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的写作方法非常灵活,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人们越发重视起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前,心得的使用频率也越发高了,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长城》观课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长城》观课心得体会篇1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日”,而今年这个纪念日显得尤其特别。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许许多多“身边雷锋”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们争做疫情防控的“服务员”、普及防控知识的“讲解员”和维护公共环境的“卫生员”,用不同的方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给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增添了温暖和感动,让雷锋精神在疫情防控一线熠熠生辉。
老党员发挥余热,不忘初心抗击疫情。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保和街道居民小组长林春风退休后,主动参与街道“党员义工”服务队,很快成为一名“领队”。疫情发生后,现年72岁的她第一时间请战疫情防控一线,带领6名“党员义工”走家入户排查、消杀小区卫生死角、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高质量完成院落296户769名居民两次摸排工作。面对爱人因病去世的家庭变故,主动提出不办宴席、不收礼金、不设灵堂,仅用一个上午为老伴火化,其后立即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全身心开展第三轮全覆盖摸排。面对居民聚集打牌等情况,她逐一耐心疏导,发现返蓉居民间接接触输入源病例,总是冲锋在先,进行相关登记、交代居家观察注意事项,坚持每天跟踪了解。“人老心不老,我可以替党组织和小区居民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就很开心了。”林奶奶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名老党员的初心与坚守,温暖了共同奋斗在防控一线的党员们。
老兵再披“战袍”,他们仍是最可爱的人。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即使脱下军装,那份信念和勇敢,也镌刻在他们的血脉中!73岁的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道居民刘道根,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铁道兵战士。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退役多年的他打开手机微信,向社区全体老兵发布了一道特殊的“招募令”,让他没想到的是,号召一呼百应,回复整整齐齐。在刘道根的号召下,铁道兵、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原成都军区空军、原东海舰队海军等12名老兵随即雷厉风行地组建起“培华老兵志愿服务队”,同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战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宣传教育、文明劝导、协助维护秩序、心理疏导、巡查发现报告、协助入户排查,老兵们奔走在街头巷尾。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也有55岁,但这群老兵的豪情依旧不减当年,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作风和先锋本色。
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凝聚战“疫”青春力量。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共青团成华区委发出“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号令,迅速组织招募千余名青年志愿者,组建医护、巡警、企业、街道等各类青年突击队31支。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怀孕4个月的准妈妈郑茗芳,有取消蜜月旅行的新郎杜元成,有搭建防疫炉灶的女青年杜晓琳,有党员老爸带着团员儿子上阵的李东李沅龙父子,有六年才回国一趟的海外侨胞小刘……他们怀着坚定信念奋战在一线,有的靠一把体温枪、一双手套、一瓶消毒水开展入户疫情排查;有的手握彩笔,创作以抗击新冠肺炎为主题的宣传漫画,向居民普及防疫知识,第一时间消除群众恐慌;有的坚守在交通卡口、综合枢纽,守护城市“第一关”。他们早出晚归、不知疲倦,有的跑出了“滑膜炎”,有的二十天没有见过家里的幼儿,有的甚至没时间看望自己住院的父母。这群青年用自己的行动打一场青春战“疫”,谱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之歌。
“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榜样的力量不会因时代变迁而递减,党性的光辉也不会随岁月流逝而黯淡。57年来,雷锋精神穿越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成为始终矗立在人们心中不朽的道德丰碑。当灾难突然降临,身边无数人挺身而出、化身“雷锋”,如同一块块普通的砖块,以爱的名义紧紧相连,垒砌成一道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长城》观课心得体会篇2
说起00后,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我在一次旅行中结识了高中生施煜程,对于他的印象就是健谈幽默、喜爱摄影、有想法和有行动力。平日在朋友圈看他晒的就是在美国生活的日常点滴。但在疫情期间,他的一条动态令我钦佩:他想组织北美留学生为武汉捐赠物资。我觉得这种想法固然很好,但是相隔万里,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但是他成功完成了!
