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类观后感通用7篇

时间:2024-08-24 作者:Iraqis

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细致地品味作品的细节和内涵,书写观后感是理解电影情节和人物关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励志类观后感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励志类观后感通用7篇

励志类观后感篇1

关于“幸福”一词,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这个词语似乎离我们非常的遥远。我一直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幸福,直到,今年暑假一部影片才让我明白了幸福的真谛。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1981年的旧金山,克里斯·加德纳是一个聪明的医疗物品推销员,他每日四处奔波只为了推销他那昂贵且不实用的骨密度扫描仪来维持生计。在生活的压迫下,他决定转行成为一个证券经纪人,在没有工资的半年实习期内,他带着五岁的儿子克里斯托弗四处漂泊,实习期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转正,最后成为了百万富翁。

影片中的克里斯·加德纳只是一个贫穷的普通人,但他却靠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变为成功人士,也收获了幸福。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我从克里斯的两次流泪中找到了幸福的意义。

克里斯的第一次流泪,他因无法支付房租,而被房东赶出来汽车旅馆,他无奈只能疲惫地带着儿子四处寻找住所,却一无所获,因为他身无分文。他只能带着儿子在车站的长椅上发呆,为了不让儿子感到低落,他决定乐观地面对生活,他与儿子玩起来时光机器的游戏,假装自己回到了远古时代,为了躲避恐龙地追击,躲进了一个山洞里。而那个山洞其实就是站台的厕所,当儿子枕着克里斯的手臂上睡着时,却有人在使劲地敲着厕所的门,他捂着儿子的耳朵,默默地留下了泪水。我相信,克里斯当时的内心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徘徊了,但是他却得无奈地咽下生活这杯苦酒,因为他知道,他还有机会,他还有可爱的儿子,他必须担负起这个责任,尽管这一切似乎都是不可能的。克里斯这次的流泪其实已经为他的第二次流泪做了一个铺垫,而他这次的眼泪,也让我明白了,其实,生活虽然不易,但是我们只能勇敢地去面对,因为我们有责任为自己与身边关心你的亲人而负责,更重要的是,退缩与堕落是无法让周围的一切好起来,只有敢于去承担与客服生活的困难才能迎接胜利与成功地曙光。

克里斯的第二次流泪,是他挺过了六个月的实习期,成为二十个精英中唯一的胜出者后,当主考官对他说:“一切似乎看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是吗?”他的眼眶湿了,他回答道:“哦,不是。”没错,他等来了幸福,这次的泪水,是充满喜悦与幸福的。他迫不及待地狂奔回去与儿子分享这份喜悦,他,终于等来了幸福来敲门的那一天!

克里斯之所以能够成功,莫过于他乐观的心态,一个人只有怀抱着一个永远积极乐观的心才能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的苦难与不易。克里斯从来不抱怨生活的艰辛、不抱怨妻子的不理解、不抱怨自己卑微的出身与学历,正是因为这样,克里斯才得到了幸福。

原来幸福,其实就藏在生活里,当我取得了好成绩或者奖状时,内心的那一份激动与喜悦;当母亲半夜起床帮我盖被子时,内心的那一份对于自己表现的愧疚与心疼;当自己失落时,朋友与亲人不断地安慰我时,内心的那一份感动……这些不知为何就突然从心中冒出的感觉,其实都是幸福的体现。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一起努力,乐观地面对生活的不易,我们一定能够等到幸福来敲门的那一天,当然,我们还要学会发现与珍惜生活中的那些不经意间的幸福感,其实,幸福真的很简单。

励志类观后感篇2

?荒岛余生》就是一部现代版的《鲁滨孙漂流记》。

一个人在一个孤岛上呆上4个年头是什么概念,但是既然上帝让他活了下来,并在他想自杀的时候,阻止他。那么他就不放下了。上帝对他是很眷顾的,不仅仅让他了解钻木取火的方法,更确切的说是摩擦起火,而且还给了他一个伙伴(一个叫威尔逊的排球),使他能够对其说话,不至于失去说话的潜力。最后飘上来的帆,其实就是一块破旧的门,然他再一次萌生离开这小岛的念头。最后,他破浪而出,成功了。离开的时候他不舍地望着这座他生活了4年的岛。他在荒岛生存四年后成功逃离获救的成功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健的体魄。

