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的体会必定是结合自己真实的经历所写的,大家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团团范文网 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观918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918博物馆心得体会篇1
x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的地方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原址在江心屿。20xx年,位于世纪广场西侧的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馆内展区总面积8000平方米。该馆设有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等五个专题陈列。该馆拥有文物2万多件,有20个门类,而尤以陶瓷器、彩塑、书画为特色。五月三号,我和瑞贤一起去参观了x博物馆。
买了票,我们进入展厅,就看见一楼大厅里的花岗岩壁面上悬挂着九幅中国传统神话题材的铜雕壁画: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神农伏羲、燧人取火、大禹治水。这些浮雕都很漂亮,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后羿射日了,这是一个很精彩的画面:后羿身上背着箭袋,手里拿着箭弩和箭,眼睛专注地望向东方,准备把箭射向太阳。这些浮雕都表现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大厅里有一个“孔子系列”的大型彩石玉雕,这个玉雕分为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孔子事迹图、春满神话州四部分。“孔子系列”是x已故工艺美术大师吴进德生前的扛鼎之作。“孔子系列”历时三年,花费45000个工时,耗用黄金10斤,用玉10余吨。其中孔庙是我最欣赏的,它长6.3米,宽5.7米,高3.45米,它精仿x曲阜孔庙(大成殿),以岫岩玉为主要原料,底座是由花梨木精制而成的。它的.每个细节都很讲究,特别是雕刻,更是精益求精。来看“孔子系列”的人,没有一个是不拍手叫好的。听导游说,整个系列是运用了圆雕、浮雕、透雕、镂雕、线刻、阴刻、贴金、镶嵌等多种技法。它在1997年被评为吉尼斯世界最大玉雕珍品,同年六月参加“x全国首届十大民间艺术家精品展。”1999年应邀前往x参展。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与收藏价值。我们在大厅里还看到了抛石机,蒙古军就是靠它,攻下了久攻不下的襄阳城,因此又称“襄阳炮”。
一楼大厅里还有个蒙古包,它的形状是上圆锥下圆柱的,我正在外面看得入迷,这时,瑞贤提议去蒙古包里看一下,我们就进去了,里面有四根木柱,每根木柱上都刻着龙。还有三张茶几,一张古代皇上坐的“龙椅”。墙壁上都“刻”着网格,还挂着成吉思汗的画像。
我们还去历史馆和自然馆里看了一下。历史馆主要分为公元前1的x大事记、近代的x大事记和当代的x大事记三个版块,每个版块都用梗概、人物事迹和出土文物,来说明我们x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五千年。
自然馆有鸟类、禽兽、鱼类、贝类等多个主题陈列,我们快要到出口的时候,忽然看见那里有五六头恐龙,最后一只恐龙,它的头时而伸高、时而降低,还发出巨大的响声,让我很害怕。
我们又走进了休闲吧,我们刚进大门,就看见里面有一个湖泊,湖泊里游着五彩斑斓的鱼儿,湖中的假山石和喷泉,也成了一大亮点,
喷泉下雨般丁冬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
参观完博物馆后,想着参观过的种种情景,不仅发出感叹:博物馆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还让我们有了很多乐趣。
参观918博物馆心得体会篇2
在上周的星期天,我特别高兴,因为作文学校要带我们去参观图书馆和博物馆,早上我一路小跑来到了作文学校。
人都到齐了,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后,就列队出发了,开始了我们的参观之旅。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图书馆门前,我们合影后,直接去了三楼——图书阅览室。这里的书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挑了一本《宇宙的奥秘》,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读着。大约过了10多分钟,老师带我们去四楼了,参观了很多房间,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文献室,那里有很多的'图画、书法和剪纸。
参观完图书馆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只见博物馆的建筑非常壮观。进入到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人骑着一匹马的雕像。听讲解员说,这是一个人在送一封十万火急的信,说完就让我们看棚顶,这时我们都吃惊极了,怎么棚顶还有东西呢?这时讲解员说这是信的内容,都是非常漂亮的毛笔字。
我们来到了二楼,这是近代的嫩江。讲解员带领我们来到一个古城模型前说:“这是从前的嫩江,名字叫‘墨尔根城’”我们在这个模型前仔细地观察着。之后我们来到了一个触摸屏前,这里都是一些关于清代的知识,我便试了试,我的天哪,我竟然一个也不知道。
到了三楼,我看到了现代嫩江的模型。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我的学校——嫩江二小,可是我却连个影子也没找到,老师让我们走时,我还依依不舍地看了几眼才走,下楼的时候我还在想着那个模型。
