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书籍,发掘出更丰富的主题和内涵,写读后感的过程是对自我情感的梳理,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泰戈尔诗选读后感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泰戈尔诗选读后感篇1
诗人的内心拥有一个理想的世界,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可以一步步向完美伸臂。
在这个理想世界中,每一个坚持不放弃的人都可以迈向成功。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后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似乎有一点不公,有些坚持没有得到原本期待的回报,让人觉得这么做不值得,导致一些人的放弃,并对坚持产生怀疑。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坚持总会带来回报,只不过是多与少,迟与早的问题罢了,坚持,也拥有无穷的力量。
当你在一点一点地坚持做一件事时,就好比一辆正在积蓄动力的赛车,尽管行进十分缓慢,在这期间你必定会看到一辆又一辆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你一定会十分焦躁,希望自己能赶超上前面的人。这时候,你就得告诉自己,继续坚持,不要放弃,等马力蓄足,就是你赶超他们了。
因此,坚持会不断积蓄力量,推动我们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奔跑。
你的那份坚持,同样是你过往人生沉淀在你身上的'烙印。这个烙印将会长存于你的心中,成为你的一部分,改变你,成就更好的你,让你的一生在坚持中度过。等到回首往事时,你不会因为我本可以,却没有坚持而悔恨,也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惋惜,只会觉得原来我也可以,一份坚持可能改变你的一生,也同样可以让你对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只因这一份坚持。
与此同时,坚持可以让一个平凡的生命闪起光来。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凭着自己那份吃苦耐劳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了生产队队长,为了能有更多的收入,孙少安自己创办了烧砖厂,在之后不久,由于天气太冷,大量的砖块作废,导致烧砖厂的倒闭,但孙少安依旧没有放弃,他不断尝试挽救烧砖厂,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烧砖厂才能重新开启,他的那分坚持,让他虽然平凡的生命闪起了耀眼的光。
坚持,总会有回报,且总是拥有无穷的力量,即使目前的回报再少,也比不坚持更好。
外面的风景很美,坚持的背影,更美。
泰戈尔诗选读后感篇2
前几天,我饱含着诗意读完了《泰戈尔诗集》,了悟了这本书的一些皮毛之处,我不敢说读懂了他的精髓,因为他太深奥了。他的诗飘散着清香,洒出了那段历史的背景,真的是回味无穷。这本书以“他”自己为人物原型来展开写作的,深情的描绘出自我的经历,揭示当时的历史背景。
泰戈尔因所处的环境与时代的黑暗,所以他把祖国的沦亡、民族的耻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都深深地烙刻在泰戈尔的内心深处,并走进他的诗歌中。他所写的文字中挥发着一种不挠的精神。可见泰戈尔的爱国之心!突出了他怜惜百姓,不屈于这悲惨的命运。
在《婚礼》这一章中就表现出一种为国而牺牲完美生活的白马王子。有一天,一个王子在婚礼上壮别娘子,奔赴疆场,马革裹尸的牺牲精神。这首诗歌的感情是跳动的',是一腔热血的,歌颂了民族英雄,抵御外族侵入的精神,更进一步突出了泰戈尔的爱国主义的精神,保家卫国的精神。
作为未成年的我,可能还不算成熟,所以就喜欢《新月集》多一点。他以儿童的视角、纯洁的语言、明快的格调和优美的意境,描绘出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儿童世界,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儿童的深厚的爱,也证明了作者追求单纯、光明、社会平等的梦想世界。
