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的读后感1000字5篇

时间:2024-05-12 作者:loser

一篇读后感是读者通过阅读和思考,对作品中的情感和人性有所体悟和领悟,读后感是对作品的思考和感悟,需要我们将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其中,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育类的读后感10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类的读后感1000字5篇

教育类的读后感1000字篇1

一开始,我不明白一本书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后来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真正明白作者

?爱的教育》是一部以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的日记为题材写的。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写的。每个故事,都让人体会到了一个“爱”字。多多少少的爱,都淋漓尽致地体会了出来,而让我记忆最深的一个故事就是《小抄写员》。

这个故事讲的是,安利柯出生在一个孩子又多,家里又贫困的家庭。他的爸爸每天白天要工作,晚上还要抄文件来挣钱。小利柯不想看到爸爸这么辛苦,就趁爸爸睡觉了以后,偷偷地帮爸爸写。一天天过去了,利柯家的家境是比以前好了许多,可是他就是因为晚上熬得太晚了,所以他上课就一直打不起精神来,回家也无精打采的。爸爸看见了,很生气,还屡屡骂他。虽然小利柯很委屈,但是他还是继续做下去了。后来终于有一天,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他为自己以前做的而后悔,他知道自己错怪了儿子而感到十分愧疚。

这个故事里,我不但看到了父亲的爱,知道事情真相后的愧疚;我还看到了小利柯处处为家为爸爸着想。这里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持着他,但是是什么呢?我想这是一股责任感。这不是正应了“穷人家的孩子早成家”这句话吗?可是为什么他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都可以做到的事,我为什么不可以呢?其实,父母赚钱挺辛苦,挺累的,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血汗钱,把它们用在有用的地方,不应该那么浪费,毕竟那是父母用辛苦换来的。同时作为孩子来说:孝顺父母并不一定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声“谢谢”,一句“对不起”,一句表示关爱的话语,一张奖状,一张成绩单或许就是父母最想要的回报。要知道“不尊重父母的人是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所以当父母吩咐你时,就迅速去做。在父母很累的时候,给他端杯茶。在父母生日那天,给她写封信、送张贺卡、洗次脚……当然,人不可能不犯错,当你有错误时,要主动找父母承认,请求他们的宽恕。做父母的没有不原谅自己子女的。

我到现在已经把着本书看过好几遍了,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好象每次看的时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体会。爱就像氧气,充满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对整个民族而言。《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生活在幸福中的。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不同之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父母的。

教育类的读后感1000字篇2

首先谈谈“因材施教”的问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面对班里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的学生,老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呢?很多教师都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什么不知道学习了,脑子笨了,家长不配合等等;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也就是缺乏“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因材施教”,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 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在阅读过程中,我从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他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提“建议”的形式,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平时不应该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其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条建议也对我帮助很大。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相当困难。苏霍姆林斯基给一位后进生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后来,这位学生的学业成绩赶上来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也从中得到启发,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注重训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提供动力。

另外,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它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对学生的那种人性化的尊重与热爱。与现实生活中我们整天对待学生冷冰冰的态度鲜明的对比,也让我反思。

教育类的读后感1000字篇3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教育类的读后感1000字篇4

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之一,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将书视作精神的食粮。每个假期学校布置了“读专著、谈体会”活动,更让我与教育类书籍有了更深的接触,《爱的教育》这就是我读的其中一本。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著,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期中所记的日记,日记中也讲述老师如何用爱感染意大利少年的故事。《爱的教育》中,同学之谊,兄弟关怀之情,父母伟大之爱,师生尊重之爱,无一不冲击着我的心灵;书中天真无邪的心灵,处处为人着想的品格,知错就改的行为习惯,时时洗涤着我的思想。

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我走进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学们是怎样生活、学习的,又是怎样去爱的,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生活的追求!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流泪,但是,我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么高,而是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含散发出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真得很伟大。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谆谆教导之爱、朋友间互相安慰之爱……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而我作为一名教师,就更加要细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爱。当你,我,他都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

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每个孩子身上去吧。用心去爱,你会发现:在你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乐,如果你真心对待孩子,孩子也会永远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类的读后感1000字篇5

用爱播洒阳光——读《爱的教育》有感

细雨蒙蒙的午后,我在静静地整理着书架上的书,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映入我的眼帘,我不觉停下手中的活儿,重新翻开书本,于是,熟悉的故事又展现在眼前:母亲带着儿女两个给一位穷苦女人送去布料,还周到地小心翼翼地维护女人孩子克洛西的自尊;身强体壮的卡隆面对瘦弱的奈利遭受他人的欺负,挺身而出坚持正义,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奈利;“我们”全家诚心诚意对“小石匠”的点点滴滴;面对丧母的卡隆,校长、老师、同学,甚至是家长都对他疼爱有加,细心呵护他受伤的心灵……一幕幕画面,一句句话语,一个个动作,无不镌刻着爱的烙印。读着读着《爱的教育》,窗外的天空似乎明亮了起来,我整个人犹如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心也立刻变得柔软而温暖。

是呀,人世间不能缺乏爱,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我们——教师,面对着一个个鲜活独特的生命,心中更要有爱的火种,用爱来为我们的学生播洒阳光。我们面对的孩子有不同的天赋,不同的性格特征,来自千差万别的原生家庭,其中不乏各方面表现优异的佼佼者,自然也存在着相对落后的学生。作为他们,可能会遭受更多的责难和抱怨,甚至是冷落和白眼。然而他们也更渴望平等和关爱,当然也包括自信和成功!身处角落的他们更渴望阳光的照拂。

