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作文5篇

时间:2023-03-04 作者:Fallinlove

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必须要多思考,多联想,写作文是培养人们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作文5篇

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作文篇1

我愿与你一起奔赴光明

春去秋来,早早地,秋天的第一缕寒气降临,抚落木叶,为这个疫情过后百废待兴的世界增添了一抹萧瑟。不过,其中也夹带着星星点点的希望和憧憬,孕育着新的生机。

今年春季,新冠疫情陡然爆发,武汉告急,整个世界突然间变了模样。所有社交媒体尽是关于疫情的报道;搜索引擎也被“新冠疫情”“口罩”等关键词覆盖;朋友圈内都在转发着不要出行的提示。看着屏幕上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人们不住地在心底默问:“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随着形势的愈发严峻,我们也变得愈发不安。出于安全原因,既定的开学计划被迫改为线上教学。这个消息让本就沉重的心情愈加沉重,疫情期间原本的计划都被打乱了,面对着未知的未来,层层阴霾笼罩在心头,彷徨又心悸。打开屏幕开始上课,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对着我们,也面对着空荡荡的教室,面对着点点寂寥星光,显得有些落寞无助。屏幕里,是一张张熟悉的亲切面孔和笑颜。在着一方狭小的空间里,融汇了无尽的温暖。屏幕前的我们,化身成一个个孤独的沙漠旅人,相聚在一起,彼此慰藉,传递着孤独的爱和关切。这份爱打破了时空的禁锢,伴随一缕轻风,跨越无尽的距离,来到我们身边,将我们的彷徨紧紧包裹,驱散了层层迷雾。月光温柔,净化了迷惘与不安,只余你在我耳边轻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于是我闭上眼,伴着一窗洁白沉沉睡去,一片宁静。

迷失者不再迷失,孤独者不再孤独。有了生活的动力,压抑的环境变得舒缓。每天的学习成了必修课,同时,我们也会在课余之时浏览新闻资讯:将生死置之度外勇敢奔赴在抗疫前线的医疗人员;坚守在岗位捍卫人民利益的政府官员;捐献物资不留姓名的热心人士,从边境到内地,从抗疫一线到普通家庭,14亿中华儿女劲往一处使,汇成了一股巨大的合力团结一心,死死地扼住了新冠恶魔的咽喉。

于我们而言,经历了许多,也学会了不少。平时普普通通的生活被陡然打断,那些早就习以为常的点点滴滴变得弥足珍贵,亲情、友情、消遣玩乐、学习新知。经过疫情的考验之后,我们才意识到,每一样都来之不易。

金秋时节,桂子飘香。时值国庆,我想,陪伴祖国一起冲破黑暗,奔赴光明,便是我献给她最好的贺礼!

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作文篇2

“收官之年”的嘉乐答卷

这是一场必胜的战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这是一道时代的大考:脱贫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这是一份齐心的答卷:干群齐心奋力夺取高质量精准脱贫的全面胜利。

5 年来,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嘉乐镇党员干部群众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立下军令状、拿出硬措施、倒排时间表,使出“洪荒”之力向贫困发起大决战,以实干实绩在“收官之年”向2.4万嘉乐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贫困户住上小洋房

“做梦也想不到,不拿一分钱就住上了小洋房!”周瑞均指着人民村一排排小洋房高兴地说,房子不仅不掏钱,还有美丽的环境,就近还能务工增加收入。

“搬出穷窝窝,住进新房子,幸福生活美”。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嘉乐镇就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建起以人民村、龙旺村为中心的2个集中安置示范点,并着力抓好基层党建、基层公共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就业服务,持续强化后续扶持力度,切实做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5年来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24户552人。

