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后感要注意保持客观,不要带有偏见和情绪,每次读完书后写读后感,都是一次与作者思想的深度对话,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读幸福读后感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幸福读后感篇1
信手翻阅陶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时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源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源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师将这种高尚的追求化为一种行动就是不断地读书,读古人圣贤书,读经典的文本,在古人经典的思想里遨游,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体会。陶老师说,“在我的记忆里,就一直没有和书疏离过”“以书为伴,以读为乐”“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甚至成了审美追求,特别是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是背诵,几乎没有停止过。”陶老师特别注重了对孔子精神的研究,也正是因为数十年不断地对经典作品的广泛涉猎,潜心地钻研,陶老师才具有了温温尔雅的大师一样的儒家风范,除此之外,陶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编辑记者工作的热爱,更是养成了一种优秀的'品格,宠辱不惊,泰然自若简单地说,怎样读书就是读书的方法和原则。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读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知道怎样读书。有的人会说读书谁不会?我也曾这样想,但现在看来,我们的读书还真的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否则你也读了不少的书,怎么效果并不明显呢?并没有从根本提高你的生命质量呢?恐怕与读书方法和原则把握不准不无关系吧。
这本书是陶老师的讲演录,共分三部分,分别是《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其中《打点幸福人生》主要是讲人的自身修养,《孔子的精神世界》则主要是讲陶老师几十年研究《论语》的成果和心得。我重点向大家介绍第一部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这部分共分九讲,分别是:第一讲《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第二讲《读书走向:取法乎上》;第三讲《诵读内容:古今中外经典》;第四讲《疏离浮躁,淡泊名利》;第五讲《读书教学相得益彰》;第六讲《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第七讲《读书与思考同行》;第八讲《经典诵读的思考与行动》;第九讲《终身幸福的文化之旅》。这九讲按主要内容我把它归纳为三个大问题,即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深深地启发和激励着我,坚定了我与书终生为伴的信念。我将在“流淌着智慧的光华,摇曳着思想的要义”的经典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拓宽生命的维度,寻找生活的幸福。
读幸福读后感篇2
古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是毕淑敏却突发奇想,要我们记得提醒幸福。提醒幸福,并不是要我们及时行乐,而是提醒我们要记得捕捉生活中的快乐感觉。
幸福,可以是流光溢彩的,可以是五彩缤纷的,也可以是淡然幽静的,还可以是平淡无奇的……
幸福,是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一种积极开朗的心态!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便犹如有了源头的活水,时时滋润闪亮而灵动的双眼,去发现幸福,发现美,并且欣赏美,把这种幸福和美永远铭记于心,蕴藏在心底的海洋中。
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无疑是美的代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确是美的传奇,荷败菊谢何尝不是美的另一种写照?为什么不是提醒自己去细细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优美意境呢?这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城市里,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与热闹;乡村中,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鸣一片的宁静与淳朴。
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这,就是淡然;这就是温暖的回忆,甜蜜的幸福。
拥有了这种幸福,则心灵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平和、宁静和满足。
身居高位,享受无尽荣华富贵,这也许是一种幸福;居于陋室,亦能苦中寻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因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芙蓉如面柳如眉”,这先天的骄傲,是一种幸福;“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后一是后天的浸润,使你出类拔萃卓而不群,也是一种幸福。即使“行到水穷处”也要潇洒地迎难而上,潇洒地“坐看云起风涌”,这便是乐观的幸福。
书香,淡淡的。
我徜徉在茉莉花般的书海,淡然的幽香让我陶醉,使我痴迷,我沉醉于成长的幸福中。
书香,伴我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也让我得到了幸福。
淡淡的,竟是幸福啊!
