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野味从我做起的演讲稿8篇

时间:2023-05-17 作者:Brave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都应该要掌握写演讲稿的技能,这可是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呢,一份优秀的演讲稿可以提升演讲者的自信心,你想演讲流畅,就不得不认真研究你的演讲稿,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绝野味从我做起的演讲稿8篇,感谢您的参阅。

绝野味从我做起的演讲稿8篇

绝野味从我做起的演讲稿篇1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2003年肆虐全国的非典,导火索是可与多种烈性病毒共生存的蝙蝠;去年在内蒙古发生的鼠疫,病源是呆萌可爱、无可匹敌的土拨鼠;非洲大爆发的埃博拉病毒,主要宿主据说是果蝠。人类一次次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惨重的代价,小到个体命丧黄泉,大到一个地域的人风声鹤唳、如惊弓之鸟般遁藏;旅游困顿、自由受限、经济受阻也自是不争事实。而反观这次疫情的发源地--武汉海鲜市场,就不能不说触目惊心:名为“海鲜”,标有“野味”的商家标牌却赫然醒目;标有各种野味价格的价格牌详尽得也是”叹为观止”;售价60元的活鹿、4000元的鸵鸟、500元的孔雀、可传播鼠疫的土拨鼠、sars病毒的宿主果子狸等等野味更是应有尽有。人类终究为贪婪、无知又再次付出高昂代价,无畏的人类呀,利欲熏心的人们呀,不知敬畏自然,不愿远离野味,可悲可笑可怜可叹!

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基石。

一旦脱离了这一基准,缺少了必要节制,已经提升的文明素质便会退回茹毛饮血的原始粗鄙。从动物园泼硫酸到女子“虐猫事件”,从猎杀野生黑熊到”活取熊胆”,从偷猎藏羚羊到“屠狗风波”……无不显示着人类对动物的虐待,对自然的不敬。如若虐待动物之风甚嚣尘上,那么当今人类社会又有什么标志性的`本质属性迥异与动物世界?如若人人都是冷血,野生动物与人类又如何和平共处?人类在无以计数的种类病毒面前,又将何去何从?所以珍爱生命,敬畏自然,远离野味,必行有所止,必人人为之。

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是人类尊重生命、共谋未来的共识。

自然以宽阔无边的胸怀包容了人类的无休止探索,也以一种悲悯的情怀脉脉关照着人类,无论是其地大物博的给予还是冥冥之中烈性病毒唯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默契,自然馈赠了人类太多太多。我们人类就不要再得寸进尺,让那些寄存在野生动物身上的烈性病毒在人类的口腹之欲中,成为传染病毒的瘟疫之源。更不愿再看到如故宫女主那样、如坐飞机驾驶舱的美眉那样把吃野味的举动拍照于朋友圈以炫耀的丑态。我们相信星际文明,可谁也没有亲见;我们探索宇宙,可也没有更好的逆旅被发现。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共谋未来,理性而文明地蜗居于宇宙一隅,早已是我们毋庸置疑的共识。

古人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克疫艰;也更愿我们铭记教训,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真正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拒绝野味,给野生动物一线生机,给人类社会一份安宁,莫让悲剧再次上演!

绝野味从我做起的演讲稿篇2

亲爱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拒绝野味,从我做起。

在这世界上有许多生物,它们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或许我们很少见到它们,但是它们一直在深山中默默栖息。但是因为我们对野生动物的猎奇,很多人都觉得野生动物好吃,所以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被我们所食用。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中国人民的心,罪魁祸首很可能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野生动物。这样的消息和情境何其熟悉,17年前的sars病毒就源自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今天,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他们不知悔改,变本加厉的虐待小动物。虽然只是味觉上的一点享受,但却能带来天大的后果,这些后果足以让那些无辜的人们丢失生命,让原本幸福的家庭破裂。

因此,在屡次发生的教训前,每个人都应该拒绝野味,从前我们呼吁保护野生动物只是关注它们的生态意义,还是有些人不以为意,我行我素;如今这些传染病提醒我们,拒绝捕食野生动物,不仅关乎生态,更关乎公共安全。由人的贪恋、痴迷引起的后果来之迅速,气势汹汹。

