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作文,作文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写出有逻辑性的文章,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买元宵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买元宵作文篇1
时光飞转,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匆忙地来赶赴这团圆的盛会。在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这个历久弥香的传统佳节不但没有褪色,而且愈发的蓬荜生辉。
元宵之夜,千家万户都被团圆的喜悦所包围着。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上,碗里漂浮着白白嫩嫩的元宵,腾腾热气暖着每个人的心。爸爸指着它们说:“吃元宵的学问也有不少,四喜临门,八面玲珑,十全十美……它们可是寄托着人们无数的心愿呢!”带着这些美好的祝福,品着嘴里入口即化的`甜蜜,我们家的猜灯谜比赛也拉开了帷幕。妈妈不紧不慢地读出了谜面:“天女散花,打一新词。”我脑筋一转,竟与爸爸同时报出了正确答案:“高消费!”妈妈赞许地点点头:“不错嘛,脑袋很灵活,每人奖一个元宵!”我暗自得意:这个我在网上看过,现学现用。接下来,我也尝试了一回考官的滋味:“无可奈何花落去,打一常用词。”这下可把爸爸妈妈给难倒了,我摇头晃脑地公布了谜底:“哈哈,不知道了吧!是‘感谢’。”听了这个答案,他们面面相觑了一会儿,随即,银铃般的笑声便久久萦绕在我家上空。这时,绚烂的烟花绽开了笑靥,映得人间溢彩流光。好像在点缀元宵佳节,又好像是在庆贺虎虎生威的崭新的一年……
元宵节历史悠久,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传统节日。它的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扩展的。起初只是白昼为市,夜间燃灯,到了清代才增加了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流传至今。这个传统节日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载体。它让平时不能经常见面的亲朋好友们能有一个机会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传统食物元宵那圆圆胖胖的形象就是寓意着一家人能幸福美满,那馅儿也让人甜到了心里,不由地对未来一年充满了希望与信心。
元宵,你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你让无数外国友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古色古香;元宵,你是联结人们情感的一座桥梁,你让常年出家在外的人感受到了亲情与友情的温馨;元宵,你是闪耀在雄鸡心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你让炎黄子孙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祖国感到骄傲与自豪!啊,我爱我们的节日——元宵!
买元宵作文篇2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有吃元宵、猜灯谜、逛庙会等。今年的元宵节,我们小区里举行了元宵节灯谜会。
我早早地来到小区大厅里,等待活动开始。墙上被工作人员挂满了彩条,五颜六色,节日的气氛一下子就浓浓的。
时间到了,猜谜活动就开始了。我看到了一个“一字十二点”的字谜,我想都不用想,毫不犹豫撕说出了谜底:“斗!”负责的阿姨看我猜对了,就给了我一支铅笔作奖励呢。得到了奖励,我更加努力猜谜了。我又看见了一个灯谜:“一个罐子两个口,白天不走夜里走”。这有点难,有什么东东是两个口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我看到了挂在门口的红灯笼,一下子就明白了:灯笼不就是两个看口的吗,而且只有在晚上才会亮。我把灯谜撕下去兑奖,奖励了我一支圆珠笔,呵呵,高兴。
后来又猜了很多“灯谜”,也得到了好多的奖品呢。
活动结束了,我们也都依依不舍的回了家。
买元宵作文篇3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正是古代著名诗人欧阳修用来赞美元宵节的诗句。每到正月十四时,我们都会吃羹、赏花灯、猜灯谜、看烟花……但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一碗香喷喷的汤圆。
