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发展,心得体会是高效率完成是必备技能,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榜样3观看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榜样3观看心得体会篇1
央视刚刚播出的《榜样_》,让我们再次遇见榜样,在金曲《祖国不会忘记》中感悟榜样力量,在雄壮的《国际歌》中掂量肩头责任。“无声选择”的宋书声、“只为百姓笑”的朱仁斌、“青春逐星辰”的王淑芳、“英雄也情长”的印春荣、“只步测河山”的国测一大队……他们无私拼搏、默默奉献,犹如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好似银河中的一颗星辰,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谱写了一曲曲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奉献的时代赞歌。新时代,是大有作为的时代,是榜样辈出的时代。每一位党员当汲取榜样力量,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对工作的实践担当、以对信念的坚毅执着,谱写创作属于自己的时代赞歌。
用实干担当填词,丰富歌词内涵。好的歌曲,必有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歌词。谱写新时代党员赞歌,歌词要靠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扑下身子干出来,化作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到的点赞语。朱仁斌,扶额蹙眉想问题,一张蓝图绘心间;东奔西走找项目,动员村民齐参与;开门是花出门景,乡亲收入翻了番。这不正是用实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一曲生动赞歌吗?
用忠诚挚爱谱曲,绘就动人旋律。好的歌曲,必有优美动人、余音绕梁的旋律。谱写新时代党员赞歌,需要党员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入党初心的坚守、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心无旁骛、满怀热忱地干事创业,把服务真正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喜乐为盖买”的李元敏,把无钱治病的维吾尔族大妈当母亲照顾,把身患绝症的维吾尔族姑娘当女儿对待,整村务清“三资”,重教育建设施,走家串户移动式办公,时时、事事传递着对村民的关爱,弹奏出一曲民族团结、共谋幸福的优美旋律;印春荣,坚守“为了禁毒,即使把命搭上,我也无怨无悔”的誓言,凭借超人的智慧和无畏胆识,谱就了一曲缉毒护民的铿锵乐章。
用坚毅执着打磨,唱出时代赞歌。好的歌曲,离不开词曲的完美结合,更需要演唱者用心揣摩,才能实现完美演绎。一首时代赞歌,党员既是词作者,也是曲作者,更是演唱者。需要每一位党员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清朗的心胸,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演绎出属于自己的完美乐章。赵忠贤,坚信安心做事、持之以恒,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桂冠;贺星龙,牢记父老乡亲的嘱托,始终用最低姿态做着天底下最值得引以为傲的事情,让大爱之歌响彻黄土高原。
榜样引领时代。汲取榜样力量,谱写时代赞歌。每位党员当立足岗位,用新担当新作为,谱写、唱出一曲曲奉献之歌、创新之歌、担当之歌、清正之歌,进而汇聚成新时代昂扬奋进的宏大交响曲,鼓舞全国人民奋斗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榜样3观看心得体会篇2
12月8日,《榜样6》专题节目在全网播出。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永远信党爱党为党,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
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从榜样的奋斗故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深受震撼的精神洗礼。“七一勋章”获得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成为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前行的灯塔。广大党员干部当从榜样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以至诚的信念、至深的情感、至坚的斗志开拓进取,在拼搏奉献中接续奋斗。
坚定“至诚”的信念,为使命而奋斗。卫国戍边的英雄烈士,扎根农村的基层干部,攻克难关的技术专家……他们用信念凝成气势雄厚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地奔向胜利,勇往直前地流向远方。秉持着如炬信念的共产党员,不曾因雪夜寒山而放弃坚守,不曾因身处乡村而寥落沉寂,不曾因遭受挫折而泯却斗志。他们的信念是岁月里的星河滚烫,誓言里有坚定与执着,斗争中有胆魄与毅力,青春里有理想与追求,前行中有拼搏与进取,他们的青春年华不仅有绚丽绽放的光彩与馥郁的芬芳,更有愈战愈勇的傲骨与担当,有胜似春光的壮美与崇高。党员干部当以榜样们的精神为标杆,让信念为时光结绳作记,让信念为未来领航作标,将信念的力量凝聚在心里,矗立信仰之高塔,感受滚烫之热度;将信念的力量激发在行动中,在大风大浪中坚定前行,永葆斗争精神,以顽强拼搏创造新业绩。
秉持“至深”的情感,为人民而奋斗。赤子其人,寸心如丹。从医者仁心照昆仑的吴天一到托举乡村女孩未来的张桂梅,从投身治沙造林事业的石光银到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的林丹……优秀的时代楷模初心如山,奋其智能、矢志不移,为人民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无私奉献、身体力行不断开辟人民群众的幸福道路。为民奋斗是青春年华里最美的色彩。作为党员干部,为民初心是心上的印记,也是心中的力量,在对待群众面临的难题时,要有速度与力度,“快、准、狠”地予以解决;在面对群众的倾诉时,要有细心与耐心,“细、慢、详”地记录下来,无论是解决群众的难题或是回应群众的期盼,最终都要落到一个“实”字上,把事情做实,把实事做好。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对群众的大事小事要“心里有谱”,做事靠谱不摆谱;要行动有力,甘于吃苦不抱怨,以全力以赴地为民奋斗,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最大化。
强化“至坚”的斗志,为事业而奋斗。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以昂扬之斗志攻克难关,以奋发之精神推动事业。《榜样6》里的榜样们以必至决心奋蹄而行,以必胜之心攻坚克难,焕发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气神,成为勇立潮头的时代先锋与民族脊梁。回望百年xx,在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穿行在深山老林、行进在雪山草地、跋涉在激流险滩,前路凶险万分、气候变幻莫测、敌人冷酷凶残,但越是浪高潮急,他们就越是有“稳驭舟”的定力和“鼓风帆”的信心,最终夺取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奋斗的故事”与“奋斗的精神”在时代楷模的身上延续着、唱响着。身为党员干部,我们当追寻其精神之光,延续其精神血脉,强化至坚之斗志,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任何大战大考中都能够勇做先锋、敢打头阵,以斗争精神开创伟业。
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我们当学习榜样们的感人事迹与崇高品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奋斗筑梦未来,奋力书写好时代新答卷。