在此,我发誓:绝不会食用野生动物,也会提醒身边的人们。还它们一片栖息之地,还人类一个健康的身体。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绝野味从我做起的演讲稿篇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纵观近几十年新型传染病的发源,艾滋病毒来自于非洲白眉猩猩,寨卡病毒来自于恒河猴,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这些更为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动物有关。这次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与随后十余名病人都来自野生动物市场,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厨师……这些事实无一不告诉我们:捕食“野味”是病毒传播关键的一环。“sars的源头是蝙蝠不假,但是它发展的舞台是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和酒楼、餐馆。如果没有我们滥用果子狸,食用果子狸,那么病毒从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传播链就不会发生,当年的sars就不会爆发。”新冠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员石正丽在“一席”演讲中说。

因此,在屡次发生的血的教训面前,每个人都应该拒绝追求“野味”。从前我们呼吁保护野生动物,只是关注它的生态意义,还是有一些人不以为意,我行我素;如今这些传染病提醒我们,拒绝捕食野生动物,不仅关乎生态,更关乎公共安全。由人的贪念、痴昧引起的后果来之迅速,更是来势汹汹。在此,我发出如下倡议:

第一,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不抱猎奇心理。

国人对“野味”的嗜好,有文化心理、传统以及中医药文化影响等多方面原因,也有人把捕食一掷千金的珍稀野生肉类当做身份地位的象征。然而,这样的“排面”建立在一条条原本在自然中灵动的生命和一个个潜在的病毒威胁之上,真的值得追求吗?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明确捕食野生动物的危害,不抱侥幸心理。

在记者卧底的一个“野味群”,有人提及最近的武汉疫情,一群友回复“该吃吃该喝喝,没那么容易来我头上”。总有人不相信野生动物会传播疾病,或者说是不相信传播病毒的野生动物就是自己接触的这只,抱着侥幸心理。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经济损失动辄数千亿,生命的代价更是无法衡量。

第三,心怀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不抱自大心理。

化用一句莎翁名言,同一的太阳照着人类,也不曾避了任何一种生物。天行有常,万物都在其该在的位置,维持天地的周转。一些病毒寄生宿主,千百年来动物共同进化出了特殊抗体,而新鲜宿主人类却对它们毫无招架之力。如果不是人类自高自大,把自己当做主宰而任由欲望膨胀,把本在山原奔跑的麋鹿、果狸摆上餐桌,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圣雄甘地曾说,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每一次无节制的索取,大自然都会要求偿还。也许这一次“新冠肺炎”的战争,我们也会像打败“非典”一样打败它,但这场战争建立在惶惶人心和无数人命之上,早已不能以输赢来论。我们不要等到出现超级病毒再后悔贪婪,不要等到付出惨痛代价再后悔愚昧。

绝野味从我做起的演讲稿篇4

这次的疫情,可以说是野生动物界给人类的一次“反噬”。历史总是不断地重复,“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人们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但人总要吸取点教训。人要敬畏自然。

绿色是大自然赠与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环境里。我们一致认为:环境问题已到了不能不治、不治不行的严重地步了,无论是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还是人要生在的角度;我们都应重视环境问题,创建绿色校园,不仅只是要有优美的硬件坏境,更应该提高云我们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是护绿天使,我们来绿色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

拥有健康和快乐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当我们和朋友高歌、放声欢笑的时候,当我们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时候当我们努力工作物想人生理想的时候,您可知道,有一群人奋战在一线,把苦,累,怨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珍惜生命,善待他人,真诚服务,以心为灯的是愿作生命的守护天使的医护人员!命运无情人有情,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它既体现了人类最高尚的品质、最美好的情感和道德情操,又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医护人员们做的就是这些。

拒绝野味,从我做起。

绝野味从我做起的演讲稿篇5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但它同时也是鼠疫、sars、冠状病毒等许多病原体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违法猎捕、猎食野生动物存在各类疫病传播的安全隐患,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居民的身心健康,我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认真学习保护野生动物及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相关知识,积极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

二、摒弃“野味滋补”的伪健康观念,不以食用野生动物为乐,不以用野生动物招待来客为荣。不参与并自觉抵制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三、自觉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争当学法、知法、守法、护法公民,积极配合林草局及森林公安依法打击非法猎捕、滥杀、出售、贩卖、收购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行为;

四、发现不明原因受伤、病危、死亡的野生动物及时向林业和草原管理部门报告,禁止徒手抓拿,食用或出售。

朋友们,“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保护生态,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共建生态文明,造福子孙后代!为此,我们向广大师生发出倡议:保护、拒食、拒售野生动物,争做文明公民。

绝野味从我做起的演讲稿篇6

同学们:

早上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每年十一月为全国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早在1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就倡导在每年的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开展爱护动物的各种活动。

