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听课心得优秀5篇

时间:2024-03-28 作者:Youaremine

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的见证,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坚定,在学习写心得中,我们都能得到锻炼,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说课听课心得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说课听课心得优秀5篇

说课听课心得篇1

一、培养兴趣

作文课不能上成单纯的讲解课,也不能上成单纯的练习课。我们应把它看成一项有趣的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趣的活动,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张赛琴所上的《多变的气象》一节作文指导课,她让学生到黑板上画云、画闪电,让学生模拟雷声、雨声,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愉快写作。真不愧是快乐作文的导师,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二、添加幽默

幽默的语言可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可使人精神放松,可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教师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使学生乐于听课,产生“共振”效应。这一点从听课教师们的笑声中足以体现。

三、养成习惯

名师们的课堂都很注重增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1、培养学生心口如一的写作习惯,做到作文反映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不写空话,不写假话,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2、培养学生勤于积累的习惯,就是要求学生在平时能自觉地多听,自觉地多看,自觉地多读,做到凡是有意义的内容都能及时写下来,点点滴滴,积累丰富的材料。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要写好作文,就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就得要求学生自觉的观察。在观察时,立足点正确,掌握一定的方法,全面细致,并要让学生养成多写观察日记,多写生活作文。

4、培养学生富于想象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能从实在的事物出发,把所写的内容展现在眼前,并加以具体叙述。记人,似乎听到、看到人物的音容笑貌和语言行动;叙事,似乎亲身经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状物,似乎触摸到有关的物体,真切的看到它的特点,或感受到它的美;写景,似乎自己置身于其间,观赏游览,流连忘返。总之,在写作文时,能把自己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按顺序、有重点的具体写下来,并能表明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5、培养学生作后修改的习惯。

此外,通过这次听课,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课本里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小语界泰斗”贾志敏老先生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三大任务就是阅读、作文和写字。语文课应该指导学生把字写漂亮,把汉语读准确、流利、有感情,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会倾听,交流顺畅。他在上作文课时,就注重从细微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坐、怎样听、怎样看、怎样说、怎样读、怎样写、怎样想、怎样改,真是不厌其烦、用心良苦。

说课听课心得篇2

若羌县第一小学武玲这两天我有幸听了我校老师和自治区送课下乡专家苏静老师上的二年级语文《守株待兔》一课,还有李晨红主任的讲座,在听的过程中我感受颇深,同时也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

两位教师都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拜合提亚老师在开课时播放《守株待兔》动画,为学生学习营造气氛,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守”“株”的意思,进而理解课题。苏静老师则从课文插图入手,引导学生:“让我们一起去田间看看发生了什么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识字教学的层次性。

?语文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新字的`学习,以生字卡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先出示生字卡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抢读,看谁读得快,体现了自主识字、生生互动的结果,这是苏静老师的课堂。另外她把生字词放在课文里学习,在句子中理解,还用动画形象地演示了“窜”的过程和此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对“窜”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当然就记得更牢,从会认到会写,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一个层次性。

三、注重学生的诵读感悟。

读是语文课的根本,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不是一节好课。这两节课“读”贯穿始终,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老师读、学生读,全班读,女生读,男生读、默读等等。两位老师都注重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不同形式的读也是有不同的功能。出声朗读能加强感受、增强记忆;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集体朗读有增强气势、激发共鸣的功能;教师范读对学生不仅有示范作用,而且有激励作用特别是苏老师的课堂,师先读出语气再让学生练读,一遍一遍的指导,直到学生读出感情为止。并且指导学生把长句子分成短句子来读,还让学生在句子中加入表示声音的词读,如嘭,咚等,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兔子撞到树桩上的情景。

四、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拜合提亚老师在故事寓意的理解教学时,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再创设情景:如果你看到种田人在树桩旁等,你会怎么劝说他呢?苏老师也是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然后以此向前分析,最后自演种田人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劝说种田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说,把“要我学转变成了我想学”,最后老师再对学生的话稍加总结,理解寓意这个教学难点就不攻而破。

五、课堂评价很到位

两位老师讲课的语气都很亲切,孩子回答完问题后都有适当的评价,如掌声鼓励、语言表扬、奖励小红花等,孩子们看到同学得了小红花,自己就会努力,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也能使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更好的掌握本课的内容。

总之,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特别是李晨红主任的讲座,她以同课异构教学课例为切入点,讲了有效教学的一些方法。她提出语文低段要注重生字词的学习、要随文识字、提笔练字、重视默读、自主学习、养成好习惯、课堂评价语要丰富等。这些方法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渗透,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正如李主任所说的“学习着是快乐的,研究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幸福的”。

