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6-02 作者:Fallinlove

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小伙伴们务必要流露真实情感,如果内心感悟没有做好深入分析,写出的心得体会就很难给人好的启发,以下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苏州园林》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苏州园林》心得体会5篇

《苏州园林》心得体会篇1

苏州园林,是聚集了苏州美景的独特园林……

今天,我们选择了苏州园林的精华部分——拙政园。一进园,一股淡雅的清香就扑面而来,我们顺着香气寻过去,只见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里开满了嫩粉色的荷花,一个个亭亭玉立、楚楚动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像一位小仙女穿着蓬松的衣裙;有的花瓣已经完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一阵微风吹过,荷花轻轻摇摆,仿佛一位姑娘在跳着美丽的舞蹈。碧绿的荷叶也被荷花的美打动了,侧过头来,仔细的端详着这一位位貌若天仙的小姑娘……

一条气势雄伟的`长龙又盘旋在了我们的眼前,定眼一看,原来是一条曲折蜿蜒的长廊,这长廊古香古色,很是好看。一阵风吹过,我好像听见了龙的怒吼声;一束阳光照过,我好像看见了龙在展示他的绝技——神龙摆尾。说这条廊子是龙,实在是形象:以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亭子为准,亭子是龙头,那弯弯曲曲、不知去向的长廊便是龙身,可是,龙尾却一直不肯露面,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用面纱遮住了自己的脸。这可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呀!

漫步在这条长廊里,感受着那非同寻常的气息,欣赏着那葱葱郁郁的树木。因为当时正下着毛毛细雨,天上有雾,我竟有了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听导游讲解,这里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形体不一、高低错落。水池呈曲尺型,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

随着我们的前进,越来越多的美景出现在我的眼前。一条长廊直跨水上,我立即兴奋地跑上前去,拉住栏杆向下观望。

“哇!好大的鱼呀!”听到了我的惊呼声,爸爸也闻声赶来,我开始这儿指指,那儿画画。紧接着,我又发现,这样的大鱼不止一条,而是成群结队、三五成群,颜色也是五彩斑斓、各种各样,有:橙色、红色、黄色、黑色……还有一条最大的花色鲤鱼王摆动着长须,在水里大摇大摆地游来游去,像是在向我们炫耀他的官职。爸爸也一时呆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嘟囔出一句话:“是啊!这鱼实在太大了!可能已经生活了100多年了吧。”

突然,我的目光又被一座怪石林立的假山吸引了过去,那座假山还真是有趣,千疮百孔的,像是一位患了皮肤病的老爷爷。由于这些天天上的仙女老是哭泣,假山上已经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水洼,又像一位刚洗过澡的壮男。

“啦啦啦啦啦啦……”我正悠闲地哼着歌,爸爸就打断了我的思绪,对我说道:“快看,那四座别有风味的小亭子!”我抬头望去,这四座亭子造型各异、各不相同,分别是:春、夏、秋、冬亭。每座亭子里都有每个季节明显的代表性事物,真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呀!我又来了劲儿,这儿跑跑,那儿看看,不得安稳。我发现,春亭的窗棂、屏风上雕刻的喜鹊花纹尤其好看,他们象征着喜上眉梢、富贵吉祥、出门见喜……亭子的顶上也分别雕有不同的图案,十分精致,于是,我变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图案……

苏州园林,迷人的风光;苏州园林,魅力的景色!

《苏州园林》心得体会篇2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游苏杭.”苏州因有星罗棋布的园林而引以为傲,自古便有人云“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是天下文人墨客的宠儿.能与“淡妆浓抹总相宜”倾国女子西施相比的,恐怕天下唯有此湖.

游西湖也是有讲究的.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在西湖该是最盛.上天眷顾,我在游湖时,便正赶上了一阵蒙蒙细雨.荷花,红了双颊.娇艳中透着轻灵,躲藏在挤挤挨挨挤的荷叶中间“犹抱琵琶半遮面”,又如同怕见生人的`少女般娇羞,却姿态万千.映日荷花固然美,却终究也只是美女西施的侍女,远比不让她们的小姐蕙心兰质.