荒山里长出黄金芽

“过去抬头是荒山,低头也是荒山,村里没啥产业,除了种地就是外出务工,可现在不一样了,荒山里种上了黄金芽,我们坐在家里也能分红。”龙旺村村民周太银高兴地说。

“要栽就栽摇钱树,要种就种经济林。”为彻底根除龙旺村的穷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嘉乐镇经过多方调研考证,龙旺村背后的荒山海拔高度和土壤环境很适合种植黄金芽。于是组织成立了龙旺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刀阔斧的带领群众开辟荒山400亩,按照“保底收益+务工收益+股份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400亩土地变资产、400余万元资金变股金、60户280人农民变股东,大力发展黄金芽,种植黄金芽400亩,拟建成3000平米的现代化高标准黄金芽加工与体验为一体的加工厂,累计收入达1000万元,实现全村人口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不仅如此,龙旺村黄金芽产业的发展更是带动了临近的天星村、光明村、新油村3个村的产业发展,实现了“产业连片发展”,并围绕“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成功打造“妈妈爱喝的茶——高县黄金芽”茶文化品牌,有力地推动了嘉乐的经济发展。

悬崖上修出致富路

“眼前火把山,四周是荒山;一条泥土道,通往山外边;每逢雨季来,胆战又心惊;贫穷太易,致富太难,十里八乡成笑谈。”这句顺口溜道出了火把山村民当年多少的无奈……可现在呈现的却又是另外一番新貌:“眼前火把山,四周是青山;一条致富路,通往城里边;每逢生产季,返乡务工忙;产业发展,家家富足,十里八乡成美谈。”现在的火把山修起了平坦的水泥路,村民出行、货物流通十分方便,村民也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这都是嘉乐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致力脱贫攻坚的结果。

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嘉乐镇凝聚全体镇村干部狠抓道路、电力、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一超两不愁三保障三有”的标准,累计投入4500万元,建成农村“组组通”公路80余公里,建成“户户通”公路40余公里,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实现了户户通照明电、家家通宽带,并建起8座人饮工程,巩固和解决了2.4万嘉乐人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黑夜里点亮长明灯

“这下好了,路边的灯亮了,治安环境也变好了,夜晚出门更方便了。”家住嘉乐镇新油村张洪书望着门前的一排排路灯高兴地说道。

实施“全域亮化”是嘉乐镇党委政府致力脱贫攻坚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近年来,在全镇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本着资金利用最大化的原则,因地制宜,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重复照明,制定采购方案,采用比选购买,严格监督把关,切实做到了安装一盏亮一盏,现已投入50余万元完成“全域亮化”一期工程的建设,安装路灯80盏,亮化达到20公里,惠及趱滩片区5个村(社区)4800余人,实现了村组间连通路的照明全覆盖。

同时,还建立了以镇为管理主体、村为第一管护责任人、专业公司免费提供后续服务的三级长效管护机制,确保路灯安装后能够无故障正常运行,真正让路灯常新常亮。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实施“全域亮化”二期工程建设,在人民村乡村振兴示范区着重打造高标准景观亮化,在广乐、渔舟、长丰等重点示范村(社区)推行全域、全面亮化,在云鹤、卢湾、两河等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重点实施主干道和广场亮化,切实惠及嘉乐片区7个村(社区),实现全域亮化,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

贫困村建起产业园

发展产业是筑牢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进全镇产业扶贫工作,嘉乐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坚持“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立足实际,因村施策,大力发展产业。截止目前,全镇建起了龙旺村黄金芽产业园、两河村柑橘产业园、渔舟村黄桃产业园、人民村蚕桑养殖产业园等主导产业园,切实实现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3个贫困村实现了全面脱贫,2306户贫困户实现了精准脱贫。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盘活土地资源,切实充实农民的“钱袋子”,嘉乐镇积极鼓励村(社区)成立集体公司和专业合作社,推广“公司+农户+土地”的经营管理和利益联结模式,流转农户的土地,让农户成为股东,既让农户赚到了土地流转金,又让劳动力有时间外出务工、经商,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尤其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外出就业难,黄金芽产业园、柑橘产业园、黄桃产业园、蚕桑产业园等“一村一品”产业园更是吸引了全镇贫困户800余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务工,切实保障了贫困户就业需求,增加收入。

春华秋实,始得玉成。嘉乐镇干部群众以战则必胜的信心、志在必得的决心,以精准脱贫的战略、克敌制胜的战术,以血战到底的作风、不胜不休的意志,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68.49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温暖的脱贫攻坚“独家记忆”。