2、丰富的生活常识。

3、顽强的意志力,尤其利用虚拟的welson加强用心的自我暗示。

4、极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职责感(这使他给自己留下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5、没有放过求生的任何机会,这包括两个因素:一是不放下回家的期望,二是在逃生的机会来临之前他做好了应有的准备。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6、有情有义。没有职责感又怎有必要忍受那么多痛苦活下去?

主角是一位联邦快递的系统工程师,他的事业很成功,能够说是为超级工作狂,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导致自己与女朋友的关系恶劣,出现危机。一次出差,飞机出事,他被困在一座荒岛上,对于这种变故,并非所以人能够承受的,应对这种现象所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求生,只有生存下来才会有期望。或许对于查克来说有好有坏,毕竟他以前都是围绕工作,突然没有了会不太适应,相反的长期的工作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压力,他能够借此机会消除压力,对自己的人生重新思考,让自己得到新的领悟。

在荒岛上求生并非易事,多次想试图离开荒岛,每每遇到海浪的阻隔,一次次的失败,让他萌生了死的念头,他曾去用绳子上吊,可并没有按照他的计划吊死。于是他重拾活的愿望,他十分的渴望活在这个世界上。

生火的过程是最体现察克意志力的。他尝试了几种方法都不成功,于是急躁不安,在双手流血的时候最后暴怒,一度放下。这是一个最聪明的行为发生了察克把那排球用血迹画成一张人脸,然后把排球放在旁边,将它化为自己的伙伴,让排球welson看着自己生火。他不时看看welson,跟welson说话,以此来激励自己继续尝试。之后他最后成功了,全靠他想出这么一个方法来激励自己,那就是在这个荒岛上虚拟一个伙伴并透过与它交流来加强自我暗示。如果没有这样的倾听者,察克其实很早就会因为超强的孤独感而疯狂至死能够有人倾听,对人说是极大的安慰,所以当他失去welson的时候才会那么悲哀,就像我们伤害了最愿意听我们说话的挚友一样。

查克是位很聪明的人,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在太阳底下他明白把自己武装起来,防止自己被太阳晒伤,他透过收集淡水和捕鱼的本领生存下来了,成了一位出色的捕鱼者,

在4年后飘来的钢板使得他又燃起了离开荒岛的欲望,用树皮和树木做成了木筏将钢板做成了船帆。这一次他成功了,在海上航行了几天,他又遇到了麻烦事,他的船帆没了,并且他的好友wilson也被飞吹走了,绝望感又袭上心头,或许是上天眷顾他吧,正当他处于危险时被一艘货轮发现他救了上来,成功的脱离荒岛,回到了原先的地方。

由此我们能够明白即使一个人处于多么恶劣的环境,只有他求生的意志够强,不会轻易放下,勇于应对,冷静下来利用自己平时的积累,懂得如何处理,成功终会眷顾你的,何况世界上没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励志类观后感篇3

最近看了威尔史密斯的获奖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一直都知道这是一部励志电影,也一直没时间去看,看完后我才知道,这部电影能教会我们很多!

