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提高对电影中细节的观察力,为了把影片中积极的思想传递给大家,我们可以先写一份观后感,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观校园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校园观后感篇1
今天早晨我出门的时候,天上下起了毛毛细雨,无数根雨丝从高空落下来,打到地面,形成了无数个小水泡。我坐公交车去清风学校,路上雨越来越大。到了清风学校,雨也渐渐停了,老师说去石油大学参观,我们听了一蹦三尺高,在里欢呼。我们徒步走到石油大学,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中国石油大学”六个字金光闪闪,十分耀眼。我们进了校园,来到了绿树成荫的小广场,那里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大地球仪,我们在地球仪前合了个影。
石油大学最迷人的景色就属荟萃湖了,那里绿树成荫,百花齐放,湖中还有岛屿,岛上还有亭子,亭子就像一条龙,盘在那里。我们顺着湖边走,边走边欣赏那湖水,它有漓江之秀,清澈见底,倒映在水中的树,把水衬得更绿,绿得使人神奇清爽,綠得调皮极了。这样赏着水,不知不觉就到了岛上,我们走进了亭子,找了一个靠湖的座位坐下,享受着湖风吹来时的凉爽,尽情观看周围的美景。
参观校园观后感篇2
11月11日下午,文林路小学全体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到文汇路中学参观学习,我们在文汇路中学工会主席的带领下对学校的校容校貌及班级文辉建设进行了仔细的观看和学习,最后听取了该校校领导的介绍。本次参观感悟很深,对我的思想产生量很大的触动。他们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及其它值得我们去推敲、学习、借鉴。
一、匠心独具的大的校园文化彰显特色。
一走进文汇路中学,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便围绕在你身边。学校的绿化做得很好,让人在校园有一种美的享受,其次他们的学校标语用的很恰当,如有一则关于环保的标语“文明在于细节,安全在于防范”,学校教学楼的墙上设计各种温馨的话语一下子就能激起学习的欲望。
文汇路中学用文字诗联串接而成的文化长廊等,使校园文化氛围一气呵成,浸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和强者之音,其感染性、号召力无时不在向广大师生潜移默化中熏染,这种“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的浓厚文化氛围不能不令人折服。
二、硬件设施建设给校园描上“面向现代化”的面纱,激起我无限的向往。
文汇路中学虽然不时很大,它的篮球场和跑到都是塑胶做的,看出学校的硬件设施不错,看出领导对办学的支持。学校的足球、篮球、舞蹈等社团温馨的小屋,摆放整齐的各种球及墙上催人奋进的标语让人对这些学校社团的活动从心里称赞。各个教室、办公室、功能室、党团活动室、少队部等一应俱全,他们总体布局一目了然、科学合理,在参观和随意提问中了解到,其教育教学师生花费心思布置校园环境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感叹和欣赏。
三、“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浓厚的当地的文化氛围,极大地触动了我们学习的意念。
本次的参观学习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秦校长最后在讲话中提到这所学校5、6年前原本环境不理想,可是在新任校长的带领下,他们想法设法努力去改变他们的环境,今天我们大家看到的美丽的环境是文汇路中学全体师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完成的。可想他们下的功夫是可想而知的。作为一名任课教师,我想今天看到和学到的足可以促进我的教育和教学的提高。
参观校园观后感篇3
有一种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上,但依然高耸挺拔;有一颗种子,播撒在坚硬的石缝里,却仍旧破石而出;还有一群人,没有正常的生理机能,可是他们健康而又快乐地生活着,并且创造着生命中的奇迹。
周五下午,大队辅导员带领我们到辅读学校学校参观,刚一步入校门,身边就有一种很特别的气息围绕在身边,校园里虽然很安静。
这不像普通学校有朗朗的读书声,但这里却有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
这是一个独特的多彩世界,他们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和手中的画笔,描绘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
他们用纯洁的心灵和我们架起沟通的桥梁,有一种更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触动着我们的心弦。
通过与学员的对话,我深为辅读学校的学生们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所震撼。
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他们无法像我们这样,但他们没有因此抛弃自己,而是迎难而上,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困难,用乐观的生活态度化解一切不如意,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奋斗向世人证明:我能行!不仅如此,他们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能够更出色,更成功。
他们这种勇于拼搏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
试想把他们这种精神注入到我们每名学生的心底,我们的成绩将大幅度上升。
我们要不断发展自己,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看到这些,我感到“我们很幸福,上天给了我们明亮的眼睛和无穷无尽的知识。”
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参观活动中,带给我的是无尽的震撼和感慨。
这些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残志坚,永不言败。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应该像他们那样拥有一颗进取心、责任心!
