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放作文通用8篇

时间:2024-11-23 作者:Cold-blooded

作文是一种内心的独白,让我们直面真实的自己,作文让我们能够用文字描绘出心中的蓝图,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花开放作文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花开放作文通用8篇

花开放作文篇1

岁月泥泞的路上记录了中国踏下的每个脚印,时代浪涛推波助澜,中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坚定而遥远,一直没有放弃的,不过是信念二字。再次翻开一幕幕画卷,你会感叹你见证了怎样一个民族的重生。

过去的我们故步自封,拘泥于眼前的现状,仿佛一只井底之蛙,正是改革开放放下一根绳索,让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别有洞天,走出去,引进来,文化交流越发繁盛,中华文明的未来就越发光明。蛟龙探海,悟空升空,原来上天入地从来就不是幻想。

前段时间,某中国医生在海外公园救人事件火遍网络,事发当天,该医生正在海外公园度假,突遇一国外女子晕倒在地,他什么也没想,便上前施救,最终将女子从死亡边缘救回。关键时刻,是无谓的中国人挺身而出,该医生有这样感人的举动,也少不了中国改革思想的熏陶。

我们结束了车,马,邮件都慢的生活,乘上高铁,奔向回家的路途。有人做过实验,在高铁座椅上放置一杯水,惊人的是,从高铁启程直至目的地,滴水未出,这便是远近闻名的中国速度,快而稳,稳而平,亦如中国在民族之林的发展势头,为人惊叹。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是对我国古时历史的延续,也是改革创新新的风向标。在中国自己获取利润的同时,也为周边国家谋取福利,中国努力的方向从来不是成为最强,而是让世界更好。

曾经,我们鼓舞学习外语,为的是有机会去国外借鉴优秀文化,现如今,正是由于中国一步步的努力,推动了一股汉语热,无数孔子学院在国外建起,同时也为我国部分人才提供了岗位。

正所谓越努力,越幸运,其实不然,是因为当你足够努力之时,你已不惧怕任何坏结果的来临。那个满口之乎者也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倡导的是改革之风。

中国改革的步伐异常坚定,这些脚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崛起之路;一个国家的开放之路;一个灵魂的升华之路。忆改革之步伐,望中华之澎湃,我眼中的改革开放犹如凤凰涅槃,潜龙腾渊,这个历史舞台,中国从未退场。为新时代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新中国的创新出谋划策。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聆听时代最强音。

花开放作文篇2

说到改革开放,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那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壮举啊!

奶奶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浦庄街在一条河的旁边。它十分狭窄,只有四五米宽,而且人也没有多少。有一排简易房排列在河岸边。”“那简易房是干什么的呢?”我问。“简易房是给以前没有钱造房子的人住的。”奶奶回答道。

奶奶继续说:“在浦庄街的另一边是一些小店铺,以前的店铺都是属于集体财产的,所以国家才让得开,而我们却不能开店。”说到这里,我意识到了改革开放的意义和原因。

现在,我们终于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了,我们的经济更发达了,而浦庄街也整改了。整个浦庄街,由原来五米左右宽的街道,变成了如今的十几米宽,长也从原来的五百米的街道变为现在的几公里的长度,从天上俯视,如同一条巨龙盘旋在浦庄。之前的泥地,今天也变为水泥地。以前的简易房也变成了坚硬牢固的钢筋混凝土的房子,比起以往,安全了许多。

改革开放不仅整改了房屋,同样给店铺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店铺从前只有几十家,现在整条浦庄街的.店铺已经有几百家了,而且也开发了许多小吃店、服装店……有很多店铺改造成了大超市,人民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随着浦庄街的发展,它的人气也增加了很多,一些外地人也来到了浦庄街来发展,做生意。

作为小学生,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花开放作文篇3

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它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无法用任何言语来形容。改革开放,它让中国更加欣欣向荣。是它,让全国上下高速发展,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改革开放由1978年12月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响亮的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响彻中华大地,掀起一股改革开放的热潮。

厦门,现在的鹭岛,现在的海上花园。改革开放对这座美丽小城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它曾经是那么朴素,那个年代的人们,曾经是多么的穷苦。每个人只能从最基本的劳动干起,知识青年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法施展,虽然较刚建国时有了极大的改善,可人们基本的营养还是跟不上,人们虽然不用再过饥一顿,饱一顿的苦日子。但每餐也只是食不果腹,食物单调匮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