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们遇到了这个充满爱心的人群——教师,可爱的同事们啊,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们带去爱的阳光,你瞧:一年级的李老师正在办公室一遍又一遍耐心地给一位学生开小灶,可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这个孩子还是没有记住一个拼音,于是明天李老师的补课还要继续;三年级的王老师轻轻搀扶着一个有先天性眼疾的孩子走向食堂,以至于每次中饭时间最后到达食堂的都是这一大一小的身影;六年级的陈老师正拿手帕纸小心擦去一个孩子满脸的鼻涕,然后又细心扫去孩子桌底下一堆的纸屑和痰液,这一扫就扫了整整六年……

一幅幅画面在走马灯似的盘旋,一股股热流涌上心头……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面容渐渐在我眼前清晰起来……

十二年前,我接手了一个五年级的班级。接班没有几天,我就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黑黑的皮肤,小小的脸蛋,扎着两个羊角辫,头总是微微地侧着,表情是漠然的,眼睛是空洞的……找到原来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知道她叫徐小雅(化名),原任老师说到她都是一致的口吻:内向自闭,独来独往,上课走神,成绩糟糕……我上课下课时特意留意了她,果然如同事所说,上课基本在走神,下课总是一个人站在一边,与同学没有交流。第一次翻开她的作业,基本的题目都是空着的,但是我发现在仅有的一些字迹上,徐小雅的字迹非常端正,每一个字都写得清清楚楚。我灵机一动,何不从此处入手,给孩子树立信心呢?于是,我特意跑到她面前,由衷地赞叹:“徐小雅,你的汉字书写又认真又漂亮!”听到我这样说,她脸上露出诧异的表情,随即一抹羞涩染上她的脸颊。从那以后,我总是找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徐小雅的书写漂亮,还说她人也清爽,很讲卫生。渐渐地,我发现她上课不再一直低着头或走神了,有时候还会和我的目光有交会,于是我趁机又表扬她上课认真听讲,她也真的越来越专注起来。

期中考试过后,我按惯例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家访活动。来到徐小雅家,发现他们家是一幢崭新的三层砖瓦房,家里的装修也比较讲究,门口还停着一辆私家车,看来家境不错。那天,她爸爸妈妈都在家,还有一个大概四五岁的小弟弟,看上去活泼淘气,不停地缠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很耐心地哄着宝贝儿子。徐小雅则拘谨地坐在离爸妈三米开外的小板凳上,两只手不知所措地绞着衣角。谈起徐小雅的情况,爸爸妈妈说早几年他们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从小跟他们不亲,妈妈说:“像哑巴一样的!”爸爸说:“唉,不会读书的,三年级以后考试就没有及格过!”语言中满是失望,看向小雅的眼神也是冷冷的。此时此刻,徐小雅的头低得更低了。我连忙说:“不会的,孩子有很多优点,比如她的字写得很漂亮,很讲卫生,和同学相处和睦,班级的值日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小雅听了我的话,向我投来感激的一瞥,那种犹如抓到救命稻草一样的眼神,看得我的心揪了起来。一定要帮帮这孩子!

第二天来到学校,我特意把徐小雅找到办公室,送给她一本绘画本,我说:“老师看到你画画很厉害,继续加油哦!学习上有需要帮助的,随时来找老师,老师一定会尽力帮助你。”我看到她很用力地向我点了一下头。过后,我悄悄找到班上几个成绩好又乖巧的女生,交代她们课余主动找徐小雅玩耍,还要耐心辅导她的学习。一个多月后,我留意到课余时间徐小雅不再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座位上了,她会和同学们在一起说话、玩耍,偶尔还能听到几声她的笑声。

一天傍晚,我在校门口碰到了徐小雅的父母,他们正从隔壁的幼儿园接了儿子,走向停在校门口的私家车,准备回家。我连忙叫住他们:“小雅爸爸妈妈,来接小雅了!她马上出来了,不急哦,请稍等一下。”她爸妈听了一愣,然后他爸爸尴尬地说:“哦……小雅也快放了?”我说:“是的,小雅马上出来了,你们不会把她放学时间忘了吧?”他们讪讪地说:“不会,不会的。”等徐小雅出了校门,我连忙把她送到父母的车上,并及时向其父母汇报她在学校各方面的进步:上课会举手发言了,作业正确率高了,同学们喜欢找她玩耍,绘画作品在学校获奖了……显然,她父母感到很意外,也挺开心的,我趁热打铁:“小雅是个好孩子,只是她更需要爸爸妈妈的关心和鼓励呢,有你们的支持,小雅进步一定会更大的!”“哦,是的,是的,我们一定支持,谢谢老师!”看到爸爸妈妈向她投射过去欣喜的目光,小雅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时光的流水在缓缓流淌,栀子花开的毕业季马上到来了,徐小雅也与我当初见到时已经判若两人,她的脸上时时洋溢着灿烂的笑脸,她还会积极参与集体的事情,毕业考试时她的语文成绩达到了八十分,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次大逆转。

正如雨果所说:“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灭。”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爱,因为我们有爱。心中有爱,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