很值得大家一看的一部电影!以下是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亲子、励志,这样用于定性的字眼放在这部电影上其实是多余的;努力、奋斗、幸福,这样的过程放在这部电影里其实也是多余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一部成功的电影也许并不需要一个万众瞩目的新奇题材,回归于生活,最真实的生活也许也是最高的艺术了。这部挣扎在贫困底线里的励志亲情电影来得平易近人,也更容易引发我们对生活诸多情绪的共鸣。

梦想;不管在什么时候突然来临,其实都不算太晚。只要我们还有气力去追逐;于是我们也有了实现梦想的祈望。这部电影里对于梦想的定义显然是浅显而直白。史密斯饰演的克里斯走在路上,遇到一个开着法拉利跑车的男人,问他: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以及你是如何做到的;他所羡慕的并不是名贵跑车或者体面的工作,而是那些人们发自于内心深处幸福的笑脸。

幸福。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样的生活才称得上是幸福呢。美国的《独立宣言》规定了每个公民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许,正是因为幸福总是遥不可及,所以必须不停地去追求。克里斯,一个落魄的中年黑人站在街道上喃喃自语的时候;也许,所有的人都会想到这个故事的最后结局。可以说,这部电影其实一点都不出人意表;然而,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被它感动。励志并不那么刻意,煽情得不做作,在细节处理上细腻而温情;这也许是这部电影让人喜欢的原因。

奔跑;不停地飞奔。这是符合一个活在繁忙都市里成绩一般的推销人员的日常生活场景的。为了什么而奔波;什么样的生活节奏才称得上奔波呢。像克里斯;为了赶上那一班公车,为了赶下一个商务会面,为了这一个夜晚的容身之所必须赶在其他人前面去排队进入收容所……这也许是生活在美国最底层的人们无奈而艰辛的奔波。为了保住一份工作;然后养子糊口、房租、国税、吃饭和一瓦遮头。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无家可归的父子留连在地铁站上的长椅上相顾无言。玩一个并不好玩的游戏,想像着周围凶险的环境以及可怕的猛兽,找一个山洞,父子俩相互依靠着取暖睡觉。当然,地铁站里不可能有山洞;克里斯带着儿子躺在用卫生纸铺在厕所里的地板上蜷缩着。一个男人的泪水;纵然这个男人已经两鬓斑白,这个场景依旧让人感动。那是一个中年男人对自己五岁儿子的愧疚、责任、年介中年却依旧一事无成的挫败感以及对幸福最热切的渴望。捂着儿子的耳朵不让他听到外面喧嚣的拍打着门的声音,那是他唯一有能力保护儿子的表现。电影在描绘克里斯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的同时,这种父子间的亲子交流则成了精神财富的积蓄。史密斯的儿子贾登?史密斯(jadensmith)给这部恶俗的励志电影增色不少。不需要做作的父子亲情,小史密斯饰演克里斯的儿子克里斯托弗,而贾登的本色出演完成了这部电影煽情却不让人反感的所有细节。可能是由于是和儿子对戏,以顾家出名的威尔?史密斯演来格外真情流露,他成功诠释出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的励志故事。

置之死地而后生,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多少次曾经想到这个词;当一个男人处于他的这种境况的时候,多少人会绝望呢。诉求无门,求助无路,离梦想只有一步之遥却因为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而放弃或者继续努力。

也许,没有得来的艰辛;也不会在得来之后知足而感恩。当克里斯最终得到那份年薪80万美元的股票经纪的工作里喜极而泣,走进熙熙攘攘的街头对着所有人幸福地微笑时,当他带着儿子走在繁华的住宅区走向他自己的房子时;物质的财富也许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幸福,他和儿子在这段艰难时光里的相依为命也许才是他最大的财富。

不再对儿子愧疚,不再对生活失望,不再只经历挫败。《独立宣言》规定了所有美国公民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它却不曾对所谓幸福下一个定义。也许,是不是因为幸福的含义过于广泛而且抽象呢。然而在这部电影里看起来,幸福其实也可以很简单。所谓幸福,也许是当我们对着我们深爱的那些人们时;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给他们我所能给的最好的一切,不论是贫困或者富足。

励志类观后感篇4

前几天在客厅里有人看电影,我好奇看了几眼,也跟着看完了这部《奇迹·笨小孩》。

我想,看名字很多人就会猜出来是关于励志题材,嗯确实是。大学生景浩母亲去世,留下还是儿童的先天心脏病妹妹相依为命,妹妹的病越拖越危险,八岁就来不及,景浩为了妹妹放弃学业,拼尽全力,为妹妹搏出了健康的生命。拼搏的过程没有投机取巧,也没有机缘巧合,只有一个“拼”字。但不是每个拼得人都会有如愿,所以虽然笨,也创造了奇迹。

