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应用写作范畴,优秀的事迹材料是可以起到弘扬正气的作用的,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医师奖个人事迹材料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医师奖个人事迹材料篇1
配制试剂、提取核酸、核酸扩增、核酸检测、报告分析……
2月24日,在潜江市疾控中心仅有10多平方米的负压实验室内,王丽穿着“武装到牙齿”的密闭医学隔离服,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王丽是陕西省疾控中心病毒所主任技师,有着丰富的微生物检测经验。与病毒近距离接触,这样的工作每天都要持续上十个小时。
面对疫情,陕西省第一时间驰援潜江,王丽便是第一批抵达潜江的病毒检测专家之一。1月31日凌晨1时30分,包括王丽在内的陕西省疾控中心5名专家抵达潜江后,稍事休整便进驻潜江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实验室,开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队长刘东立是陕西省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所所长,传染病控制副主任医师,曾参与2003年sars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有着丰富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经验。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原,检测试剂极不稳定,经常会出现结果异常,无法判读。仪器也时有故障,影响到检测工作进度。刘东立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带领团队反复试验核对,排除仪器故障,经常工作至凌晨。经过多次摸索,终于优化了检测试剂,为防控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
在检测工作中,病例样本采集、核酸提取两个环节最为关键,而病毒若通过气溶胶溢出极易感染检验人员。“在这两个环节中,不能喝水,流再多汗、再口渴,都必须坚持做完检验,忍到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检验员游帅乔说,把病毒核酸提取出来后,加入反应体系,再利用仪器将病毒核酸数量进行放大扩增,分析检测结果,判断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一批标本按检测程序顺利完成需要近6个小时。
“实验室里每个人筋疲力尽,但从来没有一位同事喊过累。”游帅乔说,只要能准确地检测出结果,能为患者的救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大家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如今,这群来自陕西的专家已经在潜江战斗了25天,他们用专业、敬业赢得潜江人的敬意。
医师奖个人事迹材料篇2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当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细化至具体工作中,守初心、担使命,为每一位患者办实事、办好事。”近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xxx市第五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呼吸科护士长xxx载誉归来。获此殊荣,她感到无比光荣、无限自豪。
26年护理生涯,岁月在更迭,不变的是初心。自入党之日起,xxx始终以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南丁格尔精神激励自己,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扎根基层医疗服务事业,默默耕耘、无悔付出。
敬业奉献
在平凡岗位坚守“入党初心”
1995年,从xxx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xxx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赴原窑街矿务局医院从事护理工作。自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就以身边典型为榜样,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1999年,工作不久的xxx凭着一股子拼劲和干劲,与同事们连续奋战4个月,对4名被大面积烧伤且没有家属陪护的工人实施特护,尽最大努力使其康复。
“我的祖父、父亲都是共产党员,祖父当年支援大西北留在矿务局,父亲在一家国企工作直到退休。”xxx深有感触地说,在父辈身上,她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因此,她下定决心向党组织靠拢。
2003年7月,xxx如愿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入党后,xxx干工作的劲头更足了。外科、手术室、感染科、呼吸科……哪个岗位需要,她就去哪里。xxx突出的业务能力、热诚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同事及患者的广泛赞誉。
“‘中国共产党党员’对我而言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舍家为国
在危急关头体现“对党忠心”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xxx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全力以赴、落实责任,第一时间完成区级密切接触者隔离点设置,做好所在病区疫情防控工作。得知我省要组建援鄂医疗队后,她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主动报名加入援助湖北医疗队。
