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演讲稿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的,这是我们演讲成功的前提,写演讲稿是我们对演讲活动前的重要一项准备工作,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三分钟尊老爱幼演讲稿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分钟尊老爱幼演讲稿篇1
同学们:
大家好!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继往开来的新一代,我们要继承民族优良传统,使尊老敬老之风在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
我们这一代青少年,生活在和平环境里,受到社会、老师、家长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吃、穿、住、行比当年的老一辈人不知要好多少倍;你们不必为每日三餐发愁,不必为战火频繁受颠沛流离之苦,也不必每天徒步几十里去读书而忍受饥肠碌碌……
我们的革命前辈,今日的老人们为创造幸福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为建立新中国曾出生入死流过血和汗;他们为巩固人民政权曾同形形色色的敌人进行过激烈斗争;在和平建设年代,他们为了国家为了儿女,有的奋战在矿山,工厂,有的劳作在农田,也有的去农垦、戍边……父辈、祖辈含辛茹苦将你们养育成人,又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为家庭、为你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全部身心。
没有革命前辈的奋斗和牺牲,没有老一辈人的辛勤汗水,哪有国和家的繁荣幸福?我们要时刻不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吃水不忘打井者,乘凉不忘栽树人。
同学们!如果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年是祖国的中坚,那么老年人则是祖国的基石。
他们曲折的人生道路,他们丰富的阅历,他们对事物的洞察力,他们从实践中总结出生活真谛,甚至他们的喜、怒、哀、乐都足以成为青少年的教科书,可以从中得到收益和启发,使青少年在人生旅途中少走弯路少跌跤,他们实在是我们应该尊敬的人。
我殷切希望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三分钟尊老爱幼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古代儒家常言:“百善孝为先”。自汉朝以来,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所形成的“以孝治天下”的领导方针则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继承。孝,也得以在华夏大地上流传千年。然而,在这新时代里,孝,似乎在现实中消了踪影,没了身影。
迈入新世纪至今,社会早已变的物欲横流,喧嚣繁华。而智能手机的诞生,更为这斑斓的人世间,再添上一抹诱人的色彩。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手机控”“低头族”则是其衍生品,生活的安逸,太平,更让这群年轻人过度依赖手机,以手机而活,以致于让自己迷失在了虚拟世界之中。而在现实世界中,鲜见的“孝”也因此出现在了“朋友圈”中,不知是喜,还是忧。
就拿近年的母亲节为例。新兴的朋友圈,每逢此日,必会有网友发出自己对母亲的祝福,晒出和母亲的照片等等。看着被赞次数一次次的上升,评论一条条的增加,其本人也因自己人气上升高兴不已。仿佛一个特殊的母亲节成了为自己“吸粉”的日子。而现实中的这些人往往是以电脑为伴,与手机为伍,至于在家中那个眼角已沟壑纵横,两鬓斑白的母亲却被抛之脑后。有血有肉的母亲,竟比不上无情的网络。母亲,何其悲哀;孝,何其悲哀。
记得大冰书中有个故事叫做《有本事浪迹天涯的时候,带上也你妈》,主人公大洋带上自己的患癌症的母亲“逃离“医院自驾游中国,大洋是一个浪子,曾经常与母亲吵架,嫌弃母亲的唠叨,常年不在母亲身边,可是当母亲提出向出去看看的.时候,他毅然卖掉店铺,带上父母,出发了。这个柔情的浪子说“嫌弃唠叨时摔过的东西,大嗓门的厌烦顶撞都好像一把把刀子刺进这个柔弱的女人心里,是不是哪一天某件事情才让我们明白母亲对自己有多重要?那可不可以不经历就明白呢?有捷径可以走的,比如,坐下来跟爸妈聊聊生活、学习、工作上的琐事……”
啰嗦,唠叨的母亲或许就像枷锁与包袱,但你可知啰嗦背后的情,唠叨之中的意,包含了母亲怎样的爱?君可知“儿行千里,母心忧”;君可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之心;君可闻前人所叹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母亲所要不是虚拟的祝福,而是你真诚的陪伴。
别让叹息成为你今后的遗憾,别让悔恨伴度你的余生,更别让孝迷失于网络。
三分钟尊老爱幼演讲稿篇3
大人们总是会对我们说:“要尊老爱幼。”可到了重阳节,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对老人表答自己的爱,这时,我就想给姥姥捏肩。为什么,我先想到姥姥呢?因为我和姥姥感情最好。
我和妈妈来到姥姥家后,姥姥很高兴我给她捏肩。姥姥坐到沙发上,我坐到姥姥身后,给姥姥捏起肩来。我一边捏,一边听姥姥讲话。
姥姥说:“以前,我十四岁就上班了。”
我很惊讶,说:“不可能吧?你怎么那么早就上班了?”