泰戈尔诗集中的诗句,句句都体现出无垠的哲理,这是无法替代和超越的。因为这是在真实生活中所经历的,并触发感想,感情是最丰富的,真挚的。因而这些诗句是赋予生命的,是思想的体现,这才是人生中最珍贵的。
在这本书中也写到了关于感情和人生的抒情诗,想必作者也亲身体验过。在诗中写到的感情的难以捉摸,是神奇的,是情不自禁的。这首诗句字字体现出来丝丝的温柔,很绵软、浪漫。他把感情联系到人生,从而展开哲学的理论。诗人觉得人生在各个不一样的阶段正如同花的花期,阶段不一样,开放的状态也不相同,就如同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该怎样时就会怎样,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勉强的。
泰戈尔诗集语言简洁、含蓄笔墨精炼,有名言警句穿插,画龙点睛,很有韵味。大家有机会必须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泰戈尔诗选读后感篇3
走进泰戈尔,我仿佛置身于云端垂钓,钓得满空灿烂的星辉。三更有梦书当枕,每当枕着《泰戈尔诗选》入梦,便觉得那一百三十首诗篇幻化成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出爱的乐章。于是爱就像一颗牵牛花的种子,悄悄地落进了我的心里,偷偷地发芽、生长,使我的眼睛愈加明亮、澄澈,心愈加清明、温厚。
“爱,你使生与死对我是一个巨大的奇观”,这是泰戈尔对于爱的领悟。泰戈尔的诗,是一幅爱的奇观,洋溢着的爱如普照的阳光洒遍那智慧的诗篇,或是润物细无声般温润,或是热烈如火、深沉似海。
对自然对生命的爱,是爱的奇观里一首轻快飘渺的乐曲,婉转动人。黄昏的气息,叶上的露珠,云霞的颜色,寥落的星辰,琴弦的低唱,碧空中的'鸟语……爱在这一切的风光霁月中苏醒。泰戈尔轻轻地吟唱着其中的美好,用孩童般纯净透明的心述说着对自然的热爱,引领我们走进一个洗尽铅华,没有半点杂质的世界。
母爱的歌颂是爱的奇观里一抹明丽的色彩,一片浓得化不开的深情。“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当初秋的早晨,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轻轻地翻着泰戈尔的句子,如品着一杯香茗,自然而真挚的笔调,细腻而伟大的母爱,久久萦绕着我,使我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随着他的文字陷入深深的思考:母亲,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有人说,天空伤心所以落下雨了。可母亲的眼泪和汗水呢,是为了什么?母亲为我们流了多少泪,洒了多少汗!母亲,您是天空吗?您是我们的天空!
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全世界受剥削人民的同情,是爱的奇观里最热烈、最具激情、最撼动人心的一把火焰!他爱得深沉,爱得热烈。“我的心悠然地随着在远空下的莲花河一同曲折流走。在她的对岸上伸展着沙滩,与世无关地,在它庄严的荒芜中目空一切。”我想象着泰戈尔在莲花河上泛舟,静静地眺望着他的家园,他的眼神中流露的该是怎样的一种爱恋,怎样的一种深情!这种深情,这种爱恋全部融进了那潺潺的莲花河,永不停息地流过孟加拉,滋润着印度的每一寸土地!“赐给我雷霆般的声音,使我能够投掷咒诅……他那使人毛骨森立的饥肠连妇女儿童也不放过,使我斥责的言词能够永远震动,这自侮的历史的脉搏,直到这个时代被扼死被锁住,在它的灰烬里找到它最后安息的床榻。”诗人用他的充满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诗篇唤起世界人民与法西斯作斗争,他深深地同情着受剥削的亚非人民!他的爱超越了国界,他向往全世界的和平!当印度受压迫的人民、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吟诵着他的诗歌时,那些爱的诗篇如同溪流,如同山泉,流淌在那些向往自由与和平的人民心底。
“我的爱会在瞬息中开花”,这博爱之花向四处伸展,爱的花香从印度那遥远的国度飘过重洋,给我们带来爱的气息,用爱给了我们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希望与勇气。泰戈尔的爱太深邃,太博大,他的诗中,有着万象之外的美,有着包罗万象的博大胸怀。着手现在,放眼未来,我们何尝不需要这种博爱呢?汶川地震后,让我们更是感到了这种博爱的力量!
