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作文7篇

时间:2024-09-15 作者:Brave

作文的魅力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字让人们产生共鸣,写作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用心才能提高表达能力,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活着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活着作文7篇

活着作文篇1

?活着》这本书是我偶然从网上买回来看的。书不厚,但算是一部长篇小说。虽然读过的书并没有很多,但《活着》确实是最让我震撼和感动的,并且印象深刻,以至于我很喜欢反复地读它。

这本书是余华先生的代表作,讲述了他喜欢收集民间歌谣,与田间的几个男人说几句废话,正好碰见了书的主人公--“福贵”,福贵讲述他既痛苦又坚韧的一生:因为吃喝嫖赌败光了所有家产,从富家弟子沦落到社会最底层,但只有妻子家珍对他不离不弃。当福贵想要重新做人的时候,厄运却接踵而至,破产后丧父,为母亲抓药结果被抓去当壮丁。九死一生回了家,母亲早就不在了,而女儿凤霞也因为生病变成了聋哑人。后来,人民公社成立,家里的东西全部上交,妻子又得了软骨病,儿子有庆在为县长妻子献血中因抽血过多死亡,女儿凤霞在生产中死亡,只留下儿子苦根。四年后,女婿二喜因为工地事故也死了,只剩下福贵和外孙相依为命。最后,死神却连苦根的生命也夺走了,福贵几乎经历了一切所能想象以及不能想象的不幸。不得不叹息,命运真的太残忍了,在经历了这么多不幸和痛苦后,福贵好像看淡了人世间所有苦难,到最后连孙儿的死他都能从容淡定面对,命运似乎早已榨干了他的眼泪……

“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小说的题目叫《活着》真的再合适不过。人的一生到底是为了生存还是活着?但即使是福贵,他的一生也在不停地追求,仿佛活着就是目标。余华的文字很朴实,他简单地写出了那段艰苦时期中一个不幸的穷人家庭的故事,让人感到了命运的残酷和不公,也让人发掘生活中的美好与快乐。书看起来又很残酷,一个人的命运竟可以苦到这种地步,仅仅是活着就好……

我很佩服福贵,他也在时刻敲打这我,要坦然地去面对和接受生命所给予的苦难、幸福、无聊和平庸。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活着作文篇2

夕阳下的红光照耀在穷人家的破洋瓷碗中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正望着远处隐隐约约的山脉,说:“活着,真好!”

听到这句话,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我想到了最近发生的那件事。

一个男青年,从小就受着父母的娇生惯养,是他觉得可以不用学习,就能获得一切;觉得可以不用努力,就能拥有钱财。小学毕业后的他已经厌倦了学习生活,经过父母的多次劝导,他才勉强地上完了初中。中考时,他并没有考上高中,而是进入技术学校学习理发。毕业后的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刚强有梦想的男儿,他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整天吸烟喝酒的人。父母终于忍不下去了,将他痛骂了一番。此时的他气得破门而出,不知走了多久,走到了某小区,他来到这个小区的一栋楼楼顶,纵身而跃,自杀了。

一个拥有健全的身体,一个被父母珍爱的生命,顷刻间,离开了人世。

想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

今年上半年,我看到了英语书上的一个小故事。它讲的大意是在中国的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有许多孩子需要上学,可在小村庄与学校之间有一条江,这条江下流速度非常快,小船不能在江上行驶。为了让孩子们上学,他们就在江上方建了一条索道,没有钱去建桥。一个记者采访了一位小男孩,他说:“我喜欢上学,我喜欢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

在那样一个穷困潦倒的小村庄,却有着极其乐观的人们,他们从不抱怨上天对自己的命运不公,而让行动使我明白幸福。

是啊,活着就是幸福。

那个男青年整天衣食无忧,一直生活在美与爱之间,被甜言蜜语遮住了理想,以至于被父母批评一番,就做出了牺牲的举动。那个小男孩,他既没有美味丰富的午餐,又没有干净整洁的衣服,但他有笑容,有理想,有信心。

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可以活着看这些优美的诗词;看这大好的河山;看这浩瀚的星辰,看这世间的盛颜。真幸福啊!

