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得体会就是我们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心得是为了表达工作中的感受、启发而写的,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学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1
在巍巍昆仑山,在白雪皑皑的丛山中,有一个哨所,叫做神仙湾。冰山雪谷一军营,哨卡设在云雾中,人们是这样描述它的。这里的战士,以连为家,扎根边疆,血液里流淌着的喀喇昆仑精神让人敬畏,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
高原缺氧,使官兵们的记忆减退,忘了痛苦,忘了疲劳,但他们没有忘记戍边的使命。这群钢铁战士扎根在神仙湾哨卡,用汗水铸就了卫国戍边的钢筋铁骨,用热血书写了无悔的青春。海拔40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里,英雄长眠此地。生前,他们冒着苦寒,守卫边疆,死后,长埋此地,戍边斗志却不可磨灭,鼓舞一批批官兵把心安在高原,把根扎在边关。岁月依旧,同一片天地,不同岗位,但初心是一样的,初心指引着官兵们日复一日守卫祖国,也指引着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奋进。
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罢了。军人的牺牲无处不在,我们要永远记住那些在和平年代勇于奉献的军人们,因为他们最值得尊敬!
在此,向中国军人致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向家国英雄致敬。是你们,为人民安宁,流血牺牲坚定无悔;是你们,为中华强盛,身披戎装报国捍疆;是你们,为初心坚守,乘风破浪尽显英雄本色。
学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2
戍边20多年,祁发宝曾遭遇几十次暴风雪和泥石流,13次与死神擦肩。面对生死,面对肩上的责任,他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的选择,但我无怨无悔!”
20xx年7月,祁发宝骑马巡逻途经一段不足50厘米宽的马道时,军马突失前蹄,摔下悬崖。祁发宝被重重地摔在悬崖边上,捡回一条命,后背却被划得鲜血直流。
祁发宝挣扎着站起来说:“我们不能对不起肩头的责任,危险再大也要到达点位!”
身处高原,祁发宝和战友们在巡逻时,还会遭遇暴风雪的袭击。一次,他们在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某达坂时,巡逻车的4个轮子陷进积雪中,路也被大雪覆盖。生病未愈、四肢无力的祁发宝二话没说,拿起铁锹开始挖雪,战士一个个跟上。
6个小时后,5公里的“生命线”被打通,可祁发宝却突发肺水肿,因抢救及时才捡回了一条命。
然而,这样的'硬汉,也曾因战友受伤一度哽咽流泪……
20xx年,时任新疆军区阿里军分区札达边防营营长的祁发宝接受采访,提到一名新兵曾因体力透支,从300多米高的山上滚下后昏迷,醒来不停地喊“营长,我疼”时流泪了。
20多年来,祁发宝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但他把军营当成了家,把战士们当成了家人。他说,“亲人的感情债可以慢慢还,戍边大事耽误不起。”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致敬每一位国土守护者!
学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3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面对外军的公然越线挑衅,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他们四名牺牲的军人中最年轻的陈祥榕只有18岁,王焯冉23岁,肖思远24岁,陈红军也才33岁,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坚定的信仰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镌刻在巍巍雪山之巅。
英雄的亮剑精神让人感动,这让我想起了,初到部队时,我的新兵班长告诉我:见第一就争,被记住的永远的只有第一。我的班长是和我同龄的第四年士官,他多次参加各种比武,也是团队多项记录的保持者。他亲身感悟的这句话,对我影响至深。
在班长的带领和鼓励下,作为一个曾经1000米都不能及格的人,我却每次都是排里三公里第一,并且在第一次全连三公里测试中,以10分28的成绩打败连队公认的强者并夺得第一。在自己的努力下,我成为新兵营连续两次登上四有新兵展板的唯一一人,最后新兵训练结束时被评为优秀新兵。
下到连队后,我秉承班长见第一就争的教导,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2016年10月30日,我成为连队近年来入伍刚满一年就入党的第一人。
2017年9月,我退出现役回到学校,彻底告别了那个没有方向又一筹莫展的自己。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我都坚持在部队的信念,都尽我所能去做到更好。最近,还作为学院的唯一代表,进入了学校组织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决赛。学习中,也是一改以往的思想认识。2017—2018这一学年中,将曾经留下的挂科记录全部清空,并在初修科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时光荏苒,从入伍至今已是三年。回首自己这三年的改变与收获,真是莫名的感慨。其实,生活就如同一句话所说:重要的不是你现在处在什么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找对自己的方向,才能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生活中处处是选择,于我来说,参军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世界是个大舞台,你的付出和努力都会激起涟漪。正值芳华的我们,意气风发,有梦想有干劲,应该不断丰富自己,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厚积薄发,到达成功的彼岸。
