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修身的演讲稿8篇

时间:2023-12-19 作者:Mute

修改演讲稿是提高演讲者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撰写演讲稿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下面是团团范文网 小编为您分享的静以修身的演讲稿8篇,感谢您的参阅。

静以修身的演讲稿8篇

静以修身的演讲稿篇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我读书,我快乐”。

我很爱读书,读书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快乐。记得有一天我丢了一枝钢笔,很不高兴,回到家里,依然气呼呼的,这时妈妈递给我一本书——《柳林风声》,这是我早就盼望得到的,我立刻把不开心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看到有趣处还“咯咯咯”开心地笑了。

世上的书浩如烟海,我们一辈子也读不完,所以,我们要有选择的读书。那么,我们该看哪些书呢?我们就要看对自己有帮助的,适合自己看的。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大家都应该知道吧,以前他在图书馆看书时,曾发誓一定要把图书馆的书全部看完。一位年迈的图书管理员知道了,对爱迪生说:“图书馆里有许多书,有些书对你毫无用处,你不必费力把它们全部看完,要看一些对你有用的书。这样,说不定还能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哩!”就这样,爱迪生听从了图书管理员的意见,选择了自然科学类的书,最终成为了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哥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是这样。小时候,我们可以和安徒生、格林兄弟交谈,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时而品尝到辛酸的泪水,时而绽开甜美的笑容;上学了,我们可以与杨红樱、汤素兰等儿童作家交谈,与作家笔下的小主人公一起体会学习与生活的丰富多彩;等到上了中、高年级时。

我们就可以与司马迁、高尔基等著名作家交谈,这样,我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阅历人情世故,懂得社会的冷暖。

最后我要提醒自己也提醒同学们的是,作为一名学生,在尽可能广泛阅读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不能因为沉迷于课外书的世界而影响到正常功课的学习,因为只有把课内书读好了,才能更好地读好课外书,才能更加全面的从书中汲取营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广泛的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知识,帮助我们健康成长。同学们,让我们快乐地成长,快乐的读书吧!谢谢大家。

静以修身的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首先很荣幸的在这里做关于“文明修身”社会调查的总结。这次社会调查以问卷的形式,提出了十二道问题,所有问题全部围绕文明修身这个主题。调查对象主要是我学院xx级学生及部分xx、xx级学生。下面,我分别从几个方面,总结这次社会调查的结果。

首先,同学们普遍反映对校园中出现的各种不文明现象持厌恶或者不支持的态度。这些行为包括:闯红灯,不排队,占座,公共场合情侣间过分亲密等等。同学们在面对这些不文明现象的时候,应当勇于站出来,指出对方行为不当之处。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80%的同学在公共场合不能主动上前制止各种不文明行为。并且70%的同学认为别人在公共场合指出自己的行为不当之处很难为情,只有30%的同学会选择欣然接受并努力改正。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勇于指出他人的不文明行为,并且接受他人的意见并努力改正。

其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各种文明行为缺乏主动性。例如,50%的同学在食堂吃饭偶尔会主动收盘;30%的同学不会收盘;而只有20%的同学用餐后会主动收盘。50%的同学在没有人的时候,偶尔会捡起地上的垃圾;40%的同学不会捡起地上的垃圾;而只有10%的同学会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通过以上的数据表明,同学们的主动性有待提高。

第三,同学们对自身的行为规范较差。如大部分同学为了取捷径,会践踏草坪。而在一个“以下现象你在教室中存在哪些”的问题中,“垃圾随手扔在课桌里,在桌子上乱涂乱画,课间和同学大吵大闹,在教室里吃东西,上课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以上种种现象都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教室里。并且,只有30%的同学会带走自习时制造的垃圾;有50%的同学偶尔会带走制造的垃圾。所以,希望同学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杜绝上述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第四,80%的同学能注意到自身的不文明行为并努力改正,只有小部分同学没注意过自身的不文明现象。说明同学们还是有主动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

文明修身是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开展的系列活动。它具有较为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看,文明修身活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彰显了我国儒家传统的`修身思想。从实践意义看,文明修身活动抓住了大学生的薄弱环节,具有针对性;传承了为人师表的师范精神,具有教育性;创新了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具有实效性。

最后,送给大家诸葛亮的一句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谢谢大家!