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作文篇3

溯流

不知该感谢还是怪罪自己的囤积癖,我在清理杂物时,竟找出一个旧作文本。

那时只需一元钱的小本子纸页灰黄,又被翻折卷曲的边角凭空增添了一半的厚度。四四方方的钢笔字迹不用看就能猜出出自小学生之手。想到内容几乎有一大半是在老师硬性要求下粗制滥造的读后感以及开头结尾几乎一模一样的周记,一种莫名的耻感便从尾椎哀嚎着爬上心头。忽然又有什么东西在心底刺挠着,逼迫我窥视过去。

手便僵在那,收也不是,翻也不是。

半晌,害死猫的好奇心终于伸出罪恶之爪,越过羞耻轻轻拔开扉页――《我发现》。小学时烦恼的自己吐槽着雨天街道上的砖石一踩就有脏水飞溅,吐槽着河堤上长草里埋伏的恶臭死鱼,吐槽着水泥操场在摔倒时突变为伤人利器。

她倾诉着她的烦恼,勾起我久远的回忆。

飞溅的脏污谋害了新鞋。

宠物狗宁愿挨打也要捡垃圾吃。

电脑课不连网的电脑与写不完的作文。

在老楼漆黑的楼道里撕小广告。

……

我现在在老楼里收拾着家当,借着巧合回溯与回味着旧时光。可我作为棚改户即将告别早已失聪的声控灯与撕不完的小广告,再路过等我一毕业就安上多媒体的小学教室,感叹曾经恨透作文的人,如今已可以对着一锅煮烂的水饺感慨人生,又洋洋洒洒一篇青春文章。我成长了,像一只茸茸的蛾子,停留在陈旧却渡我过漫漫时光的茧上,仰望灿烂千阳,长天苍苍。现在我可以走在一尘不染的大街上,不用担心崭新的地砖暗藏玄机。所所学校都换上了塑胶跑道与宽广的草坪。河堤上新建的画墙与老诗墙隔江相望,一切都入了全新的欣欣向荣的图画――这是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的新发现,也是我将努力将其变得更好的基础。

我合上破旧的小作文本,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将它保留下来,并将细枝末节归咎于我的囤积癖。是的,巧合带给我惊喜,那我就该好好收藏它。

新家的楼道不再阴暗,又被电梯不时发出的电子音点亮。它想让我振翅,飞向光明的未来。

巧合荡过一叶悠悠的小船,溯流直上一条漫漫的时光。

让我在匆匆岁月里回味浅浅的悲喜,振振精神又飞向灼灼的华光。

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作文篇4

这一年“激流勇进” 新时代交出“新答卷”

回望过去的2019年,每分每秒都刻着奋斗的激情,每时每刻都写着豪迈的热情。这一年,我们乘风破浪、风雨兼程,这一年,我们创造佳绩、成就奇迹,这一年,我们跃步向前,以“崭新答卷”回应了新时代!

这一年顺势而为,走向世界交出“示范答卷”

这一年,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新征程上我们披荆斩棘让世界刮目相看。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成效在北京成功举办,我们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一带一路”独特的魅力,秉承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同世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这一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70年来我们同心同力、艰苦奋斗,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这一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如期举办,世界越来越多的“朋友”如约而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坚持同世界各国“手拉手”,共同努力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这一年克难而进,管党治党交出“满意答卷”

这一年,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全面从严治党,依规管党治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之以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主题教育取得满意成效,我们在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着。这一年,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予以修订,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把“利器”,推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着力解决问责不力、泛化简单化,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要求全党上下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两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

这一年砥砺奋进,脱贫攻坚交出“高分答卷”

这一年,脱贫攻坚进入决胜之年,我们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态势扛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精准发力,聚焦“硬任务”,啃下“硬骨头”。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到“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年,致敬所有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友”,做着最有意义的事情,洒下“汗水”和“泪水”,换来了贫苦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这一年,我们以滚石上山、攻城拔寨的劲头咬定脱贫攻坚任务不放松,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近日表示,预计到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这一年,脱贫攻坚交出“高分答卷”,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纷纷打开了“致富门”。

2019年,我们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岁月不居、未来可期,2020年,让我们继续奔跑,向着新的目标再出发,在新的起点上不忘初心,在新的征程上激流勇进!