未来很远,努力改变就在当下。
学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4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一首高原边防官兵喜爱的军旅歌曲,道出了中国军人热爱祖国、扎根边防的心声。“好男儿,当兵去”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时尚选择。“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报名参军,带着新兵营“军事课目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20xx年,陈红军从地方大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了,最终走进火热军营。20xx年后,年轻的肖思远、王焯冉、陈祥榕也相继走上边关。”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无数年轻战士像挺立的小白杨茁壮成长,日夜守护着祖国的边防前线,用热血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青春扛起军人的责任担当。在这场对敌侵略的战斗中,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英勇牺牲,他们以生命赴使命,践行了“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的铮铮誓言,彰显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去年6月,面对印军的越线挑衅,我军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了对方蓄谋已久的暴力攻击。
祁发宝临危不乱,组织官兵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增援队伍赶到,将来犯者彻底击溃,
祁发宝所在团不这条成文的“规定”,是新时期中国军队“官兵一致、生死与共”的`生动写照。“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在惊心动魄的边防战斗中,“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正是因为我军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凝聚起强大的战斗力量,最终赢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正是这些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弘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是年轻的一代人的代表和典范。他们正是新时代的正能量。
英雄已走,精神永存!边防官兵用无限忠诚,用青春和热血,抒发火热的卫国戍边情怀,托举神圣的卫国戍边使命!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初心。向英雄学习,在英雄守护的和平中,我们更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
学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5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一个民族最厚重的底色,是一个国家前行的关键力量。英雄们在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近日,一篇《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的文章引起强烈反响,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他们以及无数边防官兵都无愧于英雄的称号,他们在关键性时刻做出的正确选择为祖国和人民交上了满分的答卷。
从凛冽冬季到炎炎夏日,从边塞戈壁到雪域高原,从病毒来袭到洪流掀浪,哪里都有人民子弟兵挺身在前的`足迹和身影,面对恶劣环境的严峻挑战和命悬一线的生命危险,他们选择了心中的热爱,选择了肩头的责任,选择了拼尽全力不懈抗争,他们以钢铁之意志锻造保家卫国之利器,他们以无畏之信念澎湃胸壁襟垒之豪情,他们的力量如浑全合融之圆,成为了护卫人民的坚实盾牌。就在这次南方地区抗洪救灾一线,睡在堤坝上的战士们让我们的热泪夺眶而出,他们当然知道,在他们的身前是无情的洪水,但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使命是什么,他们的身后是什么,他们心中牵念的是什么?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托举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他们的烽火青春融注了信仰之光,也散发着守护之光,填绘着爱国之色,也描画着军人本色,充满了激扬澎湃的热血和倾情守护的温度。
军人是坚强的,他是大山;军人是宽广的,他是大海;军人是飞翔的鹰,从天到地都充满他战斗的勇气;军人是奔腾的豹,每一步都洋溢他生命的气息;军人还是诗,为我们诠释男儿深情,军人更是歌,把真爱播撒每一寸土地。从懂事到如今,我依然这样看。只要听说他是个兵或者曾经在部队呆过,我就会肃然起敬,我相信,在部队滚爬过的人,一定是刚强血汉,就值得我尊敬!
