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加深对自己所学知识和经验的理解和应用,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教训,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种子法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种子法心得体会篇1
周末,我参加了小学数学教师培训,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培训,也是一次思想的交流。在这里学习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在这里,让我感受了名师的风采,聆听了精彩的讲座,也更新了教学观念。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本次培训,安排了多位名师、数学专家等,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深深受到震撼:作为一个普通小学的数学教师,我们思考地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甚至于忽视这一方面。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不应仅仅着眼于一些短期利益,而应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而不局限于单一解答方法的教学。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自来水。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各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方式有很多,如撰写教学随笔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反思方式;还有教育博客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管理器,它更是一个个人反思工具,是一个多向人际互动的装置,它为促进教师 的专业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种子法心得体会篇2
在本次培训中,教育局为我们安排了班主任教师培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两个方面。两位讲师为我们在炎炎夏日献上了一堂堂精彩绝伦的培训课程,不仅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培训课程,更是让我们掌握了多样的教学、带班方法。
在25日的班主任培训中,“雷夫式的大美教师”、中年教师再成长的杰出代表,来自山东省寿光市圣城小学的张老师来为我们进行培训。在张老师自身案例加班主任教学理论相结合的讲解中,使我这一刚刚参加工作3年的年轻教师收获颇丰。在张老师的讲解中,我看到了张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的辛苦与担当,面对“后进生”,张老师巧妙的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改造”,让曾经各科老师看到都头疼的“问题孩子”转变为教师喜欢、家长欣慰的进步生!看到张老师的案例,我深有感触,因为我自己的班级就有这样一位过于“活泼”的孩子,刚刚接手现在的班级时,我对自己班级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孩子们接触过太多老师,因此对于老师这一身份的敬畏可以说少之又少,面对这样的班级我的内心是忐忑的,尤其是班级里还有几位“大名鼎鼎”的学生,我的内心更加忐忑。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我看到了我们班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尤其是有打人情况孩子的转变,不再沉默、不再一个人独来独往、上课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我知道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张老师对于“后进生”的转变方法对于我们来说好似“及时雨”,对于这些孩子的改变,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改变,更加要改变的是学生的心理情况和造成这一现状的其他外部因素,只有足够了解学生你才能“对症下药”,真正找到孩子的“病症”。
之后张老师还从怎样做班主任这一主题来进行讲解。看到这一主题我有些迷茫,我们是已经成为班主任的老师,怎么还要学习如何做班主任呢?可在认真聆听完张老师的讲解以后,我发现,我可能真的“不会”做班主任。我们对于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大多是大学时从课本上学习到的,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样的理论知识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真正转换为我们需要的班主任管理方法。
种子法心得体会篇3
我们这么疯狂地追逐着一切,
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褪去那些浮躁的、外在的东西,
才会靠近内心深处的意愿。
内心平静,则外在安然。
安的种子
?安的种子》以本、静与安叁个小和尚为叙述线索,讲述了一个有关大自然规律的寓言故事。该书文字精准而乾脆俐落,图像简纯而突显人物性格,像急躁的本、刻意经营的静与泰然的安。此外,文图结合所展示的说故事魅力,更令人击赏。前糊贴页以肃穆的深秋始,并连安与小狗走过的足印,色调暗沉;后糊贴页则以荣华盛夏予以呼应,绿意盎然。作者巧妙地以安在种出千年莲花后仍泰然自若,挑水劳动作结合,使四时有序的寓意不言而喻。
享受平凡 享受等待
侦监科 王天燕
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故事所演示的是一种“等待的智慧”,这种智慧来自对大自然法则的认识、尊重和顺应。
老和尚把三颗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分送给三个小和尚,一个名字叫本,一个名字叫静,一个名字叫安。
本很急躁,想抢头功,在寒风中把种子种在雪地里,结果种子死了。静把种子种在好盆好土里,珍藏在屋里,运用知识,加以人工保护,但是因为违反自然,种子也死了。安不慌不忙,等待着季节变化,工作照做,日子照过,直到春天来了,天气暖和,池塘水满,才把种子种在池塘的一角。他把种子种活了,在夏天开出了美丽的莲花。
小和尚安会有这么高的智慧吗?其实这只是一个寓言,一个比喻。但这个故事很拨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不禁联想到,这不也正是大人对孩子的成长所应该具有的等待的智慧吗?孩子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那颗千年莲花的种子。在这个浮躁疯狂的时代,我们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个大好前途,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各种目的,这时候大自然的规律往往撇在一边,我们甚至不思考冬天是不是可以种花,只是一味的想着我要第一个种出来,怎样才能种出来,生活的主题仿佛只是不断的追逐,我们成了急功近利的本,成了患得患失的静,而很少能做到像安那样等待春天的到来。