看过后,对拼搏的年轻人心生敬意,对坚韧长大的妹妹心酸不已,对互相扶助的人们报以温情。但由心底里忽然生出一种对中年人保守与谨慎的更多理解。

剧中景浩20岁,为了追到十分钟的对话机会,骑电动车一路狂奔,摔倒弃车独自奔跑,又被撞倒爬起继续。伤痕累累的他获得对方的'尊重,打开一种可能同时也开启更为艰辛的努力过程,白天高空作业,晚上拆解手机零件至深夜,再与盗贼搏斗受伤。

景浩搏的是信念也是青春无敌。不得不感叹,过了这个年纪再要这样不顾一切,也熬不过体力不支精神不济这关。生物机体的发展与老去,确实不是意志力与坚持可以逆转。

从前会偶尔觉得有些人总拿年龄做借口,虽说人到中年也不至于拘禁至此,现在似乎明白,也许正是每个人都年轻过,所以才更明白曾经青春年少自己与如今的大不同。这也就是人到中年不会轻易被一句口号蛊惑的原因了吧。

这份明白会促使我在心理助人工作中做的更好。但无论如何,青春魅力无敌。

所幸,我们每个人都年轻过。

励志类观后感篇5

?士兵突击》记载了普通士兵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一个中国—军人的传奇故事。由于故事和人物的纯粹,剧中没有一个女性角色,完全是男人的情感世界——意气飞扬的军旅,生死与共的成长岁月……以前我很少看军事题材的电视剧,却在《士兵突击》的第一集就被许三多憨厚可爱的性格逗得忍俊不禁。现在的肥皂泡沫剧太多,内涵意义深刻的却是少见,而能反映普通人物真实状态及最朴素思想的电视剧更是凤毛麟角。如同在沙砾堆里发现耀眼珍珠,接下来就坚持每天收看。《士兵突击》给自己带来很多感动和思考,感谢编剧和导演把如此鲜活的一群人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对我个人而言剧中的人物似乎理想化,但依然感谢他们纵然虚幻的存在!何况,很多人不是说,不要对自己没有见过的人和事妄谈虚幻,如许三多一样,应该学会两个字——“我信”!喜欢剧中的每个人,许三多让我懂得纯真和执着;史今让我懂得慈爱与奉献;伍六一让我懂得义气和刚强;高城让我懂得热情和骄傲;袁朗让我懂得尊重和睿智;成才让我懂得珍惜和反省;吴哲让我懂得平和和优秀;老马让我懂得善良和自尊;甘小宁让我懂得良好和放弃;马小帅让我懂得骨气和青春;白铁军让我懂得知足和快乐…

许三多,在他呆过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付出了自己最真的感情。你可以说他的情没有自尊,但他的心却至真至纯。许三多让我感动之处是,他对别人付出的情意从没有想过他自己,无论成才犯了怎样的错,即使他再生气,他却从没有舍弃过成才;无论伍六一对他怎么凶,让他再怎么尴尬和窘迫,可他从没有对伍六一翻过脸;无论史今再怎么对他发脾气,即使他心里再痛苦,他也丝毫没有介意;无论连长怎么挤兑他,即使他心里再难过,却从没有停止对连长的敬爱;无论袁朗怎么a他,即使他感觉再委屈和失望,他却从没有对袁朗关闭心门。这样的许三多,难道不是值得人人去爱他的吗?除了对许三多个性人物的欣赏,钢七连解散那一段也让我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为什么会有个钢七连?因为钢七连的每个人都在用“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为自己团队的`荣誉而战!对于这个团队,荣誉感——就是他们的信仰。别的时候尽可以开玩笑,但是一旦涉及荣誉,那就容不得你丝毫的怠慢。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就在钢七连即将被解散那一段日子,高城连长还要带着全连的人让团报发错言论的人为钢七连道歉,看着他们在最后关头都要维护自己团队的荣誉,灵魂彻底被震撼了!这就是军人,这就是钢七连的军人!突然想起一句再朴素不过的话:“团结就是力量”!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钢七连的每个人都用热血、用激情、用真诚为团队奉献,而这份真诚与激情又见证了战友们间的兄弟情深!我在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一份无私奉献的心为团队着想,那我们的团队就会坚不可摧!而生活在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我们必定会更加自信、充实,甚至骄傲!

