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材料8篇

时间:2023-02-16 作者:Monody

写一份事迹材料,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呢,在每天的生活里,大家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不陌生,大家如何书写事迹材料呢,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材料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材料8篇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材料篇1

20__年1月31日(农历初四)下午4点多,秦皇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护士龙浩然值完班,正准备回昌黎与家人一起给姥姥过生日。这时,一位女士打来电话,说患有精神障碍的弟弟发病被反锁家中,急需帮助。听到有任务,龙浩然又穿上白大褂主动请缨,同事劝他下班了赶紧回去,他笑笑:“我跟着去一趟,耽误不了多久。”就这样,龙浩然和三位同事被派往病人家中,协助民警进行应急处置。

就在患者的姐姐打开房门的一瞬间,病人突然持刀夺门而出。千钧一发,龙浩然一把推开病人的姐姐,毫不犹豫的冲到前面,用身体挡住了患者的姐姐和后面的人。龙浩然隐隐感到腹部一阵刺痛,不容多想,他冲上去紧紧的抱住病人。病人愈加狂躁,拼命挥刀狂刺。当众人协力将病人成功控制时,鲜血已经浸透了龙浩然的白衣。据他同事李爱东描述现场的情形,病人当时完全丧失理智,20多厘米长的水果刀直接扎进了龙浩然的腹部。身负重伤的龙浩然,在生命迹象还没有最后消失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病人已经安置好了吗?”

龙浩然被快速转往市第一医院,推进手术室时,已经测不到血压,处于休克状态。主刀医生王民术后告诉记者:“龙浩然失血3000多毫升,这已经相当于他身体内所含血液的三分之一,胸、腹部位有4处刀伤,其中一刀扎在左下腹,小肠贯通伤,肠系膜贯通伤,肠系膜血管破裂,向后达后腹壁,深达腰大肌,万幸没有扎到输尿管和腹主动脉,否则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

浩然的妈妈在医院陪床时,流着眼泪跟儿子说:“儿子你怎么这么‘傻’呢,真要有个三长两短妈可怎么活呀!”,浩然笑了一下说:“我这不是还活着吗,如果像您说的,有事了谁都不往前冲,那这个社会不就完了吗!”。有记者问浩然当时是否害怕时,他指着陪在身边的同事说:“如果他们在,也会这么做。”龙浩然就是这样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90后”。

龙浩然的妈妈是昌黎县医院的一名护士。他从小受妈妈的影响,立志做一名“男丁格尔”。初中毕业后,龙浩然不但走进了自己喜欢的卫生学校,还当上了班长,每年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班干部。

他活泼善良,乐于助人,在20__年禽流感防控期间,他背着发高烧的同学去人民医院就诊,还陪他度过了整整一个晚上。一次班里同学受了伤,龙浩然为他垫付了所有医药费,最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剩下,还让不知情的妈妈数落了他一顿。浩然是一个懂得感恩、非常孝顺的孩子。上初中时,他无意中听到妈妈说:“老式洗衣机太麻烦,以后换个全自动的。”他就用自己的压岁钱为妈妈买了一台全自动洗衣机。

知道爸爸喜欢钓鱼,浩然用上班挣来的第一个月工资为爸爸买了一顶帐蓬。龙浩然不但对父母孝顺,对病人也是同样关心爱护。一次几个病人点了饺子,旁边一个病人眼巴巴的看着,馋得直咽口水。浩然见状自己花钱为这个病人点了一份饺子。大多数人会认为90后的孩子条件优越,吃不了苦。然而浩然每天的工作就是给病人喂饭、喂药、洗澡,有时病人在床上就大小便,浩然要为他们清理。

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党委副书记刘文军说,医生护士与病人接触时被踹一脚、打一拳、挠一把是常事儿,有的还咬人,朝医生护士吐口水。那天浩然在给一名50多岁的病人喂饭,病人臆想饭里有毒,把嘴里的饭全吐到了浩然的脸上。浩然没有生气委屈,出去洗了把脸,回来端起碗继续耐心喂病人。当记者问到他时,浩然回答说:“这些事总得有人去做,谁让咱穿着白大褂呢。”

