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应付完成的心得体会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什么样的心得体会才会吸引别人的注意呢,写体会是让我们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复兴之路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复兴之路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实现民族复兴是最大中国梦。
辉煌乐章,伟大征程撼天动地;壮丽凯歌,复兴基业激奋人心。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之际,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华民族外遭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屈辱地位和悲惨境遇,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但都没有成功。在民族存亡续绝之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昭示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总结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党内外、国内外所关注的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开宗明义做出了鲜明回答——“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解放思想,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开启征程。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也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全体中华儿女应当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汇聚在民族复兴旗帜下,砥砺奋斗精神,努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历史贡献,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我们充满信心。
?复兴之路》是宣言书,是奋斗史,是强国路,是近代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它激励着14亿中华儿女,激励着全国人民,激励着63岁的祖国,它的激励之心永在,我们的奋斗永远不息,社会主义事业永远向前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的坚强决心。
复兴之路心得体会篇2
昨天,单位老干部处组织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尽管我们这一代对此段历史几乎耳熟能详,但我还是随着讲解员认真看了一遍。记得曾买票去国家大剧院看过演出“复兴之路”,当时除了感官震撼和重温历史的感慨外,略有不满足。既然是复兴之路,时间跨度又从1840年以前直至现在,那么无疑是指中华民族之复兴之路,其涵盖内容就不应仅仅是中国共产党之历史,但可惜的是,这方面内容太少,过于简单,几乎是一带而过,特别是抗日战争阶段。
这次去参观,我也是想看看代表国家水平的展出到底如何,所以认真跟着讲解员走了一遍。结果还是有些失望,依然基本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解说词方面的瑕疵就不去说了(涉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考证和如何解释和用词),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有八路军、新四军二路军及民兵游击队等武装力量,主要在华北,在全国各个地区展开抗日行动,在与共产党的部队交叉地带双方也有相互配合作战。
期间阵亡的高级将领就很多,如张自忠、赵登禹(现在北京还有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道路)、戴安澜等等,数以十计不止。竟然提得很少!这不仅不尊重历史,愧对那些阵亡将士,而且当前正值国共酝酿第三次合作,走向两岸统一之路之时,这样对待历史,使海外华人、香港、澳门,特别是台湾民众如何感想!已然是21世纪,已然两岸合作到目前局面,代表国家水平的展览做这样的处理实在令人失望!殷切希望国家博物馆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和前瞻的`视角,再次审视这个展览,重新审视、考证、修改、补充、完善之,求得温故而知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受全球华人赞赏的展览。
复兴之路心得体会篇3
看完政论片《复兴之路》后,我汹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百多年前,中国遭遇数千年未见之奇变。可是,中国并没因此而灭之,中国人民更没因此而屈服,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民族的尊严,拯救国家的主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艰苦奋斗的作风缔造了新中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进入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如今的中国正在崛起,正逐步跨进世界强国之林,正在完成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复兴中华
是什么打破了这数千年未见之黑暗—创造。我们必须看到,只有创造才能战胜真正的黑暗。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如是说,---也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回顾悠久的历史,哪朝哪代的鼎盛时期不是由创造得来的?最为典型的以创造来战胜黑暗的辉煌时期—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天下交征于利,黑暗混乱的时代。如今我们提起这样的时代,只是感到光荣和自豪,就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出现诸子百家,特别是孔孟、老庄的创造。
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骄傲的成绩,得益于创造。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便是前无古人的最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又是一伟大创举,自改革快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现代的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到奔入小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如此种.种,都源于改革开放的创造精神。正如哥德所言:?民族的生命,正在与蓬勃的创造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更应有创造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如果我们把先辈们?不屈和顽强??善与挑战逆境?的品质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来磨练自己,并能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一定是能够战胜所有的挫折和困难,创造惊人的成绩。
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当不幸来临时,有些人总想有贵人来帮助,幻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不幸打倒。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这是个部不可能的。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只要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地迎接和挑战困难,他最终就能取得成功。一个小品的台词说得好:有困难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然,我不是谁我们要给自己创造困难,我只是在说,要想成功就要具备创造意识。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就其原因是没有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没有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一个国家有如此意志和精神,一个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可能成功,也都可能失败。