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与他人分享思想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激发新的灵感,在写作文时,丰富的素材储备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创作角度,使文章更具吸引力,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平静的心作文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平静的心作文篇1
江面平静,山谷幽静,夜晚寂静,人心沉静,“静”似乎总充斥着这个花花世界。而“守静”,守的不仅是一种际遇,也是一种心境。
姜子牙在江边愿者上钩,正是因为他耐得了静,守得住静,才钓来了一条大鱼---周文王。守静,守得是机遇。不甘于平庸的人,不仅要满腹的才华,更要有一颗平静的心去等待属于自己的机遇,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耐心等,那个识得金子的人定会出现。而心性浮华的人,急功就利,不懂得收敛,不知守静,往往一事无成。诸葛亮寒窗苦读,守静多年,终在27岁等来了刘皇叔。多年耐得住寂寞的守静心性,也铸就了他遇事不慌,冷静思考的风范,不然恐怕也不会有空城计那一妙招吧。守静,是蛰伏在山林的智者所为,伺机而出,正是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
守静,守的是一种心境,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乡,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守静生活,今有杨绛闭门谢客,守静,是淡泊名利,是不慕权贵。如今的`社会,世人追名逐利,心中原本仅存的一点静念也被不时传来的鸣笛声闹得灰飞烟灭,古人那种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清欲静态生活似只能活在边角泛黄的书页上。那种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惬意守静生活能淡化人心的杂念,清扫心中的尘埃,守静,让人更纯粹。守静的生活里,人才能移出思考的时间,阅读,悟出藏匿在书中的哲理。守静,让人更睿智。在无欲无求的日子中,人的心性就像是被甘霖滋润过的旱地,被热火灼烧过的钢铁,清爽,而又坚韧。宁静,能磨砺出人百折不挠的心性。
世事纷芜,宁静,不是只生活在宁静的环境里,更是生活在平静的内心世界。宁静心怀一方净土,遇事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做事不骄不躁,沉稳淡定;想事不紧不慢,周到无缺。守静,等待机遇,磨砺心性,造就坚韧的性情。守静,拒绝求权附势,淡泊名利,追求本心。
守静,如赏莲。唯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才能让本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平静的心作文篇2
刚搬到森林湖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静”。
树是静的。一棵棵的树高大挺拔、昂首挺立,就像一个个为了我们幸福而夜以继日地看守大门的士兵。他们都在为有这份工作而感到骄傲呢!每当大风刮起的时候,他们依旧挺拔,就像那冬天的梅花,不怕霜雪,只不过他不怕风吹;每当骄阳似火的时候,他们依旧挺拔,就像那灿烂的向日葵,微笑地迎接着太阳的到来;每当雨水落下时,他们依旧挺拔,就像顽强不屈的小草,不动声色地迎接着雨滴的到来。
花是静的。放眼望去,这里就像花的海洋,姹紫嫣红,如同镜花水月,遥不可及,却又那么真实。晨露晓风,叩醒帘内的幽梦。草坪上,昨夜含苞的茉莉,盈盈轻绽着其素雅飘逸的风姿,翠绿的叶,洁白的朵,幽淡的香,清灵的骨,如此高洁之木,竟无需打理。到了属于她的时令变如期绽放,芬芳怡人。莲是隐士,亦为佳人,还是普度众生的修行者。它落红尘不世故,不管置身何地,总处乱不惊。无论是隐居在山野乡村,还是种植于庭台水榭,或是出落于放生池中,它端雅姿态,从容气质,不以岁减,不以物移。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杜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人亦是静的。整个小区都没有一丝噪声。人们懂得为他人着想,从不会大声扰民,给大家创造一个舒适、宁静的时光,任何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轻声细语、轻手轻脚。就连平时的那一声犬吠都已经被微风吹走,荡然无存。
