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中情感表达和情节发展的真实感受和总结,观后感是我们与他人分享电影观影体验的重要方式,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鲸观后感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鲸观后感篇1
孩童纯真的笑声,小溪流水的叮咚声把我带进了电影里的世界。有如迎面吹来的一股清新的风,自然的开场让我眼前一亮,心境瞬间变得愉悦明朗起来。我仿佛坐在小桥流水旁,卧在蓝天白云间,放眼望去,是一棵好高的橡树,一大片芬芳的花田,主人公小月和小梅姐妹俩在欢乐地奔跑着。
故事开始了。一天早晨,妹妹小梅跟踪两只毛茸茸的小龙猫来到了一棵大橡树的树洞里,在那里,发现了一只大大胖胖的龙猫,它的肚子像一张温暖的白色小床,看上去舒适又柔软,它睁开睡眼的样貌让本来就天然呆的它更萌了。初见龙猫的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它呆萌的外表,对小梅真是无比羡慕:此刻的她正趴在大龙猫软绵绵的肚皮上香甜地睡着了。
可遗憾的是,等小梅醒来时,大龙猫已经消失不见了。可是我相信他们还会再见的。果然,在一个下雨的夜晚,小梅和姐姐小月在车站等车,突然看见一只头上扣着荷叶的大龙猫也站在一旁等车。小月把一把伞借给了龙猫,龙猫友好地对她们咧嘴一笑,送给她们一个粽子形状的东西,里面包着许多橡树种子,然后龙猫就登上了自我的专属列车——神奇的山猫列车先离去了。我总也忘不了这个片段:龙猫撑着伞站在一旁,眼神依然呆萌极了,小月背着小梅站在它的身边,这样的场景真是温暖而完美啊!
姐妹俩和龙猫成为了好朋友,龙猫利用他神奇的力量,让姐妹俩大开眼界。在一个寂静的夜晚,龙猫施展魔法,让小月和小梅埋下的种子抽出小苗,长成大树,然后带着她们飞到夜空中,去寻找麦苗的梦,去寻找夜空的梦……
临近尾声,龙猫召唤来山猫列车,帮忙小月找回了迷路的妹妹小梅,还载着姐妹俩去了离家很远的`医院,给生病住院的妈妈送去祝福。
电影在美梦一般温暖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而我还是意犹未尽,好长时间里,我都在呆呆地痴想着:我能遇见龙猫吗?我能遇见龙猫吗?
也许龙猫不是一个美妙的梦境吧,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憨厚友善、乐于助人、可爱呆萌、拥有神奇的魔法……只要你愿意,它随时就会出此刻你心里,带你飞上繁星点点的夜空,编织有着星夜气息的美梦……
它是我心中的正能量,它是永远的龙猫!
鲸观后感篇2
漫画《假文盲》画的是四个大男人在车站排队,排在第一个的人像是个大老板,手插在口袋里,脚上穿着锃亮的皮鞋,非常有大老板的气势。第三个人戴着大棉帽,穿了件大长衣,神情严肃,眯着眼睛,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排在他后面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的人,头上戴了顶帽子,脸上架了一副眼镜,穿了一件羽绒服,脚下穿了一双油光发亮的小皮鞋,脸上有一种怪怪的表情,有点尴尬的样子。最后一个人穿了件皮大衣,戴了一个口罩,眼睛瞟来瞟去,似乎有些心慌。
再仔细一看,旁边立了块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而牌子后面站了一位妇女,那妇女手上还抱着孩子,原来那些男人占了专门为母子提供便利的车站,把本因享受这份权利的抱着婴儿的母亲挤到了一边,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个车站是为母子提供便利的'地方,却被这些看起来很绅士的男人“借”走了,其实,看起来很绅士的男人,内心却是丑陋的。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假文盲”,装作看不见,比如,草坪上写着“请勿踩踏”,却还有人若无其事地踩上去,这是多么没素质!
让我们共同抵制这些不良行为,让这个社会变得真正有文化、素质吧!
