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就是作文的灵魂,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优秀的作文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的,这样写的作文才是有意义的,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打年糕作文600字5篇,感谢您的参阅。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1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年味特别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展现着春节的风貌。我们这儿的春节有我们这儿的风俗习惯,接下来,我就带大家品尝一下我们这儿春节的味道吧!
年味儿最浓的当然就数年糕啦!
在我们村上,廿五那天,大伙儿就忙着准备打年糕。小叔找了砖头砌了一个小灶,蒸笼早早地在水缸里头浸着了。
到了廿六这天,太阳才露出一小点,我便跟着爸爸起床吃完早饭,就赶忙到打年糕的地方去了。奶奶们在搓粉,等粉搓好了,就要上蒸笼蒸了。在蒸笼上铺好一块布,再把粉倒进蒸笼里,然后就可以生火蒸了。蒸好了,白白的粉变成了一个大米团,把它放进石臼里,就要打年糕啦!
爸爸作为这个村的一分子,当然要出一份力啦!他拿起大木槌,举过头顶,狠狠地往下砸。“啪”的一声,年糕在石臼里头挨了一砸,又举起木槌往下砸,打了那么三四下,李爷爷舀了一瓢水,把水洒在年糕上,爸爸再一次用力地打呀打。很快,爸爸就满头大汗了,换了另外一位叔叔来打。
年糕打好了,该切年糕了。李爷爷可是老手啊,前几年,切年糕这事儿也都是他负责的。爸爸把年糕从石臼里搬到木板上,然后用手把年糕往两边推,年糕被推得长长的。他又抬起年糕的一端,李爷爷从水中取出一根细绳子,他马上从年糕下面拉过来,然后一手一根绳,左手向右拉,右手向左拉。没啥声音,年糕就切断了。一位张奶奶把切断了的年糕捧到竹匾里,由一个小孩子来点花。小孩子从一个盛满红色水的盅子里拿出一个用稻草扎的小帚,轻轻地在年糕两端点了一下,每块年糕都如此。等点花都点好了,年糕就可以运到各家各户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这儿都吃年糕。这年糕是刚打好没几天的,吃起来味道好极了!虽然只是放点水烧烧软,没放什么调味料,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这年糕啊,特别黏,把嘴都黏得张不开了。我们都“呵呵”地笑着,因为我们尝出了年糕幸福的味道。
你喜欢吃这年糕吗?喜欢就快快来我们这儿——桐乡石门过春节吧!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2
新的一年,在爆竹声中降临。伴着浓郁的菜香,心底的美好意境,温暖了漫长寒冷的冬季。
一月底的浙江,风呼啸着,天空笑起来冷冰冰的,让人心生寒意。打开外婆家的大门,心中的温暖,和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抬起头,那张熟悉的笑脸映入眼帘。外婆的笑,是一块棉花糖,柔软而甜美,化在心底,那份暖意,久久不消散。
午后时分,将手里的烟花棒,一支支地点燃。星辰般的火光,不会持久,我只是记得,烟火的温度,还有它闪耀过的美好。待手中的烟花燃尽,厨房里的菜香,扑鼻而来。
书房里,外婆系着围裙,用刀将年糕切成片,将白菜切成丝。水盆中的螃蟹被捞起,剥开螃蟹,除去它的胃和肺,继而将剩下的部分切成块。待锅中的油烧热,放入白菜丝,用锅铲反复翻搅。渐渐地白菜在锅中变色,则时候,将年糕放入锅中,与白菜一起炒,当锅中白菜和年糕的清香蔓延开,将螃蟹加入其中。撒上一些盐。直到炒年糕的香味浓郁,螃蟹变得金灿灿,关上火。将美味的炒年糕放入一个个盘中。
拿起筷子,品味这盘热乎乎的炒年糕。年糕的香软,螃蟹的鲜酥,白菜的脆嫩,交织在舌尖上,形成一场味蕾的盛宴。盘中的炒年糕一扫而光,而年糕的温暖和美味,余温犹在。我沉醉其香浓之中,不禁赞叹外婆的厨艺精湛。
这一份看似朴实无华的炒年糕,包含着外婆对我们的关怀和牵挂。其中寄托着思念的心,大概和刚炒好的年糕一样滚烫。
对我还说,传说中温馨的春节,仅有漫天的彩色烟花,喜庆的对联灯笼,其乐融融的团圆饭。有了炒年糕,才是完整的春节——因为那是其他浮华都替代不了的心意。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3