再反观厦门在改革开放的新面貌,四十年来,厦门人民锐意不减,团结一致,不断地向前!再向前!就从厦门的交通方面来看吧!厦门人民先后建起杏林大桥,海沧大桥,翔安隧道,各种立交桥、高架等等,是厦门构成了独特的交通网络,为驾车出行取得了极大的便利。公交车站也陆续建成,还构造了厦门独有的brt,让乘车出行也变得便捷无比,现在,中国首条,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落成,厦门地铁也已开始施工。就在今年,厦门地铁一号线正式运行,又一次增多了市民的出行选项。自行车,公交车,brt,地铁集于一体,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错。厦门已不再是老一辈眼中的那个小渔港,它在改革开放的光辉下,已经彻底地改头换面,现在的厦门,已经成为了著名的鹭岛,著名的海上花园,成为现代化的城市。

回顾这四十多年的历史,厦门进入到了建设的黄金时代,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以一种令人们震撼的速度发展着,长大成人。旅游、教育、交通、服装、建筑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保质保量的。厦门,就这样从一个小小的渔港,一转身变成了享誉盛名的鹭岛,迎来了属于厦门的春天,属于鹭岛的春天!厦门已乘上特快列车,向着目标飞快前行!而这一切欣欣向荣的变化,都是由改革开放所产生的。

改革开放,这是中国重要的历史节点,是真正为人民、为老百姓而改革的。是它为我们做出了如此突出的贡献,是它推动全国上下高速发展!永远记住它,是它让鹭岛迎来美好的春天,是它让中国进入了崭新的黄金时代!

花开放作文篇4

佛曰:“一花一世界。”

我惑而问之:“何也?”

佛祖无语,引我到溪水边。顺着佛祖的指向我看到了开放在夹岸和溪水间的花朵。

左岸

是点缀在丛丛碧草间的淡雅之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菊不仅现身于文人墨客的辞藻间,更开放于志士圣哲生命的最深处。

看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开放在陶潜生命深处的菊,闲适自在;听啊,“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那是开放在乐天生命深处的菊,勇敢顽强;忆啊,“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那是开放在唐寅生命深处的菊,清幽动人;吟啊,“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是开放在苏子生命深处的菊,豁达乐观。

开放在生命深处的菊,清苦的是生活,达观的是心态。

水中央

是一溪周敦颐笔下的青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这是纳兰容若似莲人生的坚守。“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是仓央嘉措如莲真爱的深情诠释;“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弘一法师若莲人品的体现;《菜根谭》言:“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这不正是对莲之高洁的品性的概括吗?

开放在生命深处的莲花,高洁的是品质,纯净的是心灵。

右岸

一缕幽香徐徐,一树梅花屹立。“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遥遥山水隔。”

那是受文学大家王安石青睐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那是爱到视之为妻的林逋吟哦的,“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那是被爱国词人陆游讴歌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那是得伟大领袖毛主席盛赞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开放在生命深处的梅花,怒放的是骨气,不屈的是灵魂。

站在岁月的溪水边,佛曰:这是一个婆娑的世界。

是呀!拾一朵最美盛放于心间,让它在生命深处开放!

花开放作文篇5

“妈,我取快递去了!”只短短三天,又一件快递乘着飞机坐着高铁游遍大半个中国来啦,来到我的家乡肖厝,一个靠海的小渔村。

拐进小巷,石头砌成的高低不平的小路布满了我儿时的回忆。路的尽头,木梁顶的祖屋猛地映入眼帘,木头已被腐蚀挂上了青苔,堂前杂草挤满。哦,不,这是前些年的景象了。现在,它早已被修缮,堂前铺上了水泥,厅里铺上了瓷砖,堂前左右还筑起了小花圃。平日里,祖屋总会飘着一缕烟火味。

祖屋右侧,一幢用石头砌成的房子却有另一番风味。你瞧,屋前那一串串的是啥啊?那是海蛎壳!是海带!现在,曾不起眼的它们已成了别致的风景。村子的人,就靠着海蛎、海带等海产品富起来了。大家几乎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接下大量订单。高效啊,托了高科技时代的福啊!