鲸观后感篇3
今天,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电影院,看了电影《八佰》。
这是一部抗日片,根据保护上海四行仓库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电影刚开始的时候介绍了上海四行仓库,由420位官兵来守护。
刚开始日本兵来攻打的时候,中国士兵用伏击战把日本兵给打了回去,把尸体扔到楼房外的水里。为了锻炼新兵,长官让几个新兵近距离将日本的俘虏给击毙,新兵们吓得都不敢拿枪,战争的残酷,鲜血使他们心里崩溃,但是没有办法避免。日本人的武器比中国先进得多,开着防弹车和一个大型机器拆掉三个窗户,企图强攻,然后呢,中国士兵无奈之下,背着炸药包,然后从楼上跳下去,每跳一个人,都会高喊着:“我叫×××”,随之与装甲车同归于尽。看到这个场面,观众们无不流泪,我们的战士,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对抗日军的先进武器,把日本军打得魂飞魄散。记住吧,每一位英灵的名字,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他们,那一个个名字写进了历史,刻在我们心上。
为了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只有420人的第一营,号称“800”人,虽然失败了,但还是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吸引日军注意,掩护主力撤退的效果。
升旗那个场面,同样让我们泪流满面,同时热血沸腾,在明知道升旗会引起日本人疯狂的报复和更激烈的攻击,为了唤醒每一个中国人,他们用血肉之躯,把旗子高高升起。一边流血奋战,一边却歌舞升平,当时的民众,还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危险和民族的危机。
耳边至今还响起团长谢晋元说的话:“虽然我这场战斗注定是失败的,但是我要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全国四万万同胞的觉醒。”
英国租界同意说让中国士兵从租界撤离,本来是中国自己的土地,却变成英租界,冒着枪林弹雨过了桥,却被迫被解除了武装,这是多么耻辱!后来,撤离了的士兵们大多结局悲惨。
在电影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湖北,小湖北还是个小孩,他很害怕战争,但是随着他在老兵的带领下,越来越不害怕了,奋勇杀敌,在战争中成长,在血的洗礼下勇敢。
看完这个电影后,我知道了,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无数的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中国,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努力向上,不能做平庸之辈,让中国强大,傲立于世界。
鲸观后感篇4
寒假的一天,我无意之间翻开了《亮剑》这本书,便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
读完《亮剑》后,我感受颇深,不觉为其中的亮剑精神而翘起了大拇指。
文中讲述了一位叱咤风云、百战沙场的职业军人——李云龙,是一个一生都在血与火中拼搏的人。“两个剑客碰到一起,狭路相逢勇者胜,就算是对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你也要敢于亮剑,比的不是生死,而是你亮剑的勇气,你勇往无畏的精神。”这是李云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军人的性格和气质,我很欣赏他那铁一般的性格。还有他那豪迈的豪爽之情。
二战时中国为什么战胜了无论是在军事武力,还是人力科技方面都比自己强的日本呢?我想,我们大家都能毫不犹豫地说:“是军魂!”
我们的士兵有着超越一切的毅力。就像作者所说的职业军人李云龙。面对再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便是“亮剑”精神,也是中国军人的军魂。
无论敌人如何之强悍,我们必须亮剑,而一旦亮剑,血溅七步,所向披靡。亮剑精神是种过人的胆略,必胜的气势,一息尚存,战斗不止的坚定决心。 服从是军人的天职,保家卫国是军人的使命,遵守命令,为了完成任务,哪怕失去生命也不退缩,这是种怎样的精神啊!一息尚存、战斗不止。令行禁止,没有借口,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执行。狭路相逢勇者胜,兵贵神速。豪气纵横,为民族自由而浴血百战; 铁骨铮铮,为将军尊严而宁折不弯。
我无法想象片中李云龙是个怎样的人,那举手投足,透出的激情与振奋,让我这个远离军事,远离历史的人不止一次想象着那是怎样一个时代,炮火纷飞,铁血柔情。
这个故事的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
历史已经逝去,但留下了不朽的精神!
