!张超立刻露出开心的笑容。

这个背着书包的瘦小身影还常常出现在菜市场,并且学着尽量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菜。大鱼、大肉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已是极为普通的生活,但对于张超家却依然稀罕。每次吃肉,他都挑着给妈妈吃,希望能对妈妈的身体有所帮助。

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张超还要给妈妈热药,洗脚,按摩。张超说,只要妈妈能舒服点,我就感到特别开心。

妈妈一天要吃三次药,上午10点那次需要自己努力下地去热药端药。张超在学校上学,因为帮不上妈妈而一直耿耿于怀。有一次,晚上给妈妈洗脚时发现妈妈的脚踝处肿了好大一块,张超立刻心疼得嚎啕大哭,虽然妈妈怕他担心一再否认,他还是猜出是妈妈下地热药时摔倒了。从那以后,只要张超在家,他更是舍不得让妈妈干一点点的活。

四年小学,没有人接送过他,没有爸爸妈妈来开过家长会,没有吃过妈妈做的饭……甚至也很少有新衣服穿,但张超说:在学校大家都穿校服,用不着新衣服。

“会不会委屈?有没有埋怨过妈妈?会不会觉得很累?”张超微微笑着,摇摇头:妈妈生病,她没有能力为我做那些。但我有能力为妈妈做一些事情。我一点都不累,我也很开心,我还有很多朋友……”

他想改变这样的生活,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妈妈不再肚子疼,我可以成为足球运动员!”

张超为自己的“愿望”积极努力着,学习刻苦扎实,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的各种活动,班会、演出、运动会,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也如愿进入了学校的足球队,每天进行一个小时的足球训练。

当教练夸他“是个很有潜力的孩子”时,得到夸奖和认可的张超再一次开心地笑了起来。

孝心事迹材料篇7

姓名:李玥颖

性别:女

所属地区:修文县第二实验小学

简介:李玥颖是一个独立自强,懂事乖巧的好孩子。很小时父母离异,爸爸嫌弃她是一个女孩子离开了这个家,她成为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里只剩下妈妈和一个几个月大的妹妹相依为命,家里没有固定的收入,仅靠妈妈到街上卖卤鸡蛋这微薄的收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看着妈妈跟随岁月增加的白发,小小的她决定和妈妈共同来担起这个家。

【孝心故事】

李玥颖,修文县第二实验小学四(1)班学生。是一个独立自强,懂事乖巧的好孩子。很小时父母离异,爸爸嫌弃她是一个女孩子离开了这个家,她成为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里只剩下妈妈和一个几个月大的妹妹相依为命,家里没有固定的收入,仅靠妈妈到街上卖卤鸡蛋这微薄的收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看着妈妈跟随岁月增加的白发,小小的她决定和妈妈共同来担起这个家。

学习上从来不让妈妈操心,对待学习一丝不苟,脚踏实地,每次作业都按照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完成;课堂上总能听到她独特的见解,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所阅读的书籍不是向同学借的就是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为了能及时的归还,她抓紧所以的时间学习,还才用了摘抄的方式,短短了这三年里,所收集的文摘已经有了满满的一纸箱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得到了同学老师的认可,年年被评为“勤奋之星”。她告诉别人,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有微笑着面对。

她总是把班集体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作为班干部,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全心全为班级服务,她经常为班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了学校,融入了班级。经常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遍一遍耐心地给她们讲解题目的思路,直到她们听懂为止。凡是老师交给的任务,她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协助老师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劳动积极肯干,脏活、累活她总是枪在先,从不惜力。对待班级的劳动任务,她都能够提前出色的完成,只要哪天她值日,她总顾不得吃早饭,第一个来到学校把教师的卫生检查一遍,到了下午她总是第一个带头劳动的人,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对于学校组织的大型劳动,她不但自己肯干,还表现出极强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

作为子女,她要求自己做到勤俭自强。在一个不到50平米厨房、卧室、客厅融为一体的小瓦房里,总能看到李玥颖忙碌的身影,虽然房子简陋,但她打扫得干干净净。煮饭、炒菜等家务事对她来说已经熟能生巧了,她希望忙碌一天的妈妈回家能吃上热腾腾的晚饭。每到周末她都会带上妹妹帮妈妈卖卤鸡蛋,在那个寒风凛凛的冬天,她们一家三口紧跟着三轮车叫卖着:“卖卤鸡蛋了,卖卤鸡蛋了……”小脸被冻得通红,小嘴被冷得似乎叫喊声都不那么清楚了,艰难的在寒风中行走着,她紧紧的握住妹妹的手,不时给她吹着,揉着,总担心会冻着妹妹,妹妹饿了她给剥了个鸡蛋,暖暖身体,暖暖小手,她却把自己的那一份放回了锅里“妈妈我不饿,多一鸡蛋能多买一元钱”。一元钱对于其她孩子来说毫无用处,而对她来说就是妈妈一声一声的叫唤和一滴一滴的汗水,她知道这钱的来之不易。

她从不吵着闹着要妈妈给她买新衣服。衣服旧了她照样高高兴兴的穿着去上学。妈妈的朋友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给她,她也不嫌弃,因为她记得妈妈给她说过的一句话:美丽在于心灵。她也不忘照顾年小的妹妹,给她穿衣,喂饭,洗澡,陪她做游戏。隔壁的叔叔阿姨给的好吃的,她不是给可爱的妹妹就是留给妈妈,自己从来舍不得吃,周边的阿姨们都说她是个小大人。她的懂事让妈妈感到无比的欣慰。

由于妈妈从小没有接受过多少,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为了让妈妈生意上得心应手,她每天还要抽出时间陪妈妈一起学习,教她怎样计账,检查收获清单,计算盈率等等,由于妈妈年纪大了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她不厌其烦的说了一遍又一遍,不时还鼓励自己妈妈“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她的这份坚持给了这个家庭无限的力量。

正是因为她但她的自信、坚强,乐观,让这个不完整的家庭充满着幸福、快乐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