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演讲稿6篇

时间:2023-04-10 作者:Youaremine

演讲稿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文稿了,具有宣传自己积极态度的作用,时代在不断进步,演讲稿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好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基本演讲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基本演讲稿6篇

基本演讲稿篇1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下午好!

班主任,官虽小,作用大,但当班主任有三怕:一怕学生不听话,二怕学生成绩差,三怕学生三更半夜打电话;怕归怕,但学生的吃喝拉撒睡还得在心头挂,这不,今天我还得站在这儿作即兴讲话。

我演讲的题目是:谈谈职业道德

提起“道德”二字,我认为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在物质文明狂飚突进的今天,精神文明不再是支撑人类大厦的半边天空,而是处于全线防御的状态,因此,道德就成了维系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后一道底线。而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就是这最后一道底线的守卫者。教师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道德的指导者,而这一切的一切,支撑教师作为天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根基确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我不想说作为一名班主任有多么崇高的职业道德,我也不想说作为一名班主任有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只想说在平凡的岗位上与学生朝夕相处共同成长的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还记得我从新盛职中调入红旗中学时,在我接手的第一届高中班的第一次与学生的见面课上我作的一次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事业的生命是属于你们的!”正是这样的精神追求,让我把整个的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已记不清有多少个早晨,红旗中学的操场上有我和全班同学一齐晨跑的身影,三年中我和同学们跑完了总计100万米的路程;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把生病的同学送往医院并整夜陪护在学生的身旁;更记不清当贫困学生缺吃少穿的时候,我给予他们多少物质上的支助。是什么力量在支撑自己以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的形象与学生共甘苦,同悲欢!那就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那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那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拳拳爱心;那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矢志不渝;那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教海无涯艺作舟”的敬业精神;那就是“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厚积薄发!让我们以德为舟,以爱为桨,以信念为帆,驶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据我所知,在鸟中最会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鸟没有强有力的翅膀不能翱翔蓝天,老师没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托不起明天的太阳!我不想做一只最会说话的鹦鹉,我只想做一只最能翱翔的雄鹰!

谢谢大家!

基本演讲稿篇2

尊敬的评委老师、现场的同行们:

大家好!

说起“师德”,感觉这既是一个“大词”,又是一个“小词”。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上所宣扬歌颂的那些师德的标兵模范,他们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确震颤了不少人的心弦:穿着“船鞋”跪着教书的乡村教师陆永康,舍身救学生被卷入车轮的河南女教师靳伟杰……这是对师德这个“大词”最好的注解。但更多的一线上的普通教师,虽没有做出吸引媒体的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我想:把这种德与爱渗透于日日的教学中,播撒进学生的颗颗心田里不也是对“师德”很好的诠释吗?

喜欢读书,但在这读图时代,我也庸俗地喜欢读图,我之读图,常得心灵之寂静。最喜欢的还是几米的那本《照相本子》,很多小画片往往让我心头一动,思绪自是油然而生。在午间空荡荡的教室里,从作业的书山题海中抬起酸涩的眼,读读几米是一种调试,一种放松,这天翻到了这一页:一个疲惫的掉队小孩,他说着这样的话:

闷热的午后,我任性地坐在路边墙角,

决定脱离那匆忙呆滞,永不停歇的队伍。

转眼间,世界变得安静清凉。

风来了,蝴蝶来了,小猫来了。

蝉鸣了,小鸟唱歌了,我也轻轻吹起口哨。

看到这幅图我不禁想起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新的学期开始了,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对班级纪律做了更细致的修改补充,一项项一条条唯恐有什么说不到之处,还自费把它打印出来张贴到教室前的公示栏里,要知道学校里的考评是很严格的,“优秀班集体”的荣誉是学生们引以为豪的,也是班主任非常重视的,没办法,大家都把这看成是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肯定,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我把这些要求三令五申,要求孩子要有集体荣誉感,要树立“给班级扣分是可耻的”这样的观念,可没想到当天下午就有路队班长向我报告:“中午放学闫翔浩没排队,是自己走的,被检查的同学发现了给咱班扣了一分!”