龙浩然什么事儿都习惯替别人着想,手术后刚刚醒来,他就问妈妈:“那个病人的情况还好吧?千万不要因为他伤了我就有意见,他是个病人嘛。”过了两天,浩然又追问妈妈:“我啥时候能好,得赶紧回去上班,我们科室护士少,我不在其他人就得多排班了。”看他天真的样子,浩然的妈妈真是哭笑不得。浩然的小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是感慨,她说:“以前只觉得他是个孩子,刚参加工作两年多,思想却成熟的这么快,做的每件事、说出的每句话,都充满了正能量,20__年还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龙浩然就是这样一个有理想、有爱心、有担当的新一代热血青年,他和千千万万的医护工作者一样,在非比寻常的医护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为了人民健康,不怕牺牲,挺在前,做表率,用血肉之躯书写了浩然正气,用生命诠释了“大医精诚”的时代内涵。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材料篇2

最近网上引发热议,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爷救了一位同龄的婆婆,婆婆本想登门道谢,哪知道这位老爷爷却要求老奶奶去告诉媒体以宣传自己见义勇为的行为。见义勇为本是人人推崇的行为,但是这位老爷爷却要求救的人宣传自己。

“见义勇为”到底是为了什麽呢?是为了宣传自己的行为,让别人都吹捧自己吗?是为了让人记得自己,还是……

雷锋是每个人学习的楷模,他默默无私的帮助人,从来不说一句怨言,帮人从来不留姓名,哪怕再小的一件事情,他都不会和人吹捧自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歌唱的一点儿也没错,雷锋叔叔是我们的好朋友,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雷锋叔叔当初为了芝麻粒的小事,就吹捧自己,他现在不会被人所铭记,更不会有“雷锋”这首歌。

世上事有善有恶,有美有丑。要问我最钦佩什么?我最钦佩见义勇为。何为见义勇为?顾名思义:“见”就是看见;“义”就是正义;“勇”就是奋勇;“为”就是行动、作为。见义勇为便是看到正义的事情奋勇的去做。这位老爷爷已经一把年纪了,却还想因为见义勇为而扬名。按理说,他已经把什么都看开了,什么都不在乎了,因为这些已经不重要了,自己已年过花甲,不会再在乎名和利了。名,利,如同过眼云烟,转瞬即逝,飘渺不定。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见义勇为,不为扬名,不为名和利,只为自己能够安心,只为别人能够过的更好;见义勇为,不为宣传,不为让别人记得自己,只为自己能够无愧于心。见义勇为,无愧于心,使自己不感不安。

见义勇为,是我们中华传统的美德,是我们每个人所推崇的,不要因为一点芝麻粒大小的事情就到处宣传自己的行为。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爷爷应该为自己救人的行为而感到骄傲,而不是到处宣扬自己。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材料篇3

失火高楼背下老夫妻,他俩累进医院

立春时节,乍暖还寒,有这么两位“80后”小伙,给了我们新年的第一份感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争分夺秒,换取了一幢楼居民的平安。他们的善举犹如一股暖流,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他们是救火英雄——殷继伟和袁洲。

2月3日夜里11点多钟,盐城市建湖县一小区内一户17楼的居民家起火,楼内的居民纷纷逃生,浓烟很快封锁了整个楼道。这时,隔壁楼的两位男子殷继伟和袁洲发现火势较大,有可能困住逃生居民,于是他们徒步爬上17楼,挨家挨户敲门,最终将16层的两位腿脚不便的老夫妻背了下来。因为被浓烟呛得太久,加上体力透支,他们晕倒在地,后被送医救治,殷继伟在重症监护室一直到5日上午出院。

17楼一居民家冒出熊熊大火

事发小区名叫京城国际小区,位于建湖县城。 “当时所有人都在睡梦中,突然,小区楼下传来阵阵嘈杂声,有人在呼救:24号楼17层失火了。”据小区居民介绍,当时起火的人家两边窗户都冒出熊熊大火,火势非常大,“这样一烧,这个家肯定被烧光了。”

很快,有人掏出手机拨打了119,但大家也担心失火的那家人,如果家里有人,恐怕此时非常危险。在119赶到现场前,居民们看到,有两位男子冲进了楼梯过道,挨家挨户敲门提醒注意安全。

这两位男子是殷继伟和袁洲,两人是朋友,当晚一起到23号楼的另一朋友家吃晚饭,正好看到了起火,于是下去看个究竟。“朋友的妻子帮我们做了蛋炒饭,刚坐下几分钟,就听到外面有呼救声,通过窗户还能看到外面有一片火苗。”袁洲说,救人是他当时的第一想法。