“困难面前我先上、危险面前不退缩,是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xxx说。作为我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她与其他14名护理人员一道,肩负起武汉客厅方舱医院a区128名患者的护理职责。
作为全组年龄最大的护理人员,xxx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总是把难度系数大、危险程度高的工作留给自己,成为身边其他年轻护士的榜样。
令人揪心的是,一次在为患者发药时,xxx佩戴的护目镜突然松动,眼前霎时一片模糊,眼部完全暴露。“现在想想,觉得有些后怕。但当时一门心思都是救治患者,也就来不及考虑更多。”xxx说,“意外发生后,我立即出舱进行消毒处理,完了又穿上防护服再次进舱继续工作。”
在武汉的31天里,xxx所在的护理队先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43人,采集咽拭子852人,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全队护理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五个零”。因表现突出,xxx被东西湖方舱医院临时党委评为“先进标兵”,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最美逆行者”称号。
争当先锋
以优异业绩践行“医者仁心”
在xxx看来,医护人员就要立足本职,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解患者之所难,始终做到患者的实际困难尽量给予帮扶。
xxx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作为xxx市第五医院的护理人员,担任外科护士长时,她重点加强开胸术后护理工作,探索和推广正确有效的排痰方法,最大程度降低病人肺部感染风险;担任呼吸科护士长时,为了帮助患有矽肺病的工人康复治疗,她推广自创的呼吸操,有效改善患者呼吸、提高肺功能,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并先后两次代表医院参加全省卫生行业护理岗位技能大赛,被授予“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医疗行业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行业,只有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展现新作为。
平日里,xxx注重加强新知识、新技术学习,在临床实践中刻苦钻研、提高技能。她主导并参与的科研项目《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荣获甘肃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围手术期患者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差异的对比研究》荣获科技成果优秀奖等。
眼下,xxx又肩负起更大的责任——针对新入职护士及实习生开展带教工作。她以上率下、以身示教、教学同步,正带领团队年轻力量逐步成长为业务骨干。“我将持之以恒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慎终如始、善作善成,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展现更大作为。”xxx说。
医师奖个人事迹材料篇3
张定宇,男,现年__岁,1986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曾任武汉市第四医院医务处副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党委委员,武汉血液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2013年12月至今担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传染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现聘任管理五级兼任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该同志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2017年年度考核优秀。2008年原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授予“2016—2017流行季h7n9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0年1月,湖北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武汉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定宇同志长期从事医疗一线工作,曾赴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开展国际医疗援助,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赴汶川抗震救灾。无论是禽流感席卷而来、甲流爆发之时,还是这次疫情肆虐,身为党员的张定宇都雷厉风行、毅然决然,跛足前行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带领着全院职工,站到疫情的最前沿,担任冲锋在前的“逆行者”,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他冲锋在前、身先士卒。高度重视武汉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情况,对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率先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送检,为确定病源赢得先手。