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叶圣陶杯作文7篇

时间:2024-03-02 作者:pUssy

阅读能够拓展我们的思维边界,使作文更加深入思考和有深度,作文是一种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的途径,通过写作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叶圣陶杯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叶圣陶杯作文7篇

2024年叶圣陶杯作文篇1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我和同学们共同阅读了《叶圣陶专集》,这本书我读得畅快淋漓,即使合上书,故事中的画面也像放电影般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这本书中收录了叶老先生最脍炙人口的二十二篇童话,每一篇童话带给人们的并不是一带而过的笑果,而是意味深长的哲理。

这本书的作者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本名叶绍钧,字秉臣:叶圣陶先生不仅关注儿童教育,亲自编写了《开明小学国语课本》,还拥有一颗童心,用白、蓝的基调诠释了一个美好,善恶分明的世界。

书页轻轻合上,我还意犹未尽,想起书中的一段话:自己成了让所有人走的路,小青石不属于姓张的,也不属于姓李的:它不是谁私有的东西,而是为大众服务的一个。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它想:我过的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小青石为大众服务这就是它生活的意义。人的生活,也要充满意义,就算你受到了挫折,也要想着去为他人服务,为别人,自己做些什么。

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霍金因患了肌肉萎缩症而丧失了活动、语言能力,但他本着为世界造福的心理,在极度恶劣的情形下写出了令世人震惊的著作《时间简史》,虽身残但志坚,这就是霍金生活的意义。

思绪还在不停地流淌,漂回到了二年级的暑假,我自己又何尝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呢?这一年暑假,妈妈对我的生活有了规划:“孩子,这个暑假你打算写完作业后做什么呢?学画卡通画还是跆拳道?你要寻找你生活的意义”。我摇摇头,对于这个暑假,我眼前一片茫然,毫无想法,但在妈妈的软磨硬泡下,我在密密麻麻的招生简章中选择了卡通画这门课。第一次上课,我们画的是海绵宝宝,我不说话,用铅笔左勾勾,右画画,经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攻势,一个挺着肚皮,大步流星却有些邋遢的海绵宝宝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把作品交给了老师,脸上泛起了微微的红色,老师脸上露出了笑容,示意我回去。课后总结的时候,老师说我很沉稳,在大家说话时依然认真的绘画,奖励应该属于我,属于那幅画,属于把安静带给每个人。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表扬触动了,我也同时明白了我生活的意义,只要认真去做一件事,就一定会有收获!

“小青石看见许许多多人的脚,心里发出快乐。”小青石快乐,是因为它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就是存在的意义,就算你资质平庸,不算突出,只要你知道生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过得就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2024年叶圣陶杯作文篇2

每当我听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时,总会紧紧握住胸前的红领巾,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当我很小的时候,就非常羡慕那些戴着鲜艳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当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第一次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时,我激动极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姐姐给我戴上那鲜艳的红领巾,我的心猛烈地一颤,我明白:这一刻,我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

当我入队后,每当看见胸前那飘扬的鲜艳红领巾,我常常会问老师:“红领巾为什么这么红啊?”老师总会这样回答我:“因为它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是五星红旗的一角。”

我听得半懂半疑,总是不太明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我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新中国是革命烈士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既然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那么它也象征着革命烈士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精神。因此,我总会戴着红领巾玩耍,戴着红领巾写字,戴着红领巾上课......红领巾是我的.荣誉。每当看到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我的胸前——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是多么幸运!多么自豪!!多么光荣!!!我要倍加珍惜。

每当星期一升旗仪式放国歌的时候,我们都会肃立,仰头瞻仰着五星红旗,鲜艳的红领巾在我的胸前飘扬,它仿佛散发出一种特别的气质,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出生在这样的国家是多么幸运!多么自豪!!多么光荣!!!

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前辈们的光荣传统和坚强不屈的精神!让光明照亮祖国!想到这里,我总会紧紧地握住胸前的红领巾......

2024年叶圣陶杯作文篇3

敬爱的叶爷爷:

您好!