在这个宁静的森林湖,我们享受着宁静的下午,殊不知,这一天的疲惫都将在这个宁静的下午,随波逐流。
平静的心作文篇3
汪曾祺的散文,私以为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文人散文。他的散文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
有人说,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却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
当代文坛上,汪曾祺先生是公认的文体家,不仅能写一手优秀的小说,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他的散文读起来能使人享受到闲情逸致。其代表作《人间草木》,便是用久炼成精的文笔,以种种细微的角度,对生活来个温情脉脉的打量。
汪曾祺是个喜欢草木虫鱼的人。他愿意看谈草木虫鱼的文章,爱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推崇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他从法布尔的书中得知知了是个聋子,从吴其浚的书里知道古诗里的葵就是湖南、四川人现在还吃的冬苋菜,着实非常高兴。汪曾祺也爱写草木虫鱼类文章,草木虫鱼在其笔下,或考据缘由,或状写情致,无不摇曳生姿,意态旁出。这些文章,表达的是对生活的喜悦,是汪曾祺送给人间的“小温”。特别说明一点,读《人间草木》还为我解释了一个长久的疑惑——“紫薇花对紫薇郎”到底是什么典故。书中讲:紫薇郎亦作紫微郎,唐代官名,即中书侍郎。《新唐书?百官志二》注:“开元元年,改中书省曰紫薇省,中书令曰紫薇令。”白居易曾为中书侍郎,故自称紫薇郎。中书侍郎是要到宫里值班的,独自坐在办公室里,不免有些寂寞,但是这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谋得到的差事,诗里又透出几分得意。“紫薇花对紫薇郎”,使人觉得有点罗曼蒂克,其实没有。不过你要是有一点罗曼蒂克的联想,也可以。石涛和尚画过一幅紫薇花,题的就是白居易的这首诗。紫薇颜色很娇,画面很美,更易使人产生这是一首情诗的错觉。
汪曾祺的散文似道实儒,他对文气的推崇,从理论到实践对中国传统散文和现代散文的沟通,都可作为他的贡献。他曾自述:“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这段自评从他散文的题材和行文特点两方面作了印象式的评价,亦有益于世人对他散文的欣赏。
平静的心作文篇4
时光的长河不断地消逝在天涯的尽头,但如果时光长河不再流淌,生命又会怎样演绎?
一个乌云密布的下午,我和两个小伙伴来到一个从来没人去过的山里探险,小伙伴们都准时到达洞口,我们向山洞里面走去。这个洞口很窄,仅有一米左右宽,两米左右高。洞口有许多杂草,从洞口往里看,什么也看不见,看起来阴森森的,我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小伙伴紧跟在我身后,突然,我听到不远处有水声,我们上前一看,哇!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我一把抢过,一边和小伙伴往外走,外面的`景象让我们惊呆了,雨水停在半空中一动不动,好像时间静止了一般,我们猜测这应该是自然现象。没有惊慌,继续往城里走。
返回城里时,我们才发现了异常,汽车停在马路上一动不动,车里的司机手里还拿着烟,他吐出的白烟还飘在空中;天空中的鸟儿停在了空中,翅膀不再拍打,飞机也停留在了半空;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们,也都停止了走动,仿佛世界静止了一般。
我们三个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都被惊呆了。但我们都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我们来到大街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过得不亦乐乎。可时间长了,我们非常无聊,决定要让时间“流淌”起来。
我们又回到了山洞,把宝石放了上去,只见红光一闪,我们又回到了探险的那一天,这次,我们没有拿走那块宝石,而是悄悄地离开了,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早晨,一束光射进了我的房间,眸开惺忪的睡眼,原来是一场梦。这次事件先告一段落,但我的心却迟迟不能平静,因为时间那么珍贵!