姥姥不紧不慢地说:“真的,我上完小学就不再上学了。以前的人就是生男轻女,认为女孩不用读很多书。”
我点点头,想:姥姥真辛苦。她都七十岁了,应该受到别人的照顾了。可她现在却还照顾着我表哥(他是一个小儿自闭症患者)的生活,给他做饭、洗澡,非常辛苦,我一定要多帮姥姥做些事情……
想到这,我的手就更用力了,捏了一会儿,我的手开始酸起来。这时,姥姥也说:“好了,别捏了,休息一下吧!”可我一想到姥姥那么辛苦,我就用力捏了好久。
给姥姥捏完肩后,我觉得帮助老人很容易,但我们不要只帮助自己家的老人,也应该帮助别的老人。有句话说的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从之幼。”
三分钟尊老爱幼演讲稿篇4
敬老爱幼,是美德。人之一生,谁也不能避免这两个时期,在年老时需要人的扶助,正如在年幼时需要人的照管。当年岁大了,无人加以诚恳的扶助,必不能得到安闲。幼小时,无人加以慈爱的照管,必容易趋于坠落。若讲人道主义,须先对于老幼这两项人,施行亲切的爱护。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尊老爱幼起始于原始社会,当时生产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内部为了人类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续,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尚无劳动与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样分配劳动果实,实行义务抚养。由此逐渐形成的这种朴素的道德观念,被继承下来。从原始的社会,就已有了尊老爱幼的思想,这使人听起来感到非常的高兴,从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爱幼”有着她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项传统美德一定会被我们永远的继承下去。1986年,根据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的建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定为“中国老人节”,借助传统的重阳节,祝愿全国老人健康长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于1949年12月规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
想必大家都知道黄香和子路的故事吧!
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从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_,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_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_。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幼的淳厚_风,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当皱纹爬满你的额,手无法抚平,让关爱顺着皱纹,流进眼眶;当童稚写满你的眼,手无法抹去,让关爱在前方,亮成明灯一盏。尊老爱幼,人间美德!
三分钟尊老爱幼演讲稿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她博大而精深,她厚重而宽广,祖国从古至今有着许许多多的文明,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尊老爱幼不仅是文明精神的体现,更是一种爱的体现。同时是我们小学生都应该学习的一种美德。
尊老爱幼,这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迹,如春风一样,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的心灵,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丰富着我们的精神,历史上有许多尊老爱幼的事例为人称道。
孟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教导我们不光要孝敬自己的长辈、爱惜自己的子女,还要孝敬别人的长辈、爱惜别人的子女。
孔子也曾说: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古人更有:孝子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连古人都这样的有孝心,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我们不是为了千古留名,我们不需要有那样的壮举,我们只需要做好生活中的自己:在家听父母的话,多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勤奋学习、看见同学闹矛盾了主动去劝解、公交车上看到老人、孕妇和小孩主动让座……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些就已经足够了。也许这样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对你来说并不算什么,你也不会太过在意,但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方便了许多人,也感动了许多人。虽然你们素不相识,但是他们会永远记得你。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美德,更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去的一天。古往今来,经历了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断的变化着,但有一点却是不变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正是这种文化的传承才使得华夏文明千百年来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而愈加繁茂,间接地我们也为祖国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尊老爱幼,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平凡的事将成就不平凡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