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今天妈妈突然心血来潮要做些年糕,我就给妈妈打下手。我们说干就干,只见妈妈从袋子里倒出些黄面,放在盆子里,再加入凉水一直揉到面粉把水份吸收完,由于经验不足,越揉越稀,一定是水加多了,而且特别粘手。于是我们又加了一大勺黄面,还是揉不成形,我又加了一大勺黄面,可谁知面越揉越硬,于是我们一会儿加水,一会儿加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把面团弄好了。接下来把面块分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剂子,再把它送进锅里蒸个“桑拿”,差不多蒸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可出乎意料的是这个面团变得更粘了,甚至比胶水还粘,妈妈一边向姥姥“求救”方法,一边指挥我给她加些干面粉。趁着面团还是热的撒上白糖,然后再一直揉,可我在旁边看妈妈都不敢使劲揉,于是不屑地说:“您使劲揉呗。”妈妈说:“那你过来感受一下”。
于是我就把双手往面团里使劲一揉,手竟然拔不出来了,无论我多么使劲儿都拔不出来,双手被厚厚的面粉包裹着,像两个大粽子。妈妈边笑边用干面粉“解救”我的双手,“有什么好笑的?我嘟着嘴说。经过妈妈一点一点把我手上的面团剥离,我的手终于“得救”了,我是不敢在“逞能”了。然后妈妈继续揉面,终于好了,再把它们压成一个个小圆饼,发酵一晚上,第二天就能吃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比蜜还甜。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4
年糕是我家乡文成县的特产,销售到浙江省各地,颇负盛名。连上海那一带也吃我们家乡的年糕。在家乡家家户户都自己做年糕,他们拿起装有和好的面粉和盆,放在柜台上,把粘度大的米或米粉弄成长方形,涂上面粉,再放大锅里蒸上好一会儿,蒸熟之后,就在打开锅盖的瞬间。一股糯米的香气散漫了房间,还会随风
飘到巷子里。此时,年糕已成形状。立刻用筷子把年糕放在盆子里,再把年糕转放进水桶里,侵泡几个日也可存放在水里几个月。过了几个月,就可以拿出来使用了。味道美极了。
我们传统的吃法是这样的,把年糕从侧面切,切成小片小片,再入锅里,拌上海鲜酱油,白醋,猪油肝和其他自己喜欢的材料一同放进锅里。但是我们是海边长大的,有一种离不开海的感情,所以我们吃的饭都有海的味道。吃的年糕都是放一些海鲜同蒸,味道十分清淡。也可以做成糖酥年糕,非常可口。甜味正好适宜,外里透红,也不太粘牙。我们家乡的人们都非常注意年糕应该什么时候放调料,不应该什么时候放,否则不叫年糕。
清淡口味的年糕我们每天都吃的。但一到重大节日,就会做各种各样的年糕。到时候,摆放年糕,端上海鲜,放着菜肉,可真是满汉全席啊。
因年糕做完后,要放在水里,这样就可以保存较长的一段时间。人们运年糕不用包装,直接放在盛着干净的水箱里。可真是省了包装一大堆年糕的力气。连超市上卖的年糕也不用包装,就放在可以喝的自来水里。这种储存、运输、销售年糕的方法,不知是不是家乡独有的。
年糕在浙江一带名气很大,也有很多人吃。旅客都会游玩后,带年糕返回给亲人朋友们吃。年糕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我为此名气很大感到骄傲。
打年糕作文600字篇5
“噼哩啪啦”鞭炮欢快地叫着,我揉着惺松的的睡眼走出房门。匆匆地吃了早饭,我便开始了一项重要任务——帮长辈做年糕。
我对于年糕最早的记忆是在小时候,那时奶奶总背着我去附近看戏。而我对看戏完全没兴趣,只知道在那里捧着年糕吃,吃完了就和奶奶踏着月光回家。
一边回忆着那段有些模糊的记忆,我一边踮着脚摘菠萝树上的叶子,叶子还带着露珠,闪闪发光如同钻石。菠萝树的叶子是年糕的外套,这件外套一定要大,而且不能被虫咬掉一角,最好颜色是深绿,形状又好看。
摘完叶子后,我便急匆匆地跑去拿给奶奶。奶奶在厨房擀着面团,她的手仿佛有魔法,一块块面粉在她手上几经揉捏,就成了圆形,面团薄厚要适中,这就考验你的技术了。在狭小的厨房,柴火勤劳地烧着,更给奶奶笼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这时,邻居家的弟弟来了,在村里年龄小的孩子这天都能去向邻居要红包。只见他如离弦之箭般飞到爷爷家,大声地说着吉利话,没说完便伸出脏手眼巴巴地要钱。
小弟弟走后,亲戚们陆续回来了,奶奶把包好的年糕放到水里蒸。
吃过团圆饭,便是吃年糕的时候了。我小心地剥下年糕外裹得严严实实的树叶,一阵香味便直冲冲地撞进鼻子。年糕是白色的,一口咬下去,面粉,椰丝,花生的味道在嘴里如烟火般绽放着。望望四周,家人都在开心地吃着,顿时,一股暖意从口中流入了心田。
年糕的味道把远在天涯的家人系在一起,系在乡下那间屋子里。年糕的味道不就是家乡的味道吗?那股从小时候就有了,一直缠绕至今无法忘却的温暖。
这就是年糕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