在大量诊治实践的基础上,率先将抗艾药物克力芝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面对艰巨繁重的防控任务,他勇于担当、连续奋战。该院转入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来,带领600多名医护人员,一直不间断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每天休息不到3个小时。在他的带领下,该院240多名党员,全部坚守在急难险重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他直面绝症、舍身忘我。隐瞒自己身患渐冻症的事实,顾不上照顾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入院的妻子,夜以继日投入抗击疫情工作,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力争抢救更多病人,与所有白衣战士们一起,为患者、为社会燃起生命的希望之光。
医师奖个人事迹材料篇4
马__,___镇中心卫生院临床医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被临时抽调至我县__大酒店临时隔离点值班。
疫情期间,隔离酒店工作人员休假,她每天除了为隔离人员测量体温、症状观察、分发药品等医疗工作,还要负责配送三餐、消毒房间、垃圾分类处理等等。为了避免接触传播,她们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防护服穿在瘦瘦小小的她身上,几层穿下来把她包裹的像个大球。刚开始的她行动笨拙提着沉重的袋子,在三层楼之间穿梭,送饭、发放生活用品、打包垃圾,往往一天的工作结束,全身都能出好几身汗,里面的衣物都被汗水浸湿。最为辛苦的是,因防护物资短缺,避免更换,每天不敢喝水,不敢上卫生间。沉重的工作活生生的将她从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瘦瘦小小的小女生变成了全能的女汉子。
因为隔离点采取封闭式管理,隔离人员精神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常常因为不能出门、生活条件不如家里、害怕生病等产生消极思想。其中就有一位被隔离的女士,作为集中隔离人员中的唯一一位女性,她的孤独可想而知,每天情绪低落不愿多说话,常常一个人发呆。马__立即发现了问题,故意找话题和她谈心,了解她的情况,告诉她把自己当成好朋友。几天下来,那位女士人也变得开朗爱说话,还积极把自己所在的房间打扫的一干二净。后期她又听说新被隔离的陈某某怕冷,手脚容易冰凉,她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为陈某某提供了暖宝宝;陈某某思念家人,她马上与陈某某家人交流,为她带来家里做的饭菜;2月8日,是陈某某生日,她悄悄联系了她的家人,为她买了生日蛋糕,下午送饭的时候,将蛋糕默默放在门口,打电话让陈某某取饭,陈某某打开门,看到蛋糕,激动的落下了泪水,她说,这是她度过的最难忘的一个生日。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尽管疫情无情,但她总能在本职工作以外,体察到每一个人的需要,力所能及的满足他们,为冰冷的隔离添上了丝丝暖意。
隔离期间,同事们总有亲人来探望,带来了吃的用的,因为她的家人远在外地,没有办法来看她,她只能羡慕的看着别人,曾几次悄悄的留下了眼泪。她也只是万千医务人员中普通的一位,但她同样拥有那些在本次疫情献出生命的前辈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自己的精神。面对肉眼看不见的敌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她没有退缩,不惧危险、坚定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期白衣战士的神圣使命,是勇敢的抗疫先锋、最美的白衣天使。
医师奖个人事迹材料篇5
xxx是一名14年党龄的医生,现任xxx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从事传染病临床诊疗工作20余年,是各种肝病诊断治疗的专家,任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曾获市医院个人一等功、xxx市个人三等功、兴安盟卫生系统先进个人、xxx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首个“中国医师节”xxx市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
1991年,大学毕业后怀揣着青春的理想与工作的热情来到了xxx市人民医院,如今整整27个春秋过去了。也由一名年轻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位沉着、干练、智慧、经验丰富且深得患者信任的好医生、好主任。用了近30年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无怨无悔的医者之路。
1998年初,因工作需要任传染科主任。记得当时家人、同事、朋友都很不理解:问我为什么要到职业危险性大、经济效益差的科室去工作?但当面对身心不健康、病情缠绵不愈的肝病患者;面对染上急性传染病后恐慌焦虑的病人;面对没有一点传染病防护知识的家属;面对手里拿着阳性报告单而不知所措的人们;面对他们特殊的心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理解甚至歧视……更加坚定了在传染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业务能力,毅然决然把刚满6岁的儿子留给还要值夜班的爱人,到长春中医学院肝病科及白求恩医大一院传染科进修学习1年。回来后,带领全科同志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积极撰写论文,设立科研课题,在省级及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为宣传普及传染病知识,坚持在院报、xxx市晚报、兴安日报等发表科普文章,作为讲者,多次在兴安盟地区进行传染病知识讲座和培训,深信,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业务需要不断提高。积极参加自治区及全国感染病进展学习班、学术研讨会,博览众长,为己所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责,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坚持病房管理与查房、疑难病历讨论、危重患者抢救、科室间会诊、出门诊等,每天都有很多患者专门找我看病,我深信付出终有回报,多年来经我悉心治疗康复的患者不计其数。