参观校园观后感篇4
今天是我北京之旅的第四天,早上我们游玩了宛如人间仙境的颐和园。下午,我们参观北京大学。
在北大哥哥的带领下来到北京大学的体育馆听教授的演讲。听完演讲之后跟着这位哥哥参观北京大学。校园里到处是古色古香的房子,青砖、灰瓦。我们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前,这可是校园里最现代的建筑了。我看着高大的图书馆,心想:里面一定有很多的书吧,如果我能走进图书馆去看看这些书,那该多好呀。我们还参观了高高的博雅塔,是整个校园中最高的建筑,清清的未名湖,还有古老的钟亭。哥哥告诉我们,最早的时候上下课的铃声,就是敲这口钟的。
哥哥还带我们走了状元桥。过了状元桥就到了北京大学的正大门,大门上挂着写着“北京大学”四个字的匾。我们在校门口和哥哥合了影留念。在回宾馆的路上我在想:北京大学是最好的大学,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来这儿学习。
参观校园观后感篇5
这个星期五,我们在学校看了一场电影,名字叫《摇滚校园》。 滚乐主唱和吉他手杜威·费恩已经年过30,除了一大叠和各种乐队的不成功合作记录和一个摇滚巨星的梦想外一无所有。一天,杜威又被一支重金属乐队踢出门外,而回到公寓,室友和老友内德·斯尼勃利的女友帕蒂又对他下了最后通牒:要么付清房租,要么立刻走人。一筹莫展的杜威在四处闲逛时听见收音机中说本地要举行一场盛大的“乐队大战”比赛,优胜者将获得一笔丰 厚的奖金。然后他又凑巧听见了一所私立学校孩子们的管弦乐演出,其中一个叫yuki的吉他神童的表现深深震动了他。
于是杜威在学校给内德打电话请他来代课时(内德是前摇滚乐手和现代课老师)冒充了朋友的身份,从而成为了那所极端保守学校的五年级代课老师。这里的孩子们个个敏感早熟,整天考虑的是将来要上常青藤的哪所盟校,是当医生还是律师。孩子们看着这个举止诡异的老师眼神中充满了嘲笑和迷惑,他本该给他们上地理和数学,现在却在黑板前面大讲特讲重金属乐队齐柏林飞船和吉他圣人杰米·亨得里克斯。
不知不觉间,杜威开始沉迷于做老师的感觉,这个一直以来的失败者忽然发现在他的生命中充满魔法。而他的自由散漫的生活态度,他的热情和音乐天分也很快对那些小大人们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变得生气勃勃,同时开始审视自己,他们开始认真探究自己不被学校鼓励的另外一面,并且考虑一些盛大灼热的梦想。终于,杜威开始对孩子们进行初步摇滚乐训练,尽可能的发挥每个人的才能把他们组成一支小型的摇滚乐队,并准备带他们去参加“乐队大战”的比赛。
可是他的计划却被女校长和家长发现了,他感觉自己与摇滚真的无缘了,却没想到同学们已经喜欢上了摇滚,便再次带同学们去参加大赛,斌并在家长和女校长面前赢得了比赛!费恩和同学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没错,只有努力和坚持才能获得甜美的果实!!