平静的心作文篇5
风是季节的脚步!坐在阳台上读书,一缕秋风从窗缝溜进来,被我的身体拦住了去路,它绕过后背跑到书桌上,翻弄着书页,窃窃地发出笑声。
此时,天空正下着细雨。雨脚细密而仓促,是多情的诉说还是满腹的怨怼?我捉摸不透,但确实刺激我的耳膜,影响着我的心绪。合书抬眼,阳台外清亮的草地里,青草芊芊,沾濡了水珠,绒绒可亲。草虫算计着时令,一过立秋,欢唱不已,和着雨声如一场音乐盛宴。在这个静寂的傍晚,我怀着敬畏的心情,独自走向一条河流——丰乐河。
幽长的柳堤上,只有我一人倚栏而立。“沉闷的城市体量无比巨大,没有‘神经末梢’,个人处于其中会感到迷失,就像一个人在月亮上那么孤独。”“我觉得孤独是快乐,比如夜里12点你翻开一本新书,闻到墨香的感觉,这是他人无法给的。”这两句话是我最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许与你也合适。
清凉的秋风,冉冉地走来,柳条趁着风力,俯下腰肢,搔着我的头发。向往大地的落叶如时间信笺,在飞行的途中写满对柳树的依恋。雨后的丰乐河清亮透彻,如女人的肌肤一样,像涂了膏脂一般细滑。
我在秋风暮雨里静默,望着缓缓流淌的河水,脑海里跳跃着一些关于河流的文字碎片。在杂乱的文字里穿行,我想到了诗人樊忠慰,他常枯坐于横江边的巨石上,瞩望江水。我望着丰乐河,轻轻吟诵他的诗句:我握住的河流∕不是时间的河流∕是江海与天空的疼痛∕和上帝的一些想法……
有人说,樊忠慰写诗,是因为生活缺乏诗意。我的生活里不缺乏诗意,在我目之所及的这截河流里,丰乐河俨然成了一位隐逸的诗人。周围的嘈杂声不绝于耳,但丰乐河寂静无语,像是遁世者,用它如绸的水流写着醉人的诗句。
我无法考证丰乐河的沧桑岁月,手边能查的资料没有给我只言片语。其实我痛恨自己的愚笨,你即使知道了关于这条河流的一些数据或者故事,你能读懂它的灵魂吗?静静的丰乐河如一位睿智的长者,他在记忆深处抚摸着过去的河床。我站在老人的身旁,随便打开一本书,总是哗啦啦的声音,那正是河流的声音。河流挺直而平缓,服从了坚硬的地理和人为的堤坝,在我神经迟钝时几乎看不出水流的走动,但它确实在行走,没有迷路,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
“河的最好看的地方是转弯的地方。”作家李汉荣这么说的。弯弯曲曲,一波三折,富于变化,当然是好看。我面前的这段丰乐河笔直如削,它是那么真气,憨直。望着闪亮如镜的河面,我想到了中国圣贤梁漱溟先生,他面对批判者脱口而出:“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没有拐弯抹角,为国为民,很少顾及自己,在反传统的浪潮中挺身而出,直道而行。我想到了到诗人、学者闻一多不认可刘文典的为人,拒不发给其大学教授聘书,闻一多先生不“来事”,不懂得“做人”,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他们的道路是弯弯曲曲的,可他们弯中取直,他们的心是直的,他们的向往也是直的。
我沿着阶梯走向河岸,天空黑了,河水是黑的,我也是黑的。河水放慢了自己,时间和生活都放慢了,孤鸟、流星、游鱼、行人,都在这里驻足。丰乐河从容地吐纳,波澜不惊,它没有咆哮,连撞击河壁的浪花也极尽温软。一叶小舟被主人冷漠许久了,拴它的铁链锈迹斑斑。我抚摸着孤寂的木舟,就像抚摸自己孤独的灵魂。轻轻地推动木舟,荡起浅浅的水花,如小孩的笑靥。
华灯亮了,风雨停止了行程。灯光落在河面上,静静地融入水波里,闪闪地晃你的眼。我不是孤独的漫步者,在我的对面,丰乐河的另一边,有许多沿河行走的人。不知何时起,丰乐河的岸边开始热闹起来了,平坦的河沿有这么一群人,只顾行走,默不作声。我想,他们是想找一处寂静之处安放他们疲惫的灵魂吧!
沿河行走,我希望我的灵魂像丰乐河一样深邃,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