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精神2023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1-01 作者:couple

大家都在为怎么写好一篇体会而头疼吧,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遇到写体会的情况越来越多了,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航天精神2023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航天精神2023心得体会8篇

航天精神2023心得体会篇1

在地球以外的银河里,有着无数的星球,也有着无数个未知的谜题等着人类去探索,在2007年以前,我国对月球有着无数的猜测,直到2007年的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研制的“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颗我国绕月人造探测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这个寄托了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期盼,寄托了十三亿中国人民希望的实验终于成功了,这个第一颗人造探测卫星的发射,为我国航天领域做出了一个转折。

航天之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十三亿国人的梦,汇聚成一个大的中国梦。如今,虽然美国航天科技处在我国前列,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十三亿中华人民的努力下,我国的航天技术一定会赶在美国的前列。

时候的我,也有着一个小小的航天梦。望着蓝蓝的天空,我会想像太空的样子,那里一定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星球,和美丽的银河,要是我到了太空,我一定会先去看看土星,看看它那美丽的的土星环,看看它所属的太阳系。虽然我不是一名宇航员,但我对外太空充满了憧憬。

我不但对太空充满了憧憬,我还对太空有着许多疑问。为什么只有土星有土星环?;宇宙黑洞是怎样行成的?;既然宇宙的地球上有人类存在,在外太空是否也有外星人的存在呢?

外太空有着太多的谜题存在,只有通过飞上太空才能知道,航天计划的意义也正是如此。原来,人们对于太空感觉像是一个谜题一样的存在;像是一个无法预料的猜测;像是一个充满可能的领域。如今,我们对于外太空的基本行星都有大概的了解,对于各个星系也有了认知。在经过无数人的努力下,航天计划会向我们展示更精准的数据、更清晰的图片,为我们解开宇宙的奥秘。

蓝色之梦,航天之梦,我们的中国梦!

航天精神2023心得体会篇2

随着科技的创新,城市的发展,20-年的今天,我乘着自己制造的“飞马20-”火箭,穿着精美的配备齐全的航天服,向美丽的月球出发了!

在飞往月球的路程中,我看见了许多神奇美妙的景色。窗外,阳光把火箭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面就是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美丽的地球。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火箭高速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景色十分迷人!我还看见了许多小行星,神奇美丽的流星……我高兴之极,迫不及待地拿出照相机,连忙把这美丽的景色拍下来,想带回家和家人一起慢慢地欣赏。

到了月球上,我看见了许多奇特的生物。它们都在对我说话,但是我听不懂。我连忙从背包里拿出地球上最先进、最高级的语言翻译机,来翻译它们的语言。原来,它们都在说:“你好呀!”为了有礼貌,我也回了它们一句:“你们好!”就这样,我和它们一字一句的谈开了。谈了好一会儿,我给它们每个“人”送了一份电子手表,并教它们怎么用。它们也客气地送给了我许多的水和地球上需要的资源。并说以后我们地球缺少什么资源,它们都会无常支援,我连忙代表所有地球上人向它们表示感谢。

我和它们告别后,便高高兴兴地带着这些资源乘着火箭,返回了地球。从此,我们地球上的资源匮乏的问题就解决啦!

航天精神2023心得体会篇3

我国载人飞船已经成功上天。这位伟大的航天员就是杨利伟。

航天员的训练是艰苦的。要完成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需要经过千锤百练。

航天员的基础理论训练共有13门课程。航天员虽然都有大专以上学历,但经历长期的飞行员生活,重新坐下来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加之许多课程非常陌生,困难可想而知。航天员白天上课,晚上做作业,课余时间也抓紧学习,就是外出疗养也不忘背英语单词。就这样,基础理论学习结束考试,航天员门门课程都达到良好以上。体质训练是长期的。飞行员的身体素质都很过硬,但航天员对体重、耐力、速度、灵活性、柔韧性、肌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他们按照训练大纲要求,坚持每周3次、每次2小时的体质训练从不间断。为了控制体重,不少航天员坚持每天跑5000米。在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运动会上,中长跑项目的第一、二名都是航天员。

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实际上是向人的生理极限挑战。比如,超重耐力训练,要求飞行员在5倍重力加速度的条件下,持续2至3秒,而航天员却要在8倍重力加速度的条件下,持续40秒;前庭功能训练,训练中,要求航天员自旋转、振动或坐在离心机中,用4倍重力加速度转动并突然停止,还要求闭上眼睛转动脑袋。此外,还有许多训练。

我国航天员的失重飞行训练是在俄罗斯航天员训练中心进行的。有时一个架次飞了12个抛物线,我们的航天员一个都没有吐。俄方人员敬佩地说:中国的航天员素质真好!