榜样3观看心得体会篇3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了《榜样6》(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学榜样之“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学榜样“信念坚定”的模样,做“有担当”的青年。
扎根边防的戍边英雄祁发宝,为国铸盾的科研专家陈定昌,凿壁开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时代榜样在大战大考中积极响应“动员令”,在实践历练中“千磨万击”,在重大考验中“千锤百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关键时期,青年干部要学榜样之“样”,用至坚的理想信念赶考新征程,从政的初心一刻也不能偏移,在赶考征程上一刻也不能迷航,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考场上淬炼思想之“纯”、激励斗志之“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筑牢思想之基,不断增强推进工作、推动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思想的堤坝筑牢筑实。
学榜样“攻坚克难”的模样,做“有力量”的青年。
斗争没有休止符。魏德友、孙金娣等榜样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了卓越力量。斗争犹如汹涌澎湃的海上行船,要勇于逆流而上才不会被前进道路上的“巨浪”吞噬,要继续开拓进取才能绘就更壮阔的“新画卷”。在新的赶考路上,青年干部要学榜样之“样”,勇于与外部环境进行坚决斗争,做到“越是艰险越向前”,把斗争长期坚持下去、不断推进下去,凝聚起“百折不挠”的冲锋力量。对待自我的要求不能松懈,不能自降标准,要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什么、“亮剑”什么,以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夺取斗争的胜利。
学榜样“为民奉献”的模样,做“有作为”的青年。
“水不过去、拿命来铺”的誓言响彻耳畔,彰显着为民的真挚初心和深厚情怀。时代榜样为民初心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在为民造福的道路上倾注了心血汗水。为民谋福是青年干部的宗旨使命,要学榜样之“样”,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紧抓群众关心关切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各方面工作,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把为民初心镌刻在心、落实在行。在为民实践中把具体的举措想在前面、想得细致,把功夫下在前头、下在日常,在为民奋斗中不惧风雨、不畏艰难、不言放弃,把群众的事情做细、做实、做好,主动担当作为,扛起时代重任,积蓄为群众分忧解难的磅礴合力,增进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榜样3观看心得体会篇4
?榜样6》专题节目播出,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已响彻中华,榜样的力量感召世人。
与岁月“行”,做经验丰富、刀刃向内的“先行者”。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从一叶“红船”徐徐驶来,我们党在近百年的实践中学习和揣摩,累积经验、增长才干,正是需要层层历练和风雨考验。有人说,岁月是奋斗路上的过滤“试剂”,能够滤尽浮躁、滤净心灵。这也就要求共产党人在自我革命中主动靠前、善于思考,修炼本领、掌握技巧,将得失、荣辱深藏在岁月风骨,厚积而薄发,尽显温润与宁静。同时,告诫切莫虚度青春、蹉跎岁月,到白首衔悲,是何等讽刺。这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春华秋实,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愿今后既能笑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还看今朝”时旖旎风光尽收眼底,当有“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凌云壮志。
与榜样“行”,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践行者”。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大局,这就要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严守底线,以人为鉴明得失,发挥“头雁效应”。与此同时,要做先进典型的坚定弘扬者,见贤思齐、规范言行,传播正能量、弘扬正效应,激励和鼓舞干事创业、履职尽责。而今,十四亿同胞搭建起实现“中国梦”的同行路,唯具有博大胸怀、忘我精神、强大能量的践行者,才能成为新时代的“见证人”和“参与者”,汇聚成中华民族精神最贴切的真实写照,成为淬火历练、勇担使命的“民族脊梁”“时代丰碑”。
共产党人既要当“苦行憎”勇于求“苦”,以苦干汇聚前进合力,以实干续写中国梦想,又要善于尝“乐”,以肯干练就履职本领,以能干加强斗争历练,做“苦”与“乐”都甘之如饴的新时代“行者”。
榜样3观看心得体会篇5
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一个心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培养山区贫困家庭女学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3天3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
榜样3观看心得体会篇6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
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榜样3观看心得体会篇7
建党百年,怀着激动的心观看特别节目——《榜样6》。主持人的阵阵演讲词,振奋人心,也让我向这一位位默默无闻的英雄提起了敬畏之心。
节目介绍了“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延·巴特尔为祖国得到建设奉献自己一生的长辈。魏德友爷爷,戍守边境几十年,一家人为了支持他,都相继前来投入这份神圣富有担当的工作中,魏德友老人说:“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号召我们说要有一批转业军人去边境,坚守边境安全,我就靠着这句话这个信念在这片土地坚守了一辈子,这一生中一定要为党为祖国,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与我心中的党员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我愿意长期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我愿意听党指挥,党指向哪,我就走到哪里,再苦再难也要好好工作,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死而后已。”这一句句振奋人心的誓词,句句激励着我。正是有了这些伟大的榜样,才激发着我们一代代人去共同努力,使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今天如此强大。
李大钊先生曾经说过:“要想实现共产主义,需要一代代青年人去传承。”如今中华民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着我们青年人去奋斗去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也在我们这代人的肩上,我们要扛起使命,不负众望,共同努力建设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计划,不断奉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