一听这话我不禁有些恼火:上午刚说的'你下午就违反,这还了得,不严惩以后还怎么约束其他同学?我把他“请”到我的办公桌旁,狠狠地批了一顿,责问他知不知道给班级扣分是可耻的?并勒令他写出检讨,孩子含着眼泪回去了,第二天交给我一份“检讨”:“王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去鱼池那边玩忘了站路队,我知道给班级扣分是可耻的,我以后再也不了……”我在班内张贴了他的检讨,以“杀一儆百”,但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发现这孩子总有点躲着我,不像以前那样下了课就在我的办公桌旁转来转去,(我们学校的班主任实行“坐班制”,班级后面有一张老师的办公桌)老想让我注意到他,和他说说他的小鸟啦,他的“王牌”啦……我这才意识到我的做法有些欠妥。

我怎能把一个活泼爱动的孩子“格式化”呢?怎能为了一分就质疑一个孩子是否爱班集体呢?再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我这样做是否有自己的功利心掺杂其中呢———为了“优秀班集体”的荣誉!为了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我这样做是因为自己在工作上的进取心还是出于个人的虚荣心?我是否能把“给班级扣分是可耻的”口号换一种方式说出来呢?“遵守纪律,维护班级荣誉既是对认真这样做的同学的一种尊重,也是自己个人修养的一种表现。”可是,出于自己“师道尊严”的面子,虽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却没有向他道歉,只是在心里说了很多次:亲爱的孩子,对不起!

基本演讲稿篇3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勇于挑战的人生更精彩》。

作为一名“非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能够参加如此规模的大市比赛,不知算不算得上是一种挑战。

01年,刚走出校园的我,带着对足球的满腔热情,毅然选择了体育教学。但经验少,底子薄,站在操场上我常常手足无措,在教学中倍感压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抱着提升自己的目标我考取了南体本科函授班,当别人只求一纸文凭浑浑噩噩渡日时,我却抓住时机向老师请教教学技艺,向运动员讨教运动技术,我一次次苦练,一次次挑战,终以全优的成绩通过各项考核,取得了学士学位。

从象牙塔中走出,我信心倍增,为了证明自己,报名参加了各类比赛,区基本功比赛第一名、省论文评比一等奖、区优秀教练员,各种荣誉纷沓而至。年轻就是资本,我勇挑重担,积极负责学校体育活动和比赛、忘我的带队训练、一周20节课的超负荷工作坚持了整整两年,可医院的一纸诊断书,差点使我退出了挚爱的体育教育事业,发生病变的肝脏让我在病床上躺了足足半年,病痛折磨、几度消沉中我却始终无法割舍对体育的热爱,那自小就扎根在心里的梦想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时时提醒着我:绝不放弃!我拿起了课本疯狂学习,挑战自我,报考南体研究生,第一次我失败了。可作为一个体育人,怎能轻言放弃?我继续苦读,全身心的投入让我几乎忘却了病痛,终于,当南师大硕士入学通知递到我手中时,那种成功的喜悦赋予了我更大的力量从病床上站了起来!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身体恢复后,我深知生命可贵,人生苦短,机遇稍纵即逝,我要享受生命中体育带来的精彩,我先后挑战游泳、登山、羽毛球、山地自行车、极限飞盘等从未涉足过的运动,在运动的激情与活力我中重获信心,10年“中美体育课程交流活动”中,我担纲江苏代表队足球课展示任务,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为外籍教授和省市教研员带来全新的体育课,研讨中面对100多位专家学者我大胆发言,创新的思维、精彩的表现博得了满堂彩。随后在区、市基本功比赛、省展示课等活动中我又多次斩获殊荣,证明了自己。

心是战场也是舞台,我的战场充满挑战,我的舞台精彩纷呈。若干年过去,当我怅惘若失犹豫不决的时候,当我春风得意欣喜若狂的时候,那些关于挑战的故事会一如既往地激励着我在体育教学生涯中奋蹄前行,纵使青春不再,我那颗勇于挑战的心也会似火般熊熊燃烧,永不熄灭。

基本演讲稿篇4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幸福、快乐。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抱怨自己的力量太小,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么?可是,仅仅是这一点酵母,就可以让面包膨胀数倍。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国的历史总是被匆忙地翻过去,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丰厚的遗产总是包裹着问题被永久寄存,而对未来的奢望必然注定了挫败的宿命。