学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6
喀喇昆仑高原,大河冰封、群山耸立,是祖国的西部边陲,更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祖国各地的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xx年4月以来,外军公然违背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边防团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英勇牺牲,他们用生命誓死捍卫祖国领土,他们用行动彰显英雄赤胆忠诚。《英雄赞歌》里这样唱道,“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为英雄唱首赞歌,歌声嘹亮,响彻云霄。
为英雄唱首赞歌,赞美他们“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英雄气概。战士陈祥榕的战地日记里这样写道,“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面对外军的步步逼近,边防战士没有退缩半步,与对手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用英勇无畏作为隔离屏障,守护着祖国山河无恙。“没有人生而英雄,只是选择无畏”,边防战士也是想家的孩子,也是心有牵挂的父亲,但穿上军装就扛起了重担,肩负了使命,顾不上儿女情长,一心向着“太阳”。紧急情况下,他们沉稳、果断而又英勇,对于他们而言,“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对于他们来说“脚下是祖国,身后是人民”,他们如丰碑屹立在高原,牢记“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的崇高使命,以英勇的气概战胜一切来犯之敌。
为英雄唱首赞歌,赞美他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忠诚担当。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先锋,英雄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伟大,英雄不朽是因为他们的功业不朽。走进高原,需要的不仅仅是理想、更是勇气,尽管高原环境恶劣,但一颗颗年轻的心却向往这里、选择这里,扎根这里。“你从雪山走来,忠诚是你的风采”,立足于祖国西部边境,他们需要面对的是满目的荒漠冰川,漫长的冬季封山;他们需要忍受的是高寒缺氧、土地贫瘠、荒凉时空;“孤独令人可怕”,可他们却需要习惯孤独,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如同过滤器一般,滤去战士心中的浮华与思想的.杂念,只留下对这片土地清澈的爱。“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战士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更是所有边防官兵战士那如白雪般清澈的忠诚担当。“头顶烈日乐为祖国守边防、手扶蓝天甘为人民作贡献”,这是老营房上的标语,它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边防战士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用忠诚担当筑起精神的高地,守护美好家园。
为英雄唱首赞歌,赞美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青春奉献。歌曲《为了谁》中唱道,“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戍边战士把青春奉献在边防一线,如一片雪花,“无声”但仍能折射太阳的光辉,如一滴泉水,“无名”但能滋养一片土地。脸庞的高原红正是美丽的青春模样,双手上的累累伤痕正是奉献的最好见证,钢铁的意志、挺拔的身姿令我们看不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是目光坚定、默默无闻。其实他们也有家,也有孩子和爸妈,但守卫国家只能义无反顾;其实他们也有爱,也有亲情与爱情,但心怀人民只能默默坚守。营长陈红军还有四个多月就要当爸爸,战士肖思远一直憧憬着娶上心爱的姑娘。他们没有等到这一天,却把爱和青春永远留在了高原。“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此时此刻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高原官兵也如往常一样刻苦训练、斗志昂扬。远处传来阵阵歌声,回荡在山谷间,那是为英雄唱的赞歌,祖国和人民要把英雄的样子铭记在心,把英雄的精神世代传唱,把英雄的勇气继承发扬。
学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7
汲取戍边精神书写复兴华章
时代铸就精神,精神感召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近日,一段去年发生在中国西部边境地区的军事冲突现场视频走红网络:外军公然违背双方达成的共识,悍然挑衅越线并与我军发生激烈冲突。在这场殊死搏斗的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和王焯冉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铸就了气壮山河的戍边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当汲取不朽的戍边精神,忠诚担当、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奋力书写复兴路上的灼灼华章。
一诺千金,树牢公信力。牺牲时不满19岁的戍边战士陈祥榕曾在日记里写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班长曾问他:你一个00后新兵,口号这么squo;大squo;?陈祥榕回答: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折射出一名年轻战士的爱国情怀和一诺千金的人格操守,实践证明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务求扎实,开空头支票不行。作为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面前就要说到做到,谨防失信于民。大家组上的饮水问题我过两天一定解决。你两家的纠纷我最近就来调处。然而转身便是一万年,将诺言抛之脑后,徒留群众望穿秋水、等来一锅白开水。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如此久矣,必将遭到群众指责、唾弃,从而失信于民、影响党的公信力。
忠诚担当,定航稳舵。肖思远曾在日记中写到: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彰显出他忠诚担当的使命追求。边关没有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没有万家灯火人声鼎沸,只有一望无际的山川、凛冽刺骨的寒风和一年里六个月的大雪封山,戍边卫士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依旧不惧艰难险阻,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巡查边境线,护祖国平安。作为党员干部,当立足岗位,在工作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知行合一、表里如一、不偏不倚,在复杂形势中乘风破浪干成事。
立家国情怀,识大体顾大局。祁发宝说:亲人的感情债可以慢慢还,戍边大事耽误不起。折射出祁团长舍小家为大家的无尚家国情怀。党员干部是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爱国爱党爱人民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因此,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特别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识大体、顾大局,要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境界无私奉献、担当作为。
:
学戍边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8
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
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
那场战斗后,陈祥榕所在连队斗志更加旺盛,服役期满的士官100%主动留队,所在团义务兵踊跃申请选取士官继续战斗。
那场战斗后,王焯冉所在团18名女兵3次请战,她们在请战书中写道:愿同男兵一样英勇战斗,甚至流血牺牲!