说课听课心得篇3

早就听说下店小学的英语成绩很棒,在县里名英语教学听课学习心得列前茅,今天终于有机会去学习,很开心,下店的一些教学方法与理念也确实名不虚传。

首先,课程设计很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很实在。在没有多媒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课上的很生动。老师的基本功非常好,唱歌,简笔画,样样精通,所以我要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学习。其次,老师讲课条理清晰,过渡自然,能够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其中。一节课每个学生可以回答十次问题,所以说如何才能让我自己的学生也能做到这点,我要多加钻研,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再次,我觉得两位教师对教材掌握非常透彻,在教材的处理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我在教学时,应把三到六年级教材全都看一遍,多钻研,多分析,才能做到教学时更好的从整体上掌握重,难点。另外教师在讲课时目标非常明确,能很好的突破重难点。在课外辅导上教师很用心,很努力,这也是我们需要反思,需要学习的,小学生自制力差,农村家长很多不会英语或出外打工,家里没人能辅导英语,所以英语学习需要在学校必须弄懂弄会,老师的课下辅导对于一些课堂接受慢的学生来说很重要。在教学方法上,老师能让学生互相出题,互相判卷子,是很好的方法,我也要借鉴。在学生管理上,老师注重和学生交流,融入学生其中,深受学生爱戴,之所谓爱其师所以信其道,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总之老师的业务水平,管理学生水平,以及敬业水平是我很佩服,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快速提高。

说课听课心得篇4

十分有幸能够去八里湾镇中心小学听这几节数学课,听着这三位老师讲的三堂精彩的课,我学到了很多,收获颇丰。作为一名登上这三尺讲台不久的晚辈来说,对于三位前辈的课,我无法去精确的评议,这些只是我浅显的感觉和体会。作为一名新的老师,我们对于教案的设计,对于课堂氛围的激发,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控,确实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而弥补这些缺陷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努力的去揣摩课堂的技巧。而这三节课各有千秋,也从不同的方面诠释了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这次让我又学到不少。

李老师讲的二年级的《搭配》,这堂课,李老师采用了游戏作为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年级的小学生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年纪,活泼好动,乐于游戏,李老师的开头,可以说是正抓住了孩子们的特点,我觉得这个开头十分的好。这节课的前半部分,我觉得李老师对于学生的调动还是不错的,学生也十分的积极,但是到了课的后半截的时候,可能是由于时间紧张的原因,比较仓促。但是李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明白了,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就是你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去设计教案。作为一名新手,我们往往在上课的时候难以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一个热烈学习的氛围,这节课让我作为一名新的老师,要学会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综合学生平时的习惯或者说是年龄特点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收获颇丰。

这次送教下乡活动,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对我很有帮助。我知道,学海无涯,作为一名老师,我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晚辈,要学的方面还有很多,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不忘记当初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最终一定会有所进步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心怀三尺讲台,在这条路上奋力前行!

对自己说,加油!

说课听课心得篇5

?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颇有吸引力的科普短文,文章饶有趣味地向我们介绍了看似讨厌的“灰尘”原来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还含而不露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加正确地认识,才能趋利避害。今天听了赵老师执教的这一课,很受启发。

赵老师是个综合素质挺强的老师,教态自然,教学语言干净简练,有亲和力,她的这一课有许多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首先:找准“切入点”,引起兴奋点。开课伊始,赵老师抓住学生对灰尘生出的自然排斥切入本课:“那么,假如没有灰尘,会怎么样呢?”让学生在美好的设想中进入本课,了解灰尘鲜为人知的巨大作用,在两种不同认识的冲击中形成对“事物的两面性”的初步思考,对理解本课蕴含的哲理铺就了成功的一步。

其次:注重过程与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在多种教学形式下培养学生能力,学生在课堂的收获还是比较明显的。在课的前半截儿,赵老师能根据本课课型略读课文的体例,给予学生较充分的自学时间,并借助表格从“灰尘的特点”及“灰尘的作用”两方面来带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了五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赵老师还十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如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语感,增进积累;不断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以“正因为世界上有了灰尘,。”这一句式来巩固了学习成果,训练了学生的.语言。

此外,本课较好地突破了重难点。教师运用句型对比和朗读等方法,让学生感知灰尘究竟有多小,领悟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妙用,并注意让学生通过举例或说话练习尝试运用说明方法来表达。

对于这一课,我还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在此提出与赵老师商榷:

一、在教学中,该放手时要放手。在充分自学后的交流环节中教师并没有真正放手,加之这是本单元最后的一篇说明文,学生对于本单元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起到的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应该能够从文章中找到常用的说明方法,并且分析出使用效果。当然,在教学中也不能完全忽视教师的引导。如“我们应该辩证看待事物”这一哲理,学生在自悟中很难体会到,也需要教师进行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