此时老人吃力地走向椅子,缓慢地坐在椅子上,想着茅屋,想着山河,想着中国,想着世界,想着生活。

活着作文篇3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

人们可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活着’?”也许有人会说:“‘活着’就是饿的时候找吃的、渴的时候找喝的、冷的时候找穿的。时间会从寻找的过程中逃走。”

那么,我很遗憾,这么评价“活着”的人,对活着的理解是不确切且过于肤浅。他们只知道“怎么活着”,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为什么活着”。然而恰恰正是这关键的一点,决定了人的一生是否挺拔与伟岸。

所以,才有人说:“活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没错,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这就是活着的真谛。

2014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了自己的家乡,同饱受摧残的非洲人民一道抗击“埃博拉”病毒,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一次又一次创造了治愈患者的`奇迹。他们的付出不但减轻了灾区人民的痛苦,也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中国援非医疗队队员们用自己的奉献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证明了自己是真正的“活着”的人。

那么,又有人会问:“人一定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算真正活着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大多是平凡人,拥有平淡的俗常的人生。但是,就是在这看似简单的生活中,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彰显了自我的价值。从蹬三轮却资助贫困学生的白芳礼老人,到退休封山种树的杨善洲老人;从冒着严寒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到图书馆长期阅读的拾荒者;也许物质缺席了他们的生活,但精神层面的价值,伴随了他们的一生。

人,不论生活贫富,不论职位高低,都要为实现价值而努力。因为当人们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时,才会更深刻的意识到自己是在真正的活着。

有些人,他们虽然活着,却失掉了自己的价值;有些人,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价值永不消逝。

活着作文篇4

脆弱,却坚强的活着。

生命原本脆弱,你却要坚强的活着。活着才能感觉生活的幸福真谛,只有在你遭遇不幸时,你才知道你要珍惜生命,享受快乐。

活着这部_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阐述了一个凄婉悲惨的时代命运。_活着经历了中国历的大动荡时期:抗战、内战、大跃进、_。富贵自甘堕落赌博输掉了祖宅,气死了父亲,妻子家珍带着两个孩子独自离开,他被抓去做了壮丁,家破人亡。

妻子家珍与富贵团聚,凤霞却成了哑巴,弟弟不幸夭折。我觉得最令人痛心的情节是有庆的死和凤霞收获幸福初为母亲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命耗尽,生活的苦难告诉了他,只有在险些丧命时,才懂了幸福的真谛,人只有在孤独绝望的时刻才会如此深切的想着一定要活着,一定要活着回家去。

中国在变,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但是最痛莫不过白发人送黑发人,家珍亲眼看着女儿死去,却因为_没有经验的接生员造成无法扭转事实,这种母爱的痛又怎会轻易理解。

_在凤霞生孩子出现反动的接生员,营造了一个幽默搞笑的气氛,教授吃了七个馒头撑晕过去,这种方式表现的时代的迂腐,不然种种悲剧是不会发生的,这种情节令人感到悲哀愤怒,让人的生命再次被诠释得脆弱。

?活着》,这是一部意味深长的_,生活就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笔直的。活着才能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活着才能体会到挫折和不幸所带给我们的种种,才会更加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种证明,更是一种历练。

生命原本脆弱,你却要坚强的活着。

活着作文篇5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在这短暂却又美好的一生中,我期望活出自己的精彩道路。但是,我曾不止一次的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而活着呢?

是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番话:“世界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也不是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一种能让你热血沸腾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你在每一次想要放弃的时候都会咬牙坚持的信念。对于我来说,没有理想的青春就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可言。拥有理想,才能挣脱平庸的枷锁,才能与奋进的自己相遇,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航向。毕竟,有航向的人,再小也不会迷茫。我们可以沿着理想的航道扬帆起航,到达生命的彼岸。在其中可以领悟生命的意义和获得人生的价值。但是,有了理想却不去努力追求,那就是空中楼阁。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考上一所优秀的大学就是我的理想。第一,我需要不断努力先考上一所好的高中;其二,才能去奋斗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我知道在其中,需要我不断地进步和成长,不断地追求和坚持。理想可以不断更新,但追求的脚步千万不要停下来。尽管理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我们应该矢志不渝地奋斗,不屈不挠地坚持,为之奋斗一生。

是对知识的无限渴求。人要是没有知识来充实大脑,那么他的生活就是无知且乏味的。我的一生应该都在对知识无限渴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为学习,所以生活。在这个时代,有文化,有学识的人才能攀登人生高峰,这是走进社会的`入场券;相反,没有知识的人只能碌碌无为,过着平淡的一生。我想去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去跨越时空侧耳倾听诗词之声;去试图探索生活的奇幻奥秘。我渴求知识充实大脑,让它异彩纷呈,美不胜收。我相信,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收获知识的美好果实。