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一股学英雄、当英雄的热潮涌动喀喇昆仑高原。
如今,加勒万河谷的前哨上,官兵们时刻高度戒备,牢牢扼守河口;风雪飞扬的驻训场,官兵们驾驶新型战车精训苦练,随时准备迎敌亮剑;新型保温营房内,官兵们齐装满员、战斗生活物资充足,做好了长期斗争准备,纷纷表示——
我已严阵以待,犯我者必遭迎头痛击!
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是无数人民子弟兵枕戈待旦的守卫实现的。国不可一日无防,兵不可一日不练,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和平安宁的环境,是买不来求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建立在无数军人的赤诚无畏、精兵习武、流血流汗之上的和平,才是党和人民可以放心,才是可以期许的和平安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人民军队在党领导下,自1927年八一x起义组建以来,从井冈山出发,爬雪山过草地,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考验,深入敌后、浴血奋战,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击退17国联军,一举洗刷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萦绕在中国人民肩上的三座大山,一举打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打出了30多年和平安宁的外部环境。在此后的岁月里,无论是戍边卫国、边疆自卫反击战,为支持经济建设勒紧裤腰带,还是抗洪抢险、地震救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伟岸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奋勇出击。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军人的价值体现在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和牺牲上。
你不当兵我不当兵,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一曲《说句心里话》道出了军人的奉献和牺牲。无论是战争年代的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浴血沙场,还是和平建设年代精兵习武、保家卫国,军人始终伴随着汗水、奉献和牺牲。从战争年代的董存瑞、黄继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雷锋、王杰,到81192的王伟。不同时期的人民子弟兵用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用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奋斗,用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信念,唱响了不同时期人民子弟兵的英雄赞歌。此时此刻,人民子弟兵依然战斗在防汛救灾的大堤之上。战鹰在天空巡弋出击、战舰在海上劈波斩浪、潜艇在水下隐蔽待机、坦克在沙场驰骋纵横,无论面对何种压力和挑战,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和冲击,人民子弟兵始终英勇无畏、冲锋在前。心中有信念,脚下方有力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身后是祖国、是人民、是亲人,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因此就拥有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伟大奉献和牺牲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军人的价值体现在对党的领导和既定道路的维护和坚守上。
一滴水融于大海则可以排山倒海,由一群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人组成的军队,自觉融于党和人民的血脉之中,就有了战胜一切强敌、夺取一切胜利的坚强决心和战斗意志。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上一些国家依然存有根深蒂固的霸权意识,采取经济、社会、军事等多种手段综合施压,意图通过所谓极限施压让中国屈服,这部分势力这部分人,身子进入新世纪新时代,脑子却留在了旧世纪旧时代,在当今日益全球化大背景下,仍妄图通过自身在经济、军事、宣传、外交上的强大实力,实现削弱他国、打压他国、摆布他国,再现一超独大的霸权地位,这是注定不会得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任何势力和组织意图让中国人民背离自己选择的道路,意图让中国回到四十年前,在历史的大势面前,纵使短时间可以制造风浪,也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去。人民军队是我们坚定党的领导和既定道路的坚强柱石,无论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力量,必将在未来的斗争和可能的对抗中,体现出中国军人的无畏和勇敢,在党的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越不过的火焰山,就没有跨不过的娄山关,就一定更可以击退一切来犯之敌。
军人的价值令人钦敬,也不限于以上三点,还可以是老百姓心坎里的依靠,还可以是危机关头的挺身而出,是地区和平的定海神针,这些或抽象或具体,或宏观或微观的认识,构成了广大人民对军人价值的判断,构成了每个人心目中最可爱的人的光辉形象。当前,愈是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愈是面对国际国内的困难阻碍,愈是要把人民军队建设好,愈是要秉承红色基因传承、精兵习武、军民共建,军爱民、民拥军,纵历滔滔巨浪、风霜雨雪、峡谷绝壁,也必将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迎难而上: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