这次参观真的好开心,而且回味去穷。
参观918博物馆心得体会篇3
建川博物馆坐落在成都大邑县的安仁古镇,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我们此次主要参观了抗战系列展馆。
首先参观的是中流砥柱馆。这个展馆主要是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斗争情况。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场景,让我们重温了在那个日寇铁蹄横行,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用游击战、袭扰战等形式在敌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给日伪军造成重大杀伤,为抗日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在讲述国共联合抗战的正面战场馆,我了解到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从最初的避战到局部抗战再到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战的历史进程。在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两个政党能够联起手来,用手中落后的武器与武装到牙齿,极其凶残的日军进行了惨烈的八年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狂妄企图,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大牺牲。
战争是残酷的,有人牺牲,也有人受伤被俘。在不屈战俘馆,我看到抗日勇士在不幸被日军俘虏后受到的种种非人虐待,企图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让他们成为日军的鹰犬和走狗。但绝大部分中华儿女展现出了惊人的顽强意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斗争,英勇不屈,令人十分敬佩。他们也是英雄。
飞虎队,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也是中美联合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合作典范。在建川博物馆的飞虎奇兵馆,我了解到了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驾驶战机保卫中国领空,保护中国人民免遭日军轰炸所取得的骄人战绩。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美国志愿航空队及一切外国友人为中国抗日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他们永远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作为一个四川人,我在参观川军抗战馆后,感到非常震撼和自豪。四川当时位于抗战的大后方,却有350多万川军出川抗战,伤亡64万多人,中国的抗日军队中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四川人。安县农民王者成,赠给儿子一面死字旗,旗的正中写着一个斗大而苍劲有力的"死"字,旗上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何等的`气魄,这又是何其的悲壮!这死字旗,成为了百万川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个缩影,他们的视死如归,他们的前赴后继让我心潮澎湃,感叹不已。
然而,更感动的还在后面。一个一个血红的手印,静静地印在透明的玻璃幕墙上,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的故事。这是中国老兵手印广场,这里收集了全国各地3810名抗日老兵的手印。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正是这一双双大手拼死反抗,力挽狂澜,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将日寇赶出了中国,换来了今天宁静和富足的'生活。老兵不死,浩气长存!
诚然,国家和民族都要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友善包容,热爱和平的伟大民族,在二战结束后我们没有派兵进驻日本,主动放弃战争赔款,优待和遣返日本战俘足以证明一切。但日本政府对历史罪行的敷衍态度说明了我们绝不能对这个邻国掉以轻心,他还在不断修改安保法案寻求所谓交战权,他还在不断和美国勾结阻挠中国的和平崛起,甚至叫嚣在钓鱼岛和中国掰一掰手腕。东海有恶邻,枕戈以待旦。
建川博物馆是一个值得去和应该去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回顾和重温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认真思考这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只有强大才能赢得尊重,才能换取和平,才能让类似于法西斯日本这样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抗日先烈永垂不朽,中华民族奋斗不息!
参观918博物馆心得体会篇4
一周前就听老师说学校要组织我们去参观大庆博物馆。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极了,可是时间仿佛在作弄我,一周的因此却变得漫长起来。
终于挨到了前一天,夜晚我想象着博物馆的样子,许久才睡着。一早我就爬起来,兴冲冲地来到学校。8点整,一队大客车开进校园——整整9辆,好壮观啊!