拐出了巷子,回到马路上。两侧增添了养颜又环保的绿植,路两旁新翻的小洋楼在朝阳的沐浴下熠熠生辉。

在改革之手的推动下,小渔村已褪去了破旧的粗布,穿上了新长衫,潮啊!以前,看潮汐、沙滩拾贝是儿时最大的乐趣。以前,时常为了看一部动画片不得不得伸长了手将天线举起,颤颤巍巍地这走走那晃晃地找信号。现在,有了无线wifi,有了数据流量,方便极了。我们也不用在码头上候着叔叔们的船只了,一通电话,一个视频,啥事都能解决。

春日的暖阳普照大地,走在田间小路上,惬意极了。瞧,三季稻已结上了麦穗,油菜田缀满了黄色的星星点点;空中,孩童的纸鸢摇摇欲坠,地上,白蝶戏粉蝶。瞧,那肩上披着毛巾,手中扛着锄头的爷爷奶奶,豆大的汗珠正滚过黝黑的脸颊,那灿烂的笑容许是最美的声音。累了一天的他们回到家会倒头就睡吗?不会。村里新建起的老人活动中心,是他们的又一个乐园。现在他们心里乐着呢,每个月每人都能领到300块,已领了好几年。这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的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重大举措。新时代的这项改革,极大地改善了农村老人的生活。

听,球在篮筐边儿打着旋儿落入篮框的声音,人群的欢呼声。听,“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广场舞的乐曲让人不由自主的跟着晃动起来。听,滑滑梯上那稚嫩的欢笑声。听,运动器材那儿爷爷奶奶们唠着芝麻点大的家常,好不亲切。

看,那边的空地建起了小凉亭,围起了花圃。夏夜可赏月品茶畅谈,不知冬日是否有湖心亭看雪般的情趣。春天真的来了吗?朱自清是这样说的:“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我想,许是来了吧。

不知不觉到了快递点,我向阿姨报出了快递公司和手机号码后四位,不出两分钟,快递便到手了。看着灰色的包装袋,看着路边的花儿在风中轻轻摇曳,我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熟悉的小调被哼出。

春天真的来了!有了“改革开放”这一推手,我们中国处处春意盎然,我们的幸福清单正一项一项地被画上红勾,我们的幸福指数正一直一直地高起来了。

新时代,咱中国,飞得太快了!

花开放作文篇6

一年一度的家长开放日终于开始了。开放日的前一天,张老师请我们的家长提前报名,只有二十多个名额,我的.妈妈也报名了,有些家长也想报名,却名额已满,张老师说了:“有些家长没来,是因为名额已满,并不是不爱你们,他们在默默地支持着你们。星期三就是明天,准备一下吧。”

第二天,我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当然心中也有点紧张,激动的是可以在家长面前大显身手,紧张的是万一回答错了,这不很没面子。大课间过后,又一个短间休息,家长们早早地来了,当然我的妈妈也来了。上课了,久经沙场的张老师也显得有一点儿紧张,这样的气氛让哪个同学不紧张呢?沉默了五秒钟,张老师终于开口了:“今天的气氛和平常有点不一样,多了二十几位家长,同学们是不是是有点紧张啊?”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是!”“那么,开始上课,上课!”张老师大声说道,好像张老师的心情和我们一样既激动又紧张。这一课讲得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们和张老师配合得非常默契。当然同学们也想在爸爸妈妈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叮铃铃”下课了,我们大家心中的第一块石头放下了,还有一块数学石头没落下呢。第二节数学课开始了。顾老师和张老师有点不一样,他没张老师那么紧张,顾老师还是和平时一样轻松,顾老师讲的数学让大家笑得肚子疼,顾老师这一节课讲得是解方程,同学们说得很开心,听得津津有味。

这两课,让家长们感触很深,因为,有些家长们终于知道了张老师的顾老师长什么样,还看到了自己孩子在上课的表现怎么样,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张老师和顾老师的教学风格。

花开放作文篇7

今年暑假,我随妈妈回家乡探亲。我的家乡坐落在镇里一个偏僻的地方。那里山不高,水不清,没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所以,这只是一个普通而小的村庄。

然而,这次回到家乡,家乡的土,家乡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一切都变化了,短短三年时间,我的家乡变化了,再也不是我认识的家乡了。

