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经历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可以通写心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在当下社会中,写心得体会已经难不倒我们了,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育不忘初心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不忘初心心得体会篇1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激励我们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师岗位上的普通党员,如何铭记初心、实践初心、实现初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教育教育,育人为本,育人应该是我们教师永恒不变的初心。如果我们忘记了初心,我们在教学之路上就会走得十分茫然,就会忘记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就会以灌输为基本方式,少了去仰望教育这个广阔星空;就会以分数去衡量一个学生,以致让学生的心灵物化和精神枯萎。
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处处要为学生做出榜样,包括我们言传身教的一切行为,即使在细微处也应表现出为人师表的风范。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具备比常人更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必须坚守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丰富专业知识,牢记育人使命,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在教育这条点亮他人希望与智慧之灯的光明坦途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好自己的育人工作。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争做新时代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教师,合格教师。
教育不忘初心心得体会篇2
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信念、宗旨,就是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就是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部署,在党内先后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都是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都是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积累了成功经验。
不忘初心,就是让我们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还在于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为此,就需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无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乃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需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党员干部要把不忘初心落实到继续前进的行动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葆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凝聚继续前进的磅礴力量。要举旗定向,找准路子,有主心骨、定盘星,把握基层发展大势,回应实践要求,聚焦群众期待;要人民至上,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干事有想法、处事有章法、遇事有办法,能力打底,善做善成;要攻坚克难,面对困难和挑战,党员干部要拧成一股绳,下定决心,不松懈、不动摇,继续前进。
深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一次能量的“大补给”、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的“大检阅”。只要让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在学思践悟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守住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能绵绵用力绘蓝图、久久为功筑梦想,把“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常写常新的时代答卷书写得更扎实、更精彩。
教育不忘初心心得体会篇3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主题。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样一个最好的时间节点上,党员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努力擘画“不忘初心”的奋斗底色。
“不忘初心”就要在奋斗中坚定理想信念。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和泉源。在党的历史上,无数革命先烈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威武不屈、慷慨就义,无数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什么让他们无所畏惧,或抛头颅、洒热血,或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或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是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党员干部如果没有或者丧失了理想信念,就像漂泊在大海中的小舟一样,失去目标和前进方向,最终“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因此,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地“补钙”,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自觉做坚守和践行党的初心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不忘初心”就要在奋斗中以人民为中心。
古人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几千年来,从盘庚的“重民”、周公的“保民”到孔子的“爱民”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都充分反映了民本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就在人民心里有多重。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肩负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厚望,所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宗旨意识深深根植于思想中,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党员干部要通过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日益创造人民群众美好幸福新生活。
“不忘初心”就要在奋斗中固守纪律底线。
坚守党的“初心”,必须纪律严明,划定共产党员坚守和践行“初心”的底线。一是要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党的第一位纪律。如果不能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就会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影响党的形象,直接的结果就是对“初心”不但不能坚守,慢慢淡化,而且会有人把别的党员奋斗成果当成“唐僧肉”来中饱私囊。党员干部必须要把政治纪律摆在首位,努力做到政治信仰不变、“初心”不改、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二是要严明组织纪律。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要心存敬畏,这个“敬畏”是敬畏组织,离开了组织,个人就什么也不是。广大党员干部要敬畏组织的纪律与规矩,敬畏组织的教育与培养,敬畏组织的信任与监督,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始终牢记自己是组织的普通一员,把增强组织纪律性作为锤炼党性修养的经常行为。三是要严明廉洁纪律。“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群众对党员干部廉洁的期望值就越高。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党员身份作为严格的约束尺度,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切实做到言行举止不逾矩、不越轨。
党的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才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唯有不忘初心,才可赢得民心、接续奋斗;唯有不忘初心,才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教育不忘初心心得体会篇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句话成为今年政治生活的关键语。从中央到地方,作为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干部,都应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主题教育明确了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广大党员干部应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取得新进步,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教育不忘初心心得体会篇5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今世界,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国家和社会离不开教育,这决定着教师的社会角色具有极端重要性。我们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认清教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建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想,合格的教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的特质。
一要仁爱。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
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表现为一种倾向,从而形成一种动力。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是教师的本职,爱孩子的感情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与学生共同学习、玩耍,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老师说,这是怎样的一种亲和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自己的学生,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对待并为之奋斗,会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有足够的爱心,当然也就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能真正了解学生,进而去帮助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对他们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做一名合格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原野上,我们要深信“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而出,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二要担责。学生是幼苗,教师是园丁,教育的过程就是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漫长过程,绝非一朝一夕而能完成。成长本身就是量的积累,教育注定是一种慢的艺术。所以,教育需要等待,需要耐心持久的坚守。培养好青少年一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责无旁贷,需要我们坚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在
平日之中,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平淡的,我们要立足岗位,爱岗敬业,把岗位上的每一天、每一件事做好,真心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论是遇到挫折还是险阻,都决不放弃,决不回头。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事业心,有开朗、乐观的性格,有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有献身教育的炽热情怀。
三要立德。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
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
四要提能。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条件,争取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从而让自己对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
虽然只有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但我相信一支粉笔照样会将我们的人生写满精彩,我的学生们会让我的青春千百倍地延长。时代在召唤,未来在召唤。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
努力开拓,用行动践行入党誓言,将自己融入到伟大“中国梦”实践中,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终身。
教育不忘初心心得体会篇6
这次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是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总书记的讲话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使命感,责任感,时代感。看了相关报道,我思绪万分想到了当初的入党誓言,想到了自己报考师范院校的初衷以及自己第一天站在讲台上的情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基层的普通党员,如何铭记初心、实践初心、实现初心,是我们参加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教书育人,不光是授予孩子们知识,更是要教他们怎样做人,育人应该是我们教师永恒不变的初心。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怀着一颗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宝贵初心,正是有了这颗初心,我们才赢得了亿万民心。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肩负的使命是培养下一代,我们不能只是想着教完这一本教科书,就完成了任务,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死搬硬套,被动学习,实际操作、实际能力一点也没有得到锻炼和拓展,如果我们忘记了教育的初心,我们在教学之路上就会走得十分茫然,就会忘记我们育人的本义,就会忘记我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就会以分数去衡量一个学生,以致让学生的精神枯萎。
只有时时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烙印。我们教书,更是育人,自己作为一名党组织培养的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时时找自身差距,提高道德修养,丰富专业知识,牢记育人使命,以身作则,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勇于担当,不忘教育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