人类进化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我们身边的动物。不幸的是,随着城市的扩张、环境的污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度开采,动物的家园被侵犯了,它们的生命正受到威胁。从娱乐项目中作为活靶子的野兔,到身体里永远插着管子被活取胆汁的月牙熊;从顷刻间轰然倒下的百年老林,到可可西里依偎在母亲尸体旁取暖的小藏羚羊无不记着人类对动物、对大自然犯下的罪行。

在这个孤寂的星球上,动物是我们的芳邻,大自然是我们的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同学们,一个人保护动物的能力有限,如果大家联合起来,力量就会无限!让我们每个人从不吃野生动物;做动物的好朋友,不残害动物;用实际行动宣传和落实动物保护措施;对残害动物的行为予以谴责和举报做起,以实际行动去抚平动物们流血的创口;构筑一顶屋檐,为那弱小的生命挡风遮雨;生出一对翅膀,插在地球背上,让她能够飞翔!

同学们,让我们提高自己的生态道德文明意识,为进一步营造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而努力吧!

绝野味从我做起的演讲稿篇7

尊敬的教授、刀林荫主任,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感谢各位参加。非常高兴能够在中国的最后一站到此参加今天的会议。

此次中国之行沿路上碰到人们、飞速发展的经济,这个国家古老的文化以及非凡的自然遗产,都给我留下了美好印象,这些记忆将长久伴随我。第一次还是从我祖父的口中听说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此次很有幸能到云南,在这片包纳了亚洲三大河流的土地上,亲身体验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并且看到了亚洲象。

书中常写“英国花园”——然而多半在我们印象中被认作是英国的植物,其实是在18、19世纪从中国引进的。中英两国的历史早已有着千思万缕的联系-自然超越了地理的阻隔,架起我们之间的桥梁。

当你身处云南,就不难发现为什么这里的男女老少都能从自然中获得灵感了。中国的艺术家和作家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我们留下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书写了人与自然万物亲近和谐的美好愿望。

然而,对于环境的保护,则并非愿景那般简单。正如清朝诗人王太岳写道:“尽取不知节,力足疲乾坤”。我们需要保护自己所在的星球——这是让大家得以享有安全与繁荣,更是为了保持人类本身的存续。挑战是对于我们所有人而言的。

全球的国家都在经历同样的两难局面,一方面是为了整体发展而开发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保护自然的责任——我非常理解,这是一种困难的平衡。过去,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是在为人类谋福利和保护自然环境当中做抉择。其实二者本不能分开。长期的经济稳定需要可持续的发展和绿色增长方式来支持—— 中国的领导人则称之为“生态文明”。

虽远隔重洋,世界各国之间却有许多可以互相学习借鉴的地方。例如,刚刚在傣族村寨里听到村民们所讲的挑战,其实就跟远在非洲农村毗邻大象聚居区的人们所遇到的问题非常类似。在这里实行的补偿居民农作物被野生动物破坏的保险体系,或许就可为其它有类似问题的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除了本地的这些重要问题,我们正在面临全球性的挑战,而这些挑战,是没有国界可言的:从污染到气候变化,到今天我演讲的重点——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因为,对于全球的大象而言,当前最大的威胁并非来自当地保护自己庄稼的农民,而是残忍地有组织地偷猎和走私。一个惊人的事实是,野生大象,还有许多其他的物种,将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内灭绝,而现在我们似乎正在向着这个悲剧性的结果疾速靠近。野生动物,例如大象和犀牛的绝迹对全人类而言将是一个无可估量的损失。

可见,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这是一种恶性的犯罪:耗尽贫弱国家的自然资源,夺走无辜的生命,阻碍发展且滋长腐败。它侵蚀法治,催生冲突,甚至可能被用于资助恐怖主义。走私者们只会到处寻找可以攫取利益的漏洞,不会考虑对于法律和国家主权的侵犯。国际间的合作才是我们最强的防线!

考虑到这些,我们必须在三条关键战线上协同作战:首先,通过类似“大象保护计划”这样的行动,来保护这些国家的珍稀物种。中国作为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cites)的成员国,对非洲野生动物保护做出了贡献。对此,我深表赞赏。对于中国参加去年举行的“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伦敦会议”,我也非常欢迎。希望中国能参加在博茨瓦纳举行的下次大会。而其实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第二是打击非法贸易。野生动物联盟成立了由交通行业专家和代表组成的特别工作组,对如何防止利用合法的航空、海运以及陆地运输渠道走私野生动物提出建议。这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难题。