抗疫期间,施煜程为联系物资每天睡眠时间不到4小时,忍受12个小时的时差进行工作对接,濒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挑战极限,但是他“扛”下来了。他说:“2003年的非典,我还是个2岁的婴儿,当时是你们保护了我和我们这代人。2020年,我们长大了,正植花季,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你们了。”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志愿者团队,共募集到80余万元的善款,团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通过正规官方渠道购买物资,送至一线医护人员手中。人民日报上出现了他的身影,微博大v纷纷转发他们的“壮举”。朋友圈里他一路走来的行动使我刷新了对于00后的看法。90后看00后,多少带着一丝戏谑和怀疑,但通过“施煜程”这一群人,从稚气未脱的“小毛孩”蜕变为凭借一己之力有所成的“小大人”,后生可畏,中华民族也必将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视线向内,回到我日常的朋友圈中,也有别样的风景。因我是社区工作者,在圈中有不少的同事会分享他们在抗疫一线中的感悟。如社工梅佳林所说:“很多人注意到了医护人员的手千疮百孔,但社区工作者的手也有着疫情‘印记’”。也如社工王佳伟感慨:“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们在快递员、送餐员、老娘舅和驾驶员等角色之间任意切换,为的就是让居民们能安心方便得待在家中”。还有随着口岸成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前往浦东机场支援的同事高峰,刚上岗的第一天就迎来了人生中最长的一次班,从早上8:30到次日11:30回酒店,整整27个小时!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无畏”青年冲锋陷阵,用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筑起了牢不可摧的防疫青春长城,已然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
青年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中国青年在大风大浪袭来时那一声声响亮的回答:“我上,我可以。”不但高亢在此时此刻,也响彻在日后的光辉岁月中。这场能够彪炳史册、壮阔恢弘的抗疫阻击战,必将成为中国青年的“成人礼”,也必将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前赴后继,为国奉献的“里程碑”。
《长城》观课心得体会篇3
我去过那么多风景如画的地方,玩过那么多惊险刺激的地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却是游北京的八达里长城。
那年,我才八岁,放暑假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去北京游玩的大巴。我们坐了好几个小时,车到景点的时候,我们就奔向入口。
我和爸爸妈妈商量,今天一定要登上好汉坡,不登上的话,谁也别想走!爸爸妈妈一人一只手,一左一右牵着我的手,他俩一个劲儿的往上跑,一路上是狂奔着走的,越向上,越艰难。
据书上说,长城是秦国时期,秦始皇用来防御备战而修建而成的。传说长城原先没有八达岭的,是秦始皇以后的君王,慢慢慢慢修建成了八达岭。长城建在连绵起伏的八在达岭上,好像一条长龙,长城的城墙非常厚,也非常高,长更是不可比喻,有五万多公里。因此它才被人们称为万里长城。如果把修建长城的砖石、土方筑一道一米厚、五米高的大墙,这道墙可以环绕地球一周有余。
书上说中国的长城是在太空都能看见的,中国有一张航天图片,拍的就是长城,它形似作文.zuowenwang.net/一条巨大的黄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到达了好汉坡,我们站立在世界东方,大声呐喊着:“我们赢了!胜利了!”妈妈立刻按下相机快门,这一刻被妈妈永远记录了下来。
我们站在长城之上,看着这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股热流在我心间涌起,我的脸面上流露出快乐的脸容,我从来没有么开心过。放眼望去,长城就像一条巨龙盘旋在绵延起伏的云岭上,游客们上上下下,熙熙攘攘。有白皮肤的、黑皮肤的、黄皮肤的,人们争相拍照留念。再往下看,就像是一条巨龙在蜿蜒蠕动着。长城脚下长满了花草树木,小鸟在林间飞来飞去,蝴蝶在花间飞舞,不时地与游客们抢镜头……简直让我目不假接。这情景让我想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到长城非好汉。雄伟的长城啊,这座古时用来防御外来侵略者入侵的古老建筑,如今成为中外游客游览观光的旅游圣地。它凝聚着多少中国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它向全世界展示着它雄伟的风姿和勤劳、勇敢、坚强不屈的中国龙的精神!
