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撰写读后感,我们能够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拓展知识面,撰写一份读后感,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亲爱的读后感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亲爱的读后感篇1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亲爱的汉修先生》。它讲的是一个叫鲍雷伊的小男孩,在上二年级的时候读了一本叫《狗儿快乐秘诀》的书,他非常喜欢这本书也很喜欢这本书的作家。于是他就与汉修先生开始了书信联系。
他不太会写作文,第一次写信的时候只写了两句话,还有一个错别字。可因为自己太喜欢汉修先生的书了,为了引起他的注意,为了问到更多他感兴趣的问题,他只能连续写着一封又一封费信。汉修先生为了锻炼他的表达能力让他回答了是个问题。雷伊很不明白为什么,大发雷霆,但最后还是在妈妈的督促下完成了。渐渐的他写信的字数越来越多,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后来汉修先生又建议他写日记。不知不觉整本日记全部记完了,他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部都记在里面。
他慢慢的长大了,这时,他有了自己的奋斗的目标,那就是当一名像汉修先生一样的作家。很快他的一篇描写他与爸爸坐卡车出游的作文获得了小作家正文的荣誉奖。这个荣誉的获得,让雷伊既兴奋又激动,同时,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从小我就非常喜欢画画,记得上幼儿园托班的时候每天都有一节画画课,可是我并不认真,有一次老师让我们画一个草莓,我画的像一个大冬瓜,画好就随便涂起了颜色,涂的`到处都是,很没有没有耐心,老师批评了我。可我真的喜欢画画,于是我跟妈妈说我真的特别喜欢画画,但我不知道怎么才能画好,然后妈妈就在外面给我报了美术班,为了能画的更好,在外面我非常认真的学习画画,在幼儿园我也认真起来,之后我的画画水平真的提高了很多,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的绘画作品获得了国际大奖,美术还考了五级。
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亲爱的读后感篇2
我最近读了杨红樱阿姨童话系列的著作《亲爱的笨笨猪》,让我感受颇深。
书里的主角是一头很快乐的小“笨”猪。它在乖乖熊的生日会上,因为贪吃,吃光了所有的毒蘑菇,所以救了生日会上的好朋友;它耍了一个小计,使鸡妈妈和鸭妈妈这两对冤家和好了;因为欢乐村(笨笨猪和小伙伴们的村庄)大旱,所以得找着释放泉水的口诀,可是猫咪咪和狗汪汪太骄傲,虽然找到了口诀,可是并没有认真记,所以全都念错了,没有释放出泉水,轮到笨笨猪去了,笨笨猪很重视,一路上都在回忆着口诀,所以,它释放出了泉水,大家都很感激它。
当时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事都要认真,这样才会成功;它与乖乖熊建了一座巧克力饼屋,它们邀请了许多动物一块玩、分享,而且还邀请了人人都不喜欢的.老鼠,乖乖熊说老鼠会偷吃巧克力的,可是笨笨猪却说,老鼠是不会吃的,我向你保证!这让耳朵最灵的老鼠听见了,很是感动,他们从来也没有让人相信过,所以,他们果然什么也没吃,只是在巧克力饼屋里睡了一觉。这让我学到了,人要互相信任;它为了让乖乖熊可以飘在天空中玩,所以贡献出了自己的气球,但是其他小伙伴都想让笨笨猪玩,但是笨笨猪太胖了,所以得凑够5个气球才能飞上天,现在还少一个,就是狗汪汪的,可是狗汪汪却很自私,不愿将气球给笨笨猪,最后狗汪汪的气球挂到了树上,最后它掉到了小河里,笨笨猪毫不犹豫的去救狗汪汪。从这,使我学到了大度。
笨笨猪的故事还有很多,但光从这几则里就让我学到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人要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大度,这本书里还有很多东西让我受益匪浅。
亲爱的读后感篇3
漫漫雪花,微风飘舞。窗外,一片含情脉脉的灯火,在寒夜里细微地闪烁。烟花滑落夜空,似夏萤,似流星——一生的等待只为一秒的绚烂夺目,奢求的并不是永恒,仅有的只是那时温存的记忆……
四年,并不太长也不太短,但足矣使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从年少走向成熟。然而时隔四年,当龙应台再次见到安德烈时亦是如此。安德烈眼神里的宁静和深沉让她感觉陌生。虽然彼此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久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同样,人生也不是一场没完没了的party。离散重逢只是记录下时光的脚步,人生总有一个终点,无论最后的决别是浪漫,是完满或是凄美,这沿途的风景仍会在尽头凝聚在眸中,久久不愿散去……