厨房里,妈妈正在包着汤圆,我立即趴在妈妈旁边“欣赏”她包汤圆的过程。只见妈妈先将一包糯米粉倒进一个大碗里,再加入一些水,将它揉成一个大面团,然后放在一旁。她又把芝麻用搅拌机打碎,放在一口小碗里,往里面加入少许的白糖和少许的猪油,用筷子搅拌均匀后,把馅料搓成一个个圆滚滚的小球,再放入冰箱中冷藏,等到它们凝固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包汤圆了。在等待芝麻馅凝固的时候,妈妈拿出刚才放在一旁的面团,找出擀面杖,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圆球,接着把它们用擀面杖擀成了一张张小巧玲珑的汤圆皮,等到芝麻馅凝固时,就把它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包进汤圆皮里,因为如果不小心的话,汤圆皮就会破掉,“露了馅”的汤圆的口感就没有特别好吃了。包好汤圆后,妈妈就把水烧开,让可爱的`小汤圆们一个个排队“泡温泉”。
我站在一旁,看着汤圆在锅中时沉时浮,我想这应该就是它有一个别名叫作“沉浮子”的原因吧。汤圆在锅里转来转去,活像一群又白又胖的小孩子在温泉中翩翩起舞。不一会儿,它们就浮上水来对“观众鞠躬谢幕”。我连忙盛起一碗汤圆,低头闻一闻,那扑鼻的香气迎面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皮很薄,又很q弹,里面的芝麻馅一下子就流了出来,溢满了口腔,甜甜的,好吃极了!甜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头上打转,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今年的元宵过去了,可美丽的烟花和五彩的花灯却一次比一次漂亮。我不禁为祖国的飞速发展感到骄傲!我期待下一次的花灯,下一次的汤圆!
买元宵作文篇4
在元宵节我的家乡几乎家家都做汤圆。宁波汤圆是出了名的。每逢有人问起我家乡有名的传统小吃是什么,我会自豪地说:“汤圆。”
汤圆是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形。煮好的汤圆圆溜溜的,在清水里翻滚,沉浮,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追逐嬉戏,宛如一个个喝饱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刚洗过澡的婴儿,又圆又胖,又白又滑,那扑鼻的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细看煮熟的汤圆,晶莹透明,稍带褐色,裹在里面的乌黑的芝麻流了出来,让人恨不得立刻想咬一口。
宁波汤圆的特点是软、糯、甜、香,我在成都吃的汤圆没有宁波汤圆糯,一到元宵节,奶奶煮了一大锅汤圆,家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在一阵阵热气中,大家有说不完的温暖和甜蜜。小孩子一咬汤圆,香喷喷的黑芝麻就从嘴里流了出来,弄得满嘴都是黑芝麻。瞧着他那“虎样”,全家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周必大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这浮圆子即指汤圆,诗人借这首诗流露出他盼望全国人民一起团聚,“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汤圆象征着阖家幸福,一家人团团圆圆,我爱家乡的汤圆!
买元宵作文篇5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那一天,妈妈都会叫我吃汤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汤圆代表团圆、幸福,一生圆滚滚。把团圆吃到肚子里,是不是好满足呢?那汤圆没有怎么办?我来教你做。
首先把糯米粉和水搅拌均匀,反复揉捏,揉成黏性很好的大粉团,再揪下一小块,搓圆,压平,然后拿出你喜欢的馅儿包在粉团里,接着把皮儿合拢,搓圆,一个可爱的汤圆就呈现在眼前了。如果你现在就想吃,煮一下,汤圆飘起了就可以吃了。现在不吃就把汤圆放在冰箱里冻起来,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煮就可以了。
你们最喜欢元宵节干什么呢?我最喜欢妈妈晚上可以带我出去猜灯谜。灯谜也可以自己写。我写了一个,叫妈妈来猜:“年级不算大,胡子一大把,无论看见谁,开口叫妈妈。打一动物。”“应该是山羊吧。”妈妈说。我说:“对的,再来猜一个。”我又写了一个:“我家住在弯里弯,前门后门总不开,豺狼狮豹都不怕,就怕人们捉住它。打一动物。”妈妈思考了一下,说“蟑螂吗?”哈哈,猜错了,我高兴地说:“不对!”我想妈妈一定不会猜到的。但是过了一会儿,妈妈很有信心地说:“老鼠,对吗?”我失落地说:“嗯……对的。”妈妈说:“我也来出个灯谜考考你:远看像只猫……”
你们喜欢元宵节吗?反正我是非常喜欢的。
买元宵作文篇6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元宵节。我早早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后兴高采烈地和爸爸妈妈去爷爷家过元宵节。爷爷和奶奶早已在门口守候着,一到那儿,我们互道祝福,“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兴奋地说。“呦!卉卉,几天不见,小嘴越来越甜了嘛。”奶奶笑容满面地对我说。“嘻嘻”。我摸摸脑袋,不好意思地笑了。正在这时,姑姑一家也赶到了,我们又一阵寒暄,气氛又添几分热闹!