《长城》观课心得体会篇4
那是一个可爱又炎热的夏天,我们来到北京游玩。既然来到了北京,当然要参观一下宏伟壮观的长城了。
早晨5点钟左右,东方的天空还有些暗,空气清新湿润,吸一口,还有一丝甜味儿和一点凉意。伴着晨光,我们来到了长城。静静地站在那儿,耳边没有喧嚣的吵闹声,没有汽车喇叭的怪叫声,只有晨风在你耳边低唱,替你吹里有点散乱的头发。几只早起的鸟儿在你周围的树上鸣叫,它们好像不愿打扰你似的,瞪着黑黑的眼睛出神地看着你,偶尔叫上一两声。过了许久,便开始了“大合唱”,我们伴着吵闹声进入了长城。抬头望去,宛如巨龙的长城盘踞在青山上,树木环抱,高耸入云,我激动不已,连忙伸出了脚,迈出了长城的第一步。
我们爬啊爬啊,台阶变得越来越来险,坡度变得越来越来小。当爬到一半时,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当我俯望大地时,眼前的景象使我忘却了疲劳,让我沉浸在这份美景之中:下面青山碧邻,云雾飘渺,只见几只鸟儿在飞翔,划过碧空。眺望远方,北京城尽收眼底,高楼大厦矗立在空中,金碧辉煌,鳞次栉比。一阵微风吹过,轻抚世间的一切事物,多么富有诗意啊!是那么惬意的啊!又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爬上了长城的最高点。这里风光更加秀丽,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我居高临下极目眺望,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只见群山苍翠,葱笼青郁,长城在叠翠而险峻的山上,迤逦远去,一直伸向远方,与碧空相接,更加显得气势磅礴。现在我看它,不仅仅是翘首欲飞,而是一条有生命的、探首天际的巨龙正在翻山越岭向前飞腾。
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汉啦!
《长城》观课心得体会篇5
在一个夏日的早晨,我们夏令营的同学老师们坐车来到了八达岭长城的脚下。当汽车靠近八达岭景区时,我们就能透过层层叠叠的参天大树一窥长城雄伟的影子。绿树掩映间,长城绵延不绝,像一条蜿蜒的巨龙舞动在神州大地上,十分雄伟壮观。
汽车驶入了景区,在近处看,长城好似一个沉睡的巨人,那样安然静默,却蕴含着无比巨大的力量。车子停稳后,我们全都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当我们被告知要坐滑车上去时,都急切地想目睹滑车的庐山真面目。滑车有点像过山车,我们登上滑车,它慢慢地向上爬,大约5分钟后,我们看到了路,然后迈开腿向上走去。长城有的地方有台阶,有的地方是一个斜坡。刚开始时,大家都铆足了劲,一个劲儿地往上冲,生怕自己落在别人后面,还有说有笑,比着谁了解长城的故事多。我也一样,跟着队伍向上冲,还拍了好多照片,每每我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就涌出一种莫名的自豪感。我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勤,他们克服了多少困难才修建出了长城,我们都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啊,都是这些伟大的人们的子孙后代啊,你教我如何不自豪?我们走了一段,大家都有点体力不支了,先前说说笑笑的人现在都闭上了嘴,只有少数几个体育好的还在开玩笑。我也累得够呛,举着相机的手好像重得让身体都无法支撑。我的腿好像有千斤重,我有点儿想放弃,但一想到机会只有这一次,我就让自己鼓足了劲向上走。最高点是一个烽火台,四四方方。我们顺着越来越窄的道路向前挤去,终于随着人流上了烽火台。当时天气很热,太阳也很晒人,但是烽火台里却十分凉爽。一阵阵的风透过小小的窗户徐徐吹来,我们身上的汗珠顿时凝结,倍感凉爽。我透过窗口向外望,长城连绵起伏,好像没有尽头。长城与天空交相辉映,分外壮观。我收回视线环视着烽火台里面,整体高约3.5米,四面是墙,有两个相对的窗户,两个相对的小门,古时候烽火台是用来传递信号的,在这儿曾经发生过烽火戏诸侯的事,也曾燃起狼烟,打退了无数侵略者。我感受着 凉 风轻抚,思绪万千。
“集合啦!”导游老师的喊声把我从畅想中拉了回来。我恋恋不舍地走出了烽火台。“来,大家站好,咱们拍张照片留念。”听到这话,我莫名的舍不得,似乎是舍不得离开长城。站好位置,我倚着长城沧桑的墙壁,对着镜头笑。“咔嚓!”我的笑容和长城定格在了一起。
下长城的途中虽是原路却似乎好走了许多,我却很慢很慢地走着,一步一步地走着,边走边看,走走停停,就这样走到了坐滑车的地方,然后,“嘶”的一下滑到了长城脚下。同学们都还在留恋地向后看,长城还是那样安然静默,那样雄伟壮观,好似一个与世无争却默默为世界付出的巨人。车子发动了,我把脸贴在窗户上。看着离我越来越远的长城,我却觉得我的心好像离它越来越近,离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越来越近,我在心中默念:“长城再见!我还会回来的。”我来到这儿瞻仰梦开始的地方,瞻仰我的梦想!