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作文篇5

归家的路 成长的路

是夜

走在归家的林荫小道上

萧瑟的秋风一阵一阵

把时间划开了一个大口子

我盯着这昏黄路灯影笼罩下的地面

陷入了回忆的漩涡

充满烟火味的小巷

it's a title here

上小学时,家还住在老街区里,砖红色的矮房一幢紧挨着一幢,仅留下羊肠小道,供行人穿过。傍晚时分母亲总会牵起我的手在小巷里穿梭。橘黄色的夕阳洒在灰蒙蒙的水泥路上,给空气中的点点尘埃都镀上了金光。一路上的絮絮叨叨,我总是想把学校里的新鲜事悉数说与母亲听,当然,无非也就是意在“显摆”在学校里学到的那点新知识。母亲也不恼,还会给我买个糖葫芦做为奖励。买来糖葫芦之后,她还会让我给阿姨道谢。起初还有些忸怩,后来也就驾轻就熟,不仅会大大方方地向叔叔阿姨道谢,还会小嘴抹蜜似地向他们夸赞糖葫芦可甜了,我可是深谙嘴甜的孩子有糖吃的道理的。举着阿姨笑吟吟地赠送的糖葫芦,在街旁商贩热情的吆喝声中,一步步地,离家越来越近。

2

充满书卷气的临江小路

it's a title here

初三,搬入了新小区。新小区里是整齐的洋红高楼,宽敞平整的柏油路在绿茵草皮和缤纷花坛间纵横穿梭。学校临江,家也临江,我拒绝了车水马龙的道路上的拥挤,选择独自沿着新修的沿江风光带前行。江边有书亭,校旁有书店,我是那儿的常客,也是在那埋下了爱书的种子,有时会怀揣几本书在江畔且行且吟。会由绿竹游鱼联想到白日学到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的优美诗句,也会因眼前如雪的江月而触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之思。成长或许是在处于孤独和宁静的一瞬间而完成的。水汽氤氲,我在点点渔火的陪伴下,一步步地,离家越来越近。

3

疫情阴霾下的灰色公路

it's a title here

这年春节,本应是阖家欢聚、张灯结彩的一派盛景,却因新闻上不断攀升的病例数而弄得人心惶惶。村里的干部建议我们暂留外婆家,因为县城里也出现了新冠病例。思索再三,父亲决定再住一段时间。青山绿水好是好,可我还是会时常盯着通向村外的那条灰色公路神游。兴许是想家里那条孤单的金鱼了,想热闹的教室和和蔼的老师了。思念如马,自别离,未停蹄。听说武汉封城了,街道上冷冷清清,将满城的悲伤与哀愁一并封锁,将无数悬着的心和热切的挂念一并封存,我不得不从心里赞叹这个英雄的城市。我在紧罗密布的网课任务中汲取知识,同时不忘收看播报的新闻,让一颗心也为那头民众的或悲或喜而颤抖不已。脱离了现世安稳的庇护后,人间冷暖犹为清晰,人间真情犹为可贵。当我终于可以坐上归家的车的时候,当我终于可以摇下车窗看着外面的风景飞驰而过的时候,我望着前方一望无际的道路,眼前蓦地浮现出了一个个“浴血奋战”的身影。若不是那些一心向善、敢于奉献的人民英雄,我归家的道路又怎得通畅?千万人归家的道路又怎得通畅?

我想,前辈们缔造了光明,为我们护住了烟火味十足又不乏诗意的生活,为了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我们也该从他们那里接过重担,守护住身后的万家灯火。

我从未如此真切且清晰地感觉到我的生命树在脚下的土地扎了根,根向四周无尽蔓延,根的那端连着芸芸众生。

思绪返回,在璀璨星夜之下,我加快了归家的脚步,我想我必须尽快地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