“发生火灾的是24号楼,就在隔壁。我是建湖本地人,对路线比较熟悉。”殷继伟说,因为考虑到失火,不能使用电梯,他和袁洲到达24号楼时,是徒步爬上去的。他们很快从楼梯口进入了大楼。当朋友发现他们时,两人已经快速进了楼道。

挨家挨户敲门疏散居民

殷继伟和袁洲首先到达发生火灾的17层,找到失火人家,发现里面的人已经逃出,便想方设法灭火。“我们当时的第一想法是扑灭火,不让火势蔓延。”袁洲介绍,幸亏火势不严重,他们分工协作,找到自来水灭火,在控制部分火势后,发现浓烟四起,他们开始挨家挨户敲门疏散居民。

“当时从17层到14层,都被浓烟笼罩着,加上照明工具毁坏,都是漆黑一片,我们只能根据声音辨别。”殷继伟说,每层楼都敲门确认,在16层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还在睡觉,并不知道发生火灾。

当时,殷继伟和袁洲叫醒两位老人后,立即带着老人下楼,刚下了一层楼的时候,发现老爷爷身体不便,不能独立行走。于是,两个人就一人背着一位老人下楼,直到一楼,他们又再次返回现场。

“具体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了, 17层往下每一户都确认,是否还有居民在里面。”袁洲憨憨一笑,“后来我怎么去的医院,自己都不知道。”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材料篇4

我相信他的母亲在天堂不会怪他。

刘国舍小家顾大家。20xx年,他在结婚休假期间,辖区某造纸厂发生了特大火灾,他没有告诉新婚燕尔的妻子,便从家中直奔火场,一去就是四天四夜。在20xx年的一次灭火战斗中,刘国母亲突然病危。然而,面对被烈火围困的群众,他义无反顾地带人冲进火海,经过3个小时将大火扑灭,31名被困群众全部获救。当他赶到医院时,母亲已辞世。

刘国在面对生死考验时,舍生忘死冲锋在前。20xx年5月30日,某饭店发生特大火灾。刘国第一个冲进了火海,连续往返十几次,一人先后抱出了4个液化气罐,解救被困人员7人。而他则由于在火中扑救时间太长,衣服全被烤焦,前胸和手臂多处灼伤。20xx年10月15日夜,某公司3立方米氯气罐发生泄漏事故。刘国指挥官兵一边疏散村庄里的群众,一边带人将中毒的7人全部救出。随后刘国又主动请战,再次进入重毒区进行堵漏。整整4个小时后,堵漏终于成功,700多名群众安全无恙,他却因体力消耗过大,昏倒在现场。几年来,刘国先后带领战士扑救火灾数百起,抢险救援上千次,解救群众50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被驻地人民群众誉为不怕死的消防兵,人民的保护神。

日常生活中,刘国真心关爱士兵。队里有个战士家庭生活困难,其母又中风偏瘫,缺钱治疗。刘国做好这名战士的思想工作,同时从自己工资中每月拿出400元,以该战士的名义寄到家中。直到半年后,这名战士的母亲健康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写信给儿子说别再寄钱了,该战士才打听到事情的原委。20xx年,队中一位彝族战士的妹妹考上了大学,却交不起学费。刘国拿出700元钱交到这名战士手中,并积极同当地联系,帮助他的妹妹办理了特困补助和助学贷款。20xx年以来,刘国先后为战士解决家庭涉法问题、生活困难、弟妹辍学等实际困难17件,捐献个人工资1.2万余元。

刘国视驻地为故乡,视人民为父母。他先后担任了7所学校、12个企事业单位的消防义务宣传员。他还主动义务照顾附近两位孤寡老人,定期帮助老人买米买面,打扫卫生;老人生病时,则守候在老人身边悉心照料。刘国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次一次,三等功六次,省政府一等功一次。先后被河北省评为优秀人民警察和双拥工作先进个人,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当选第五届中国杰出青年卫士,被人事部、公安部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参加了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材料篇5