即使你是一个成功者,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你取得成功之前,你也曾经历过很多次失败,或大或小,失败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应给予他正确地认识,给予他充分的理解,坦然地面对他,接受他,并最终战胜它,征服它。失败了,总结教训,从头再来,你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如果只是一味的自责、懊恼,活在失败的阴影里,实际上于事无补。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一次危险之后,并努力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磨难。98洪水泛滥,2003非典入侵,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中国。不同时期不同,最高领导人出现在最前线,鼓舞我们要有战胜一切磨难的勇气和信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和精神,足以让国人自豪,叫世界震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让人民失望,没有让世界当成笑柄,抗击了洪水的肆虐,抵制了非典的横行。生活秩序又回归正常,从这里,我又深深体会了那优秀的品质,从这里,我看到了不屈,学会了坚强。这就像人生,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遇到一切变故,尤其是突如其来的变故。我们要学会坚强与镇定。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曾经我也天真地认为,这些是不会发生在我身边,更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我错了,而且大错特错。当命运的噩耗向我传来时,我茫然不知所措,感觉生活失去了本真,没有了意义,更没有了希望。总是在抱怨为何老天对我是如此的不公,为何过早剥夺那年轻的生命。在看到《复兴之路》中抗击洪水和非典的片断时,我发现,我又错了,而且翻了一个很傻的错误。我猛然惊醒,要镇定、要坚强,从这我重拾生活的信心,重新点燃希望的火把。我抬头阔步向前,从容面对这突来的变故。感谢此片,我从中学到了教育意义,感谢学校组织观看此片给我带来的震撼。
伴随着申奥的成功和奥运钟声的临近,只能而且只有一个理由充分说明,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固的地位,我们一起开拓!
中国最为最璀璨耀眼的星在东方冉冉升起,光辉照耀世界的每个角落,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像登上珠穆朗玛峰一样踏上是将强国之巅!
复兴之路心得体会篇4
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礼貌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最终在今日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建党__周年之际,我们为这个国家而骄傲,为这个民族的繁荣昌盛而自豪。
今日来到了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今日的主题是“复兴之路”,从鸦片战争到现代化的中国,步步经历了从困难到胜利的过程,无论是战争时期的流血牺牲还是和平年代的经济竞争,中国都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了我们是个勇敢自强的民族,所有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唯独坚挺不拔的精神不能失去,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之后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30年,到了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无论从经济还是军事方面我国已经发展为一个综合型大国,再也不会像旧社会那样受人欺辱了,我们民族已经屹立于世界之林,挺拔的站起来了。“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复兴
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即便在和平年代的今日,战争时期的爱国精神也已发扬的如此广泛,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职责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日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期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看完《复兴之路》的展览,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我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提高!
复兴之路心得体会篇5
4月14日,正值春意阑珊之季,我院电力电子研究所组织党员与群众一行40人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
从车流喧嚣的十里长安街进入庄严的国家博物馆的那一刻起,我们仿佛步入了无声的岁月之河。从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到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到“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见证了历史岁月的洗礼,也承载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雄壮豪情。
这是一段屈辱、奋斗以及复兴的历史,是一段中华民族由弱到强、由主权沦丧到开始独立、由人民受奴役到翻身做主人、由饥寒交迫到小康富裕的巨大变迁。在鸦片战争和南京大屠杀场景前,我们感受的是一种主权沦丧后丧家奴隶的压抑、屈辱和愤慨;在太平天国、武昌起义场景前,我们感受的是一种为了追求民主、独立与自由的奋起、斗争和壮烈;在毛泽东主席发出的震惊全球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场景前,我们情不自禁而泪流满面;在两弹一星、青藏铁路场景前,我们感受的是一种民族复兴的无比自豪。
近两个世纪的民族复兴之路,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的骄傲,也感受到了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职责。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科技才能兴国;不重视科技创新,国家不可能强大;不重视科技,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每个人都对国家繁荣和富强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民族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只要我们都能恪尽职守,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踏实进取、进取奉献,集合全民族所有人的力量,那么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在复兴之路上不断谱写更辉煌的篇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步出博物馆,已是惠风和畅,春深似海的和谐盛世。
复兴之路心得体会篇6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字字饱含深情、句句掷地有声,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昭示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的中国梦,明确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坚持的道路,坚定了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
习近平的重要讲话迅速传遍燕赵大地,极大鼓舞了我省干部群众。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抓实干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燕赵儿女的力量。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通过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通过中国共产党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认为,要不忘历史,深刻认识到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珍惜现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展览时,在李大钊同志狱中亲笔自述前驻足良久,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更有责任从自身做起,弘扬squo;惟知跃进、惟知雄飞squo;的大钊精神,把国家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