若是有人问我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读懂了什么?我只能说我读懂了时光,它就像是一个慈祥又严厉的老者,它会把美好的时光毫无保留地赠予,同时它也会将这美好变的`短暂、耐人寻味。
时光永远不会老去,但它的消逝却悄悄带走我们的青春,岁月的流逝,独留依稀的回忆、心底珍藏……时间永远不会停下它匆忙的脚步,无法抹去的是记忆里独特的美……朦胧中仿佛又想起:满天繁星,皓月清光,海浪击石,只是那些晨昏相处,相濡以沫的好朋友们,从此各奔四方,岁月的尘沙,滚滚扑面,再重逢时,也已不再是原来的少年了。
亲爱的读后感篇4
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中的我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作者是美国作家茉莉·克莱瑞。文章记述了一个男孩经历了父母离异。生活发生变化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的书信和日记中接触到他的内心世界。
一篇很快就读完了,不免有些失望,除了感受到一个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外,似乎没所有留下多少。不甘心,于是静下心又来细细读了一遍。这一边的阅读,让我深深的感动了!一个孩子内心的丰富世界展现在我的面前,书中一个又一个人物形象渐渐清晰,可敬。在我眼中,这本书不仅仅是个故事。
而更特别的这本书的作者用雷伊的书信和日记的形式向读者呈现了这个普通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经历。雷伊渴望父爱,渴望被关怀,渴望别别人注意,渴望朋友。从最初他并不喜欢写作到后来喜欢上写作,每天坚持写日记,到最后能获得荣誉入围奖。
还有当雷以第一次写日记有困难时,汉修先生建议他假装给别人写信。看起来收效不错。我想许多和我一样在初写日记的时候这个建议会让你会让我们放松。让自己自由,自然,顺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见闻提供条件。这样我们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在雷伊家里,妈妈给了他充足的慈爱和尊重。妈妈从平等的身份和雷伊真诚地交流,使他逐渐懂得爱,理解和宽容。
怎么样,雷伊的内心世界就是这么丰富多彩。快来读一读吧。
亲爱的读后感篇5
再次翻开龙应台的书,没想到竟是我读大二的时候。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读过她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等几篇小短文,当时只觉得她的文章与自己平时读得名著大不一样,文章很有股霸气。一直就理所当然的以为作者是位先生,一位思想深刻的先生。没想到这次读了她的《亲爱的安德烈》,才发现她不仅是位女士,而且还是位和普天下母亲一样,对自己的孩子,饱含深情的妈妈。
?亲》是由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多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些读者的来信。龙应台因为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
当时买这本书,我是被封面上介绍的,这本书让许多“亲子”由熟悉的陌生人变得能互相理解而触动。当时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我周围人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明明都深爱对方,却无法表达,无处述说。结果都这样僵持着渡过,然后挥手,带着对彼此的误解,走进自己的人生。我想这是无数人都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过的事。我不想让这样的遗憾继续,我也想通过这本书读懂我的父母,读懂我们的关系。
没想到,我已打开这本书,得到的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在信里的交谈,那么陈恳。他们是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交谈,他们的通信中,也许有过争执,也许有过分歧,但他们始终愿意试着去理解彼此。我和书里的读者一样,真的很羡慕他们这种关系。我自己也曾给父亲写过几封信,可惜他太忙,没时间回信,所以,我们对彼此的'理解,也没能加深。而现在看见别人做成功了曾经自己没做成功的事。我出了些许的嫉妒,便是由衷的感动。
想想父母迟早会老去,自己迟早会长大。但我们却也许都再不能走进彼此的内心。我也许到老,都不会知道我的父母,他们年轻时有怎样的理想,他们是否也曾想去沙漠看看?他们又是如何把我们拉扯大,是否也曾灰心丧气?而他们又是如何接受自己正在老去的事实,会不会害怕?他们又是否会也在试图理解我们,试图走近我们的心?
我想时间不会重来,而我们有深爱对方,那为什么不试试再多打几个电话,多写几封信。我已决定,开始提笔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