参观校园观后感篇6
住在世界著名大学园区里的我,每年在学生们放暑假期间,都能见到人数不等的人群在校工引领下像蜜蜂一样穿梭于古朴典雅的建筑群中,使原本寂静肃穆的校园里顿时热闹起来。每每此刻,我总能想起当年我领着儿子去看大学的往事。考生看大学的习俗在历史上已无从考察,家长领着即将考大学的孩子有目标的去一些大学里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从中了解到更多诸如教学方式,环境,人文等很感性的东西,从而帮助他们最终选择出自己喜爱的大学。这种印象前瞻和家长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一样,在美国已经不单纯是一种习俗,也是家长们的义务和责任,更是一种校园文化在人们思想中的渗透。
校园里最漂亮的建筑不是行政楼,还是学生会。这里有咨询服务台,专门为新生或访问者提供咨询服务,在这里工作的大学生都相当热情与认真。有一次,我去咨询邮局的地址,学生不仅给我指明地点方向,还在地图上详细标明。在咨询服务台上,校园地图与市区地图都是免费的,还不断提供每月活动安排表、体育赛事表等,非常方便。学生会也经常举办各类活动,以10月份为例,有校友演讲、学术报告、电影欣赏、教育研讨,以及万圣节庆祝活动等。与中国不同的是,这些组织与活动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连每天一期的校报,也是学生自己编辑出版的。所以内容多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如体育运动、文化活动、生活经历等。从这个意义上,校园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学生自治。只有自治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并且激发出创造力。我在旁听课程时,给我印象最深的美国大学生不仅在课堂积极回答教授提问,而且勇于主动提问。
记得两年前,我也领着儿子万里奔袭,横跨美国几个州,看了十几所学校,虽然后来孩子看过的学校一所也没有报,但如果我们当时没有领孩子走完看大学的过程,无论孩子还是我们家长都会为将来留下深深的遗憾,这也算是一种入乡随俗吧。
昨天整个上午就是陪现在也生活在美国的发小和她的家人们一道参观大学,就是为了实现她明年将报大学的女儿的一个心愿。在校园里我看到许多华人,有来自国内的,也有香港和台湾的。在等她们参观的时,碰巧一位老者向我打听学校的事情,通过相互介绍,我才知道老人家是台大的教授。从谈话中我了解到这位白发苍苍,精神焕发的老者,是两天前才专程从台湾赶到这里陪外孙女看大学的。他的外孙女从小酷爱物理学,而且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并很喜欢芝加哥大学。也许是因为有像李政道,杨振宁这样杰出的华人物理科学家出自这所世界著名大学的缘故吧。我告诉他们世界上第一台核反应堆就是在芝加哥大学的足球场看台下诞生,芝加哥大学也是美国诞生诺奖获得者最多的学校。
不知为什么当老人为我介绍他的外孙女时,我的眼前突然浮现出居里妇人的`形像来,当然这个相貌清秀的小女孩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一个人的成功,要靠勤奋,天赋和机遇,三者缺一不可。
参观校园观后感篇7
清华大学——这是令众多中华学子向往的地方。在四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六,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对清华大学的憧憬,与30多个小朋友随玛酷的老师们走进了清华大学。
从东门进去,我就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只见畅通无阻的马路、青翠欲滴的草地和高大漂亮的楼房。
走了一会儿,迎面走来一位清华的大哥哥,他给我们当导游,带着我们向前走,边走边讲了清华大学的历史。原来清华大学是由美国人援助建造的,所以大学早期建筑有好多西洋的欧式风格。
正走着,远远看到一座乳白色的三孔拱门,它是那么庄严壮观。中间的拱门正上方写着古香古色的三个漂亮大字:清华园。大哥哥告诉我们,这原来是清华的正门,现在是二校门。它建于1906年,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它可是见证了清华的风风雨雨。最令同学们兴奋的是,每位同学都可以穿上学士服,在门前拍照留念。那一刻,我多么自豪,仿佛真的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了!
顺着“二校门”走进去,里面的景色更加优美,有许多不同风格的建筑教学楼、图书馆等。大哥哥说,清华有6个教学楼、9个图书馆、19个餐厅,还有医院、影剧院、游泳馆。他们上课,有时骑电车,有时开车。呀!校园太大了,大的不可思议。
又走了一会儿,一片宽阔的绿地出现在眼前,正中央是一座石雕,这是清华的著名的景点:“日冕”,是清华毕业生赠给母校的。上方是一个指南针,它是古代靠日光影子分辨时间的。古人可真聪明!下面还有4个大字——“行胜于言”,这几个字也体现了清华的校训。
沿着绿树成荫的道路走了很久,终于到了清华的西校门。校门很高,是石头做的,看上去非常雄伟壮观。正中间刻着“清华大学”四个闪闪发光的大字,门的造型非常特殊,好像是阶梯状的,也似乎告诉人们,要付出许多努力,人生才能达到高峰吧!
走出校园西门,我们愉快完成了清华之旅,导游哥哥把同学们送到旅游车上,给同学们每人赠送了一枚清华校徽做纪念,同时给我们讲了很多学习的好方法。我听后受到很大启发,心里想着:清华真是太美了!我要把它当作自己的梦想,勤奋学习,将来有一天,我要成为清华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