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自己是礼仪之邦,但现在人们所做的却早已与其不符。

礼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具有互动性。这种互动性表现为思想和行为的互动过程。比如,当你走路时妨碍了对方,你表示歉意后,对方还之你以友好的微笑;当你遭遇天灾人祸时,朋友会伸出友谊之手援助你。再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原谅、互相谦让等等。其次,礼仪也是人际关系的尺度。人们常以远、近、亲、疏来形容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程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往往也根据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礼仪去交往。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不可置否,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陋习,例如随手乱扔垃圾,用词不雅,浪费资源等等。尽管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改变些什么,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都携起手来,任何陋习都可以解决。文明是自身道德的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文明礼仪之上。倘若一个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也不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正如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谢谢。

基本演讲稿篇5

已经在体育老师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3年。随着新课程不断推进,我深深地感悟到:没有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没法教;没有丰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不了;没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的进取精神,教不好。

记得一节二年级体育课,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我让学生做持轻物侧向投掷,学生在我教授的动作基础上分组练习,学生们都在认真练习相互比远……我发现一位平时特别调皮的小男孩,他没有肩上屈肘,而是用直臂甩小沙包。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一定要招呼过来批评了,可我转念一想:新课程不是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吗?于是我马上改变了想法,继续观察他:他和旁边的同学比远,好几个学生都没有他扔的远。我走过去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老师今天教的动作来扔沙包啊”小男孩怯生生地说:“那个我不会做,我觉得伸直了手臂反而扔的远。”旁边的好几个同学也一起插嘴说:“是啊,是啊,张老师,他都比我们扔得远!”“那我再来教你动作,你学会了再投投看,到底哪个扔的远,好吗?”经过我的再次指导,这个男生学会了侧向投掷的肩上屈肘,挥臂过肩的动作,而且比直臂甩得更远了,旁边的学生也更认真地练习正确动作。在学生展示的时候,我特意请他上来演示两种投掷动作,并肯定了他的进步。我很庆幸我是用这样的方式让他学会了正确动作,并让其他学生看到了正确的优势,而不是用批评的方式硬要他换动作,却还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从此,我努力转变角色,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学生,用细心的目光来发现学生,努力为学生们创设课堂主动学习的氛围,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们“活”起来了、“动”起来了,敢于提问、敢于设疑、敢于挑战、敢于探索成了他们课堂学习的主旋律。而我,也在享受着实践的快乐,并不断成长!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感受,那就是:

1、课改的实质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2、只有创新才会有自己的特色。

3、课改需要反思。

4、只要坚持就有成效。

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挥洒汗水,我们燃烧激情,“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相信自己!坚守改革的阵地,一定会有灿烂的明天等着我们。“乘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谢谢大家!

基本演讲稿篇6

这让我想起了“教师是园丁”这个比喻,我突然发现这个比喻还含贬义、还顶讽刺。

每一棵树木,因为地质、光线、养料的不同,会长出不同的形状。同样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也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我们要改变他,也应该在尊重他的情况下,走近他,读懂他然后再引导他。

我们班有个学生特别调皮,上课特爱捣乱。许多科任教师都向我反映他的情况。通过了解,我知道这个学生原来是个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从来没见过自己的母亲。他父亲外出打工,结识了他母亲。他出生后就被送回老家了,而后来,他的父母就离异了。所以他从来没见过自己的母亲。我后来发现,他生病时我只是给他买买药;头发长时,带他去理理发,你就喜欢我了。他喜欢上我的课,还喜欢上其他科任教师的课了。

我们班里还有一个男生特喜欢打架。我三天两头就得去德育处领人。后来,我发现这个学生打架竟然是因为暗恋班里的一个女生。我告诉他,现在的女孩子都不喜欢打打杀杀、刀光剑影的侠客形象了,男人的魅力应该由内而外散发出来。从此,我们班多了个好人,多了个老师的得力助手。

各位老师,咱们别做园丁了,那太残忍!我们也别做红烛了,那太悲壮!让我们做春雨吧,无论我们的学生是参天大树还是翠嫩小草,让他们在我们爱的滋润下茁壮成长,让祖国的大好河山变得绚丽多彩!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