读幸福读后感篇3
上学期,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组织了“小荷读书社”,作为需要充电年轻教师,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不久,我拿到了第一本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读完了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陶继新老师的教育演讲录,他强调了读书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性。书中说:“人们谈论更多,关注更多的往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固然重要;但是教师从身到心到灵的生命飞跃,则是超越专业成长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个文化人。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经典文化一旦成为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有着一种内在的维系。”是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教师,更应该以书为伴,不断给自己充电。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特别是读好书,阅读经典,更是不能只看热闹,或者只读文本的字面之意。不仅要读,还要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是深入的思考,让它抵达心灵的深处。每当课堂上感到语言苍白时,与人聊天感到腹中空空时,我们会为自己知识的匮乏而羞愧不已,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反问自己:我有读书的习惯吗?自古大学问者皆好读书。孔夫子的“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开创了让读书成为习惯的先河。“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日理万机不废读让我们汗颜……可见,读书是成就事业的基石。以前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我想现在这句话恐怕就很不恰当了。一则现在的孩子知识面之广甚至已经超过我们老师了;二则社会的发展要求孩子越来越全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孩子不是需要一碗水,而是需要两碗水,甚至更多的水;所以,当代的教师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行,而这活水从何而来?从书中来。你说我们教师怎么能离开读书?想一想我们熟知的那些特级教师,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又有哪一个是死抠教科书而终有所成?所以从教师这份职业的需要来说,教师离不开读书。“你的生命深层有了经典滋养,就有了一生幸福的本钱,就会永远快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就是给我们的生命注入这样的活水,使我们的事业、生活生机勃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的充实,活的快乐,活的幸福!热爱读书吧,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读幸福读后感篇4
我对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印象深刻,读完后很乐意再去回味其中的内容和其中蕴涵的感情,我一直把它当作一件开心事。可是,当我读完这本书再去回味时,心里却有了别样的感受……
拥抱幸福的泰迪熊,讲述的是一个女生的故事:她深深地喜爱着泰迪熊,喜爱它那张可爱的脸庞、和它那扭来扭去的'身材。她甚至常常对着空气和她心中那只泰迪熊说话,导致被同学们认为有病,都离她远远的。一直以来,她没有朋友。后来,她认识了一位医生和一个男孩,他们都是很好的人,医生还告诉她,拥抱泰迪就是拥抱幸福……她在成长的过程中,还经历了很多事,有的令她欣喜若狂,有的令她悲痛万分,有离开她的人,也有来到她身边的人。最终,她拥抱了很多很多的泰迪,也拥抱了很多很多的幸福……从她的成长中,能找到一份份感动,也能找到一滴滴眼泪,还有一张张笑脸……
当我再次回味这本书中的内容时,感受真的是很难形容。那么曲折,说不清这是一个令我满意的结果、还是一个令我伤心的结果,像是一块石头,总也上不去,下不来。仿佛还有一只泰迪没有得到幸福,有些应该回来的人却依然远在天边,只能用心灵交流、用思念传播感情……
我不愿再回味这本书中的内容,并不是因为作者写得不好,只是因为故事情节太动人,直到结尾还有让我想继续把故事写下去、给它编一个完美的结尾的念头。这也许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吧。编完之后,我仿佛也拥抱了一只泰迪熊,也拥抱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一直在心里继续编这个故事,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只最最可爱、最最幸福的泰迪熊!