我是叶圣陶实验小学三年级的一名学生。

我知道,我们学校原名“甪直小学”,是您离开我们后,人们为了纪念您,把学校更名为“叶圣陶实验小学”。学校教学楼前还有您的塑像。每天同学们围着您的塑像瞻仰您,您那充满慈爱的眼睛也亲切地注视着我们,好像在对我们说:“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真幸福啊!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哦。”

这里是您教育生涯的发源地,您在这里进行了教学改革,创办了生生农场。听爷爷奶奶说,你在这里教书“爱生如爱子”。

叶爷爷,我们在学校里的生活十分幸福。高大宽敞的教学楼,窗明几净的教室,翠绿的小竹林里鸟语花香,假山边荷花池里可爱的小金鱼在悠闲地游来游去。宽阔的操场上,同学们在欢快地运动、游戏……老师们十分关心我们。我给您讲讲我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事吧。

一天,我在家里摔了一跤。由于不能走,到了学校,只能坐在座位上。下午,我去上厕所,一名同学突然从我后面撞了过来,我摔倒在地。顿时,一阵疼痛袭来,伤口流出了好多血。我忍住没有哭,因为我是少先队员,少先队员是不应该为一点小事而哭的。这时,一位同学看见我摔倒了,连忙把我扶起来,朝办公室走去。老师轻轻地为我消毒擦药,安慰我,鼓励我。那位同学也拉着我的手说:“别怕!别怕!”我体会到了老师的关爱,体会到了友谊的温暖,慢慢地,伤口也不觉得痛了。如今,每当我看到腿上的疤痕,就有股暖流流向我的心田。这可不是一道普通的疤,是一道充满关爱、友谊的疤。那道疤,令我难忘。

叶爷爷,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各种高科技产品都应运而生。现在我们老师都用上多媒体教学了,上课更生动有趣,同学们注意力更集中了。等我长大后,我一定要发明时光机,接您到现代来,到您牵挂的地方——叶圣陶实验小学来。让您亲眼看到同学们脸上幸福快乐的笑容,亲耳听见同学们欢快的笑声和朗朗的读书声。叶爷爷,上次您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到我们学校来了,他们看到了我们学校的巨大变化。如果您来了,看着眼前美丽的校园,看着一张张老师、同学金灿灿的奖状,您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的!因为您的心血没有白费,老师和同学们都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叶爷爷,请放心!我们会牢记您的教导,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叶爷爷,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的!

此致

敬礼!

程可??

2024年叶圣陶杯作文篇4

叶圣陶从小学教到大学,从短篇写到长篇,应该说在教育和写作两方面都是专家。但是他说“不教孩子作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说,孙儿能站立了,我牵着他的一双小手,帮助他挪动脚步。后来,他能借助椅子、桌子獨立活动。再后来,他不用帮助,能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孩子学会走路,几乎都是这么一个过程。他由此得出一个看法:教学生作文和教孩子学步,异曲同工,都是让孩子自己在实践中去体会感悟,没有听说过有“幼儿走路法”。所以叶老从不教授孩子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

不讲不等于没有方法,只是要让孩子自己体会出来。他仅要求子女每天读些书,至于读什么,任凭自己喜欢。叶老还要求子女每天“写一点”,至于写什么也不限制。休息时,叶老让孩子把当天写的朗读给他听。叶老不轻易说“写得好”或者“写得不好”,比较多的是“我懂了”或者“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子女就得调遣词句,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到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时,再读下去。

这样看来,我们不要空谈“先学做人,再学作文”,要从老老实实地读书做起。南宋时候,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在庐山白鹿洞讲学,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学子前来听讲,而他却是带头读书。他说:“白鹿洞的第一条学规就是讲究‘吃书。”既要像人吃东西一样细嚼慢咽,还应该像牛那样大嚼大吞。这就是要把粗读和精读结合起来。光“吃”进去还不行,朱熹还要求“吐”。“吃”是读,“吐”就是写,把“吃”进去的知识经过消化,形成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再写出来,就是自己的成果了。

叶老的“作文教学法”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就是朱熹主张的实践。

2024年叶圣陶杯作文篇5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当时是丁卯年除夕,我心里罩上了一层悲凉。

孔老夫子对“躬行君子”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但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因此,我常对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叶圣陶先生待人深厚。听吕叔湘先生说,他有一次进叶圣陶先生的屋里,见叶圣陶先生正执笔写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描一篇文章的标点。这次他受了教育,写标点不敢草率了事。

叶圣陶先生刚到北方时,与各地的人说南腔北调话,但写文章坚持用普通话。好几次他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最初只提商酌的意见,他让我不必客气,直接改上。可他却不放弃客气,他认为几处可不改,就亲自来问我行不行。我当然同意,表示不用再来问我,但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做主的是我。

叶圣陶先生在文风方面重视“简洁”,他说写成文章给别人看,人家若删一两个字而意不变,就证明你不行。此外,叶圣陶先生发现“做”和“作”分工不明,他认为这不该,最终商讨出“行动”义用作“做”,“充当”义用“作”,只有历史悠久的如“作文”不变。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现在,我常想起他的业绩、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主张时深重的苦心。

2024年叶圣陶杯作文篇6

当我看到红领巾的那一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当我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当我摸着红领巾的那一刻,珍惜之情油然而生……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必须时刻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必须担负起一名少先队员的责任!”