雨后的空气泛着甜润的味道,波色潋滟的湖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宛若轻柔的面纱般,朦胧了西湖国色天香的美丽容颜.夕阳终于赶在暮色蔓延之前挣出云层,在湖面洒下一片斑驳.湖畔的垂柳掩映着在夕阳下浮光跃金的湖水.如烟般的绿色与夕阳的金色交相辉映,晕得如梦一般.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湖面上飘着淡淡的暮色,夕阳的血红从天边淌下,滴到深黛的湖面上.在轻轻的湖风中,柳条轻轻的摇曳着.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天黑了,当西湖那沉鱼落雁的容貌就要完全被暮色掩去时,湖对岸的灯光忽然亮了起来,一刹间的一片金碧辉煌令人宛若进入仙境一般.湖水倒影着流光溢彩的夜灯,霎时间如水晶宫般的朦胧而晶莹透亮.不施脂粉的西湖霎时间雍容华贵.

夏夜,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了湖面上.湖水泛起层层碧波,反射着银色的光辉.柳荫下的青蛙不安分起来,蟋蟀也欢快地弹起琴来.对岸的灯光伴着游船上的灯火轻轻摇曳着,晚风习习,游人在窃窃私语.空气中忽然开始弥漫清幽的香气,静谧之中,恍若听到了荷花绽放的声音……

《苏州园林》心得体会篇3

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一家人就要前往素有“园林之城”之称的苏州,去看看那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的-------苏州园林。

上午八点多钟我们就到了,顶着头顶的烈日,走在一条不起眼的小路上,我满口抱怨,却不知路的尽头是另一番景象--------拙政园!刚进入拙政园时,我并不知道它与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共称为中国四大名园,看到介绍后我不禁心头一喜,原来这里那么有名啊,我一定好好看看。

一进入园区,便有一种清新之意扑面而来,园内流水和楼阁较多,处处都是精雕细琢。我们沿着长廊漫步,一阵阵微风透过圆形的窗户吹来,带着荷花淡淡的清香;长廊外一条石径蜿蜒的延伸到一座小亭,石径边稀稀疏疏长着几片青草和几株未曾见过的花;亭边水池里,几条金色的鲤鱼不时在荷叶间嬉戏,一朵朵粉红的荷花绽放其间;一块长满青苔的花岗石边有几棵苍老的杨树,却不知树后藏身着一座石桥;石桥下涓涓细流中漂浮着几片柳叶,顺着柳叶漂浮的方向看去是一片清幽的竹林。整个园区里都弥漫着浓厚的江南气息。

在经过拙政园景色的洗礼后,我们又来到了离它不远的狮子林。狮子林以太湖石而著名,何为太湖石?其实就是从太湖里捞上来的石头摆放的假山不过也别有一番韵味。每座假山中都有几只狮子,能看出几只,就要靠你的想象力了。不过这狮子园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只猫”。在池心最大的假山中,有一块石头与猫十分相像,不过得从背面看,一目过去简直一模一样。

苏州园林从春秋时期保存下来,是历史,我们要保护它,保护美丽的景色。

《苏州园林》心得体会篇4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五一期间,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苏州,这一人间天堂。

虎丘剑池

刚入苏州,我便瞧见远山上的一座高塔,那便是著名的虎丘云岩寺塔。虎丘古称“江左丘壑之表”,是吴中第一名胜,于是,我们苏州之行的首站就是去虎丘。到了虎丘,云岩寺塔便映入眼帘,初看这塔并无特别之处,定睛细瞧,原来塔身是斜的!这可是中国第一斜塔,据说曾经比著名的比萨斜塔还要倾斜,后来人们运用“箍木桶”的原理,加固了塔身,加注混凝土纠偏,才使塔扶正了一些,并且屹立不倒。在虎丘,还有一处名胜就是剑池,据说是当年干将、莫邪铸剑的地方,有块石头从中间很均匀地裂成两块,传说是试剑造成的,真不能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的创造和大自然的伟力共同造就了虎丘这人间胜景。难怪当年苏东坡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留园留人

留园被誉为苏州名园之冠。走进留园,真是名不虚传。有个成语叫“移步换景”,就是写的这里。人们每走一步,从任何角度都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色。成片的太湖石,每一个都独具形态。曲折的长廊虽然不如皇家园林的九曲长廊那样豪华宏大,但却给人精巧雅致的印象。厅堂建筑宽敞华丽,牌匾对联金碧辉煌,无不透露出主人的奢华。

不过,在园中更多的是山林奇石。最有名的就是镇园之宝——冠云峰了。这是一块奇特的太湖石,以瘦、漏、透、皱为特色。瘦,就是这块石头独立高标,如一老者,拈须而立;漏是指孔穴多,彼此相通,表现石头的灵气;透是指石头的质地光滑,在阳光下很剔透;皱是石头的纹理,其皱纹和波光水影一致,与潭水融为一体。