现在的见义勇为,成了见“利”勇为。——题记

一天,我与妈妈去菜市场买菜。我们在一个西红柿摊旁,停了下来。妈妈开始仔细地选西红柿,而我乖乖的站在一旁等候。我的目光向四周散发开来,好奇的打量着每一位买菜的顾客。这时,我看见了一个头戴鸭舌帽,身穿灰衣服的人,四处转悠着,不时地东望望,西瞧瞧。我有点担心他是人贩子,便紧紧地贴着妈妈。那个人最终在一个西瓜摊停了下来,紧挨着另一位抱着孩子买瓜的妇女。

我见没什么情况,便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地方。当我正想蹲下,想叫妈妈快点选的时候,无意间向前一望,那个男人正掏出一把闪亮的刀,小心翼翼地割着旁边妇女的皮袋,我本想冲上去,但我想了想:哥哥不在这儿我没有安全保障,不如喊妈妈。”我蹲下用手碰了碰妈妈,指了指前方,小声地说:“妈妈,有贼。”妈妈一眼望去,看见了割皮袋的那个小偷,急忙扯住我,说:“别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他手里有刀,别去。”我疑惑的看着妈妈,她却头往下一埋,继续选西红柿了。我在心里想:妈妈不是常教我见义勇为吗,现在正是好时机,逮住那个小偷,我可能就会被校长表扬了。”

正当我回过神时,只听“啊,我的钱包。”我寻声望去,正是那个小偷,偷走了钱包,那个妇女抱着孩子,一直在原地跺脚。但旁人并没有理会,而是自顾自的做着事。我想:都这样见‘死’不救,熟视无睹吗?”我冷笑着,正准备追上去喊“抓贼”的时候,妈妈在一次死死抓住我的手。我刚欲发言,那个妇女便急匆匆地跑到我附近的一个20来岁的青年旁,她说:“小伙子,你身高这么高,腿又这么长,不如帮我一把,抓住小偷。”只见那个青年一伸手,说:“给钱。”妇女愕然,又说:“我钱在钱包里,不如你抓住小偷,分你500吧。”“哼,五百,这么少,想得美。”说罢便拍拍屁股,走人了。那个妇女在原地大哭起来。我本想安慰阿姨,结果被我妈硬生生的扯走了。

我回到家里,不满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见义勇为你为什么阻拦?”她板着脸说:“小孩子别管。”我坐在床上,思潮起伏:我可以喊捉贼时,为什么妈妈要阻拦。那个青年为何要钱捉贼。”至今,我把第一个答案探索了出来,但第二个答案,却没有人告诉我。

希望见义勇为是个代表正能量的褒义词,而不是充满铜臭之音的一种工具。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材料篇6

世上事有善有恶,有美有丑。要问我最钦佩什么?我最钦佩见义勇为。何为见义勇为?顾名思义:“见”就是看见;“义”就是正义;“勇”就是奋勇;“为”就是行动、作为。见义勇为便是看到正义的事情奋勇的去做。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情怀,就有“舍己为人,扶危济国”的无私精神。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勇二字,撑起了中华美德的一片天。

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总是不绝于耳,只要一有这种事情发生,各大报张和网站就会大力宣传,这种想体现社会存有正义的一面的方法是对的,但总能从这些报导中看到一些误区。像初中生勇救同伴溺水而亡这种报导,我个人认为就不应该推崇。这些孩子在救人的那一刹那,他们肯定没经过太多的思考,他们仅仅觉得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起的玩伴被水吞噬,他们肯定没有考虑到万一他们出事,他们的父母将会怎么样悲痛欲绝,他们的这种行为会被别人怎样评说等等。

我钦佩见义勇为。但对于罪恶,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应该在力所能及和爱护自身的基础上配合警方打击罪恶,但是,我们没有执法的权力,因为法律没有赋予我们执法的权力,所以,我们也没有相对应的义务。

见义勇为不是不对,但前提应该是爱护自身的安全。消防队员在救人的同时都知道怎样来爱护自己,因为他们假如连自己都爱护不了的话又如何去救别人?像今天又看到一个23岁的“英勇”小伙跳水“勇”救同伴而身亡的新闻,这种一命换一命的救助有什么意义!