鲸观后感篇5
闲下来打开日志看看到很多存在草稿箱里半途而废的日志,很是感概,自从有了微信,习惯了一时的有感而发,而以前那种夜深人静时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或电脑前写读后感和影评的习惯已经渐行渐远……
看完《归来》,感觉到这是一部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影片,有很多值得许多方面展开思考的素材,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很有一种分享观后感的冲动……
终究,杂乱而又断章了的思绪还是向美好的愿望投降了,摘录一些很有共鸣又非常精彩到位的影评以表达自己的心声吧
这部关于爱与人性的电影,因其所反映的特殊时代而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在电影中,知识分子陆焉识被打成“右派”,在青海“改造”了20年。“”结束后,他终于平反回家,却发现疯狂的时代已让他的家庭伤痕累累。最终,陆焉识选择了用宽容和爱化解两代人之间的心结,用日复一日的守候与记不起他的妻子一同终老。这个关于中华民族历史伤痕的故事,激发了那个时代无数亲历者的共鸣。
历史在许多人的生命中烙下了伤痕,对这些伤痕的追忆与缅怀,在当代中国文艺界占有着重要地位。《归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归于“伤痕电影”,但它又不仅是一部“伤痕电影”,它的突破之处在于,它没有停留在对昨日伤痕的沉吟哀叹之中,而是尝试着为“愈合伤痕”开出了自己的.药方。这剂药方名为人性,正是最本真的人性,释放出无穷的光辉,才能愈合历史的伤痕。
狂热的时代能够吞噬人的理智,恶劣的环境可以摧残人的肉体。但不论什么时代,什么环境,都磨灭不了人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感情,遮蔽不了人性的光辉。影片中,陆焉识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接受了20年的劳动改造,但他的家信中却都是对壮丽景色的描写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影片中陆焉识的女儿丹丹,在“”中曾经与父亲“划清界限”。这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一道巨大的无形裂痕。但作为父亲的陆焉识对女儿做出的决定没有任何怨言,他选择了用纯粹的父爱去关心自己的女儿,并且帮助女儿和自己妻子达成了母女和解(亲子关系的处理)。片中象征施暴者的“方师傅”曾经欺侮过陆焉识的妻子,但当陆焉识得知方师傅已经被捕,其妻子在他面前哭诉时,也选择了用宽恕化解一切。
今天,历史的伤痕还在立场不同的人群之间制造着新的隔阂,也唯有诉诸人性,社会才能够跳出互相指责,互相敌视的漩涡。造成伤痕的时代已经远去,其牵涉的政治问题也早有定论。今天,我们回首望去,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好事物,才是最值得我们铭记和继承。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追寻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宽容和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历史的伤痕最终将得到愈合。
鲸观后感篇6
近日学校组织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看后使我心潮澎湃,感到非常鼓舞人心。《夺冠》通过艺术加工更加全面的诠释了“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是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给予了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全国人民都在向女排学习。从此,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家喻户晓,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为中华民族腾飞顽强拼搏。
女排精神需要传承、需要融入新的内涵,但关键的内核不能说变就变。中国女排恰恰是做到了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恰恰是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融入了新内涵,这支队伍从胜利走向了胜利。
一支队伍身上不能没有精气神,一支运动队身上就更不能没有精气神。学习中国女排,就要学习这支队伍刻苦训练、敢打敢拼,就要学习这支队伍胜不骄、败不馁,就要学习这支队伍在实战中不断将科学、理性、与时俱进的因素不断融入女排精神,惟其如此,更多运动队、更多队伍才能学到真经、才能开启用胜利鼓舞斗志之路。
时至今日,女排精神已经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与时代同呼吸、与国人共命运。正如主帅郎平所说,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出战,为国争光是我们的义务和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女排取得的成绩绝非偶然,是团队协作、无私奉献、自强不息所成就的结果。女排精神很好的诠释了中华体育的精神,它当之无愧的被中国运动员视为标杆和座右铭,作为粉丝,作为观众,“女排精神”所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震撼!“女排精神”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让为国争光的脚步永远向前!
鲸观后感篇7
?龙猫》是根据日本漫画家宫崎骏其人的漫画改编的动画电影。虽然影片只是平和地讲述了一个温暖纯真的故事,但却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童话。
传说在宫崎骏其人的家乡有一种神奇的生物。他们住在我们身边玩啊玩,普通人看不见。只有孩子纯真的心才能捕捉到他们的迹象。如果你静下心来听,也许你能听到他们在风中微弱地奔跑。
整部电影都围绕着这个传说展开。女孩小月和妹妹小米随父亲搬到了农村的新家。美丽的乡村风景让他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我在神秘高耸的老橡树洞遇见了我的'邻居龙猫。它像一座小山,又胖又可爱,姐妹们和我的邻居龙猫交了朋友。龙猫带着他们在田野里飞翔,在树梢上吹笛子,赤脚打着伞听雨声.
这一切也许只是一个孩子的纯纯梦想,真实不真实,却折射出一种美好的声音。
电影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米迷路后,着急的小月为了找到她,登上了龙猫打的12路龙猫大巴。公交车飞驰过田野,经过大人身边时,大人根本看不见,只觉得一阵风吹过。是什么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让他们对这些纯洁美好的东西视而不见?也许他们的童心已经消失了。
趁着假期,去乡下看看麦穗的舞蹈,听听风的歌,坐在木栅栏上静静听听,也许能听到龙猫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