泰戈尔,正如你的诗里所说的,“在这世上你永远是我们的客人,诗人,爱的客人”。我极喜爱冰心的一段话,想用它来形容泰戈尔的一生和创作: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泰戈尔诗选读后感篇4
泰戈尔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大诗人,同时也是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个暑假,我读了《泰戈尔诗选》后,感慨颇多。
我强烈地感受到从来没有哪个作家或者诗人情感如此丰富,《新月集》中孩童天真烂漫的情思与欢乐,母亲对自己孩子的关怀与爱;《飞鸟集》中短小而富有哲理的诗句,深沉而美丽的字眼,让人着迷;《游丝集》中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无法捕捉的游丝,以及它对人性的探索与思考;《再次集》则是一部奇幻的诗集,像是神就在我们身边一样的不可思议;《最后的星期集》又充满了哲学气息,作者对生、死、爱的思考也同样把读者引向思维深处;最使人感到震撼的是《故事诗集》,这是以印度的史诗编织而成的作品,里面有超越生死的爱,血泪交织的战争,种姓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不仅有对信仰的虔诚,更有排除世界万恶的豪情壮志。不胜枚举。
当我在阅读这一本书时,时喜时悲,时而感伤,时而憧憬。如果每一首诗是一个世界,那么这本书里有无数个世界。在阅读之时,我的心头像被涂抹上了一层缤纷迷离而又不断变化的色彩,我好像看见昔日的海市蜃楼,昔日的历史仿佛在我面前重演,但它发生在哪里?属于哪个时代?又或者已经超越永恒?我不禁如醉酒般陷入沉思,一切似乎若有若无,仿佛天上的'琴弦奏动了婉转的九天之曲,从一切时间的帷幕之后音乐前来。合上书,仔细回想,又觉得脑内一片空白。是这些句子实在是太古奥了吗,还是我想得不够深入呢?
抛开书本,思考一下。为什么像泰戈尔这样一个头发乱蓬蓬,胡子一溜长的糟老头子能写出比恋爱中的阿鹏哥的情书更有情味的诗来,该说是他童心未泯还是早已超然物外了呢?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了意义。我们无法知道答案,因为泰戈尔本人离我们远去很久了。1941年8月6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平静去世。我们不是那个时代的人,自然失去他已久。但今天我们翻开这本书时,仔细品味他优美的字句和深邃的思想,才发现我们在失去他之后才完整地得到了他。
不管怎样,《泰戈尔诗选》不可不读。无论多大年纪,无论文化程度高低,无论你对文本解读如何,《泰戈尔诗选》总会给你喜悦和感动。赶紧去再读一遍吧!
泰戈尔诗选读后感篇5
孩子是可爱的,这是我从泰戈尔的《泰戈尔诗选》里体会到的。
孩子的世界大人们真的不会懂,他们富有观察力和与生俱来的灵感。他们对着星星说话,他们拿着糖果玩耍,他们自由自在,就如泰戈尔所说:我愿我能在我孩子的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占一角清净地。孩子是天真的、纯净的,似那一段段白嫩嫩的莲藕,容不得一点淤泥。
就是这样,泰戈尔就是这样一个人,把那些孩子,描写的让我们有一种感觉:他们可以在云端熟睡,可以与大海嬉戏,听它们唱歌,对新月和秋云或是晚霞等一系列美好的'事物微笑。活泼的孩子,又有些似神非神的孩子。将他们描摹的竟有虚幻、扑朔迷离之感。同时他也讴歌了母爱,母亲的陪伴得以培养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就是在这种母爱的陪伴下,孩子们才会越发的显得饱满。
里面有些神化的描写并不使人反感,相反,却塑造了一个梦一般的童话世界。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一个美妙的意境,孩子的童真从中表现出来。这不禁又让人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或许每个人都会在泰戈尔的诗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童时代离我们远去,但是,每每读到泰戈尔的《新月集》就会用一种清新、亲切之感。
这些也正符合了当初泰戈尔编写这部集子的初衷吧!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对母爱的歌颂的确让我们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