是对亲情的深情告白。出生于世间万物之中,应心怀感恩知心,感恩父母。那亲情是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给予我能量,抚慰心灵的创伤,不断推着我向前大步前进,因为亲情是最坚实的依靠。我想对亲情告白出我的心声,去告诉她我那炽热的情感。这是亲情的独有留恋。

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而活着的答案。简单而又美好,憧憬且珍惜。

活着作文篇6

余华在《活着》写到:“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是啊,福贵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正如王安忆认为的: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而《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便是这样一位世人。福贵在感叹着祖上的两百多亩地到他手上竟折腾光了;感叹着战火纷飞、子弹无形的日子已消失;感叹着原本不该死去的亲人终究都死去了;感叹着他最后竟跟老牛一起存活下来……这一切的厄运一个个地将他逐进了伤心绝望的深渊,但是接连的灾难并没有把福贵打倒,他活着,与一头名叫福贵的牛好好地活着。

是啊,活着作为一种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情。余华用一种平淡而又自然的笔触将福贵的一生经历娓娓道来,这样的平淡与自然更能凸显出生活于福贵而言是残酷与无可奈何,但同时也是一种活着的态度,真正体现生命的张力与无限可能。也正如作者余华所说的:“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的任何事物而活。”福贵有很多个离开这个人世的理由,但他却仍然从容淡定地活着。

面对各种各样的苦难,福贵在活着,其实是对活着最好的诠释,但让人感到难受而不禁泪下。在我的认知中眼泪是痛苦或喜悦的宣泄,而《活着》却是寓于这种宣泄后的沉思,上升到生命意识的高度。从主人公身上,我看到生命在苦难与幸福之前与之后,永远都是饱含着对希望、幸福、美好的追求;福贵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他平凡,在他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但他又是不平凡的,他面对苦难所展现的坚忍和抗争正是常人所不能及,我为他的不幸与坚忍而感动。纵使泪水照耀不了前进的道路,但我们可以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也是一种哭过后的坚强和泪水洗涤过的幸福。作家余华正是以犀利的笔调将人类的苦难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不得不有所“畏惧”,同时也真正地感受到命运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活着,便是以最简单、最平凡的方式,去展示生命中最顽强、最动人的精神力量。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活着就要忍耐,面对所有逆境苦难,包括最残酷的,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着去克服它、度过它。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所以让我们忍受此时的苦难,享受此时的幸福,因为我们正活着!活着已经是一种难求的幸福,而能快乐地活着,那便是人生莫大的追求了!不管生命赋予了我们怎样的一种责任,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力、尽量、尽心、尽意地完成它。走进余华,读完《活着》,我收获了对人生的另一种深层感悟。

活着作文篇7

我第一次看活着,不是看的小说,而是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很小的时候就看了,看完之后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惨了。

活着这部小说,是我在高二的时候看的,当时是因为很多同学的推荐,然后去书店买了这本书,买来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看他,而是先去找了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当时看完电影就不想看书了,因为看完之后感觉到很压抑,福贵的命运坎坷之难。

缓了一星期后,把这本书从放书本的最底层给抽了出来,书还没开封,打开之后看了前言,继续看内容,当时上课偷偷看,看的心惊胆战,但里面的内容越发吸引我,我用了一天都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我不敢细细的看,只敢一掠而过,看完之后,发现书本比电影描写的更加有细节,也更真实。

在这本小说中,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听老农福贵讲述他悲惨曲折而又幸运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一个纷乱特殊的年代,他经历了家庭的兴富与衰弱,经历了战争与动荡,也经历了身别亲人的接连离去。在他坎坷的一生中,他得到了良好的家境,贤惠的妻子,聪明伶俐的孩子;却也失去了许多。福贵是悲惨的,在挥霍完家产之后,他由地主变为贫农,家道衰落,父亲也因此离世;但他同时也是幸运的,正是因为变为贫农,他不必在解放初期作为地主而被枪毙;他是幸运的,因为有了个贤惠的妻子,作为农民的他生活却也是幸福的。但是,随着亲人的接连离世,他的生活也渐渐地改变,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命运如此多舛,他仍坚强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过去的伤痛在他的口中似乎是那么平淡。这种平静或许只有快到了生命尽头,回望过去时才会有吧。

迄今为止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四遍,每看一遍都有一个新的体会,能从书中感受到更多的感悟,人活着为了什么?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世上却有成千上万的人始终不明白,他们总以为活着只是为了幸福,只为了爱情,只为了养家,只为了金钱,只为了做官,只为了别人。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就跑去结束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