读幸福读后感篇5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叫《拥抱幸福的小熊》的书,这个故事讲了小念在童年时代,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变成一个自闭的女孩。另外还有一只熊公仔陪伴她,但是她爸爸跟妈妈离了婚不久后,爸爸把小念的熊公仔偷走,送给了离婚后的女儿。之后小念又认识了一个特别的.男同学霍雨欣。但后来发生了一场车祸,小念住进了医院,认识了给小念治病的年轻医生:林涛。他很热情的对待小念,而小念也感觉到了林医生温柔的眼神,和气的语音,温暖的大手。小念出院的时候,林医生送给小念一只很名贵的泰迪熊,还告诉她:“拥抱泰迪就是拥抱幸福!你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泰迪熊和更多的幸福!”小念出院后,生活变的灰暗起来,在学校她受尽欺负,度日如年。她很想念林医生经常偷偷地去医院看望林医生,并在霍雨欣的帮助和鼓励下,小念期待着林医生曾许诺的小熊和幸福······林医生是个伟大的预言家,又或许,是小念孩子气十足的固执和天真的信念感动了天使,终于有一天,童话般的奇迹发生了······
我读了这本书,觉得人小时候虽然调皮,但我想长大以后,就会变得善良懂事,所以,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改变自己。还有一些小孩,有自闭症,一些好心人,会帮助她们,让他们快乐,不再有自闭症。还有些好心人,会帮助贫困家庭解难······这本书告诉我一个道理:只要自己有一颗爱心,会热情的帮助别人排忧解难,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读幸福读后感篇6
初读《提醒幸福》这本书时就像咖啡一样,看似苦涩,但小口小口地回味,舍齿间散发着一种淡淡咖啡独有的芬香。作家毕淑敏用自己涓涓如流水的文笔,将自己对于自然、生命的崇敬合成一杯上等的黑咖啡一般的书。在这本文集中,我最有感触的`还是《一厘米》这篇文章。
小也的妈妈陶影,她是一位有着很多缺点的母亲,当小也不在身边的时候,她会逃票。虽然家庭条件不怎么宽裕,但她仍然尽可能为小也创造顺利成长的条件。在《一厘米》这个故事里,因为小也很高超过一米一一厘米的原因,陶影与检票员发生了争执,原本她是可以跳起来像泼妇一样和检票员吵架,但为了在小也面前挽回自己的尊严并为了给儿子做示范,避免给儿子成长带来负面效应,便拉着小也的手没进庙,但她却十分在意小也没进寺庙受到的心理伤害。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不久之前,我与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路上车不多,但菜市场门口那条街上几乎停满了车,中间留下的距离只够两车勉强通过。这时我和妈妈看见前方不远处有一辆车刚好准备倒出来,妈妈便等候在那里,等待这辆车倒出后,将自己的车再倒进去,但妈妈正在倒车时,从后面开来一辆车,不由分说就抢占了那个停车位。妈妈摇下车窗对那车里人喊道:“我在倒车,你怎么就占了我的车位。”那人径自打开车门,瞥了妈妈一眼,说:“谁知道你在倒车。”撂下这一句话,扭头就走了。妈妈转过头看了我一眼,我能从她的眼神里读出愤怒以及和那人决一死战的神情。但她像陶影一样选择了忍耐和沉默。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想,天下的父母亲应该都是这样的吧!他们时时刻刻在子女面前维护自己身教重于言教的形象,以给子女作为良好的示范。这或许也是一种无声的爱的表达吧!
读幸福读后感篇7
这学期,学校发了一本《建设幸福中国》的书,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里面的故事。其中有一篇《农家乐趣味运动会》让我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里健康向上和轻松快乐的氛围。故事主要讲的是:天下着雨,但是新丰镇竹林村的文化运动广场上却十分热闹。全村100多位村民在这里参加农家乐趣味运动会,南瓜、毛豆、杜瓜等都成了他们的比赛工具。不但是他们村,还有其他的一些村和社区,还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更有舞龙队、扇子舞队、腰鼓队的表演赛,吸引了无数群众,村民们都纷纷称赞这是“老百姓自己的`节日”。
读着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我外婆的家。我最喜欢到外婆家去,因为那里有游乐场,里面许多的健身器材,好多我都叫不上名来,我喜欢那里的荡秋千了。每当我去玩的时候,总是看见很多老年人在玩踏步机、转转盘,有的青少年在玩单双杠,还有很多小朋友在争着玩荡秋千。不管天晴还是下雨,游乐场都很热闹。村民位除了利用器材锻炼身体,妇女们更喜欢在空旷的场地上跳排舞。在轻快的乐曲中,她们摆动着身子。虽然动作不如舞蹈家那们优美,但是他们跳得很认真,而且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想着这些,让我感觉到我们的祖国真的变了,一步一步地走到人们心里去了。不但关心人们温饱,现在更关心人们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祖国大家庭中生活,也让我感觉到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