静以修身的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生命,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随着科技的发展,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我几次在平坦的马路上看到一次次的悲剧发生,轻的是小伤,严重的是伤亡,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让我想起一件另我难以忘怀的交通事故。

事情是这样的我刚想过马路时,突然看见了这样的一幕: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叔叔急匆匆的过马路,两旁的有没有车也没看。我想:真危险!正当他走到一半的时候,转弯有一辆大货车开过来。司机开得极快,看见有人的时候都停不住了。“轰”的一声,两车相撞了!可怜的自行车被压在车底了,那位叔叔的一只腿也被压在车底下,血慢慢地从车底里渗出来。那位司机却没有事,他见情况不对路,马上掉转车头,开走了。在我身旁的一位阿姨看见这样,马上拿出笔记本,抄下了那辆车的车牌,并打电话报了警!

我想这位叔叔和这位司机真不遵守交通规则,始终得到了报应,我们才不会像叔叔和司机一样,我们要做一个文明交通的人。

静以修身的演讲稿篇4

孔子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自古以来,立德修身都一直作为人们的最高行为准则,而这也正是文明的起始。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对名利的追求远高于对文明的敬仰,人们逐渐开始以自己为中心,为自己的一丝薄利而不惜去做那些昧良心的事。那么,什么是立德修身呢?

一、立德

所谓立德,就是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在生活中,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有社会责任感。

二、修身

修身,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文明礼貌的人。我们要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吃苦耐劳、勤劳勇敢、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并积极同违法犯罪、破坏社会文明和谐的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和谐。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要做到不讲脏话、不打架斗殴、不吸烟、不喝酒、不乱丢垃圾、不破坏花草树木,还要尊敬师长、爱护公物、爱护环境、关爱空巢老人、努力学习、勤俭节约、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们还记得梁启超先生的殷切期望吗?“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我们还记得郭沫若先生的谆谆教诲吗?这些,都是时代所寄予我们青少年的希望啊!

立德方能修身,修身必先立德,修身立德,文明之始。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小事做起,将文明、和谐之光照耀每一寸土地、滋润每一个心房!

同学们,前行方舟已经起航,请背起文明的行囊,去追寻、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我们的未来吧!

静以修身的演讲稿篇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如果我可以选择,那我一定会做一尾游鱼,带着一颗好奇的心,求知的心在书海中自由自在的遨游。因为对与我来说,读书是一生中最大的享受,读书可以洗涤人的灵魂,使人变的高尚,读书可以进化人的心灵,使人变的纯洁。我爱读书,爱读每一本不同种类的书籍,我爱“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因为金铃的纯真,我爱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因为马小跳的顽皮,我爱“黑柳彻子”的,因为小豆豆的善良,我喜欢司马迁的《史记》,喜欢它带我去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那一份悠久与沉重,我喜欢“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喜欢被葵花和青铜那份深厚的亲情所感动……读书让我付出了泪水,收获了感动。曾经,我帮助安徒生童话里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卖掉了所有的火柴,我曾经因为青铜和葵花比亲兄妹还深厚的亲情流下感动的泪,为他们最终命运的天各一方流下伤心的泪。

读书让我付出了欢笑,收获了快乐。我曾经为了看完一本漫画书彻夜不眠,最后还因为至身于书中的情节,在被窝里咯咯的笑出了声,结果被妈妈缴械了所有的漫画书,但,我不后悔,书籍让我成长,让我快乐,让我变的充满智慧。

我的童年因书籍而精彩。

静以修身的演讲稿篇6

修身立德做表率,我为教育添光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让我拥有光荣的称号》。

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肩负着这个崇高的使命,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歌颂着这个光荣的称号。教师——用笔耕耘,用语言传播,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最崇高的劳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师传播着人类的文明,承载着历史的更替,撑起的是中华民族的擎天大厦,孩子们在教师手里牙牙学语,蹒跚起步,洁白的心灵被教师打上深深的烙印,青春的'热血因教师而沸腾,生命的凯歌因教师而奏响。在这里,请允许我向每一位教师致敬!