励志类观后感篇6

奇迹者,想不到或不平凡也。奇迹是人造的,用心创造,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看到深海生物是奇迹,在危险中被救援是奇迹,神九上天,蛟龙入海也是奇迹。

暑假里,我和小学同学去上了一个篮球班,第一天去时,教练说大家都不认识,第一天不讲太重要的,打打比赛,了解了解,在这期课中大约有八九个同学,在简单认识后,我们便玩儿到一起了……

第二节课老师就让我们步入正轨,热身结束后,教练正式开教,先是运球,教练先演示,我们在模仿,出问题时教练再指导,就这样我们的第二节过半了,还剩十分钟,就决定不教了,打会儿比赛,分好队就开始了。

……就这样基本动作学完了,开始教提高的内容了,还说好好学,将来和别的学区的打比赛时要用……教练好好教,我们好好学,又几节课过去了,我们又掌握了很多新技能,终于那一日到了。

这天,我们分好队,虽说我们先命中三分,但是,很快就被人家追平,又超了我们五分,于是我们就陷入了不利的局面,怎么办?这时更需要团结的时候,但是队员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不是太团结了,我和我的好友互看了一眼,心中苦笑。我们抢下球就直接三步上篮,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规定时间内追平。结束了,我们没有丢脸,这就是奇迹了,因为我们尽力了。

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

励志类观后感篇7

说起贫困,有人把它当成灾难,面对困境一蹶不振或者习惯于别人的施舍和怜悯,但也有一种人却把贫困这种困境当成通往成功征途的一个个阶梯。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励志先锋人物成长于一个特困家庭,大学期间完全靠自己的勤工俭学来完成学业,甚至还用打工攒下的辛苦钱来接济家里,他就是来自宁德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四学生郑艺才。

国庆节前夕,记者前往宁德采访郑艺才时,这位清瘦的男生正站在宁德东乔中学初二(1)的课堂上,用略显稚嫩的语气给学生上课。

站上讲台教书是郑艺才小时候的梦想,现在他已经临近毕业,离当教师这个梦想也是越来越近。但班上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平时看起来自信稳重的同学,因为家里的一场变故差点就辍学。那时候父亲被墙压倒,家里没什么收入,为医治父亲的病,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一下陷入了家境,因为从小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一度他想干脆去打工赚钱养家,但父母亲说,他们那个年代因为穷没书读,但现在不能不读,读书不仅是长知识,更是要懂得做人,一席话不仅让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还让他立下决心要承担起一个男子汉该有的担当。

为了不让父母失望,郑艺才选择了继续求学,因为学习基础薄弱,他的高中三年基本上都泡在书堆里。

20xx年,郑艺才终于如愿考上宁德师范学院。但大学期间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在一起至少要花上一万元,郑艺才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就决定要完全靠自己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

当别的学生家长每个月按时给孩子生活费时,郑艺才却要用课余时间四处去做兼职,去赚取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靠着省吃俭用,郑艺才上大学后再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甚至还用结余下来的将近一万元钱帮家里还债。

让郑艺才同班同学钦佩的是,郑艺才把多数的课余时间拿去打工赚钱,自己的学业一点都没落下,大学四年,他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曾多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还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每年的暑假他都会去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多次获得先进个人的表彰。历经大学四年的磨练,郑艺才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非常充实,他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因为背负贫困生这个身份而自卑苦恼,选择勇敢面对才是男子汉该有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