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出色的事迹材料可以产生宣传典型,推动工作用用意,事迹材料是可以作为宣传典型,让别人了解这段光辉历史,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感动人物事迹材料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1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大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2
时下,电影《中国女排》正在进行上映前的集中宣传。说到女排,不得不提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新时代更需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创下了世界排球的第一个“五连冠”,自此,“不抛弃、不放弃”的女排精神被人们广为传颂。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排身体力行,传承丰富女排精神,夺得了一个个骄人的战绩,形成了以“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放弃”为内涵的女排精神。这种精神曾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弘扬女排精神,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如果说在国际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是中国女排的理想,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我们的信念。1981年11月,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后,受“女排精神”鼓舞的北大学子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音。事实上,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体育竞技范围,而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今天,我们更要从女排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顶住压力、冲破阻力,不忘初心,不懈奋斗,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弘扬女排精神,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心底无私天地宽”。没有私心杂念、敢于奉献的人,才能做到“忘我”、“无我”,宠辱不惊、临危不惧,才能集中精力,迎难而上,勇闯难关,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培养这种为实现国家和民族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不计个人得失,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甘当“螺丝钉”,甘于奉献。
弘扬女排精神,要大力倡导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民学习女排精神,为民族崛起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而今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位,但我们仍要居安思危,像女排一样,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不畏艰险,敢啃硬骨头,接续奋斗,永不言弃,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接力赛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3
冬天是那样的寒冷,而我却感觉那样的温暖,因为在我心中充满着感动。
有一次,我刚洗好手,便匆匆地去找朋友玩。朋友看见我去,高兴地拉起了我的手,突然,她高声叫道:“呀,崔芸,你的手怎么这么冷?来,我来为你暖和暖和!”说完,双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还轻轻地搓着,并不住问我:“暖和点了吗?”我感激地说:“暖和,就像热水袋。”这时,一股暖流从我的手上涌向心底,我感到了友爱的温暖。
有一个晚上,外面北风凛冽,我在书房做作业,因为感觉脚底很冷,所以跺了几下。在外屋忙家务的妈妈听见了,赶紧进来问我:“很冷吗?吃得消吗?”我说:“身上不冷,就是脚底冷了点。”妈妈赶紧拿来热水袋,然后脱下我的鞋子,先用手握住我的双脚,再轻轻地帮我把脚放在热水袋上取暖。这时,一股暖流从脚上传到我的心底,我感到了母爱的温暖。还有一次,我去老师那儿批作业,老师在接作业本时摸到了我的手,她惊讶地问:“崔芸,你的手怎么这么冷?”我笑笑说:“我也不知道!”老师抓过我的手,用力地握了握,还笑着说:“来,把老师的温度传点给你!”这时,又一股暖流从我的手上传到了我的全身。我感到了师爱的温暖。
有了这么多的温暖,冬天的我满是感动,怎么还会感到寒冷呢?
大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4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发生着令人感动的事情,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令我感动的作文老师。
他姓王,五十出点头,有点谢顶,平时要教五个年级的作文课,虽然看上去身强体壮,很有精神,却也时常掩饰不住身心的疲惫。
王老师很负责,上课很认真,也很幽默。无论是哪个年级的课,只要他站在讲台上,总是激情洋溢,妙趣横生。为了我们写好作文,他还特地把家里的小鱼、小乌龟带到教室,让我们观察。先观察,后写作;先活动,后写作;先感受,后写作。这是他倡导的作文模式。为了使我们的作文写得更加出色他分门别类总结了好多写作文的口诀让我们背诵,使我们的作文既有激情又不盲目。
每逢寒暑假他还举办免费的少儿书场,亲自主讲长篇连载的《水浒传》。记得上个暑假,天气连续高温,可长篇连载的《水浒传》却一次不落。在那些烈日炎炎的下午,他总是讲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即使大汗淋漓都顾不得擦上一把。每次书场散场,都会有许多同学依然沉浸在动人的情节之中,意犹未尽。
最可敬的是王老师有一颗童心,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同学们也都很喜欢他,一下课就围在他身边,邀请他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由于他学识渊博,见多识广,所以我们有问题都喜欢请教他。
每逢周日,我拿着自己写的作文去给王老师看,他总是很有耐心地批改,还和我讨论站在不同的高度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他为我做了许多,却不收一分钱,在一些人不择手段赚钱的今天,他的精神感动着我。通过一段时间的指导,使我的作文水平大幅提高。
王老师的许多事都感动着我,我常常这样想,如果能多一些像王老师这样的人,世界肯定会变得更美好。
王老师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
大感动人物事迹材料篇5
鱼儿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你的怀抱中;水对鱼儿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目中。鱼儿懂得了感恩,才能明白大海的博爱;大海学会了感恩,才会懂得鱼儿的深情。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首炙脍人心的歌曲在我耳畔不断回荡,呆望远处,不禁让我想起了《感动中国》节目,令我充满无暇的联想和深思。
在此次获奖者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见义勇为的方俊明。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而这些年,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为儿无私奉献。
也许,有人认为,方俊明很傻,为何救人没成反自己撞石骨折,完全是自找麻烦,活受罪。而我却不那么认为,因为在他心中做这件事也会有自己的理由,那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在漫长的岁月中饱受委屈。面对家人,却不愿拖累,结束生命却终应无果,他不后悔那次行动,即使不是这样,如果当年那小孩是真落水,而他见死不救,这是否有唯呢?生命宝贵,也只有一次,历尽艰辛,这一切都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在他背后他承担了许多,也许不为人知,可是谁又能明白他的痛苦,明明想做却又无能为力。
其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