爷爷拿出来几个红灯笼让我们去挂起来。那象征着喜庆团圆的灯笼一挂上,我和表哥就迫不及待的在其下面合影留念,爸爸提议,我们照了一张全家福。看着照片里大家那愉悦的神态,我开心极了。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吃元宵。“元宵为什么是圆的呀?”我好奇的望着爷爷。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元宵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它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吃完了元宵,大人们在一起聊聊家常,我和哥哥则在一旁嬉戏打闹,不亦乐乎!“元宵晚会开始喽!”爸爸的叫声让我想起该看晚会了。今年元宵晚会是春晚优秀节目的`颁奖仪式。节目中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美丽的舞姿,叫人称绝;滑稽的小品,令人捧腹…。.整个屋子里都荡漾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放烟花喽!”哥哥这时吵闹着。于是我们来到院里,点燃一个个烟花“嗖”,一缕金色的光芒直射天空,“啪啪”又像流星雨似地散落大地。这些烟花千姿百态,有的像受到惊吓的萤火虫,四处逃窜;有的像闪耀金光的长龙,直插云霄;更多的则像花园里美丽的花朵,争奇斗艳……我耐不住了,走上前去,也想点一个试试。“等等”,爸爸急忙说,“你还小,玩仙女棒吧”。“仙女棒?什么东西?好玩吗?”“待会你就知道了,”爸爸神秘的一笑,便递给我一根被彩纸包裹着的小棒。我用打火机点燃顶端。“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片片灿烂的金星四处扩散。我仿佛就是挥舞着魔法棒的小仙女,施展着无比的魔法,牵引着无数的金星…… 周围的一切都沉浸在烟花绚烂的海洋中。
买元宵作文篇7
正月十五,举国上下,欢度元宵。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老家虽然偏僻,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在外的游子总是要回老家陪家人过节,所以老家到处人来人往,欢声笑语。
在老家,我们有一个习俗是去山上的庙里烧香拜佛。大家进了庙,第一件事儿就是点香。这可不是一般的香,它像一根大柱子,有一米多高,上面的花纹非常漂亮,带足了“年味儿”。香的外立面上有一条张牙舞爪的龙盘着,正要腾空而起,栩栩如生,真是“神龙盘玉柱”啊!
大家手拿香火,走进庙里时,这里早已余烟袅袅了。我们点上“玉柱龙香”,便叩首拜佛,以求平安。此时,我惊喜地发现,袅袅浓香,从盘龙张着的大嘴吐出,真好像“灵龙吐珠”。
这些仪式完成了,我们便回到村中走亲戚送年货,欢天喜地去拜年啦!我们送年货给亲戚,也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客人走进主家门槛时,要左手一个“大”红包,右手一只老母鸡。主家笑容满面地迎出来,大家说着祝福的吉祥话。这时,我仔细地观察亲戚家门上的春联,上下联为“春满人间欢歌阵阵,福临门第喜气洋洋”,横批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晚上,鞭炮声伴着欢庆队的笛声、琴声、鼓声,组成了一首欢庆元宵的歌。
看着这样热闹非凡,欢声鼎沸的景象,我想:这热闹美好的景象不正象征着百姓们的日子蒸蒸向上,祖国繁荣昌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