我们从小就听过一个故事:司马光砸缸。司马光救小伙伴的方式是将缸砸烂,水流光后小伙伴得救了。还有前不久,西湖救人学子——冯玖江,在面对有人跳湖轻生的紧急情况,他临危不乱、机智沉着,特别是他在施救之前先拨打110和120电话的行为,非常理智。

所以,救人应该讲究方法和智慧,一味逞勇就是使蛮劲了。在突发情况面前,我们要理性施救、见义勇为、见义智为。

假如社会的罪恶是靠手无寸铁的公民去见义勇为来维护的话,法律和执法机关就没有存有的意义了!见义勇为应该是一种风气,是一种美好的道德要求,提倡无可非议。但前提依旧是,保证自身人身安全。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材料篇7

三个大学生,一人不慎落水,另外两人见义勇为,跳入水中施救之前,竟没有想到利用江边的一堆木料,结果三人全部溺亡。由此引出是应该“见义勇为”还是应该“见义智为”的辩证思考。

我以为,“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见义能够“勇”为者,必然有一定的救人技能、智慧;见义能够“智”为者,也必然有其勇敢精神。对溺水“见义勇为”的人,一定会游泳,也就是必然有其“智”;否则,无异于送死。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救人是有紧迫性的,是有风险的。如果非要有百分之百的“智”的运用,才能“见义勇为”,否则就是“见义‘愚’为”,那么在很多的情况下,我们就只能见死不救。需要有多大的把握才必须救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就要放弃施救?这中间的形势判断,全在于施救的人一瞬间的全方位思维,全在于施救的人的“勇”或者“怯”、“智”或者“愚”。

救溺水的人,必然是时间紧急,如果先去把那木料抬入水中,也许溺水者早已经被江水吞没了,还上哪里去救。其他情况下的施救,也必然存在类似时间紧急、条件限制等等的'问题;并不是你想从容地用“智”就可以从容地用“智”的。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是傻子,也是圣人;知其可为然后才为之的,是所谓的“聪明人”。但是,最值得赞扬的却是,不知其可为还是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们是这个社会无数的一般意义上的好人,这无数的朴实无华的好人,正是我们这个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三位大学生,一同到江边玩耍;一人溺水,另外两人不顾生死,跳入江中施救。他们之间的兄弟之情,或者是姊妹之情,感人肺腑,可歌可泣。我们又怎能要求施救时的他们先做一番是“勇为”还是“智为”的选择?

这个世界上,自古及今,路见不平,路见不幸,陌生人之间的出手相救,甚或牺牲了自己生命的事例,数不胜数。重要的不是他们是“见义勇为”还是“见义智为”,而是他们之间的亲情,友情,萍水相逢之情,以及一切的情。情义无价,这是这个世界之所以让我们感到无限美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勇”离不开“智”,“智”离不开“勇”。“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二者本质相同。“勇”和“智”更离不开的是“情”!

个人见义勇为事迹材料篇8

每个人在自己的童年里,都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在我梦幻般的童年里,可以和我成为知己的就只有鲁业勤了。她长了一张稚气的爪子脸,平坦的前额,红润的双颊,黑黑的眉毛,两只细长有神的眼睛含着笑意,眼睛的下面事挺直的鼻梁和小巧的嘴,嘴边总挂这一丝甜蜜的微笑,让人见了,会感到她是那样的可亲可爱。

我俩无话不谈,可她那种见义勇为的性格依然没有变。

一天,我被一个男同学欺负了,眼泪都顾不得擦,就跑到鲁鲁面前,请她去帮忙。她看见我哭了,连忙拉着我去找那个男同学评理,但那个男生不但不听,还动手打人,鲁鲁连忙还了一脚。就这样,激烈的口战渐渐变为攻战。我开始觉得挺好奇的,就没有去阻止。过了一会儿,我慢慢地有点为鲁鲁担心了。我的担心果然变成了现实,她正准备去踢那个人的时候,头不小心撞在了墙上,吓得我动也没动一下。这件事像风一样传到了老师的耳朵里,班主任老师连忙走过来拦住她们,问:“是谁引起的?”听到这话,我的心“怦怦怦”直跳,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怎么也不敢说出口。正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一下子传进我的耳朵里,“是我”,我无法相信,她居然举起了手。顿时,我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起来,一种犯罪感油然而生。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勇敢,这么坚强,是因为“朋友”二字吗?看着这高大的身影随着老师走向办公室,我再也按捺不住背叛朋友的痛哭,一个箭步冲了过去,向老师说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勇敢的举动是我也想不到的,我只知道这勇气是鲁鲁给我的。

自从这件是过去之后,我就称鲁鲁为“见义勇为的小飞侠”,并以她为目标,继续努力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