少先队员必须以身作则,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记得那次,我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走在街上,倍感自豪。突然,旁边一个老太太不知怎的,重重地摔在地上。一个个路人从她的身边走开,却好像没看见似的。我忍无可忍,冲了上去,但却又在离老太太三米远的地方,我停住了。因为我想到了网络上热传的信息:老人摔倒扶不扶?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不扶!原因是哪个老人可能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把所有“罪”怪在扶他那个人的身上。我犹豫了,一阵轻风飘过,胸前的红领巾被吹了起来,迎风飘扬。看到红领巾的我想起了曾经的革命先烈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丝毫没有一点儿畏惧。而我,有什么资格拒绝去帮助他人。于是,我坚定地走向了那个老太太,将她扶了起来。果然不出我所料,那个老太太立马怪上了我:你,你把我撞倒了!赔钱!快点!感受到了老太太不讲道理的我十分疑惑,刚刚连站都站不起来的她怎么现在这么精神呢?太不讲道理了!这时,路过的人们也对我指指点点地说:“把老太太撞倒了,还想逃避!”渐渐地,眼眶已包不住晶莹的泪珠了,一颗一颗地滚了出来。此刻,交警叔叔走了过来,我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他调了监控,不但还了我的清白,还表扬我是一个好孩子。这时,我低头看了看胸前的红领巾,明白了:作为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不管别人说什么,都该坚守原则,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是我胸前的荣誉;红领巾,是鼓励我前进的动力;红领巾,你是我心中的自豪、骄傲!

2024年叶圣陶杯作文篇7

“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认为叶圣陶兼而有之。”

——臧克家

他没有鲁迅的模眉冷对;没有老舍的风趣幽默;没有萧红的孤独铿锵。做为水乡长大的苏州人,他好像一壶温暖透彻的水,虽然清澈,但没有丝毫的冷冽,又像五月里的阳光,很朴素,又带了一丝烟火气,把每一粒微尘照亮。

温、良、恭、俭、让来形容叶圣陶再合适不过了。有一次,某知名大学聘请他去做讲学,当时他在教育界已经颇有名气,并且已经出版了一系列书籍,成为了知名的作家。但是,当学校邀请写履历时,他却只写下了四个字:“小学教员。”他显然认为这个称号是相当光荣的,这并没有使他的人缘地位降低了多少。这种平和的心态,使多少人羞惭,而这样的淡泊,又怎能不今人深思!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曾这样写道:“杯子中的水总是闪耀着光辉,海里的水却是黑沉沉的。”中国俗语也有言:“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真正有内涵的人,是最沉默的那个,那种发自内心的平和,不是后来的矫揉造作所能装出来的。

我国有古语说道:“字如其人。”这在叶老先生的身上也得到了验证。毛主席的草书雄浑大气;柳公权的字清瘦飘逸;欧阳洵的字方圆兼施。如果你见过叶圣陶先生的字,你就会惊叹于它的圆润端庄。叶圣陶厌恶虚假和浮华,努力使字体避免韩愈所说的“俗书趋姿媚”,这使他的字体更加卓然不凡。

叶圣陶先生是一个勤奋的人。在刚开始从教的时候,他的教绩奇差,以至于到了“见学生如鬼魔”的地步。最终,初涉教坛的叶圣陶被排挤出校园。他的第一段教学生涯,惨淡收场。但是,叶圣陶喜欢教育,他不甘心就之样结束于自己的教学生涯,于是他用心总结,坚持以德化人,最终成为名扬四海的教育家,成为中国教育部副部长。

叶圣陶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所认识的他,如春风般温暖人心,如细雨般润泽灵魂。他的童话和散文,温和不失严肃地指出了社会的弊病,犹如一个良师,通过温润的文字,谆谆教导,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怎样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叶老先生,您的牵挂,您的希望,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您的精神与我们永远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