一进村口,就看见那笔直而平坦的水泥路通向村中心。这条路变了,它再也不是以前那崎岖不平的小路了,这让我大吃一惊,然而,这只是刚开始而已。

随着那条“主通道”,我们来到了村中心。“哇!”我禁不住喊了一声,但眼前的情景,真是我所意料不到的—一座座新修的瓦房,两三屋的小楼房代替了那残旧的平房,还有几处鸡鸭满地跑的养殖场,摩托车在村里满街跑。真是一派繁荣而兴旺的景象。我们走着走着,便走进了陈大叔的养鸡场,他看见我们来了,便笑着说:“喔!我们的城里人来了,还记得我吗?”我也笑着说:“陈大叔吗!怎么会不记得呢?您以前不是嫌养鸡吗?怎么现在养了这么多鸡呀!”“唉,以前你大叔不干活,可是现在不行了,地少人多,不干专业户福不起来,我就边学边干,办起了养鸡场,这一干,还真尝到甜头了。”离开养鸡场后,妈妈还告诉我,陈大叔早已成了“万元户”了。我心想:这有名的闲汉都变了,家乡怎么变呢?

然后,我开始独自走在变了的家乡。离开养鸡场不远,便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我,我闻声而去,原来是以前的好朋友小华。他和我们打完招呼后,便拉着我的手,说要让我参观他那“变”了的家。我记得他家以前是村里色贫困户,他父亲死得早,母亲拖着他和他的哥哥艰难地过日子。这次,我来到她家一看,新修的瓦房,花园试的小院子里,并排着两辆新自行车。小华非常高兴地说:“这两辆自行车是我和我哥哥的。”我也高兴地说:“小华,以前你多么盼望骑上自行车啊!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是啊!以前我们家穷,现在我们家既干农活,又干副业,有了钱。”小华说着领我进屋,随手打开录音机放起流行音乐来。

花开放作文篇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曾这样评价雪花像梨花,梨花高洁而纯雅,梨花也陪我度过了整个童年时光,那是有奶奶陪伴的日子。

奶奶喜欢吃梨,父亲为了方便奶奶能吃梨,就干脆种了一颗梨树在家门院子前。

奶奶不由得心生喜欢,天天围着梨树转。

父母为了养家,丢下我和妹妹在奶奶家里。那时的我是不大喜欢奶奶的,她总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一个乡下老太太,背着个手一天到处走,这说一下那说一下。

奶奶最安静的时候便是照看她的梨树时,剪剪枝,修修叶。然而我只喜欢梨树上的梨花泡茶喝,甜甜的。

每当梨花见着要凋时,奶奶总会来到树下,摇动着枝条,让梨花飘下来,这比风吹下来的要好的多,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梨花飘飘洒洒,缭乱了我年少的幼稚双眼,梨花秋天的时候格外迷人。树上的花非常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我在疲倦的时候解除疲劳,仿佛坠入花海,进入彩色的梦里,让我流连忘返。我在梨花树下乘凉,一阵风吹来,细细的梨花飘洒满地,顿时一朵朵梨花铺在地上,满地纯洁细小的梨花编织出了一张纯白的地毯。奶奶之后便将其铺在筛子上,晒干,之后便可以泡茶食用,喝时还可以加上几块冰糖,润润的,在劳累一天后,喝上一杯梨花茶是最为合适不过了。

虽说这不是什么奇珍异宝,但却占据了我童年大部分的记忆,那都是甜的。

摇梨花,泡梨花茶,吃梨,奶奶仿佛一年四季都在为着那棵梨树转,可仔细一想,却又不是。

后来,父母带着我和妹妹离开了奶奶,奶奶却还是留在了那里。

每到梨花开时,父母总会带着我们去奶奶家,喝上一杯梨花茶,奶奶似乎也总是那么不厌其烦:摇梨花,晒梨花,喝梨花茶,吃梨。

之后五年都是如此。

第六年。梨花开的前几天,一个噩耗传来:奶奶去世了,为了修梨树的枝叶,摔下梯子摔倒了坎下。

奶奶入葬时,梨花正好开放,我们摇了一部分洒在奶奶的坟上。

那一年,没有了奶奶沁人心脾的梨花茶,仿佛苦涩了许多。

第二年,我们祭奠奶奶,记忆最为深刻的一句话便是:奶奶,梨花又开放。

时隔四年了,奶奶的梨花茶却还是那么记忆犹新,每每回想起来,总有那么一丝沁人心脾的幸福感回荡在内心。

梨花又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