坐在宽敞的大客车里,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建议下唱起了歌,从《春天在哪里》到《让我们荡起双桨》,从《童年》到《踏着铁人的脚步走》,车厢里歌声荡漾,一路欢笑。 要到了,透过车窗,一圈红色建筑映入我的眼帘,老师告诉我们,这里是我们大庆的文化区,左边是城市规划馆,正对着我们左边的就是大庆博物馆,右边的是大庆歌剧院、大庆书苑。哇,好漂亮呀!一圈红色的建筑凹字形环抱着一个广场,就像张开的臂膀在欢迎着我们。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不如馆内,迎面就是一组高大的雕塑群,讲解员告诉我们说中间的是猛犸象,左边是东北野牛,右边的是披毛犀,这些都是大庆地域史前的动物,都是因为地质气候变化灭绝的物种。通过脚下的环形地坑,我们看到了这些生物的骨骼化石,每一件都可以说是硕大,难怪雕塑中它们都这样高达威猛呢。
顺着电梯来到二楼,这里是《东北第四纪自然环境》,在这里我看到模拟数以百万年前的自然群落实景,老虎、狼、鬣狗、麋鹿等动物的标本伫立期中,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我似乎自己置身在广袤的东北大草原上,树木葱茏,野草起伏……
?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真正看到了猛犸象和披毛犀的完整骨骼化石整齐地排列在展区里,一排排,一队队威武雄壮,突然感觉自己穿越到了史前,参见它们隆重的庆祝仪式。 沿着电梯上到三楼,来到《大庆地区古代人类文明》展厅,这里陈列着各种文物,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了解了大庆远古人类、灿烂的青铜文化、辽金元时期民族融合、驿站文化四个专题知识,原来我们的油都大庆的古代先民文化是这样的丰富多彩呀!
不知不觉地参观结束了,坐在返回的车上,看着窗外一栋栋高楼林立,一丛丛油井钻塔轰鸣,突然发现原来我们的大庆原来这么美丽,这么可爱!回想起序厅里坐落的当前中国最大的一对铜质铸鼎,鼎身铸就《大庆赋》和《铁人铭》铭文所记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就是大庆人的自豪吗?
回味中,歌声又想起来,又是从《童年》到《踏着铁人的脚步走》,那声音比来时更嘹亮,感觉比任何时候都自豪,幸福。
参观918博物馆心得体会篇5
今天7月8日,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参观了位于阜成门的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是基于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故居扩建而成的,位于阜成门东大街的一条小胡同里。胡同非常普通,和北京其他的胡同没有什么区别,以至于我们路过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竟然走过了,要不是有同学以前来过提醒我们到了,我们决不会意识到在这样普通的一条胡同里竟然曾经住着一位让亿万中国人民铭记的“脊梁”。
纪念馆的风格给人一种老北京四合院的感觉,中式,又很平民化。一进门就看见了一小片草坪中有一尊鲁迅半身像,用的是白色的大理石,雕的是大家最熟悉的那一个形象:一寸长的头发根根树立着,小撮胡子,和略现疲惫但非常坚定的眼神。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必做的便是找景观照相,我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但这次当我站在雕塑前面对镜头摆出笑容的时候却心虚不已。不难想象:站在这样一个灵魂面前,背后有如此的目光审视着自己,感觉就像把手放进了真理之口一样,让你不得不反思自己过往的一切。
再向前便是纪念馆的主体建筑了。一座庄重的中式建筑,踏进大门,迎面的是两面浮雕,雕的是鲁迅小说里的情景,有百草园,有三味书屋,还有一面是一组镏金的行书。纪念馆分两层一层地上一层地下。馆藏依时间顺序排列着各件藏品,有鲁迅的手稿、三味书屋的桌椅板凳,鲁迅收集的古董,鲁迅的写字台、摇椅,还有他用过的日历,这些物件被复原了原貌,看起来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细细品味的是鲁迅的故居:一座别致的小四合院。青砖绿瓦,带门槛的木质大门上的油漆已经剥落,门里有两棵白丁香树开的正是时候,小院里飘着丁香的淡淡香味,很清雅。正北房和西厢房是锁着的,但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老旧的家具,上面落着淡淡的浮尘。正当我看着北房里的`家具时,一个声音打断了我,回头一看,是一个中年女人蹲在南房门里,在脸盆里洗着抹布,“东厢房没锁你进去看看吧!”她说的那么自然让我觉得她就住在这个小院里一样。其实她是一名工作人员,在他的故居里,工作员也完全没有其他馆里的循规蹈矩。
出了四合院,这次参观结束了,我们又走回了那条胡同里。
参观918博物馆心得体会篇6
这天是20__年6月9日,星期四。我们年级利用下午上课时刻,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下方我来总结一下本次活动的感受!