初为人师时,我也曾有过迷惑,感觉教师只是生活的配角。在豪华气派、出手阔绰的群体里,是寻不到教师的足迹的,教师被遗忘在角落里。这时偶得雨果的一句话:“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业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顿时心生羞愧。我永远忘不了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中烛照深山的李桂林夫妇,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于是,重拾自己最初的梦想,寻一处纯净的地方安放自己纯净的心灵,释放青春的梦想,践行人生的价值,纵然两袖清风,纵然一身粉尘,纵然清贫如水,纵然浮华散尽。。。。。选择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从事这份事业,我矢志不渝。

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我们用热情和生命去拥抱。教师,不能仅仅是手拿粉笔的“教书匠”,更不能是粉墨登场的“表演家”,三尺讲台很小很窄,但是神圣不容亵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在学生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一次家长会,一位家长跟我笑着谈起“老师的话是孩子心里的圣旨”,体会到孩子的天真烂漫、可爱乖巧,也深深体味到教师的责任。从教几年,我深切的意识到名师的重要性,社会需要名师,家长追求名师,学生信赖名师,每位教师本身渴望成为名师,学校更是高薪聘请名师。何为名师?其实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强大的人格力量。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和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不仅要在自己教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无德无才,学生厌恶,无德有才,学生敬畏,有德无才,学生同情,德才兼备,学生拥戴。在我看来,高超的学术水平需要的是头脑,而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的是心,头脑因人而异,而心是造物者公平给予的,只是这颗心又因个人取舍不同而变得不同。名师拥有的这颗心中是满载爱的,爱是无形的力量,是教育的推动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

师。”爱是师生沟通的最好桥梁,教师通过爱来传播知识,会让知识都充满爱,而学生这时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再是数字化的枯燥的被动化的教育,而是充满着人性与关怀,充满着无私与奉献,充满着灵性与活性的爱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爱不但扮演着师生互动的积极角色,同时也沐浴和净化着师生双方的心灵。爱能把枯燥化为有趣,能把死闷化为活泼,能把被动化为主动;爱也能把恶转为善,把顽劣变为听服,把后进变为优等,靠在一颗满载爱的心灵旁,如沐春风。我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爱的心灵并不少,我们没有的只是平均分配爱的能力,同等对待对事业的爱与对学生的爱的能力。不同的学生拥有着我们重量不同的爱,我们往往对升学率的关注要远大于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只是我们不愿承认,我们会说:“十个手指都各有长短”“教育机制是造成的”,这到底是原因,还是借口?在这里我想说,爱应是无差别的,教育应是无功利的,如果校园放飞的是希望,那么守巢的就应该是爱愿。

我无法用学者那深邃的语言阐述教师的价值,也无法用诗人优美的诗句讴歌教师的使命,但是我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开拓、创造、耕耘、收获。最后我借用一首诗来结束我的演讲:

我,是个老师,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我的鸽群能够翱翔蓝天,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生命,在烛火的跳动中闪光,在烛泪的鲜红里奔腾。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静以修身的演讲稿篇7

我今天谈论的话题是修身。现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对自己的品行重视起来,有的人从自己的外表上做起,比如美容美发,穿衣打扮,浓妆淡抹等;还有的人从内心和气质上做起,比如练练瑜伽,打打太极,读读经文等。的确现代人对于行为、举止、谈吐和气质上是越加重视,这也成为了当今的一种风靡的时尚。