留园实在是把我的心留住了。

西园佛像

西园虽然是寺院,内部却是寺庙与山水的结合,把佛教文化与林园相结合,既给人美的享受,又给人精神上的解脱。最让我驻足感叹的是西园寺的五百泥塑金身罗汉。每个罗汉相貌各异,各有各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济公”像,在他左边看是愁眉苦脸,右边看是嬉皮笑脸,正面看是哭笑不得的样子。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为人的道理:当我们高兴时,不能忘乎所以,也要能面对以后的挫折;当我们难过时,不要太伤心,也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一切,这正是佛家的真谛。

短短两天的行程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苏州。

《苏州园林》心得体会篇5

江南,属园林最美;园林,属姑苏最精。而姑苏之园林,则推拙政园为首。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初年,名选自西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这名字,是自嘲也是释然。自嘲,园主王献臣自己无能,不能辅佐皇上;释然,王献臣心境已开朗。从此回归自然田园,吟诗作画、飘然逍遥。百年,园主早已含笑而归。但这不问世事的心境,将这园中的一切装点得如画一般美丽、如诗一般逍遥,也恰似王献臣朴素典雅的心……

进了园门,便立刻感受到一丝清静,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草木林立、郁郁葱葱,在夏天悠悠的微风中摇头摆尾,掩映着兰雪堂和周边一间茅屋清秀凉爽。正值夏时,没赶上春光明媚,但也是花草芬芳,饱含着朝气与蓬勃,生气中也含着一缕缕安静,含着园主曾在这兰雪堂与客齐醉的浪漫年华。运气不佳,兰雪堂帘门紧闭,散着游人众多而留下来的喧嚣尘气。不过也好,微风滑过的窗户与招帘尘门,映着草木、映着光华、映着彩花,古朴中带着发自内心的愉悦与生机,要比实实在在看见多上几分空间想象,显得华美浪漫、恬然可爱———这是兰雪堂。不管过多少时日,也得有“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朴素自然。

兰雪堂边的茅屋,竹绕周围,遥想当年清风月明,靠在被阳光晒得微热的茅草和木头上,登时理会了园主的一份心境,他渴望受到重用,却不得不压抑着,在园林的画卷中消磨着,直到时间冲刷一切。

走过这两处景点,便是横过水面一座小桥。水是这座园林的灵魂,拙政园三分之一都是水,大池、小涧、溪流、曲河与建筑花木融为一体,含括了中国古代的精华,却多而不乱,有条有理,实在是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

过了小桥,又过了小径,却也是一个大池子,锦鲤众多,一眼望去,满池是细雨之后含露的荷花,粉如细赋的胭脂,白如云落水中。近看,还有渐变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美轮美奂、层层叠叠的假山环着池水,山上亭台楼阁、轩榭廊坊,包容四时之景,又好像亭楼正在空中飞翔。美哉,妙哉,在其中一座较高的假山上有绣绮亭,三面墙,一面敞,站轩口眺望,一园景色尽收眼底,使人心境开阔,清凉静美。

再曲曲折折地过了几座小桥,便是几座小建筑———“山风水阁”“香洲”“梧竹幽居”,门朝水,以观锦鲤为佳,人乐锦欢,一派山水之乐,近山远水,山高水低。

过了这几个建筑,便以墙相隔,本以为无景可取,怏怏而归,却看见一个门洞,上有“别有洞天”四个大字,试探着进了门洞,一望而惊———只见一墙之隔,景已不同,那便是西园,西园内一北一南,分别是“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卅六鸳鸯馆临湖临水,特点鲜明的外表使它被游人加倍关注,馆外假山丝竹,馆内桌椅整洁鲜亮,更神奇的是它的墙面全为玻璃材质,蓝白相间,宛如用冰雪装潢的宫殿,夏日时分,登时生起寒凉之气。阳光从玻璃中透出来,整齐地跌在地板上,玻璃上映射,光怪陆离,风摇影动,水面上的碎银也攀上玻璃,在蓝色的玻璃中,好似积雪未化,那些桌椅摆着放着,好像园主未走,待月上柳梢,文客满堂……

风来了,从湖底升起来,游过了园林的每个角落。风来了,拙政园如画,映入帘中。风来了,于是满山花飞,阳光灿烂。风来了,当年的园主归隐田园,留下了最为著名的拙政园。在这里,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留下了那个最天真的等待花开的梦……

如画园林入帘青,却藏不住园主内心屈才的伤心与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