专业技术训练、野外生存和救生训练、飞行程序和任务训练……这些项目要反反复复进行,确保真正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时“万无一失”。

训练是艰苦的,考核是严格的。在5年的时间里,航天员圆满完成了所有项目的训练。

航天员面临的是非常危险的训练,而他们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艰苦训练。我们要学习航天员的奋斗精神,努力学习。

航天精神2023心得体会篇4

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去学习,我们更应该把这种航天精神融入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去。

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我们没有经历过苦难。相比那些航天英雄,他们都是通过严酷的训练和残酷的选拔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在太空中,身处那样恶劣的坏境也依然坚持奋斗,自强不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以他们为荣,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拼搏精神和爱国精神,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争做合格党员。

要做一名合格党员,就要在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逃避,不退缩,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就像航天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各个难关。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任务。

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航天精神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有了这种精神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航天精神,争做合格党员,把它转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航天精神2023心得体会篇5

北京时间12月6日清晨,嫦娥五号的上升器(小姑娘)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小胖子)在环月轨道成功进行了交会对接。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并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是中国首次、乃至人类首次的技术创新。从这个历程中,我不仅仅感受到激励人心的探月精神,也从这个对接过程中,悟到一点基层工作中的小技巧。

最需要的是冷静的心态,泰然自若,澄思寂虑。小胖子看到心仪的对象出现时有些激动,但仍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分步骤、分阶段地向上升器靠拢,50公里、5公里、1公里、100米,每一次停泊观察都是对最终靠近时间和地点的精确把握。越到最后,反而更加冷静,不断进行精准计算和调整。这个过程就好比解决基层工作中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各基层干部要像小胖子一样,越到危难和重要时刻,越要保持冷静,以冷静的头脑科学规划破局路线,敲定工作步骤,在复杂多变的问题中求出最优解,做出正确的决策,对问题精准把握,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冷静观人,冷耳听雨,冷静当感,冷心思理。同时,在深入基层工作中时,也要有一颗冷静的平常心,以冷静的态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找准攻坚突破口,科学谋划工作步骤,找准脱贫的路子、发展的路子、解决问题的路子。

最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檠天架海,材优干济。小胖子能够有如今冷静精准地判断,来源于中国航天技术中对接任务深厚的功力积累。2012年6月,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2013年6月,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顺利交会对接,都是我国航天人员工作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为了在十四五规划中扬帆远航,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尤为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种能力为修炼方向,不怕担风险、不怕讨人嫌,要敢为担当,敢为先锋,不断在工作中炼本领,提升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蚂蚁,能力也就自然而然能提上来了。不断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加强学习,提升业务素质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能力,持之以恒增长才干。

最牢靠的是细节的把握,细致入微,心细如发。小胖子重达2.3吨,在运行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将身姿轻盈的小姑娘撞飞,正是由于小胖子对于速度、位置都有极为细致的把握,对微重力环境、热环境等有极为细心的考虑,用极高的控制精度才保证了此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作为基层干部更要树立注重细节的观念,以细节砥砺自我,涵养精益求精的精神,方能不断成长、行稳致远。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

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认真把握工作中的细节,把每一件小事干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譬如经手的数据、文字都反复检查核对,确保精准无误,将凡我经手,务必精准作为努力方向。同时在为民服务上更要一丝不苟,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要用心、用情,不能马马虎虎,要确保工作中每一环节均规范细致,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认可度与满意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最大价值。

航天精神2023心得体会篇6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它包括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攻坚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航天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此做出了富有启示性的贡献,载人航天精神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昭示了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员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起步晚、基础弱、技术门槛高的情况下启动,仅用20多年就敲开了建设空间站的大门。这不仅是航天技术快速发展的成果,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更依赖于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是广大航天人在夜以继日的攀高峰啃骨头过程中铸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神七的成功发射不仅为中国的科技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代表航天事业的航天人更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它促使当代青年学生更加明确自身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更应该自觉地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践行航天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航天精神2023心得体会篇7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人们常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有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再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勤俭节约、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航天事业永恒的主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怀着开拓固体航天事业的坚定信念,披荆斩棘,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代价。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努力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勇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对未来失去希望。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即使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每一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

  的使命,而是要在在艰苦、困难的坏境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敬业”两个字体现得直接而深刻,“敬业”是一个航天人品质与德行修养的最基本的素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脸上总是写满了兴奋,早出晚归,不知疲惫,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在班中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我们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必须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是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老一辈航天人陆续离开了他们所钟爱的航天事业,把航天精神传承给了新的一代,新老两代航天人对航天事业有着不同的理解。老职工们注重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多年积淀而成的航天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年轻的航天人更注重求新、求变,更注重做强、做大,做到高水平。

  有了航天精神的支撑,有了航天文化的底蕴,才能有新一代航天人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航天精神2023心得体会篇8

近日,神州十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升空,举国为之欢腾。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表明“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梦想。“中国梦”是一个宏大的目标,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必将推动伟大的“中国梦”扬帆起航。

习主席谈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关键在行动,特别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载人航天精神必将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奋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最终推动“中国梦”变成现实。笔者认为,实现“中国梦”,贵在行动,贵在落实,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社会各个阶层应该做好自己“份内事”,学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教师甘做“辛勤的园丁”,农民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公务员做好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做好“份内事”就是对实现“中国梦”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