内心平静,则外在安然。退去那些浮躁的、外在的东西,才会靠近内心深处的意愿,就如那小小的安,安然的享受着生活中的点滴:做饭、挑水、买菜、散步、看月亮,内心清澈而明净,淡然而幸福。晚课后,和小狗一起仰头遐思,沉浸在水一样清爽的安宁里,那个时候,安体会到的幸福,是渗透心灵的,永恒深刻的,和天地一体的。他告诉你,要怀有希望,有所追求,但一定要淡定、顺其自然;同时,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那些平凡琐碎的小事,享受等待。
寿检新媒体
策划:刘珊 编辑:李媚玉
寿检君与您
共同关注检察动态
种子法心得体会篇4
人民网在《这十年,__这样指导农业科技工作》一文中摘录了__以来__对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的重要论述。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物资,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我们要从__这十年的重要论述中解锁科技强农的“密码”,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以“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为支撑,共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解锁种业强农“密码”,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__在崖州弯种子实验室考察时说过:“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而种业是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保障。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推动“三农”发展的关键,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必备条件。目前,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种业振兴,为种业创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种业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从__的重要论述中解锁种业强农的“密码”,保护和利用好种质资源,加快培育优质高产品种,科学规划种业基地,支持种业企业发展,全面净化种业市场,努力化挑战为机遇,为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种业贡献。解锁装备强农“密码”,夯实农业重要装备基础。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业装备的发展跟上了,我们才能在农业现代化之路上走得更稳更快。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作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我们更要解锁出__重要论述中的装备强农“密码”,对照新阶段发展要求,立足国情农情,遵循规律,强化农业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研发,推动农业各环节努力实现机械化全覆盖,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农村的支撑保障能力。同时,要尽快发展高端智慧农业装备,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农业应用,奠定农业农村数字化基础,让农业更智慧,让农村更便捷,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新支撑。
解锁人才强农“密码”,建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发展、改革、创新以及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全国范围内对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近年来,扎根基层的农业科技人员却愈发减少,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极大影响。我们要从__的重要论述中解锁新时期的人才强农“密码”,充分认识建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健全人才管理机制,改善人才工作环境,完善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业务水平,打造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用得上”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让他们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和加速器。这十年,__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展望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我们要加快种业发展、夯实农业装备、建强农业人才队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种子法心得体会篇5
长沙的冬,总伴着冬雨,寒意袭人。经历三天的聆听,眼、耳、心的洗礼,心底涌出一股融融暖意。从朱爱朝老师的《用艺术的方式和世界连接》到黄耀红博士的《人是课堂的尺度》的讲座,处处散发着对教育的哲理思考,这犹如一张具有宏观意识的大网,将我心中碎片化的意识进行了汇聚,静静地汇成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流,这便是为师之道:师法自然,心中有人。
接触孩子的教育已有一年半的时光,作为经验缺乏的青年教师,我初始着眼于如何上一堂合格的语文课。随着短短时光中浅浅的积淀,以及在与我们七班孩子的'心灵的交流与碰撞中,我渐渐被孩子们闪耀的独特个性牵引到奇妙的世界,激发我的教学灵感,重新思考。在某段时间,我的教学主观目的性太强,不知如何教授孩子们写作,渐渐有点为了写作而写作的意味。但在与孩子的碰撞交流中,赋予我很多的灵感。在看图写话中,我为孩子的写作基本格式搭好框架,为孩子的写作内容中打开会发现的眼睛,用借来的优秀作品进行思维想象碰撞与开拓。我在懵懵懂懂中渐渐发现孩子的奇妙,他们观察的世界多姿多彩却不相同。原来只需给孩子正确的方向,不限制不禁锢,让孩子自由的飞,奇迹便会惊现在我眼前。
师法自然,心中有人。老师的教学,而非从自己出发,也不是用自己的想法而替代孩子的心中整个世界。孩子滋养了我,他们的机灵、活泼、好动甚至“调皮”激发我的灵感,扭转我固有的思维,带我走进奇妙的课堂与生活。心中有孩子,心中有孩子独立的人格,心中有跟孩子平等的对话,心中有对孩子自身作为个性个体的包容,师法自然,让孩子作为独立“人”的自然成长,便是为师之道。
当然,教师提供给孩子成长的养料,并不能仅仅只定位为“知识”,而是需要给孩子完整的滋养。让孩子走进自然,汲取文化,探索科学,把孩子们的小世界融入大世界。朱爱朝老师独具慧眼,聆听世界,通过节奏用艺术的方式和世界连接。在教学中,她找到自己的一根文化线,二十节气串联孩子的吟诵与自然科学。吟诵将孩子孤立的个体结合成整体,自然笔记勾连科学,激发孩子个人创造力的舒张,想象力的奔放,个人能量的释放。想到这里,我想我也需要思考,找到符合我们班孩子的一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