第三,减少市场需求将是对走私者沉重的一击。市场需求是走私者的动机所在。这给他们带来巨额的利润,滋长他们的贪婪。如果市场需求减少,捕猎、杀害和伤害野生动物的动机也会大大减少。

我也赞赏中国已经采取的针对打击这类交易的措施。其中就包括上周宣布的,加强规范合法贸易的做法。这有助于避免合法贸易成为非法产品的幌子。

中国政府禁止公务宴请使用鱼翅、燕窝以及野生动物。这一举措的积极影响得到了全世界的赞同。

最后,我还想衷心地说一句,停止象牙消费,最终要靠全世界每一个人。任何习俗或时尚,都不能成为灭绝一个地球物种的理由。我们不能容许任何伤害自然的任一部分的恶行。我相信,许多人都有同样的信念。如果我们能秉承此信念,跨越文化和地域,团结起来,共同行动,那我们这一代就会成为成就野生自然之美的一代。这会彻底改变人们对象牙的认识;这是防止濒危变成灭绝的关键。

采取措施制止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将有助于打击有组织犯罪和腐败,稳固社会,有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一言蔽之,我们这一代将做正确的事情。

刚刚在植物园,在我祖父20xx年前种下的那棵望天树下,我种下了另一棵树。当我们种下这棵树的时候就知道,虽然它需要很多年才能成才,但它将为后代造福。就像我们今天决定采取行动保护野生动物,正如中国俗话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非常感谢。

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它们的家园,是一项长期的事业。缺乏公众的支持和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长期保护的。因此,我们需要读者您的加入。

“当今的中国,没有谁一定要吃一囗野生动物的肉才不会被饿死,也没有谁一定要穿一件野生动物毛皮制成的衣服才不会被冻死,更没有谁一定要戴一个象牙的饰品才能活得更好;所以,没有任何理由需要消费野生动物!不改变保护就是为了利用的主导思想,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就没有希望! ”

绝野味从我做起的演讲稿篇8

尊敬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世界充满爱》!

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您是否注意到:当今社会发生了一种怪异的现象?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存折上的钱越来越多了,然而,有些人的爱心却越来越少了。

不信请看:国家三令五申地禁止捕杀野生动物,而那些暴富的人却千方百计、几经周折、不惜耗费巨资大摆野生动物宴。前不久,不是有人别出心裁烧烤幼猴吃吗?真不知他们是怎样想的!当他们撕着那酷似孩童的猴肉往嘴里塞的'时候,他们的爱心何在!还有一些人,开着车去偷藏羚羊,被护羚员发现后,驱车追赶,残酷的偷猎者竟然在车上把藏羚羊活活地剥下皮,扔到路上,任血淋淋、赤条条的藏羚羊在痛苦中哀嚎,挣扎,有的羚羊腹中还怀着幼仔呀!那些利欲熏心,贪得无厌的偷猎者,他们的怜悯心,同情心,博爱心哪里去了?

地球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共有的家园,同是大地之子,相煎何太急!让世界充满爱吧!爱护野生动物就等于爱护我们自己!

也许有人认为幼猴、羚羊事件毕竟是少数人所为,不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发展,然而我要告诉您,别过份的以为我们地大物博吧!近些年来,我国各种野生动物都在锐减,我国鹤类数量原来居世界之首,但现在主要鹤类一共也只有1000多只,就连我们身边常见的麻雀都成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了,由此可见我国野生动物减少得多么惊人!

这还只是野生动物一方面的事情,让我们留心观察和品味一下周围环境和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吧!气候的变异、森林资源的枯竭、水资源的短缺、生物链的紊乱、生态环境的恶化等等不祥之兆,究其原因,都是自然环境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都是人们缺乏爱心所致啊!

如果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势必爆发可怕的生态危机,其后果不堪设想啊!也许有人认为,我一个小小的毛孩子在这里危言耸听,也许有人认为,我国政府已采取措施,环境正在好转。中国之大,环境破坏之严重,仅靠政府和部分人的努力,“好转”谈何容易?殊不知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环境都是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呀!

人无远虑,必有近优;居安思危,防患未然。难道我们非要等到“头上不见日月星辰,脚下洪浪淘天,人间无处不飞沙”,难道我们非要等到“千山鸟飞绝”,才悔不当初吗?

“地球兴亡,匹夫有责”,只要世界充满爱,我们的地球之母就会健康如初,让世界充满爱吧!从捡起一个塑料袋,保护一只青蛙,栽种一棵树木做起,那么,不远的将来,大自然就会回报给我们一个阳光明媚、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万象更新的家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