首先,在入馆之前,工作人员对我们进行了周密的检查,唯恐我们把这炸了似的,经过重重检查,我们最之后到了传说当中的国家博物馆大厅。
经过看大厅里的宣传栏,我才知道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同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1959年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1959年8月,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两馆大楼竣工,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同年10月1日,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开始对外开放。
抱着好奇心,我想知道那里藏着什么宝贝,于是,我走到地图前,才知道那里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将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重文物。展出中国最顶级的文物,经常能在历史教科书中见到。
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中国通史为主,透过举办有关历史、考古、文物等方面的多种专题陈列,以及临时展览、常设国际
交流展览和捐赠品展览等不一样形式的展览,向公众系统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秀的民族传统和当代主流文化精神,并全面地展示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说世界礼貌与优秀文化。透过高水平的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公众对历史文化的明白和认识,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国家博物馆还将成为首都中心区供公众进行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的重要场所。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收藏本国古代、近代文物资料及研究历史科学和有关学术问题的机构,馆藏文物藏品62万件,并有一支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队伍和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国家博物馆的考古研究力量拥有水下考古、田野考古和航空遥感摄影考古的专门机构。馆属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是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具备一支专业的水下考古队伍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
我主要参观了原始社会的展馆!原始社会的陈列为远古居民约170万年前-1万年前)、氏族社会约1万年前-5000年前)和礼貌的曙光约5000年前-4000年前)三部分。在远古居民部分能够看到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元谋人,稍晚的蓝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以及和我们同属于进步智人阶段的山顶洞人的形象。展柜中陈列着他们打制的石器、采集的树籽、狩猎的禽兽残骸。山顶洞人的骨针和用兽牙、贝壳制成的装饰品,证明人类已开始缝制衣物和有了审美意识。
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开始磨制石器,并开始了制陶、纺织等手工业生产,氏族的.分布也更加广泛。陈列中有8000年前的稻谷,7000年前的骨器、陶器,以及在陕西姜寨发现的6000年前的母系氏族村落模型)。距今5000年前后,农耕技术有了较大提高,一个人的劳动除能满足自己的最低生活需要外,还能带给必须剩余产品,从而导致了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这时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生产,出现了文字的萌芽,文化艺术和宗教也都有显著发展。人们在陈列中能够看到石犁,最早的铜刀,漂亮的彩陶、玉琮、玉钺、玉龙等重要礼器。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陈列分为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时期和夏—春秋时期的各族共五部分。
本次活动十分有好处,我们学习了好多知识,受益匪浅!
参观918博物馆心得体会篇7
非常感激这次有机会去到xx博物馆参观,回来之后我感慨万千,这次的参观让我见识到了我们过去的历史,大开眼界,我很多时候都会去想我过去为什么不早点来参观,自从这次去到了博物馆之后我感觉我就深深的爱上了博物馆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在参观的过程当中会有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这种有趣不是嬉戏,我是真的感觉一件件过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东西,摆在我面前的时候那种感觉是非常奇妙有趣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现在我是真的能够感受到这一点,我希望能够在今后生活当中让自己去学习,多多去接触,见识到一些有趣的文物的时候我就会感觉非常的奇妙,一些过去的上百上千年的东西竟然就在自己的面前,这种感觉是在是太好了,现在我一直都在怀念这种感觉,有的时候我也非常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吸收学习,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抱着学习的心态,这就是现在我对自己的一个态度,这次就去到xx博物馆我也有一些心得。
这种感觉让我意识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参观博物馆一行真的也让我感触良多,我是一个喜欢文化的人,接触这些之后这种感觉越来越浓厚,这绝对不是偶然,我认为我们的过去的就应该主动的去了解,我们只有了解的过去的才能更好的去面对未来,博物馆就能够让我们明白这个到底,参观博物馆看到我们历史的兴衰,看到的我们的文化的结晶的时候,我便感觉自己未来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因为我们的现在经历的或者我们即将要经历的,我们的先人们都经历过了,这种感觉是非常奇妙,那一件件漂亮至极的文物,让我流连忘返,我当时站在展厅里面似乎感觉永远都欣赏不够,有些构造复杂,外观精美的文物让我咂舌,感叹古代的能工巧匠手法之精妙,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我们现在怎么就看不到这些东西了,不禁就惋惜了起来,这是我们先人的智慧,只有见识过了才能知道那种手艺之高超。
我认为每一件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见证了我们的过去,在历史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见证了兴衰,然后存留至今,这次参观博物馆让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虽然我与这些文物只有一面之缘,但是这一面之缘却让在我脑海中深深的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