当然,文明修身并不开始与现代。早在孔夫子时期,就有文明修身之说,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地球人都知道啊,是我国古代的文圣,他与释迦牟尼在古代并称为“圣人”!同学们,就连圣人都得“三省吾身”,何况我们这些“非圣人”的平凡人,能不做到“三省吾身”吗甚至要“六省吾身”“九省吾身”呢!从古至今,古人在修身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竞争、讲究秩序、讲究文明的社会,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专业知识,更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举止、深厚的道德涵养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人无完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去探讨、探索,以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

对,现在,在这个社会上都以“德、智、体、美、劳”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德为重,智于其后,由此可见,德,即是修养、品德;智,即是才华。那么想要全副武装自己,看来先得在自己心里种下一棵“修养”的种子,从内而外地发散自己,塑造自己。刚才说到,这个修身,它包括外表和内心。先说说这个我们比较重视的“形象”修养。走在大街上,不乏有着穿戴奇异,另类时尚的青年男女。是的,不可否认,人都有追求自己心里美丽的一个标准,但有些人过于追求所谓的“个性”,而选择走与别人不一样的路线,尤其是学生!像那些个“满头金丝,披金戴银,长靴高袜”的人早已不再新奇,似乎已经成为社会人群中的一部分。还有,在一些公共场合,本应是井然有序,不得喧哗的地方,却不时响起个性十足的手机铃声,以及高声攀谈的“男女重唱”……我们要考虑一下,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表里如一的人才,有人评价说,当代学生有前途没有壮志,有文化没有修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个性没有品行,当时很不服气,但以上镜头的确叫人无话可说。加强学生文明修身建设势在必行,面对现实,我们何去何从。

再回头看看我们内心的“修养”吧!考试了,很多同学不是忙着去加紧复习,而是忙着去缩印课本、笔记,往桌子上抄“重点”;考场上,静悄悄的背后,在抄书、在交流,甚至在交换试卷的不乏其人……考试本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检验,但在很多人身上却成了应付,考试也只是成为了某些人领取毕业证、学位证的工具。“60分万岁”曾经是他们中间最“响亮”的一句口号。在考试之前许多同学的笔记上会经常看见“一定要及格”的警句,以此激励大家学习是好事,可以此为终极目的就难让人苟同了。在某些人那里是“书到考试时方恨少”,更甚者写道:学不在精,及格就行;知识不在多,会抄就行……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会作何感想。

那么到头来,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修身的秘密呢?

文明修身,我们缺少的是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立场坚定,态度明确,然而在平常却忽略了一些“小事”。随手扔掉了废纸,随地吐了口痰……“有些事,我们就是不注意,其实也知道这是不对的!”对错不论,有一点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越是小的事情越能体现精神。去过新加坡的人都会被该城市的“干净”所折服,而干净不正是源于市民的环保意识吗反过来,后果可想而知。缺少意识,从小处说毁掉的是个人的形象,从大方面来说影响的是我们整个群体的形象,因此我们学生最需要和最迫切的就是要提高我们的文明意识。

文明修身,我们需要的是坚持。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其实,文明的修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不是没有,关键看自己有没有坚持到底的信念。许多同学都能做到,但是能坚持的就寥寥无几了。文明修身不能浅尝辄止,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严格要求自己,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修养。有了坚持到底的决心,陋习才会慢慢改掉;有了坚持到底的决心,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得以形成;有了坚持到底的决心,才能将学生文明修身进行到底!

静以修身的演讲稿篇8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国家,家,人民,每个人都是文明国家的重要组成成员,当家中的成员素质完全提高了,国家的整体素质才会更加提高。

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妙语连珠,传播文明;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扶起摔倒的小同学,搀扶要过马路的老人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不到处乱跑,勤快的在各处寻找不文明行为,发奋的为班级争取优异的体育成绩。

我们是小学生,首先从我们的校园做起,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然后才会成为国家的栋才。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宣传文明的小使者,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