《长城》观课心得体会篇6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认真研阅,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与2019年报告相比页数薄了许多,但内容和质量却丝毫未减。报告中写出了全国人民战疫战贫的攻坚克难,也写出了经济复苏全面小康的满目憧憬。深读细悟报告中的“高频词”,都是与“人民至上”理念的和鸣之音。
“疫情防控”与“生命至上”的和鸣,助力科学战疫取得阶段性成果。与2019年相比,报告中突出的新词“疫情”出现了29次,“疫情”的背后是党和国家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全国人民将“四个意识”转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将“四个自信”转换成共克时艰的无穷智慧,将“两个维护”转变成坚定信心的中流砥柱。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火神山”“雷神山”的“中国速度”是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勇挑重担是生命至上的真实写照;全体党员团结一致战斗在防疫一线是入党誓词庄严承诺的兑现。在取得疫情有效防控的同时,各方面的牺牲也有目共睹,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未变,“疫情防控”与“生命至上”的和鸣,让华夏儿女以满腔热血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血肉长城。
“保”与“民生”的和鸣,助力化解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保”这一词是报告中出现最多、频率最高的词汇,而与之相关的词汇“就业”高达39次,“民生”高达21次。无一不与人民相关、无一不是为民谋福祉。报告中提到的“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当前形势,综合分析、实事求是做出的科学预判,针对性地提出的目标任务,直指当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是积极的举措。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等一条条直达基层、让利于民、惠及企业的政策、举措让这份薄薄的报告、拿在手中沉甸甸、看在眼里亮堂堂、甜在心间暖洋洋。促进居民就业,兜住基本民生,活跃市场主体,确保粮食战略安全,产销畅通、保证基层有效运转,放活经济、抓稳民生,“保”字所包含的深意与“民生”在报告中交相辉映。
“小微企业”与“市场主体”的和鸣,助力企业渡过难关。报告中与“市场主体”相关的词汇提及最多的是“小微企业”,这一稳就业的“主战场”被提及12次。“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在稳定就业、保住民生这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报告中强调“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帮扶企业的决心、求真务实的精神在报告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因势利导、因时施策引导各级政府聚精会神地完成“六保”“六稳”目标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同时也向小微企业的发展立起了一根“定海针”,充分保证政府的良性运行,提高小微企业的市场活力。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下,充分释放小微企业的活力与“市场”和鸣,做好维护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回顾过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面对未知,临难不避,赢得未来”。倾听政府报告中的时代最强音,聆听“高频词”与“人民至上”的和鸣之音,必定能汲取战胜困难的精神食粮,增强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不避过往,以之为鉴,不惧将来,勇往直前!
《长城》观课心得体会篇7
北京,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从已往学习的课文中我知道,北京有庄严的天安门,有华灯高照的西单商业街,还有精美绝伦的天坛。但我最想去的是那气势磅礴的长城,终于在五一那天我的愿望实现了。
一路上,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不断向外张望,是不是快到长城了,在下午四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八达岭长城,看见那雄伟的长城,我急忙往上冲。远远望去,长城就像一条盘卧在山脉上的灰色巨龙,仰着头,看着天边。
紧接着,,我们开始爬长城了,我是兴致勃勃的往上爬,弟弟却在后面呼哧呼哧地爬着,累得直喘气。爬到第三个风火台时,弟弟简直累的要趴下了,坐在地上不起来了,没办法公公只好拼命的'捉弄他,吓得弟弟四处乱串,像个小猴似的一个劲的往上窜样子可搞笑了。历经千辛万苦,我们终于登上了顶峰,整个长城顿时跃入眼帘。朝下眺望,远处的山峦。房屋显得那样渺小。看到这一切,我不禁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我大声地喊着:“啊----这就是长城!这就是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朝朝暮墓,日思夜想,跌宕起伏,绵延千万里的长城。”站在长城上,我心潮起伏,这古老的长城,是用一块块巨大的石头砌成的,在古时候,没有起重量机,也没有吊车,全靠肩挑人扛,把这么重的石头一块块地搬上来是多么不容易呀!长城,是用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凝聚而成的啊!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啊,长城,你是用千万劳动人民的血肉建筑而成,更是中外伟大的建筑奇迹我爱你长城,你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