“以诚相待”“一视同仁”是我诊治患者的准则。特别是对那些家境贫寒的农村患者或下岗职工更是关怀备至,记得10年前一个“乙肝病毒携带”的小学生,他妈妈倾其所有在外院给他治疗后多方打听找到我,我建议除定期检查外无需治疗,患者当时不理解,我就耐心解释,还多次送孩子衣物,5年后,“乙肝病毒携带者”终于成了“乙肝患者”,治疗机会来了,经过我系统抗病毒治疗,患者痊愈了,他妈妈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反反复复说“谢谢,谢谢”。也是10年前,一位年过60岁的肝硬化患者,当时病情危重,也是我坚决果断应用抗病毒治疗使老人转危为安,从此,逢人便说是xxx市人民医院柳大夫救了他的命,老人现在仍然很健康。有一位从北京某大医院返回的患者家属,同样的问题几乎问遍科内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回答稍有不同便无事生非,我主动找到这位家属,用真诚的话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他解释、沟通后,对治疗和护理很满意,出院时还给科里写了一封感谢信。还有一位患“乙肝”多年的农村患者,怀孕8个多月后一个人来医院复查,主动帮患者交费、陪患者检查(不幸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找妇科会诊、联系住院、给家属打电话,等患者的家属从突泉赶来时,下班的时间早就过了,患者家属为感谢我把钱偷偷放在桌字上,转身离开,我发现后立刻追了出去,执意退回患者家属。患者治愈后有时为了表达谢意不免要“表示一下”,我都会婉言谢绝,实在推不过,便给患者存住院费。
2003年的春天,我们大家都不能忘记,对我来说更是太难忘了。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席卷全球。作为传染科主任的我深知这项工作的危险性,但作为医生的我至始至终,工作在一线。面对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身心疲惫的我,领导想换人替我几天,我坚定着说:“现在是特殊时期,别人不熟悉情况,没事,我能行”。在抗击“非典”工作中,因成绩突出,荣获xxx市人民医院个人一等功、xxx市个人三等功、兴安盟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在没有“非典”,相对“和平”的年代,不时有“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黄热病”“甲流”等新发传染病的出现。传染科仍是许多人心目当中的“禁区”。而我一干就是二十年,这其中,有苦有累、有委屈、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欣慰:患者的信任是我最大的荣誉,患者的康复是我最大的心愿,家庭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幸福。凭着二十几年如一日勤奋、踏实、真诚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信任,同时也得到了院领导及同事的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科主任、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10年荣获xxx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我所在的传染科连续十年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科室,我的家庭2012年被兴安盟妇女联合会授予兴安盟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我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有的是默默无闻、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责任心,这就是我对“医者仁心”最好的诠释。
医师奖个人事迹材料篇6
不是从疫区回来,也没有离开上海,可烧伤科医师陈浩杰还是被保护性隔离了。他的隔离,与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感染者有关。
作为国家电网全国电烧伤治疗中心、上海市卫生系统首批“重点特色专科”、长宁区首批“医学名专科”,1月29日,医院烧伤科接到上海市长宁区卫健委发来的会诊通知。在长宁区武汉返沪人员医学观察定点宾馆内,有一名烫伤病人需要医院烧伤科专家到场参加会诊。
救病治人高于一切。上海电力医院迅速响应,刚下夜班的烧伤科党员医师陈浩杰主动请缨,赶赴现场诊治。经诊断,患者约有2.5%的胸腹部二度深烫伤,好在处理及时专业,患者伤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疼痛得以缓解。
按照原定治疗计划,陈浩杰此后将定期为患者上门换药。但几天后,这名烫伤患者的配偶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烫伤患者本人经医学检查也被列为疑似病例,并被就近送入同仁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医学隔离观察。为确保患者烫伤创面不进一步恶化,陈浩杰在了解情况后仍于2月3日前往同仁医院会诊,了解患者伤情,指导其在隔离区的换药注意事项,并表示将根据同仁医院及患者伤情需要,随时再来会诊。
虽然在前后的会诊过程中都严格做好防护措施,但医院慎重起见,还是要求陈浩杰居家医学观察两周,并于2月10日致电关心其身体情况。可离岗位不离职任,居家隔离期间,他,仍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同仁医院了解患者伤口恢复情况,充分彰显了医者仁心,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